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不少人都明白從商是實現「財富自由」最好的方法之一。
事實上現在我們熟知的不少富豪,都是靠從商「發家」的。這些富豪很多都是在改革開始之後開始從商的,不少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累積了上百億乃至上千億的財富。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從商的,不過他的從商之路比較「曲折」。好在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一代富商」,坐擁上千億資產,這個人就是王文銀。
對於王文銀這個名字,很多人或許沒有印象。雖然王文銀身價超千億,但其為人低調是我國的「隱形富豪」,他旗下還擁有價值萬億的「資產」。這些財富,都是王文銀自己打拼出來的。
1968年王文銀出生於安徽安慶,從小家境貧寒的他顯得格外的懂事,經常幫助家裡做家務。除此之外,從小王文銀就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在學習上認真刻苦。
後來王文銀的「命運」真的改變了,雖然家境貧寒但王文銀依舊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南京大學,成為了當時社會上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在大學畢業後,王文銀憑藉自己「大學生」的身份,成功地找到了一份「鐵飯碗」,每天按時上下班。
要知道當時王文銀的工作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但王文銀卻覺得這樣的工作太「乏味」。當時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火熱階段」,不少人都選擇了下海經商,王文銀也不顧家人反對,選擇了辭職自己外出打拼。
當時王文銀來到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不過來到深圳之後王文銀一直沒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王文銀帶的幾百元也只剩下十幾元左右了。不過好在,最後王文銀找到了一個倉庫管理員的工作。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這句話用在王文銀身上最合適不過。雖然只是一個倉庫管理員但王文銀因為工作突出,最後得到了老闆的重用一度坐上了總經理的位置,年薪也近百萬元。
不過在累積了一筆財富後,王文銀再次選擇了辭職開始自己創業。1995年王文銀成立了攜威實業,也就是現在正威集團的前身。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王文銀終於將公司帶上了正軌,公司的營收也越來越好,王文銀還成立了多家「分公司」。在2003年的時候,王文銀旗下的集團,已經是國內知名的電源生產公司了。
之後國際銅價大跌,王文銀卻「迎難而上」不斷的「抄底」,那段時間王文銀斥巨資收購了不少銅礦,可以說是一場「豪賭」,不過最後王文銀賭贏了。
之後國際銅價不斷回升,王文銀也獲得了巨大的回報,王文銀也因此被人稱為「世界銅王」。如今王文銀旗下的集團,年營收已經達到了5000億左右,但依舊堅決不上市。此外,王文銀旗下的銅礦價值也超萬億元。
公司營收近5000億,旗下還有價值萬億的「不動產」,王文銀不愧是我國的「隱形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