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高考中,江蘇省海門中學再創令人矚目的輝煌業績。成績振奮人心,各界好評如潮。
始建於上世紀初的江蘇省海門中學已經走過百餘年的辦學歷程,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辦學業績卓越,是全國較早在教育部門註冊備案的私立完全中學,如今已成為華東地區教育天空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學校是首批江蘇省重點中學、首批江蘇省國家級別示範性普通高中、首批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國家級別新課程樣本學校、北京大學首批39所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學校、清華大學首批A計劃學校之一、全國120多所著名高校優質生源基地。
多年來,學校賡續「敦品、力學、大氣、卓越」校訓精神,傳承「追求真理、嚴謹治學、厚積有恆」辦學基因,弘揚「博學篤行、敬業樂群」校風、「嚴謹、求精」教風、「厚積、有恆」學風,打造出了一所特色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著名高中,鑄就了全國普通高中的知名品牌。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系統「五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中華百年名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等榮譽稱號。2019年7月,學校被確認為江蘇省首批高品質示範高中創建立項學校(全省20所)。
那麼,江蘇省海門中學是如何在辦學中取得這樣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呢?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石鑫給出了答案:「這與學校始終堅持高品質辦學方向,『實施人性教育,培養有為人才』的育人理念是分不開的。」江蘇省海門中學用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在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中書寫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新時代育人答卷。
打造高品質師資隊伍
厚植示範建設根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怎樣打造一支高品質師資隊伍?海門中學首先樹立了「以教師發展立校強校」的發展理念,全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以「打造名師為主導、優師為主體、能師為主基,有著共同價值觀的教師團隊」為發展目標,以「敬業、和諧、研究、創新」隊伍文化為引領,立足校本培訓,在教師發展規劃、組織管理、基礎條件、隊伍建設創新上持續發力,著力加強人才隊伍結構優化、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
學校非常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的建設,成立奧賽中心,建設江蘇省中學理科拓展性實驗基地、創客中心,強化奧賽教練隊伍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搭建培養平臺,營造成長生態。強化奧賽教練梯隊建設,培養後備力量,推動年輕教師競賽解題能力、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目前,已培養了一支由2名國家級別金牌教練、14名省級優秀教練員等一大批拔尖教師組成的優質創新人才團隊。
此外,教師三年發展規劃、三級導師制、三級班主任制在海中正式啟動,著力打造優秀青年教師團隊。學校成立了青年教師研究會、名師工作室,創新開展了「校內骨幹系列」「十佳青年教師」「優秀青藍結對」「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尊師重教獎」「一步登三獎」等評選活動,為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夯基壘臺。
學校還創新實施了海中教師新學年公開宣誓制度,邀請知名高校學者來校培訓,選派教師外出聽課講學和國外進修考察學習,舉辦教學「百花獎」全國展示活動,組建參與「四校」聯盟、新課程聯盟、全國物理奧賽聯盟等優質交流平臺,不斷深化教師隊伍師德、師能建設。同時,學校進一步加大對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等高水平優秀教育人才和「雙一流」院校碩士畢業生等高學歷人才的招引力度,形成了全校聯動的人才工作體系和科學高質的人才布局。
在學校全方位優質人才引培機制的驅動下,江蘇省海門中學已建成一支由3名特級教師、4名正高級教師、18名南通市級骨幹教師、85名縣級骨幹教師等優質人才組成的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學術高強的優秀教師隊伍,成為學校示範高中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持久競爭力。
建構高品質課程體系
強化示範建設保障
創新作為底色,育人才有成色。海門中學對課程創新的不懈追求和高效課程體系的內生動力不斷催生高質量辦學成果。
課程創新是學校高品質建設的關鍵保障。「課程的結構影響著學生的智能結構,課程的實施水平影響著學生的智能水平。」校長石鑫對課程創新有著獨特的見解,「智能結構提升到一定層次,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圍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全」教育方向,學校從「精細落實的國家課程、精品開發的校本課程、精準融合的銜接課程」入手,將課程體系改革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學校高度重視課程建設在促進學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突出課程體系創新,關注學生的獨特個性,尊重不同的個體差異;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發展通道,給予他們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和成長,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助力。
學校構建了「眼裡有學生、心中有目標、課堂有活力、訓練有遷移」和「情意導入、提出問題、組織閱讀、當堂訓練、歸納拓展」的「四有五環節」高效課堂模式,效果顯著。
學校還開發了價值類、學術類、拓展類、技能類共四大類121門精品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對喜愛的活動項目進行參與,組建了「人文、手工、藝術、體育、實踐、技能、創客」七大類型76個學生社團,出版了近80門精品社團校本課程教材,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通道。
高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具備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怎樣才能讓課程與初中、大學和國外精準銜接、完美融合?學校精心設置初高中、大中和中外三類銜接課程,積極開展初高中六年一貫制課程改革試點,對學校初高中六年的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與優化,使初高中課程內容全方位對接。學校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合作,為學生推出各類先修課程,提前為學生大學專業選擇和人生規劃找到方向。不僅如此,學校還與美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優質中學合作,融合託福、SAT考試等開設預備課程,整體引進美國HHU課程和AP課程,充分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格局。
改革創新的滋養讓高品質辦學的海門中學枝繁葉茂。學校被授予「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成為課程改革創新示範的優秀踐行者。
創塑高品質培養機制
點燃示範建設引擎
從「規則意識、處世準則、立身原則」的「三大修煉」到「智商、情商、魂商」「三商指數」及「自主、自學、自治」「三自能力」建設的人才培養機制,海門中學始終將培養一流人才作為學校建設高品質示範高中的立校之本。近年來,學校全面整合優質教育資源,聚焦立德樹人,充分點燃教與學的動力,努力培養具備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時代人才。
學校啟動了「夢想德育」特色建設項目,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分年級、分梯度予以整體系統開發,構建並實施完善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確的三觀和清晰的理想追求。
學校以「江蘇省中學理科拓展性實驗課程基地」為中心構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平臺,豐富和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形成了課程基地群。學校還構建了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物理學科創新中心(基地),以中心(基地)示範、引領、輻射,拓展教學示範、資料共享、經驗介紹、講座論壇等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路徑。
學校大力開展創新項目建設,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寬領域的學生綜合品格塑造模式,著力打造了一流的學生卓越成長育人品牌。以引領學生錘鍊品格建設高品質社團為核心的江蘇省品格提升工程項目高質量結項,為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品格提升等方面提供保障。學校正在建設中的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將對卓越人才特色培養機制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學生奧賽指導中心將對學生的奧賽培訓實行與校本課程、平時課堂、專業培訓機構「三結合」進行訓練,使創新育人質效得到持續優化。
根深葉茂才能碩果纍纍。對照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江蘇省海門中學人才培養定位準確明晰,更多有理想、有境界、有品格、有才華的時代新人湧現出來。近10年來,學校高考成績在省內位居前列。
近年來,學校有10人獲科技發明國家級別獎、6人獲國際和全國發明金獎、12人獲得國家專利、28人進入全國中學生奧賽冬令營(其中物理學科連續14年有學生進入冬令營)、3人進入國家集訓隊、7人獲奧賽金牌、98人獲國家一等獎,近千人獲省一等獎。在機器人製作比賽中,學校有2次獲得國際比賽冠軍,8次獲得全國比賽一等獎。
學校合唱團榮獲「2019國際青少年藝術節」金獎和南通市中小學合唱節展演高中組冠軍的好成績,田徑隊、排球隊、健美操隊、足球隊等均多次獲得省市比賽大獎。
新時代,新教育,新使命。乘著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的東風,江蘇省海門中學將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創新的姿態、教育的初心、樹人的使命,凝聚全體海中人萬眾一心的磅礴動力,在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品質示範高中徵程中不懈奮鬥、一往無前!
(何世勇 張致誠)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20日第4版
作者:何世勇 張致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