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興奮劑的選手都是吃藥的騙子?一個錯誤毀掉的是一群人的希望

2020-12-13 騰訊網

近日,孫楊正式向瑞士聯邦高級法院提出上訴,反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他的八年禁賽。由於「暴力抗檢」事件,孫楊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好在他此前獲得的奧運會和世錦賽金牌並沒有被剝奪。而俄羅斯雪橇隊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由於俄羅斯體育涉嫌大規模使用興奮劑,他們在2014年索契冬奧上獲得的銅牌被剝奪,去年11月,原來的第四名的英國隊遞補獲得了這枚遲到五年的獎牌。

英國雪橇奧運銅牌「失而復得」

據英國BBC報導,由於俄羅斯在2011年至2015年期間實施了國家贊助的興奮劑計劃。結果,該國在此期間通過作弊獲得的19枚奧運獎牌全部被剝奪。其中,就包括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的那枚男子四人雪橇銅牌。

2019年11月,英國雪橇運動員約翰-傑克遜、斯圖-本森、喬爾-費倫、布魯斯-塔斯克遞補獲得了這枚銅牌。而就在六年前,他們以0.11秒之差無緣領獎臺。如今,他們終於得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奧運獎牌。

2011年,英國雪橇隊剛剛成立時,英國政府並未列入財政預算,他們不得不自費進行訓練。塔斯克曾經兼職做過服務員,就連房租都需要女朋友幫助支付。為了節省訓練經費,他們還租用了一輛卡車,在歐洲各地的場館之間「漂泊」。後來,英國體育開始為他們投入經費,英國隊在2012年世錦賽上獲得了第10名,一年後在世界盃上歷史性獲得了銀牌,2014年1月的歐洲錦標賽再次複製了銀牌的壯舉。

2014年索契冬奧會,英國雪橇隊一度被人寄予厚望,但沒人想像他們將面對什麼。傑克遜說:「俄羅斯選手比其他人早了三個星期從國際賽場上消失了,我們只是把它歸結於主場優勢和在他們的賽道上獲得了更多的時間。他們一開始比我們慢得多,但到了奧運會,他們正好趕上了我們,這是一個真正的飛躍,這讓我很惱火。」

索契冬奧會時的英國雪橇隊

在第一輪比賽中,英國隊名列第十。在第一天結束時,他們又提高了兩個名次。主教練加裡-安德森相信他的團隊可以爭奪獎牌,但他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他說:「我可以看到,所有的運動員都朝一個方向衝出賽道,但俄羅斯運動員會朝相反的方向走。我只是在想『下面是什麼?』因為這是一個禁區,除了持有全區通行證的俄羅斯選手和官員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進入。」

最終,英國隊獲得第四名,以0.11秒之差無緣獎牌。傑克遜說:「當時我們以為我們被四支更好的隊伍擊敗了,但是我記得我站在終點,雖然我不太清楚,但感覺有些不對勁。我不想給人留下失敗者的印象,所以我只是微笑,接受採訪,和大家一起慶祝,因為考慮到我們經歷過的一切,這仍然是一個很棒的結果。」

2016年,俄羅斯體育集體使用興奮劑被披露,大約有1000多名運動員因此受益。英國雪橇隊的注意力也轉向了那0.11秒,塔斯克說:「我們當時不會這麼說,因為我們不想在沒有實現(遞補獎牌)的情況下過於興奮,但我們四個人很早就互相看了看,有點像是承認了我們獲得了第三名。」2019年3月,國際奧委會對官方結果進行了修訂,俄羅斯隊的獎牌被剝奪,英國隊遞補銅牌。

拿到遲到的獎牌

傑克遜是一名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隊隊員,曾在衝突地區服役,目睹過真正的恐怖場面,他承認,自己聽到這個時消息激動得淚流滿面。他回憶道:「那天早上我在工作時沒有看到,當我妻子打電話給我時,我簡直說不出話來,我真的無話可說。15分鐘裡,我只是在抽泣。」

對於塔斯克來說,那也是一個特別感人的時刻,2017年因輕微中風,他錯過了平昌冬奧會。「我們本應該作為一個團隊和家人分享這一切,但我們的努力都被抹殺了,而俄羅斯人正在慶祝不屬於他們的榮譽。」

由於俄羅斯隊拒絕歸還奧運銅牌,國際奧委會不得不製作了新的獎牌。有趣的是,獎牌背面的「四人雪橇」的英文單詞還拼寫錯了,四人(FOUR MAN)寫成了「四個人們」(FOUR MEN)。

那些曾經被剝奪奧運獎牌的運動員

在奧運會歷史上,由於服用禁藥被剝奪獎牌的運動員還有很多。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加拿大田徑選手本-詹森以9秒79的驚人成績擊敗美國名將劉易斯奪得男子百米金牌,並打破了世界紀錄。很快,詹森就被查出使用了興奮劑(違禁藥物類固醇),他的奧運金牌被剝奪並禁賽兩年。他創造的世界紀錄也被隨之被取消。

瓊斯承認服用禁藥含淚宣布退役

無獨有偶,美國田徑女飛人瓊斯在奧運會上曾經獲得五枚獎牌。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她還奪得了女子100米、200米、4X400米接力三枚金牌。2007年,瓊斯公開承認,雪梨奧運會期間,她服用了禁藥「類固醇」。後來,瓊斯的奧運金牌和獎牌都被收回,她也就此宣布退役。更有諷刺意味的是,原本應該遞補獲得女子百米金牌的亞軍希臘選手薩努,卻由於逃避藥檢被禁賽兩年,金牌最終頒發給了第三名。

重競技項目向來是興奮劑的「重災區」,2017年1月,國際奧委會官方正式宣布,由於留存樣品重新檢測不過關,剝奪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劉春紅、陳燮霞、曹磊的北京奧運會金牌以及冠軍榮譽。北京奧運會男子自由式摔跤120公斤級金牌得主烏茲別克斯坦選手塔伊馬佐夫、北京奧運會男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級銀牌得主、烏克蘭選手費多裡申,倫敦奧運會女子63公斤級舉重亞軍、俄羅斯選手思魯卡耶娃三名選手的獎牌同樣原因被取消。早在2016年,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3000米障礙賽冠軍、俄羅斯名將尤利婭-扎裡波娃的金牌也被剝奪。

俄羅斯冰壺選手陷入興奮劑醜聞

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深陷興奮劑醜聞的俄羅斯選手再次「頂風作案」。獲得冰壺混雙銅牌的俄羅斯男選手亞歷山大-克魯謝爾尼斯基未能通過米屈肼(Meldonium)藥檢測試。這原本是一種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藥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運動員表現,在2016年1月被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列入禁藥名單。後來,他們獲得的冬奧會銅牌被取消。

體育,本應該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競爭。依靠興奮劑作弊贏得的榮譽註定不會光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黃凱)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主管藥師力挺孫楊:擔心他以後病了還敢不敢吃藥
    世界遊泳名將孫楊又成為了新聞熱點,已經過去很久的孫楊興奮劑事件又被很多人翻出來,今日,資深藥劑師、華西醫院臨床藥學部主管藥師黃躍洲首度發聲,以資深專業人士身份力挺孫楊:「我不在意他拿不拿得到冠軍,卻很擔心他以後病了還敢不敢吃藥!」
  • 歷史上,都有哪些運動員服用了興奮劑?
    特別是公平競爭,本該是體育競技中最應該恪守的原則,但是在歷史上卻多次被人打破。而罪魁禍首,就是被人痛斥的興奮劑。一、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正在舉辦當中,在馬拉松比賽結束以後,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運動員託馬斯·希克斯卻倒地不起,經過醫務人員的緊急搶救才醒了過來。當時人們都在疑問,為什麼託馬斯·希克斯會突然倒地呢?
  • 興奮劑檢測有必要安排上了!
    在CCTV13採訪亞運會中國電競團隊時,就聊到了「興奮劑」的話題,電競「國家」隊的隊員們表示,他們都需要經過興奮劑檢測後方可參賽。 而集訓的其中兩項內容就是: 一、將在運動員和輔助人員中強化反興奮劑工作的教育,加強學習,普及反興奮劑知識的同時,還會嚴防死守食源性興奮劑事件發生。 二、通過定點採購肉類食品,嚴格按照採購目錄和程序科學服用營養品,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指導下嚴控運動員服用的藥品,做好使用記錄遵守行蹤信息申報規定。
  • 冬奧會爆出兩例興奮劑事件 選手曾獲得兩枚金牌
    新華社索契2月21日體育專電(記者王子江 馬向菲)索契冬奧會21日爆出兩例興奮劑事件,先是曾經贏得兩塊奧運金牌的德國選手斯特爾被查出服用禁藥,緊接著義大利四人雪橇運動員弗魯拉尼落網。
  • 興奮劑秘史
    在這個服藥成風的時期,國際田聯及其他組織的反興奮劑規定,不過是一紙空文,因為各家組織根本沒有檢測服用禁藥的手段。只要沒有被「抓個正著」,運動員無須擔心因使用藥物而被處罰。服藥鑄就鬥士早年,執行反興奮劑政策的另一大阻滯是社會觀念,當中又包括了道德、科學和商業三大層面的糾葛。
  • 給孩子吃藥 小心這些常見的錯誤
    錯誤1:不看標籤在藥房裡工作的也是普通人,也可能犯錯誤,所以你要確保拿到的藥物確實是醫生開具的那種,然後再拿給孩子吃。同時也讀一讀標籤上的說明,確認藥物所針對的確實是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錯誤2:過量使用一個非常常見的錯誤,就是短時間內給孩子服用了過量的藥。
  • 利他林成為考場「興奮劑」 - 東方網-社會新聞
    日前,姚女士將調查結果告知記者:「考試期間服用鎮定類和興奮類藥物的學生在5%,當然這樣的數據是並不完全的。事實上小學生服藥的情況更嚴重。有一個事實不容迴避,在重要考試前夕,醫院裡鎮定類和興奮類藥物的銷量總是驟然猛增。」在競爭激烈、注重考試的今天,以利他林為代表的中樞神經興奮劑正扮演著神秘的角色,悄然潛入校園考場。
  • 興奮劑風波涉及NBA,有球員被查出懷孕,76人球星被列為懷疑對象
    籃球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情況還是很少發生的,因為籃球不像遊泳田徑等運動是一錘子買賣,籃球比賽周期很長,長期服用興奮劑對人體的損害是很嚴重,但是禁藥還是有籃球運動員使用的。根據斯洛維尼亞媒體MMC RTV報導,今天前俄亥俄州立大學籃球運動員、2013年的落選秀DJ-庫珀在尿檢時被查出懷孕。
  • 俄羅斯MMA選手語出驚人:泰森如今的體格,是服用類固醇所致!
    近日,俄羅斯MMA選手謝爾蓋-哈裡託夫(Sergei Kharitov)表示,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邁克-泰森(Mike Tyson)如今不可思議的強健體格,是服用違禁藥物類固醇所致。泰森目前正在進行訓練,看上去狀態不錯,因為無論體格還是速度、力量,都顯得相當突出,然而哈裡託夫對此卻提出了質疑,同時希望能夠被選中成為泰森的對手。哈裡託夫說:「我對泰森沒有惡意,他忙得不可開交,這很好,如果我們戰鬥的話,不會有任何興奮劑檢測,泰森如今53歲,是如何達到這樣的頂峰呢?除了服用類固醇別無選擇!」
  • 根號三:抓住了是興奮劑,抓不住是高科技
    關於運動員服用禁藥的問題,作為老一輩體育新聞工作者,三叔認為,大是大非問題不容含糊,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藥還是要吃的,但是不要吃禁藥清單上的藥。 為什麼呢? 國際體壇歷來有一句黑話,叫抓住了是興奮劑,抓不住是高科技。 哪個國家的科技水平最高呢?那當然美國。美國科技水平高,實在是高!
  • 為了體育中考加分,普通中學生使用興奮劑,真相讓人反思!
    成都雙遺馬拉松14歲少女奪女子半馬第一,這件事情不但沒有讓大家為這個奪得冠軍的孩子喝彩,反而讓很多人出現了爭議競賽規程中提到,半程馬拉松的參賽年齡是年滿18歲,14歲的體育特長生趙海慧在教練的帶領下,跑出1小時29的成績,檢查並沒有服用任何興奮劑,可是很多人覺得她年齡不夠,其實小黑想說這才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 奧運百科:興奮劑檢查(Doping Control)
    興奮劑檢查機構和有關單項體育聯合會的醫費代表根據競賽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如懷疑某運動員服用了興奮劑,或對那些成績有異常提高、被人揭發服用興奮劑或有其他特殊情況者,有權在賽後立即指定其接受檢查。  在平時,檢測機構還要選擇一些著名運動員進有賽外檢查。  採取檢樣程 序規定得極為周密、嚴格,最多可列出約30款細則。
  • 避免和茶、飲料一起服用?6個錯誤服藥小技巧,你都知道嗎?
    平時在生活中,遇上些小病小痛的話,都需要通過吃藥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別看只是小小的吃藥,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只有避免哪些錯誤的吃藥方式,才能更好的發揮藥效,對疾病的治療也會更好。下面就介紹6個錯誤的服藥小技巧。
  • 英國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曾服用「神藥」?英國體育部回應
    根據報導中披露的大量文件顯示,這種所謂「新型營養幹預」的藥品還處於「研究」階段,它們只提供給那些有希望奪取獎牌的運動員,並且無法保證這一藥品不會違反反興奮劑規則或者有沒有副作用。英國體育部門當時表態,稱讓運動員使用此類物質只是用於研究用途,但並不保證使用這一物質不會觸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則。據《每日郵報》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至少有8個項目的91位英國頂尖運動員服用了這種名為DeltaG的能量增強飲料,而這種飲料仍處於人體實驗的第一階段。
  • 百米跑道再被禁藥襲擾 下一個倒下的是博爾特?
    因此,蓋伊被查出在最近的一次尿檢中服用了禁藥,無異於送給2013年正在兇猛復甦的美國短跑界當頭一棒。在博爾特今年百米最好成績僅有9.94秒之時,世錦賽原本是美國飛人們一舉翻身的最好機會。但是,現在看來,美國人只能寄希望於加特林一個人了。  周日,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正式公布了蓋伊的A瓶尿檢結果,呈陽性。
  • 長期吃藥對身體有什麼危害?經常吃藥的人最好避免三件事!
    長期吃藥對身體有傷害嗎?藥物是我們治療某些疾病的一種方式,而對於長期需要吃藥的人來說,總是擔心是藥物有什麼副作用?其實吃藥副作用是有的,但是為了病情卻不得不吃。大家都知道,長期吃藥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但是,有一些病卻需要長期吃藥來控制,不然的話就會容易復發,威脅生命。
  • 長跑大國肯亞的背面:獎金、興奮劑、禁賽和運動員被摧毀的身體
    興奮劑風波的背後是無數個肯亞家庭惶懼不安的面孔:「這件事讓每個人都擔憂——不僅是運動員,連他們的家人也是如此。否則他們的收入會下降,而且沒人會花錢贊助他們(選手)。」  有人說肯亞人之所以能成為冠軍收割機,是因為他們的先天優勢。但如果他們無法成為冠軍,也就意味著家人巨大的經濟投入打了水漂,而他和他們的家人將永遠在貧困裡不得翻身。  冠軍對於他們並不僅僅是榮譽,更是活著的希望。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肯亞使用興奮劑的人數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 餵孩子吃藥最愛犯的錯誤,你了解嗎?這些「致命」錯誤家長可別犯
    又到了秋冬孩子疾病高發的季節了,孩子生病難免就要吃藥。而大家都知道餵孩子吃藥是件很困難的事兒,這個問題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也專門寫過,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聊的並不是「怎樣能順利讓孩子吃進去藥」這件事,而是對於餵藥本身,家長常犯的一些錯誤。
  • 拳擊手服用違禁藥物確實大不一樣,肌肉2個月增長近12公斤
    有關運動員服用違禁藥物加速肌肉生長、提高比賽成績,一直是整個體育界關注的問題。當然這在拳擊、搏擊界也是倍受關注的。梅威瑟提出凡是要和自己比賽的拳手,必須隨時接受反興奮劑機構的不定期飛檢。一開始,很多拳迷並不理解,認為梅威瑟自作主張,仗著自己是大腕,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對手,尤其拳擊組織並不要求強制飛檢。不過之後數年,拳迷們也開始逐漸接受了這個問題了,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為了提高比賽成績,服用違禁藥物被檢查出來曝光了。
  • 一顆泡騰片奪走18個月寶寶的命,5個錯誤吃藥知識,一定要知道
    據真實報導,一個18個月大的小嬰兒,因為家長錯誤餵了一片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而致死。但是泡騰片含有泡騰崩解劑,遇水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像普通片一樣放口裡,崩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導致人窒息,從而危及生命。所以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細節,只是服用方法不對,就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所以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