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教育「1對1」輔導教師與大家一同分享學習物理的好方法。在現代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中,有一種叫做「編口訣」,就是把學習中難記的內容編成押韻的詩歌,甚至歌謠。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的背誦量,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的目的。
物理這一學科,知識繁多而且枯燥,是最適合用編口訣方法學習的科目之一。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初中物理教學在這方面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現摘取幾個口訣,分享給為物理頭疼的同學們。
一、用刻度尺測量的教學口訣:一觀、二放、三對零、四估、五記、六單位。觀就是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觀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及被測線段的長度是否超過量程;放就是把刻度尺有刻度的那條邊與被測線段放平;對零即把被測線段的一端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估即估計有效數據;記就是記錄準確值和估計值,不要忘記寫單位。
二、天平的口訣。具體包括,天平的調節:天平放置要水平,遊碼向左撥到零,再把平衡螺姆擰,指針指在中刻線,就是天平已調平;天平的使用:左物右碼要記清,先大後小要分明,再用鑷子撥遊碼,直至指針再度平;讀數:砝碼讀數加遊碼,物體重量等於它。
三、慣性概念口訣:物體有慣性,不論動與靜。慣性是屬性,大小質量定。
四、畫力臂方法:一定點,二畫線,點向線,引垂線。
五、熱學部分的知識:吸熱熔汽升,放熱固液凝,恆溫熔固沸,三點要分清。即在諸多物態變化中,屬於吸熱過程的有:熔化、汽化、升華;屬於放熱過程的有:凝固、液化、凝華。而在晶體熔化、晶體凝固和液體沸騰時,雖然也吸熱或放熱,但在吸熱、放熱過程中,物質的溫度是保持恆定不變的,另外在這一章中還有熔點、凝固點和沸點等知識要加以分清記憶。
六、溫度計的使用:一觀、二放、三待、四平、五記錄。待是等待液柱穩定後讀數,平是視線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七、彈簧秤的使用:一觀、二拉、三稱、四穩、五記錄。拉是用手拉一拉彈簧有無亂碰,穩是稱量時尺量穩定,不抖動。
八、二力平衡:二力作用同一物,等值反向一直線。物體受到平衡力,運動狀態不改變。
此外,還有一些有步驟的操作,如作力的圖示:一找作用點、二畫直線、三定標度、四截線段、五標箭頭、六注大小。力的合成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可採用以下口訣:力的合成幾何加,一直線上代數加,同體共向代數和,方向就是同方向,同體反向代數差,方向就是大(力)方向。這樣就使初中學生明白力的加減和速度的加減不是簡單的代數加減,而是幾何加減,要用幾何的方法。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把抽象的物理規律編成短小精悍的口訣來記憶,既生動形象,又易懂易記,不但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還能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愛學」。所以,希望更多的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知道並運用這個方法,使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