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和他的《喬廠長上任記》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1979年7月,《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了天津重型機器廠工人作家蔣子龍的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這篇開「改革文學」先河的小說,在震動中國文壇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的集中關注和廣泛討論。

 

    讓文學適應生活

 

    蔣子龍1958年初中畢業進入天津鑄鍛中心廠(天津重型機器廠前身)當學徒,1960年參軍到海軍航保部當製圖員,1965年復員回原廠當工人。蔣子龍從學徒到鍛工,從普通工人到生產班長,再到車間黨支部副書記、代理車間主任,其間從廠長秘書下放到車間勞動改造,蔣子龍幾乎一直在工廠生產一線工作,在鍛工崗位上就幹了十年。

 

    1975年10月,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系統學大慶會議在天津賓館召開,蔣子龍作為廠鍛壓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參加了會議,「我在鍛錘上幹了十年重體力活,第一次出來參加這樣的大會,眼界大開,受到極大的震動。這種從骨子裡被感染的體驗是很新鮮的,身上產生了一股熱力」。因此,會議期間《人民文學》雜誌編輯許以向蔣子龍約稿時,受這種「熱力」驅使,蔣子龍很快就趕寫出了短篇小說《機電局長的一天》。

 

    這篇以天津重型機器廠第一任廠長馮文彬為人物原型,講述參加過長徵的老革命、機電局局長霍大道大刀闊斧幹工作、帶病抓生產「一天」經歷的小說,在《人民文學》1976年第1期發表後,引起強烈的反響。1976年3月1日,《人民日報》的袁鷹給刊物領導寫去便條說:「蔣子龍的小說反應強烈,《人民日報》已收到好些評論。」蔣子龍認為,這篇小說在他的創作中具有轉折性的意義,它突破了當時流行的寫作套路,闖出了自己的道路,即「從簡單的『描寫好人好事的文學』中跳出來」,「從『方案之爭、路線之爭』的小說結構中跳出來」,「從描寫事件和生產過程的『車間文學』中跳出來」,「嘗試著按生活本來的面貌,展開人物之間的複雜關係,讓文學適應生活,而不是讓生活去適應文學的某種模式」。

 

    「喬廠長」是不請自來的

 

    1979年春天,《人民文學》派編輯王扶來津向蔣子龍約稿。那天正下大雨,王扶冒雨來找蔣子龍約稿。蔣子龍答應王扶不久之後拿出一篇「寫真實的生活,及生活的阻力,要寫出怎樣克服這種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的作品,一篇不叫《人民文學》編輯部和讀者失望的新作。

 

    送走編輯後,蔣子龍立刻開始構思小說。兩年多沒有拿筆,蔣子龍的肚子裡存了不少東西,都是工廠的現實問題。一個蔣子龍跟過多年的老廠長突然閃現在他眼前,讓蔣子龍一下子抓住了喬光樸這個人物的「內核」,「什麼『下山』呀,『上任』呀,當『主角』呀,所有的情節也跟著都活了。我的任務就是筆尖跟著喬光樸走就行了,人物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行事了。我只是提醒自己,不要阻攔他,不要讓他幹出不符合他的性格的事」。蔣子龍在《生活和理想》中說:「我醞釀好了喬光樸這個形象之後,突然感到一種迫切的,很長時間活在我心裡的一個主題,一下子和國家現實生活中的重大問題聯繫起來了。這就加重了我的責任感,似乎是生活逼得我不拿起筆來不行。這裡引起我創作衝動的是生活現實,我寫的也是生活中的活人。我用自己的心血充實了喬廠長的骨架。」「所以我總覺得『喬廠長』是不請自來的,是他自己找上了我的門。」

 

    蔣子龍回到家用一天多時間在腦子裡理出這幾個人物的線條,又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把初稿拉出來了,寫得酣暢淋漓,寫出了他的苦惱和理想——「如果我當廠長會怎麼幹」。

 

    廠長們所面臨的問題

 

    蔣子龍花了一個星期時間把稿子謄清,給《人民文學》寄去了。編輯塗光群在文章中說:「果然,沒過多久他送來新作手稿《老廠長的新事》給《人民文學》。這篇手稿覆審時我改題為《喬廠長上任記》,我請《機電局長的一天》原來的責任編輯崔道怡參加對小說稿的文字潤飾。定稿後在《人民文學》1979年7月號以顯著地位刊出。發表後,再次引起轟動。」

 

    小說以1978年6月為時間背景,講述喬光樸放棄機電局電器公司經理的「美缺」,在機電局局長霍大道主持的黨委擴大會上主動請纓重返重型電機廠任廠長的故事。面對工廠2年零6個月沒有完成任務的困境,喬光樸立下軍令狀,決心在「千奇百怪的矛盾、五花八門的問題」中衝出一條道路。

 

    小說具有明確的現實指向性和強烈的現實主義傾向,它指出了當時工廠管理和生產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廠長」問題。蔣子龍在《寫給廠長同志們》中說:「怎樣當廠長?現在工廠的廠長是一種什麼精神狀態?這些問題在我心裡憋了足有兩年多。我感到非寫出來不可,拿起筆來後邊好像有人催著。」他還說:「在工廠的同志都知道,連接馬達和齒輪的是大軸。廠長這個『大軸』運轉不靈,整個工廠就要癱瘓。用什麼辦法,怎樣領導好現在的企業呢?這就是喬光樸上任後所遇到的問題,也是現在很多工廠的廠長們所面臨的問題。」

 

    (《光明日報》8.9 閆立飛)

 

相關焦點

  • 私下造句和解釋_私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什麼時候我們黨的人事安排改為由個人私下活動呢?」]《私下造句和解釋_私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 今天受到中央表彰的這位國企「洋廠長」,他的故事很傳奇
    今天,小新帶你走近這位「洋廠長「,聽聽他的故事——  34年前,國有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並未被改革春風完全喚醒,國企第一位「洋廠長」走馬上任的消息,一度成了中國對外開放和改革進程中「一件令人吃驚的新聞」。34年後,隨著中國不斷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國企已經變得更加開放、包容,人們對國企海外投資企業、合資企業中的「洋高管」早已習以為常。
  • 「喬所長」社區「創業」記
    「解決群眾最期待的事就是努力方向」「喬所長」社區「創業」記 發布時間:2020-10-26 16:51 星期一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志月 通訊員 郭子華 一張照片
  • 川普上任首道命令 減輕歐記健保負擔
    在川普宣誓就職的數小時後,他於20日傍晚籤署第一道行政命令,宣示「力圖迅速廢除可負擔健保法」是新政府的官方政策。白宮發言人史派瑟表示,川普籤署的行政命令,下令聯邦機構「減輕歐記健保的負擔」。他並說,此命令是廢除和取代歐記健保的過渡行動,但他未提供執行此命令的細節。川普上任首日的這項行動,傳達的有力訊息是:瓦解提供2000萬美國民眾的健保法,是他主政的首要之務。此舉也凸顯出歐記健保實施七年後依然褒貶各半,歐巴馬總統2009年入主白宮時,將健保改革法的通過列為施政第一順位,他的接班人如今卻把推翻該法列為迫切要務。
  • 老師傅上班天天睡覺,廠長要求開除,老闆:他走了我就讓你滾!
    老師傅上班天天睡覺,廠長要求開除,老闆:他走了我就讓你滾!剛剛入職工廠的時候,王師傅發現工廠裡只有兩個機修學徒,工廠的機器被搞得一團亂遭,王師傅就帶著兩個學徒把廠裡的所以機器都給維修了一遍,把那些隱患問題也都給排查了,這一下前前後後也忙了得有快半個月,維修完之後機器就很少出現問題了,平時基本上就是兩個學徒在工廠裡轉悠,去解決一些基本的機器問題,而王師傅則每天上班都是在聊天,抽抽菸;最近公司新換了一個很年輕的廠長,非常看不慣王師傅的行為
  • 卡拉瓦喬:血和肉才是真理的榮光
    卡拉瓦喬顛覆性地將自然主義運用到宗教繪畫中,他對明暗對比的出色運用影響了一代畫家。和他的畫面一樣抓人的,是他的暴戾性格和惹事的天性,可偏偏又有人抗議說,這是天才在混亂時局下的「清醒」。有的人認為,他畫面中深沉的黑色與耀眼的光亮是他本人極端性格的忠實體現,也有人爭論,將底層人群作為聖經人物的原型恰恰體現了他的同理心。
  • 【LPL梗百科】廠長和他的仲夏夜之夢
    【LPL梗百科】廠長和他的仲夏夜之夢 老規矩的文前小故事一則——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老和尚和小和尚正在看電影,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 小和尚問老和尚:「為什麼周星星的尚方寶劍不能用來殺那個壞蛋呢?」
  • 文藝界李雪健李谷一路遙謝晉蔣子龍5人獲改革先鋒稱號
    在今天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文藝界李雪健、李谷一、路遙、謝晉和蔣子龍五人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改革先鋒稱號,並獲得改革先鋒獎章。包括: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李谷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表演藝術家李雪健、「改革文學」作家的代表蔣子龍、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路遙。在這獲獎的5人中,有國家一級演員、表演藝術家兩位:74歲的李谷一和64歲的李雪健;作家兩位:路遙和蔣子龍;電影導演一位:謝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