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旬老太太吃魚吃出靈感,用魚鱗,魚骨頭,蟹腳獨創「魚骨畫」

2021-01-21 杭州日報

文字/視頻 記者 劉乃武

通訊員 陶慧娟

每隔一段時間,在杭州市競舟路農貿市場裡,攤販們都會遇到一位年過八旬的銀髮老太太,在水產區四處挑選螃蟹、海蝦等水產品的精緻觸角和外殼,起初,攤販們不是很理解。

直到有一天,老太太拿出一幅幅用魚鱗、蟹腳和雞骨頭製作的工藝美術畫——國畫般的構圖,古典優雅,圖案簡潔,層次豐富,顏色典雅唯美,美感與趣味相融合,處處透著老太太對生活的熱愛,攤販們無不驚訝!

「我從來沒想到過這些沒有用的魚鱗、蟹爪,還能用來做這麼好的工藝美術畫。」張先生賣了三十多年水產了,第一次見到這樣精美的工藝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點擊上圖,觀看講述視頻

吃魚觸及靈感,獨創「魚骨畫」

老太太的名字叫高思佶,今年88歲,住在西湖區文新街道德加社區。1988年從教師職業退休後,高奶奶參加了杭州老幹部大學工藝班,學習了工藝美術的簡單理論和紙藝、布藝,麥稈、綢塑等技藝,激發了創作靈感,陸續製作了不少作品,在全國及省市區各種展出中屢屢獲獎。

「大概是在1991年,我有一次吃魚,發現它的肋骨很像菊花瓣,就順手在桌上拼了一朵菊花,由此獨創了第一幅魚骨畫壁掛。」 高奶奶是在海邊長大的,從小就愛吃魚,受到這次啟發以後,凋謝的花,海邊的貝殼,廣告紙的邊角,牆角的爬山虎藤,蟹腳、魚鱗、雞骨頭等廚餘垃圾,在高奶奶的工藝畫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在近30年時間裡,高奶奶創作了魚骨畫「梅蘭竹菊」四條屏5套,回歸西溪大型魚骨畫2幅,20多幅其他主題的魚骨畫,還有布藝、麥秸稈等工藝美術作品百餘幅,現在這些魚骨畫全部陳列社區和街道裡。

只要擦亮眼睛,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魚骨畫怎麼做?在高奶奶看來,只要眼睛擦亮了,就會看到別人沒有發現的美。

找一塊有竹子印花圖案的透明紗布,用白紙剪一個圓月,貼在紗布上,把他們放在畫框上,進行構圖,再粘貼上上了色的蟹腿做竹子,用有自然色的蟹腳尖做竹葉,造成朦朧月色下一叢修竹婆娑起舞的意境,最後進行裝裱,這就成了高奶奶最得意的作品——「竹影婆娑」工藝畫壁掛。

高奶奶說,這些魚鱗、魚骨頭、雞骨頭拿到以後,先要挑乾淨上面的肉末,再洗淨、晾乾。在作畫前,首先用這些原材料在畫框上構圖,放個兩三天,再修改,直到自己滿意以後,最後一步再用乳膠粘貼,有些需要上色的材料,還要先用丙烯顏料上色。

高奶奶用魚骨、蟹腳等廚餘垃圾作出的「 梅蘭竹菊」、「空中較量」、「猶有花枝俏」、「睡蓮」、「回歸西溪」、「暗香醉扁舟」等作品,獲得全國及省市多個獎項,在中國七藝節、中國民間藝人節中,杭州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等都點名要她的魚骨畫參展。不過,高奶奶參賽獲得數萬元獎金,全部都捐助給了特殊教育機構。

親朋好友「助攻」 老太太開出工藝美術工作室

採訪中,高奶奶說,是家人和朋友們一次次的鼓勵,激發了她的靈感和動力。在有一次作魚骨畫的時候,需要一個蝴蝶,高奶奶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出什麼東西替代,過了幾天後,一家人去青島玩,小孫子在海邊發現了一個張開的白色貝殼,說了一句「奶奶,這個很像你說的那個蝴蝶。」高奶奶頓時愁容化解。

還有一次,高奶奶想要用大龍蝦的蝦尾外殼做杜鵑花,但需要近百個這樣的大龍蝦蝦尾外殼,普通家庭實在找不到那麼多蝦尾外殼。高奶奶的一位在酒店裡做廚師的朋友知道後,很快就在一次喜宴上,一次性為高奶奶收集到了20個大龍蝦蝦尾外殼。「老伴和我洗刷了8個小時,才完全洗刷乾淨。」

現在,高奶奶每年還會開展無數次大中小學的工藝美術講座,受邀在各級老年大學、街道和社區,開班授課,文新街道還專門為她設立了工藝美術工作室。在杭州,高奶奶化腐朽為神奇的環保理念,也漸漸地帶給了其他人,引發人們遐思,得到美的享受。

編輯 劉乃武

相關焦點

  • 保證這些畫你第一次見!杭州八旬老太太吃魚吃出靈感,用魚鱗,魚骨頭...
    直到有一天,老太太拿出一幅幅用魚鱗、蟹腳和雞骨頭製作的工藝美術畫——國畫般的構圖,古典優雅,圖案簡潔,層次豐富,顏色典雅唯美,美感與趣味相融合,處處透著老太太對生活的熱愛,攤販們無不驚訝!「我從來沒想到過這些沒有用的魚鱗、蟹爪,還能用來做這麼好的工藝美術畫。」張先生賣了三十多年水產了,第一次見到這樣精美的工藝畫。
  • 88歲奶奶用魚骨等創作工藝畫 參賽獲數萬元獎金後全部捐出
    88歲奶奶用魚骨等創作工藝畫 參賽獲數萬元獎金後全部捐出時間:2020-09-24 14:46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8歲奶奶用魚骨等創作工藝畫 參賽獲數萬元獎金後全部捐出 每隔一段時間,在杭州市競舟路農貿市場裡,攤販們都會遇到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勾著腰在水產區四處撿拾蟹腳
  • 88歲奶奶總在菜場撿魚骨頭,攤販都很納悶!直到她拿出這樣東西,所有...
    本文轉自【杭州日報】;每隔一段時間,在杭州市競舟路農貿市場裡,攤販們都會遇到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勾著腰在水產區四處撿拾蟹腳、魚骨頭之類的廚餘垃圾,還時不時地找攤販們要一些魚鱗。直到有一天,老太太拿出一幅幅用魚鱗、蟹腳和雞骨頭製作的工藝美術畫,讓攤販們全體驚呆了!「我從來沒想到過這些沒有用的魚鱗、蟹爪,還能用來做這麼好看的畫。」張先生賣了三十多年水產了,第一次見到這樣精美的工藝畫。
  • 88歲老奶奶總在菜市場撿魚骨頭,用途竟是……
    …… 而在浙江杭州市一社區展出的 工藝畫卻與眾不同 是一位88歲的老奶奶 用魚骨、魚鱗、蝦殼 等廚餘垃圾製作而成
  • 88歲老奶奶總在菜市場撿魚骨頭,原因讓人驚嘆
    水墨畫」 …… 而在浙江杭州市一社區展出的 工藝畫卻與眾不同 它是一位88歲的老奶奶 用魚骨、魚鱗、蝦殼 等廚餘垃圾製作而成
  • 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
    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時間:2020-11-02 13:31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8歲奶奶用魚骨蟹腳作畫 化腐朽為神奇打開一扇新的藝術大門 提起畫 大家腦海中大多浮現出 濃墨重彩的油畫 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而在浙江杭州市一社區展出的 工藝畫卻與眾不同
  • 88歲老奶奶總在菜市場撿魚骨頭,原因讓人驚嘆!
    提起「畫」大家腦海中大多浮現出濃墨重彩的「油畫」清新淡雅的「水墨畫」……而在浙江杭州市一社區展出的工藝畫卻與眾不同它是一位88歲的老奶奶用魚骨、魚鱗、蝦殼等廚餘垃圾製作而成撿拾蟹腳、魚骨頭之類的廚餘垃圾這位奶奶名叫高思佶今年88歲在高奶奶的藝術世界裡蟹腳、魚骨頭並非垃圾而是代表著生命和藝術
  • 杭州88歲老奶奶魚骨作畫被點讚,這些畫,或許你第一次見!
    是一位88歲的老奶奶 用魚骨、魚鱗、蝦殼 等廚餘垃圾製作而成 , 攤販們經常會遇到一位老奶奶, 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水產區, 撿拾蟹腳、魚骨頭之類的廚餘垃圾。
  • 專家支招:軟化魚骨 健康吃魚
    但是,魚刺卻很讓人煩惱,我們吃魚經常會遇到被魚刺卡到喉嚨的情況,那麼如何怎麼吃魚才能不被卡住呢?▲ 可以把魚骨曬乾、碾碎,和肉餡一起做成炸丸子。▲ 燉魚的時候可以用高壓鍋,裡面多放一點醋,這樣魚骨和魚刺會軟化,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使魚骨軟化後直接食用。
  • 魚不但能紅燒煲湯 魚骨也是可以吃的 常吃魚骨對我們身體好處多多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魚,而且魚屬於白肉,人們吃白肉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我們吃魚的時候,一般都是紅燒或者煲湯,一般也只吃魚肉,而不會啃魚骨。但是你知道嗎?魚骨裡面其實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微量元素,經常吃還可以防止骨質疏鬆。
  • 88歲奶奶用魚骨等創作工藝畫:擦亮眼睛,發現不一樣的美
    家住浙江杭州的高奶奶,今年88歲。30年前,一次吃魚時的偶然發現,讓她完成第一幅魚骨畫壁掛。此後,凋謝的花,海邊貝殼,廣告紙邊角,牆角爬山虎藤,蟹腳、魚鱗等廚餘垃圾,在高奶奶的工藝畫裡栩栩如生。「擦亮眼睛,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 山東陽穀縣張秋鎮這家燉魚店,一碗魚賣20塊錢,魚骨頭可以直接吃
    野生小鯽魚產量很高,智慧的張秋人經過幾代人的潛心研製,烹製出了當地特色名吃「張秋燉魚」,這種魚的做法跟其他地方燉魚的方法不同,獨具一格,做好的張秋燉魚,骨酥肉嫩,鮮香無比,吃過還想吃。除此之外,整條魚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包括魚鱗魚刺,別看鯽魚個頭小,但是做出來的成品魚味道好,據老廚師說,做張秋燉魚,魚越小做出來的味道越好,個頭小反而容易入味,魚肉魚骨魚鱗容易燉的酥爛。
  • 吃魚鱗可補膠原蛋白 魚身上4個部位別扔掉
    原標題:吃魚鱗可補膠原蛋白 魚身上4個部位別扔掉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處多,如經常吃魚有益於心臟,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可是你真的會吃魚嗎?魚的哪些部位最營養?魚的哪些部位千萬不能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關於吃魚的知識。
  • 象山夫婦把魚骨當寶貝,巧手創作工藝品
    劉雲良的祖輩是漁民出身,小時候劉雲良沒有什麼玩具,爺爺、父親就會用吃剩的鰳魚頭骨製作魚骨鳥給他玩,這讓劉雲良的童年充滿了無限樂趣。耳濡目染下,劉雲良也學會了製作魚骨鳥。▲原本沒有用處的魚骨,在劉雲良看來都是寶貝「在石浦有個傳說,一個漁民小夥打魚時捕獲小龍女化身的魚兒,並將其放生。小龍女感其恩情,愛上了這個小夥子。
  • 魚的營養價值 吃魚的有你意想不到的功效
    但魚腦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因此不宜多吃。3、魚眼魚眼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營養物質可增強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因此,經常用腦的人可常吃魚眼。4、魚鰾(即魚肚)魚魚鰾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該書中稱魚鰾是與燕窩、魚翅齊名的高營養食品。
  • 他把魚鱗魚骨「畫」成藝術品,作品還被魔術大師劉謙收藏
    愛花的嚴明如也在曬,但他曬的是自己用魚鱗魚骨做出來的「花」,白的、紫的、粉的,梅花、櫻花、玉蘭花,朵朵爭奇鬥豔。嚴明如今年67歲,家住上馬墩,在上馬墩街道文體活動中心有間工作室。他自創魚鱗魚骨畫十多年,作品遠銷海內外。嚴明如希望將魚鱗魚骨畫申報市級非遺,但恐難實現。
  • 酸菜魚最簡單的做法,用酸菜和辣椒吃煮魚,人人都會做的一道菜!
    那就是煮魚加醃菜和辣椒醬。看到這三個字在眼前的金童紙上舉起了一隻手,貪婪嗎?這隻煮魚配上酸菜和辣椒,可以看作是編輯意識中的主菜。"這個主菜啊,就是說很多人吃,想找一個主題,然後呢可以作為建議的菜。比如火鍋燒烤。用酸菜和辣椒吃煮魚?"這就是一個例子。
  • 這輩子吃了三十年的魚,第一次發現魚骨也能拿來當零食!
    要我說,吃遍所有的海鮮不算什麼,那種連魚骨頭都能啃著吃的人,才是真的厲害。這不,味BACK最近就出了這麼一款青島香酥魚骨粒,新品試吃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豎起來大拇指誇獎它。鮟鱇魚肉質緊密不鬆散,有「平價版龍蝦」之稱,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魚骨膠原蛋白豐富,一般家常都會拿鮟鱇魚骨煲湯,湯白味濃。味BACK的香酥魚骨粒選用鮟鱇魚的中心骨,骨頭大條,幾乎沒有魚刺,切塊加工,搖身一變成為零嘴,引來一大批吃貨背書。
  • 魚怎樣做好吃?這樣做酥軟入味,魚骨頭都能吃完,家裡小孩吃不夠
    魚怎麼做好吃?魚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蒸或者煎,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做法,酥到連魚骨頭都吃完,而這道菜稱之為「酥骨魚」,酥骨魚是河北的傳統名菜,單看這個菜名就可以看出這道菜講究的是「酥」,魚要骨酥肉爛,魚肉鮮香,這樣做出來的酥骨魚才味道與口感並存。
  • 魚骨頭別浪費了,煎一煎,香酥可口,上桌家人都搶著吃,真香!
    魚骨頭別浪費了,煎一煎,香酥可口,上桌家人都搶著吃,真香!魚的做法很多,紅燒、清蒸、水煮、香煎等等,而且不同的魚,或者魚身上的不同部位,做法都不是不一樣的。其中魚骨也是單獨拿來製作的,雖然魚骨不多,但是別浪費了,煎一煎,香酥可口,上桌家人都搶著吃,真香!魚骨頭沒什麼肉,但就是沒肉吃起來才更香,就像平時啃豬大骨一樣,就喜歡這個味,肉多了反而膩。魚骨頭如果和其他部位一起燒煮,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單獨拿來做成一道菜,它就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