兩棲坦克海上航渡訓練。姚澤勇攝
「蛙人」秘密滲透。李唐攝
核心閱讀
1980年5月5日,海軍陸戰隊某旅在海南島組建成立,宣告人民海軍序列中最年輕兵種的誕生。經過30年的發展建設,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鍛造成為一支集陸戰步兵、裝甲兵、兩棲偵察兵、工程兵、防化兵等組成的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近海兩棲作戰部隊,是人民海軍五大兵種之一,被譽為「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雄鷹」。
在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裡,一本留言簿上,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用不同的語言寫下這樣的讚嘆:「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的確,這支被譽為中國「海豹」的部隊:他們是三棲勁旅,勝入海蛟龍,賽陸地猛虎,如空降神兵;他們是科技精兵,通現代技術,駕新型裝備,曉諸軍戰術;他們是軍中鐵漢,揮臂能斷磚,挺胸能擋刀,舉頭能碎石!
從絕境求生到兩棲偵察
5月上旬,南國海邊一個高地。一場立體登陸演練打破了山嶺的寧靜。
水下,「蛙人」悄然從潛艇魚雷管道中爬出,搭乘水下運載器快速向岸灘滲透,對敵要害目標實施破襲。
海上,登陸艦打開艙門,放下吊橋,兩棲裝甲突擊車、步兵戰車和衝鋒舟分別從前後艙門隆隆駛出坦克大艙,開始向岸灘發起衝鋒。
空中,巨大轟鳴聲由遠而近,運輸直升機低空迂迴至山嶺上空,在20米空中懸停,陸戰隊員滑降而下,奪控要點……
登陸作戰,是各國軍事家公認的難度最大、傷亡最重的戰爭行動。
自組建以來,該旅始終緊盯未來戰爭,挑戰極限,訓練領域逐漸由水面到水下、從陸地向空中擴展,在血與火的磨鍊中鍛造精兵勁旅。
乍暖還寒的春天,海水冰冷刺骨,該旅把「蛙人」統統趕下大海,進行潛水、爬潛艇魚雷管、水下滲透等訓練,錘鍊惡劣條件下的水下作戰能力。
炎炎夏日,這個旅整建制駐紮某海域野外訓練場,進行為期數月「煉獄」式海練,上至旅長、政委,下至普通士兵,個個住帳篷,天天組織武裝5公裡越野,5公裡徒手遊泳和武裝泅渡,實彈射擊,實爆作業,人人要求過關。
秋季,他們僅攜帶一把匕首、一包鹽、一包火柴、少許大米,深入荒山野嶺、孤島海礁進行野外生存訓練,在無後勤給養情況下進行長途奔襲、襲擊捕俘、破襲等戰術對抗訓練,既練絕境求生,又練兩棲偵察和特種作戰。
寒冷的冬天,陸戰隊員轉戰華中、東北數個軍用機場和華北寒訓點,開展多機種武裝跳傘,直升機滑降訓練,並展開野營拉練、潛伏滲透等訓練。
30年前,該旅僅配備了74匹軍馬和幾輛破舊的老式坦克。如今,這支部隊先後經歷4次換裝,兵種由單一到合成,裝備由半兩棲化到立體化,已經具備較強的機械化、信息化兩棲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