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我們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了,然而家裡面擺放的地方卻是越來越少了。睡醒了,很多人都在找另外一隻襪子,耽誤了很長的時間。想看書本的時候,書卻不知道哪裡去了,車鑰匙,手機,想出門的時候,可謂是眾裡尋他千百度,但是依然卻不知道他在何處。每天拖著特別煩躁的情緒,開啟新的一天,隔三差五的時候就要收納一下整個屋子,然而第2天開始的時候卻是翻山倒海,到底是我們對收納存在的誤解,還是並沒有了解收納真正的含義?
很多人覺得收納就是將家裡面的東西給收拾好,可以說是保姆幹的活,也可以說鐘點工也能幫你完成,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收納師呢?其實說到底也就是到底怎麼收納比較合適,用什麼方法去收納,怎麼樣才能保證收納以後一直都是這樣的效果,而且自己在拿來使用的時候,特別方便而已,收納師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收納理念,要是能夠真正地融入我們生活當中,這才是收納師存在的真正意義。
雖然說收納的最終目的和意義,大家所見解的也差不多。然而每個國家所面臨的工作,大家的生活環境,以及每個人生活的情況可能都會有所不同,最終就有可能會導致收納上出現了差異,這些並不是什麼危言聳聽,而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收納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出發。
在很多人的定義當中,覺得美國人天生就不拘小節,再加上生活節奏比較快,當然,家庭辦公的話特別普遍,這個時候家庭整理師就變得比較重要,如何才能夠在空間跟工作當中保持平衡,這其實才是收納的關鍵。但是在日本卻不一樣,很多人在居住大房子的時候,他們要求精緻,細節,然而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島國,所要求的空間也並不是特別的大。
在中國,家庭裡面物品比較多,規劃跟收納不合理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空間規劃收納不是特別合理,很多人喜歡橫向發展,主要是以我先放著,一會兒來收,於是放著放著就變成了一座小山。
說到底收納師就是先作為一名醫生,診斷一下房屋所出現的問題,然後再是一名老師,教導房主怎麼樣的生活方式?據整理和收納,這個屋子最終房主就是一名藝術家,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加的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