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經典棋類遊戲,不僅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很多年輕人也對它愛不釋手。茶餘飯後下下象棋,不但可以消磨時間,而且還能鍛鍊腦力,不失為一項很棒的休閒消遣活動。對於中國象棋的規則,有一項是這麼規定的: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象棋為什麼要制定這個規則呢?
首先,象棋中帥與將不能直接對面規則的制定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就是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由於象棋的棋盤的中間寫著「楚河漢界」,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種說法比較可信。而關於楚漢相爭,有這麼一個典故。相傳漢王劉邦跟西楚霸王項羽約定在廣武山見面,因劉邦對著項羽破口大罵,項羽一氣之下就用箭射中了劉邦的胸口,劉邦還差點因此丟了性命。象棋中之所以規定帥與將不能直接對面,就是以這個歷史典故為依據的。
其次,在下象棋的過程中,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雙方所剩的棋子都不多了,而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的規則就大大地增加了下棋的難度,能使局面產生更多的變化和可能性,能讓下棋者感到更有挑戰性,更能體會到下棋的樂趣。
再次,古代的帥與將在戰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是整個軍隊的首領,軍隊中的任何事情都由他們決定,由他們指揮。如果到了帥與將碰面的地步,那就意味著兩個軍隊中的士兵都所剩無幾了,這時候也就沒有繼續作戰下去的意義了。
最後,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的規則,也能起到降低和棋概率的作用。兩個人下象棋,講究的就是拼個你勝我負,要是經常出現和棋的話,還有什麼意思呢?要是帥與將可以直接對面,那雙方走棋的最後階段必然會出現循環反覆的現象,這樣大大地增加了和棋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