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國古龠考證之路

2021-02-20 龠文化研究與傳播

作者簡介:王惠舟(1938-),安徽無為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原無為縣教委主任、黨委書記,縣政府督學;曾擔任全省義務教育建設和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建設等項目的專家組成員,長期筆耕不輟,先後在《中國教師》、《安徽日報》、《作家天地》、《教育文匯》、《理論學習》等報刊上發表有散文、詩歌、通訊、報告文學及理論文章數十篇,作品先後在「中國教育報首屆全國杏壇杯校園文學作品大賽」、「作家天地全國文學藝術作品大賽」及全省理論文章評比中獲獎;部分作品被收入《當代文學作品選萃》、《當代中國詩歌選集》、《中國教育管理精覽》、《領導文萃》、《當代企業家的實踐與思考》、《幹部學習哲學手冊》等文集和專著;參與過多部地方史志的編寫工作,出版有個人專著散文集《多彩的大地》等。    

                                 

擺在我的面前的這本《中國古龠考論》——國家社科基金類重要項目,40餘萬字的專著,作者:劉正國。我當然十分清楚,這是作者潛心古龠考古近30年的心血結晶,也是我國民族器樂歷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我欣喜不已,多少年來的往事又湧上心頭。

劉正國,皖中無為人,安徽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結業,上海師範大學二級教授、音樂理論家、音樂考古學家、作曲家,國家一級演奏員、國家專利樂器「九孔龠」、「七孔笛」發明人,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學位中心學科評估專家。劉正國教授長期從事音樂理論研究、音樂教育、笛子演奏和作曲,曾擔任國家「七五」重點項目《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副主任、安徽省藝術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等職。尤其值得稱頌的是,劉正國先生在古龠考古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業績,蜚聲中外。

破解千古

1986年5月—1987年6月,中國音樂考古界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音樂界的大事: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發掘出20多支兩端皆通的骨管吹器。這些骨管都是以鶴類的尺骨製成,管身開有4—8個不等的音孔,還有兩支管身無孔,其精美規範的製作,已屬完全意義上的樂器形態。通過碳十四及樹輪校正數據測定,它們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古文化遺存;經吹奏測音分析,近乎七聲音階齊備。這個重大發現,將人類音樂音階形成的年代,前移了數千年,足以使人們為之慨嘆和興奮。

賈湖遺址首批出土的「骨龠」(1996年)

這些被發掘的骨質管樂器應該叫什麼名字呢?當時的中國音樂界和史學家為它冠上這樣的名字:賈湖骨笛。但是,時在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工作的劉正國先生發現這個命名存在著疑點,他決心覽遍三墳五典,來個爬羅剔抉,給這個絕世的寶貝樂管確定合理的名分,乃至喚醒它的音響生命。劉正國認為:有關「笛」的記載,最早只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即漢代馬融在《長笛賦》中所說「笛生乎大漢」,只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更何況,今之笛者,乃是兩端閉塞,管身有吹孔、膜孔和音孔的竹質單管橫吹樂器,而賈湖骨管是兩端皆通的中空骨質樂管,管身根本沒有吹孔與膜孔,用「笛」的吹法在管端直吹只能勉強擠出微弱的音階,吹不出真正暢達的曲調,賈湖骨管決不是「笛」!

也有人猜測,賈湖古骨管的定名,是否可以叫「籌」?劉正國很清楚,「籌」是民間藝人習用的單管吹器,他早就熟練操持,只是管身有吹孔、膜孔,而且比笛出現更晚,所以賈湖古骨管也不能叫做「籌」。但是「籌」與賈湖骨管形制一樣,沒有「吹孔」設置,必須用古老的「斜吹」法,即將自然的管端作吹口,貼著嘴唇向左偏45°角進行演奏,這給了劉正國很大的啟發:必須應用「斜吹」之法來吹奏八九千年前的賈湖骨管!劉正國還發現,首次對賈湖骨管的測音吹奏,因沒有掌握正確的「斜吹」之法,測音分析數據並不可靠,雖略有收穫,卻顯簡單浮泛。

    劉正國通過比類考察和格物致知而肯定,賈湖古骨管的正確吹法就是「斜吹」,而這種「斜吹」之器,就是歷代典籍中記載的極為久遠的、被描述為「如笛」、「若笛」的吹管樂器——龠(同籥)!史料表明:古龠發軔於「吹火管」(後面將述及),至少在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形的斜吹多音孔或無音孔樂管——「骨龠」;黃帝時又出現了用蘆葦製作的「葦籥」,大禹時有皋陶作成《夏籥》九成,殷商時「籥」字已經盛行於甲骨文;至兩周時期,古龠更是被隸定為「文舞」的代表性樂器,是華夏禮樂文明的重要標識之一。《詩經》、《逸周書》、《周禮》等重要典籍都有關於「龠」文化的大量記載,足見龠在先秦乃至其更遠歷史年代的燦爛與輝煌。正因如此,明代偉大的樂律學家朱載堉在《律呂精義》中說:「龠者,五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源,度量權衡之所由出者也。」

    至此,劉正國先生決然確信,賈湖古骨管其名非「龠」莫屬。

    那麼,如此顯赫數千年的吹管樂器「龠」,為什麼在秦以後銷聲匿跡了呢?劉正國發現,原來自秦漢以降,雅樂淪喪,古龠式微;隨著豎吹、橫吹的「笛」類樂器的興起,古龠的「斜吹」之法也漸於宮廷失寵以至退出樂壇;及至明清時期,宮廷雅樂及孔廟祭祀樂舞中所持之「籥」,僅成了虛有「籥」名的棍狀舞具而已。

康熙版《聖門禮樂志》所載的「籥舞」圖

但是,龠雖在宮廷雅樂中「名存實亡」,在民族民間樂器中卻「名亡實存」。至今新疆、內蒙乃至中原地區,都生活著「龠」的嫡親後代。這些「後生們」都與老祖宗龠有著共同特徵,即:一、管身無吹孔,二、需在管端自然埠處斜吹。儘管它們各有不同的地方名號,但都與籥名相關聯,可以統而概之為「龠類」,這說明,龠一直以頑強的生命力存活在民族民間。劉正國異常興奮:歷史繞了一個大圈圈,又回到我們今天面對的八九千年前的賈湖古骨管,「骨龠」作為它的正名,是對歷史的必然認同和回歸。

挑戰權威

   但是,在劉正國的古龠考證之路上,卻橫亙著一座大山。我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其《甲骨文研究·釋和言》的論文中就提出了:「(龠字)象形,象形者,象編管之形也」。他還說:「龠字既象編管,與漢以後人釋龠之意亦大有別。後人均以為單獨之樂管似笛,然或以為三孔,或以為六孔,或以為七孔,是皆未見古器之實狀而懸擬之耳。形之相悖既如彼,說之參差復如此,故知漢人龠似笛之說全不可信!」很清楚,郭沫若認為,龠不是象笛一樣的單管樂器,而是多管組合似排簫類編管樂器。此言一出,自50年代起即被音樂界人士所接受,當代權威性音樂典籍《中國音樂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等以及各家音樂史著,都採用了郭老的定論。

    賈湖古骨管,真的能稱之為「龠」嗎?劉正國本著尊重事實、尊重歷史的客觀態度,對郭說毅然予以否定!其論述,深中肯綮:

    首先,郭沫若先生在《釋和言》中,經由「和及龢」、再由「龢及龠」的一番從文字到文字的考證後, 認為龠為編管樂器所闡發的觀點,是以字形來求器形的考證方法;而實際上,管樂器的器形與器名並無必然的聯繫,其研析的思路定向,已是南其轅而北其轍了。

    其次,漢人說龠的孔數不一,史料中的文字和圖像早有明證。先人所言三孔龠、六孔龠、七孔龠都是單管之器,而且至今物有所存,目有所見(如孔廟的祭孔之「籥」),當決非「懸擬」!郭老未悟得其中三昧,卻一口否定先人承襲千年的「龠如笛」說,難避主觀之嫌。

    再次,中華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龠」始終作為如笛狀單管樂器的客觀存在,毋庸置疑。相反,史上從來沒有如郭老所言龠即「編管樂器」的點滴記載和證據。「全不可信」者,只能是郭老的「望文生義」。

    最後,真正「未見古器之實狀而懸擬之」的正是郭老本人。年輕的郭沫若立此說時正在日本,僅根據東京圖書館裡一些甲骨文資料進行文字學的訓解,所言只是「懸揣」,而不是實證;既未能從深察古管樂器之形著手,也未對歷代龠說史料作出翔實的考證,立論當然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至此,郭說之「山」已然冰釋,劉論當立無疑。劉正國先生成為當代中國真正讀懂古龠、破解「龠如笛」千古之謎的第一人。

探源吹火管

    劉正國在考定賈湖「骨龠」之名的同時,赴河南親睹了那批稀世珍寶——賈湖骨龠,他用斜吹方法吹奏了有音孔的骨管,效果很好;尤其覺得無音孔的骨龠,肯定是隨葬品中的極品(當初曾有簡單地稱之為「半成品」一說),只因管身有損,無法吹奏。回皖後,他用羊腿骨仿製了一支不開音孔的骨龠,運用斜吹技法,即一手握住管身,把上端管口斜放在嘴唇邊,與吹奏帶音孔的骨龠不同之處,是另一隻手須在管下端出口控制氣流,實驗吹奏的音響和樂曲令人驚喜,這是對賈湖古管骨第一次測音採樣結果十分重要的、圓滿的補充和升華。用「斜吹」技法,喚醒了八千年前古龠的生命,劉正國是中國第一人。

測音吹奏賈湖出土的無孔骨龠實物(空骨管)

    先人創造的斜吹法,出於何因呢,劉正國認為,這個「根」不弄明白,古龠之聲,甚至人類的音樂,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通過無音孔骨龠吹奏的研究,劉正國很快聯想到,這根兩頭通而管身無音孔的骨龠,應該就是地地道道的「吹火管」(其家鄉稱為「吹火筒」)。歷史已經表明,先民揖別了「茹毛飲血」的年代,開始生火做飯,必用吹火管助燃。他們精心製作了骨質中空吹火管,日復一日地操弄於唇吻之間,或直吹、或斜吹,以助炊事並求樂趣而解疲乏;久而久之,有的人斜吹居然發出了聲響,這當然是令人意外的興奮,後經反覆歷練,終於可以熟練地吹出兩三個音。他們當中的愛好者:一隻手持管對上端管口斜吹,另一隻手對下端管口的氣流加以控制,終於獲得了多個高低不同的樂音。先人們由此感覺到了這吹火管裡面音高的有序和規律,從而捕捉到人類最初的音階概念,這也是人類擁有音樂藝術最初的萌芽。

劉正國獨創的「雙筒吹律」演奏絕技

(斯洛維尼亞)

    「龠」與吹火管究竟有無必然的聯繫呢?劉正國從老子《道德經》中得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其中的「橐籥」,正是鼓風吹火之器,「橐」乃皮囊也,用以蓄風,「籥」所指正是通風之管。很清楚,「籥」字本身即與吹火管相關;而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更見有上部為「炊」、下部為「龠」的字釋之為「音律」,正透露出音律本源於吹火管的遠古信息。如此,龠與吹火管「本是一家人」已然明白無誤。

古龠重輝

劉正國不僅將古龠考證研究成果訴諸筆端,形成論文;同時,根據古龠原理,發明了「九孔龠」——使古龠獲得了新生!1995年8月,劉正國先生進京求教,他帶上了用無數心血凝聚成的,在我國民族音樂史上劃時代的兩件作品:一是論文《笛乎 籌乎 龠乎——為賈湖遺址出土的骨質斜吹樂管考名》,經過嚴格審稿,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和副主席呂驥、趙渢拍板,權威期刊《音樂研究》1996年第三期刊出。震驚世界音樂界重大考古發現的賈湖古骨管,在面世不久即被「冷凍」十年之後,終於被確認有了自己正確的名屬——龠!這篇重要的論文後來榮獲了安徽省政府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劉正國攜帶進京的第二件作品,是他創製的「九孔龠」,於1997年2月,獲得編號為「Z1 95 2 27204.0」的國家專利證書。它被音樂界稱之為國樂吹管的新聲源。天冿音樂學院唐樸林教授評價說:「它以(至少)八千歲的高齡向世人宣稱:龠——竹管類樂器——箎、簫、笛等樂器是在中華大地上誕生、發展起來的固有樂器,並對世界上同類樂器發生過或多或少的影響」「為中華的民族音樂增添了新的、絢麗的色彩」。

劉正國創製的國家專利樂器——劉氏九孔龠

若干年後,劉正國又受賈湖骨龠的規範七孔形制的啟示,發明了「七孔笛」,同樣受到廣泛好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劉正國教授在中國吹管樂器發展史上創造的卓越成果,前無古人而後啟來者。

安徽省音協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時白林先生,這樣評價劉正國的研究成果:「在無立項、無經費的情況下,安於寂寞與清貧給古龠正名,將會在音樂史學界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古龠重輝來之不易啊,這是我們安徽的驕傲!」2001年間,時白林先生不僅親自熱情地為「劉正國古龠演奏會」擔任主持講解,還親筆題字讚揚劉正國:「立下堅韌不拔志,成在一鳴驚人時!」

2001年在合肥成功舉辦的「劉正國古龠演奏會」

劉正國的研究成果,也很快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

首先是各高等音樂學府和文藝團體對劉正國的成果倍加青睞: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民樂團、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安徽文聯等單位,先後邀請劉正國作骨龠考古研究學術講座和九孔龠獨奏表演。在所到之處,他都大受歡迎,反響熱烈。蜚聲中外的香港中樂團於2001年新春佳節,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了古管樂器——龠——為主題的音樂會「廻響八千年」,誠邀劉正國擔任客席獨奏。劉正國成功地運用「斜吹」技巧,演奏了大型古龠、古箏協奏曲《天山雪》、《詩經·甘棠》和他自己創作、改編的多部作品。而他的絕活「空管吹律」,即用一張白紙捲成紙筒,斜吹出美妙的樂曲,更讓港人大為驚嘆,以至全場轟動(此技名列上海2009年「職工絕技絕招」榜首)。在港期間,劉正國還作了古龠研究的學術演講,香港電視臺(TVB)還對其跟蹤拍攝了《在淹沒的邊緣》專題片。

平面媒體亦好評如潮:《中國日報》、《音樂周報》、《上海音訊》、《安徽日報》、《人民音樂》、《合肥晚報》、《新安晚報》、《中國音樂》、香港《大公報》等眾多報刊,先後刊登了有關文章。國家大報英文版《中國日報》以整版篇幅,向世界推介了劉正國古龠考古艱辛歷程和卓越成果。《安徽日報》載文說,劉正國多年來「採訪民間,搜集圖式,辯證史料,考察文物,運用多重證據」,「以其獨到的考證揭開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謎。」香港《大公報》說「他多年來致力考證中國古龠理論、開發有關樂器,創製了『九孔龠』,開當代古龠演奏藝術之先河」。臺灣《省交樂訊》也連載了著名學者唐樸林教授的《古龠重輝》一文,讚揚劉正國「使斷響千年以上的古龠重續香火,再現輝煌」 。

本世紀以來,劉正國的古龠研究成果,也逐漸受到了世界同行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因而多次在相關國際學術會議上介紹、演示。同時應邀出訪日本、瑞士、美國、韓國、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等;瑞士媒體說:「中國的經濟騰飛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但具有數千年古老淵源的中國音樂文化更值得我們西方人關注。」多年來,劉正國教授的各種出訪演講、演奏均獲得了圓滿成功,也為祖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

2013年在克羅埃西亞等歐洲三國的巡演

2015年在美國密蘇裡大學的「迴響九千年」專題講座

奔向詩意遠方

2001年7月,劉正國先生作為古龠研究和音響解讀的權威,應邀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古專業教授和研究生的賈湖古遺址第二次發掘的古骨龠,進行了出土原始實物的吹奏,測音採樣,成為國內賈湖骨龠考古實器吹奏原聲音響最權威的有聲檔案,大獲成功。


賈湖遺址二批出土「骨龠」實物測音吹奏現場

(2001年)

此次測音採錄的收穫及價值遠勝上世紀八十年第一次的賈湖古骨管考古研究,其後,他所撰寫的專題論文《賈湖遺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測音採樣吹奏報告》得到了國家一級核心期刊《音樂研究》再度青睞,發表在2006年第3期的封面標題和頭版論文上,2007年榮獲了上海市政府大獎的論文「一等獎」;作為獲獎代表他受邀出席了當年的「紀念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頒獎大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正國古龠研究成果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國家教育部、文化部請他承擔有關課題研究,中央電視臺為他攝製了專題片《找尋失落的文化——龠》,並錄製了他演奏的五首古龠獨奏曲,演播於全國。

2016年,劉正國教授完成了本文開頭所說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類重要項目《中國古龠考論》,這部著作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的論龠之著,對重拾中國古老的龠文化,貫通華夏九千年的音樂文明,以及廓清中國吹管樂器的西傳東漸等,都具有篳路藍縷的學術意義。在2017年的「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中,這部《中國古龠考論》又一次斬獲了著作「一等獎」!劉正國古龠研究成果如此連連獲得政府大獎,在音樂教育界實為鳳毛麟角。

 

目前,劉正國教授又挑起了更大的重任,擔任201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的重大項目:《中國古管樂器文獻、圖像及文物資料集成與研究》的首席專家。雖早已年過花甲,劉正國仍繼續負重前行,執著而堅挺,詩意的遠方理所當然地離他愈來愈近。

 

(原文刊載於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期刊《城鄉文化》2018年第5期,本文略有修訂)

           

相關焦點

  • 艱辛的考證之路,是否值得?
    其實我對於考證的看法也是這樣的。對於任何一個證書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到底認同OR不認同、值得OR不值得,這就要看考證之路對你是否有所幫助了。有的時候可能是職業道路上的幫助,有的時候可能是知識、思維、認知的幫助。只要是有那麼一丟丟的幫助的話,那它對於你來說就是有一定價值的。
  • 想不到考證之路,是你陪我度過......
    到時候你會發現,感情也好,考證也罷,沒有什麼坎兒是過不去的。人生熠熠發光的時候,哪裡還有時間去抱怨,去矯情,去患得患失。過去的終會過去,壓不死你的,都會讓你成長。小編說了這麼多,終歸只有一個意思。考證之路和感情之路充滿了共通性。也許大家考證的原因都不同,但我們在考證的路上都或多或少的磨練了自己。
  • PMP(項目管理)備考心得:9年考證之路,我在堅持什麼?
    2011年-2019年,我經歷了9年的考證之路,期間有低落、有奮起,有迷失、有收穫,但總體來說收穫頗豐。尤其是在過去的2019年,一年內,我成功考取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PMP(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信息系統監理師3個證書。
  • 一位土木工程師畢業10年的考證之路
    如果你當時看到本文,為自己做好未來考證的規劃,那麼你將是幸運的。在畢業兩年後,很多考試機會接踵而來,這時就要看你是樂意去否迎戰啦!本文總結了相關人員的工作經歷,參照本人的學歷情況,總結出一套工程類專業人員考證的歷程,供大家參考。好的單位能為你個人發展提供好的平臺和環境,如果你找了一個跟你專業不對口的企業,那對本專業的專業發展很不利了。
  • 我艱難的會計考證之路
    如今,我又重拾書本,報讀了會計中級職稱和註冊會計師,考證路上也許會很孤獨,但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每天進步一點點,活到老學到老。
  • 翻譯考證是2019年提升能力的正確選擇
    差在不了解考證!每次全國有一萬人同時考catti英語口譯,七八千人考三級,兩三千人考二級和一級,通過率在5-10%。從內心講,我們都不想出錯,想全部翻對,但考試一定有不會翻的或一時想不起來怎麼翻的,多數考生會停下來想,有的會多次改口,結果整個語流變得結巴卡頓,這是考證不過的主要原因。為何過的都是六十分呢?
  • 專科如何考證?最好的規劃讓你的大學生活更完整!
    那麼在這短暫的三年中,我們應該如何的計劃好考證之路以及學習計劃呢? 相信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同學都有上進心。 很多時候想做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做什麼,那麼今天就通過這篇文章簡單的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規劃。
  • 會計人的考證之路大揭秘!2021年開啟新旅程
    很多考證界的前輩考完初級、中級就轉而備戰CPA,每年都有數百萬報名,可見CPA的含金量是大家公認的。報考條件具有高等專科及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考試科目共分為專業考試階段和綜合考試階段,所有考生通過專業階段考試才能參加綜合階段考試。
  • 先考證還是先提升學歷?
    先考證還是先提升學歷?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亦是越來越高。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政策解讀|「考證時代」,謹防考證「陷阱」是關鍵!
    教育部鼓勵考證,然而,證書固然重要,但溫馨提示:面對職業技能證書市場的如茶如火,需要謹防落入「考證陷阱」。「考證陷阱」可以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大類,有形的顧名思義,主要針對一些考證機構可能存在「賣證書」的嫌疑,一旦中招,難免會遭遇錢財上的損失,不過《試點方案》中對於等級證書的頒發和評價機構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同時還有地方有關部分、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和行業機構的多方監管,大大降低了有形的「考證陷阱」的出現。
  • 新華考證指南|學技術要不要考證?
    又是一年開學季,每年到這個時候,同學們就進入到考證的階段。但是很多同學對於考證這件事情很困惑,學技術有沒有必要考證?到底考哪些證書對未來發展更有用?怎樣才能高效考到一些含金量較高的證書?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 怎麼利用軍校的課餘時間考證?事在人為!
    怎麼利用軍校的課餘時間考證?事在人為!真正有考證想法的是在大三上,因為這個時期是我們專業整個軍校時期最艱難的一段日子,基本上門門都是神課,只要過了這個學期以後的日子就輕鬆不少,至今還記得那個學期我們54個人一共掛了50餘科,有的人差點直接留級,雖然沒有掛科,但自己也知道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根本不感興趣,而且也沒有學透,這也是促使我考證的原因之一,當時就想學個一技之長,要不然總感覺畢業時自己一點收穫都沒有
  • 考研or工作考證?!
    無論是考研還是考證,最後都是為了會更好的工作,這放到任何行業都同樣適用。如果題主在大學期間真的以學業為主,不渾水摸魚,兩條路是不耽誤同時進行的。關於我本人我自己本身不是一個很上進的人,但是我的經歷與認知告訴我趁年輕就應該將想要做的事情都做了,將來才不會遺憾,所以我對自己的每個階段該做什麼都有很明確的規劃並將它嚴格執行。
  • 夢想成為中醫醫師 卻無法考證 先天弱視的臨海女孩該怎麼辦
    然而,日前,陳瀟雅遇上了一個考證難題——沒有盲文卷,又無法人工讀題,她想拿到這個中醫職業醫師從業資格證有些力不從心。想考證實現從醫夢6年前,陳瀟雅通過單考單招,考取了北京聯合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去年,她完成了5年制本科學習,順利畢業。畢業後,她回到臨海,在一家民營醫院工作。
  • 山西新華考證指南|學技術要不要考證?
    又是一年開學季,每年到這個時候,同學們就進入到考證的階段。但是很多同學對於考證這件事情很困惑,學技術有沒有必要考證?到底考哪些證書對未來發展更有用?怎樣才能高效考到一些含金量較高的證書?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同學們就業創業本領,讓每一位同學成為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兼備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同學們注意了,不管你所學的是什麼,考證很有必要!
  • 為什麼要考證?
    說到考證,大家的感受都是痛苦且無奈。在學習生活、社團活動之餘擠出時間出來考證,可能多數人都是力不從心的。除了考霸之外,很多人都是被逼著走上考證這條路。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吸引力,讓每年千萬大軍走上了考證之路呢?證書是很多行業的敲門磚,所以,對於考證,似乎這一熱度從未退減,那麼,考什麼證書比較有用?為什麼要考證?接下來和新東升學校小編一起看看以下相關介紹吧!
  • 如果你讀的是二本,切莫在考證與考研之間猶豫不決,早做打算!
    正因為這樣,許多二本生在校期間都會經歷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這迷茫的中心點就是圍繞「考證」與「考研」這兩件事,躊躇不定,猶豫不決。筆者作為一名過來人,對這一類二本生的迷茫感同身受,也很理解。一方面,本科生數量激增,本科學歷猶如「通貨膨脹」般在不斷貶值,很多二本生都想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以便獲取更大的學歷優勢。
  • 「考證指南」考證的重要性你知道多少?
    01考證多重要 政策來說話就業準入是指根據《勞動法02考證優勢03>武漢新華為您提供權威證書認證服務新華網際網路科技作為職業教育的領跑者,為切實做好同學們考證工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專門成立國際認證中心,中心現已被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CEAC、CNCIW、ACAA、CSIA、CISO、Autodesk、SUN、D&CD、紅帽等國內外權威認證部門
  • 專科三年如何考證?最好的規劃使你大學生活更完整
    那麼在這短暫的三年中,我們應該如何的計劃好考證之路以及學習計劃呢?相信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同學都有上進心。很多時候想做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做什麼,那麼今天就通過這篇文章簡單的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規劃。所以基本上沒有時間或者是根本沒有想到考證的事情。當然稍微有些心思的同學,可能已經開始注意英語的AB級考試了。到了大一下學期我們應該及時的調整過來,規劃好自己的考證之路了。
  • 京考準考證列印入口|京考準考證在哪兒列印|京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京考來襲,你還不知道京考準考證列印入口|京考準考證在哪兒列印|京考準考證列印時間?北京公務員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0日。北京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時間:2020年12月15日9至2020年12月20日,中公教師網將京考準考證列印入口|京考準考證在哪兒列印|京考準考證列印時間的相關內容整理如下,提供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