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積極歸因的方式對抗挫折

2020-09-09 去哪家族

積極歸因的方式對抗挫折


宋興川


中學化學課上,如果某個學生沒能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做完試驗,並且發現其他同學卻能夠完成,感覺自己不如其他同學,那麼這位學生處於「逆境」。一般來說,積極應對逆境的策略是不服輸,振作起來,努力實現預定的目標;消極的處理方式則是消沉、失望、一蹶不振。無疑,積極的反應是我們竭力倡導的「逆境教育」


讓孩子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堅持不懈,頑強地達到預定的目標,這就是逆境教育的核心。如何應對逆境環境教育呢?心理學有關的歸因理論,能很好地解答這個問題。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們常常根據有關的外部信息、線索對人內在狀態,或依據外在行為表現推測其行為原因,這個過程稱為歸因活動。這種對行為後果的認識活動,必然會影響到當事人的情緒和以後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韋納的研究指出,歸因結構包含三種成分:

部位

(外因或內因)

穩定性

(穩定或不穩定)

控制性

(可控或不可控)

其中,原因的穩定性影響到個體未來的希望和對行為的堅持性。當老師把學生失敗的原因歸於穩定的難以改變的因素時,往往會使學生悲觀失望,放棄努力;反之,如果把失敗的原因歸於不穩定的、可以改變的因素時學生承受的壓力就不會太大,對未來仍抱有希望,並儘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導致失敗的因素,努力爭取下一次的成功。所以說,原因的穩定性因素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方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體到上述化學課的例子就是這樣的結果:學生面對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單獨完成老師安排的化學實驗,或者完成得結果不如其他同學的情況下,若學生把失敗得結果歸因於自己能力差勁,他就會體驗到沮喪、自責,從而失去繼續學習動力,放棄行為上的堅持性。因為能力差是一個較穩定的原因。



換個角度說,假使教師引導學生把失敗的原因歸因於方法不對時,學生就會對未來的成功仍抱有希望,並能想方設法去獲得新的成功。這樣使行為具有堅持性。因為方法不對是一個不穩定的原因,其結果是極大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遇到失敗仍百折不饒、永往直前。這就是積極歸因的模式,它極大地促進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孩子逐漸成長、懂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裡,孩子更呈現出一種主動積極的態度。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適時有效地進行歸因理論教育,促進他們心理健康地發展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積極歸因是逆境教育的最好方式


宋興川


初中有位腦子精靈古怪,喜歡淘氣鬧事的男生。他的頑皮只不過是開開女生的玩笑,上課講講笑話等等無傷大雅的行為。坦率地說這也是屬於那個年齡段男孩子的「天性」。然而,班主任卻對這位學生甚為反感,屢次當著同學的面羞辱他。有一次考試不及格,班主任批評他的同時又將他扯出他陳年的舊事。從此,這位男生不頑皮了,但並非變「乖了」,而是沉默,將自己內心封閉起來。不僅如此,事態繼續發展得還很糟糕。失去天性的這位男生成績一落千丈,他破罐破摔。後來,高中也無法再上,失望、沮喪的他無奈地進入技術學校。在這種心態下學習技術,他沒有強烈專研技術的熱情,其學習效果很難提高。

也許會出現奇蹟,這位學生成為技術能手。但是,從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人格成長來說,班主任對這位男生的「逆境心理教育」是失敗的。究其原因是教師在學生產生挫折感時卻沒有能夠及時地從正確歸因的角度,對其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反而將他貶得一無是處,更有甚者當著在場的同學,給這個男生貼上了「差生」之類的永久性標籤。殊不知,班主任對他毫無尊重的批評深深地傷害到他的自尊,他從此一蹶不振。



心理學研究指出,青少年是兒童的自我概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老師的評價十分重視,可以說在他們還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老師以及周圍的成年人對他們的評價也往往成為他們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因此,引導青少年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有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對學生的成敗進行積極歸因。也就是說把學生的成功歸結為內部原因,如智慧,使學生產生滿意和自豪感;歸結為外部原因,如努力等,使學生產生驚奇和感激的心情;把成功歸因於穩定因素,如智慧、基礎紮實等,這有助於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歸因於不穩定因素,學習的積極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另外,切忌把學生的失敗歸因於內部原因,這會使學生產生內疚和無助感;歸於外部的原因,會產生氣憤和敵意。



逆境教育也是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應當在逆境教育中堅持教育性的原則,巧妙地利用歸因理論對學生進行逆境教育。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善於了解並分析孩子內心情況,適時捕捉教育時機,利用歸因理論,及時地幫助他們正確歸因教育。歸因教育使學生充分利用挫折情境,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堅強的意志。這種逆境教育,實際上是以鼓勵為主,旨在增強孩子戰勝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從小就不怕失敗,不放棄努力的這樣的品質性積累的孩子,可以塑造一個積極進取的自我。在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都將遭受到更多更大的失敗,並在失敗中振作起來,不斷地體驗到自我成長著地控制的內在力量。


宋興川

博士 ;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南開大學博士後出站人員。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聯盟成員。


研究興趣:教育社會心理學、宗教心理學、繪畫與心理治療



自2000年以來,先後在《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心理衛生》、《心理學探新》、《應用心理學》、《社會科學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重要學術期刊17篇(北大核心目錄)。


著有《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華文教育社會心理學》、《繪畫與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師筆記》、《繪畫心理分析》、《心理諮詢師筆記》、《心靈療愈》、《與心理諮詢師同行》等著作;主編教材《生命教育》、《山區兒童心理研究》。


主持完成國家社會基金項目一項。 「青少年宗教經驗歸因與宗教行為關係研究」 (10BZJ027)


去哪家族·恆心致未來


-END-

相關焦點

  • 數據分析模型:歸因分析
    本篇講述歸因分析在實際業務中的應用及實現方法,主要講解「渠道歸因」和「運營位歸因」的「單值傳遞歸因」、「多值記錄集合歸因」、「時序還原歸因」以及「路徑還原歸因」幾個方法。
  • 移動廣告歸因與營銷數據分析公司「AppsFlyer」獲 2.1 億美元大型...
    「AppsFlyer」官網據外媒報導,近日,全球領先的移動廣告歸因與營銷數據分析公司「AppsFlyer」完成了 2.1 億美元的大型 D 輪融資。「AppsFlyer」成立於 2011 年,宗旨是精準衡量營銷效果。「AppsFlyer」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Oren Kaniel 表示,之所以創建「AppsFlyer」,是因為營銷人員缺少基本分析工具,無法監測和提升移動營銷市場投資的效果。
  • 心理學:你的情緒低落,很可能是歸因的錯
    這個解釋的過程,叫作歸因。其實,根據常識很多人都知道,一件事情的發生,一定是多方面、多因素綜合導致的。 但到具體的某個人時,又會出現線性的歸因方式,或單一的歸因方式。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歸因方式,以及該怎樣正確歸因呢?
  • 「挫折」英文怎麼說?
    setback挫折、阻礙、退步、逆流
  • 「像我一樣瀟灑走開」| 心理學家教你用「自我同情」寬恕自己
    比如,別人說她「戀愛腦」,她在採訪中回答,「這是我觀察自己的一種方式」。「自我同情」並不是能幫我們抵擋挫折的盾牌,正如同鄭爽再怎麼坦然地接受自己也無法改變「她不是一個好演員」這個事實。焦慮和沮喪等負面情緒依然會出現,但是「自我同情」可以幫助我們及時脫離泥沼、擁抱自己的痛苦。02.我們為什麼需要「自我同情」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時,我們究竟應該給自己一種積極的錯覺,還是應該保持清晰準確但可能傷人的自我認知?
  • 每日一句|「積極」
    於是,不妨用這篇文章,大概談談「積極」這個有些 tricky 的詞,怎麼處理才好。首先,要先明確「積極」有哪些意思。查《現代漢語詞典》,「積極」有兩個意思:【積極】jījí [形] ❶ 肯定的;正面的;有利於發展的(跟「消極」相對,多用於抽象事物):起~作用|從~方面想辦法。❷ 進取的;熱心的(跟「消極」相對):~分子|他對於社會工作一向很~。
  • 「榕樹下」團隊時隔20年再創業,「榕書」能否成為新一代用戶的原創...
    創辦於1997年的「榕樹下」是國內成立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原創文學作品網站,走出了一批如韓寒、慕容雪村、寧財神、李尋歡、安妮寶貝、郭敬明等知名作家,之後幾經轉手賣給了盛大文學。20年後,創始人朱威廉再次創業,與當初的團隊一起成立了新的原創文學作品平臺「榕書」。
  • 要教孩子「正確歸因」
    此理論是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際心理學》首先提出來的,他從通俗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歸因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怎麼去找到事件發生背後的真正原因。當他們面臨一件挫折的時候,就會悲觀的去想,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什麼原因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這個過程是錯誤的歸因。
  • 簡單粗暴的挫折教育,忽視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離
    打罵、體罰不等於「挫折教育」演員陳喬恩的媽媽從小對她打罵教育。小時候,原本成績很好的陳喬恩,轉學後一次數學考試,只考了20幾分。當媽媽滿臉笑容走向陳喬恩時,她心想:「我完了。」果然,媽媽把枯樹枝捆成一把,直到把她打到見血才停止。在媽媽這樣的打罵教育下,長大後的陳喬恩和媽媽關係非常冷漠。
  • 谷歌大腦發布神經網絡的「核磁共振」,並公開相關代碼
    作為一種改進,我們將歸因視為另一個用戶界面的構建塊(building block),並將其應用於神經網絡的隱藏層。這樣做了之後,我們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問題,我們不再問特定像素的顏色是否對「拉布拉多獵犬」的分類很重要,而是問在這個像素位置檢測到的高級別想法(例如「鬆軟的耳朵」)是否重要。
  • 《第五人格》讓非對稱對抗遊戲火了,網易憑什麼靠它「殺雞」?
    於是,因為雙方陣營強弱的不平衡,導致遊戲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同時也充滿挑戰,這種不平衡的設定也有點像我們熟知的《狼人殺》,有強有弱的對抗構成了遊戲核心,因此也被稱為「非對稱對抗類遊戲」。
  • 3歲奶娃自我激勵的「咒語」鼓舞千萬人,如何教孩子積極賦能
    首先我們家長對孩子平時的語言多從正面講,以積極的方式去引導。其次,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我們還可以像 Ayaan 媽媽一樣教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句式,幫助他形成樂觀的思維模式。比如「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可以……、我有把握……」這種積極的自我對話,可以幫孩子獲得自尊和積極思考的思維模式。當孩子告訴自己,「我可以努力克服挑戰」時,就是用積極、快樂的想法代替了消極的想法,從而建立了自信。
  • 歸因理論在體驗設計中的應用
    對內我們希望打造超NICE的「學習天團」,對外我們不願做無腦搬運工/洗稿工,儘可能堅持原創,即使搬運,也是做帶著腦子的搬運工,努力為大家帶來優質內容,我們也很期待和大家的互動,有什麼想看的內容也可以告訴我們哦~」我們四隻的合影|  本期分享者
  • 多少孩子,被父母用挫折教育養「廢」了
    這些錯誤的「挫折教育」,不僅不會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強,只會帶給孩子匱乏感,挫敗感,覺得自己不被愛,不被欣賞,什麼都做不好。多少孩子,就這樣被破壞了內心的安全感、澆滅了自信,早早地失去了對抗挫折的能力。
  • 挫折面前需從容
    挫折的內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挫折情境,指對人們有動機、目的的活動造成的內外障礙或幹擾的情境狀態或條件,構成挫折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種自然、社會環境;二是挫折認知,指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三是挫折反應,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交織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認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於挫折認知。
  • 「多少MoreLess」 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生活方式
    「多少MoreLess」當代中國原創家具品牌攜以「老茶館」為主題的體驗館亮相第40屆中國(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以自然的材料,簡約的設計和認真的製作放大細節的美感和平凡的光輝。「多少MoreLess」當代中國原創家具品牌副總經理盧智暘  「多少MoreLess」當代中國原創家具品牌副總經理盧智暘說道
  • 【地道表達】「積極」英文怎麼說?
    積極的actively (adv.)積極地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請點擊藍色字體收聽)                                                     「加倍努力」英文怎麼說?
  • 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和應用
    歸因理論是在美國心理學家海德的社會認知理論和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上,經過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斯和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等人的推動而發展壯大起來的。根據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的歸因理論,人通過兩種主要的歸因方式去解釋自己或其他人的行為。把事情的起因歸因在行動者的性格,態度,或人格而導致的。
  • 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改善方式~
    「吼,他很像身上長蟲,動來動去、跑來跑去,停不下來耶,講了也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