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系統詳解

2021-02-23 建築電氣雜誌

為什麼迴路電流走零線不走地線,而漏電流走地線不走零線,零線地線原理是什麼?

如圖所示, 一直搞不清楚地線和零線的原理, 地線的兩端分別是什麼,保護中性線的兩端是什麼。漏電流為什麼走的地線而回線的電流不走地線。快搞暈了


圖中都是我自己標註的,可能有錯誤。

題主的這個問題挺好,好在兩處:第一,標題好,直接切入主題;第二,對保護中性線錯誤的認識表述很到位,的確是許多人的認知盲區。零線的準確名稱是保護中性線。

先說答案:題主的主題本身就是錯的。要知道,保護中性線是中性線與地線的合併線,保護中性線包括了地線功能在內。

現在,我來回答問題。

我們看圖1:


注意到圖1中還未出現保護中性線,只有三條相線L1/L2/L3,以及三條相線的中性線N。三條相線對N線的電壓均為220V,相線之間的電壓則為380V。

我們知道,交流電壓的表達式為:  ,

而交流電流的表達式為:  。

注意到一個事實,當三相平衡時,中性線總線上的電壓和電流有如下特性:

在圖1中,具有此特性的只有標註了N字樣的中性線總線,而中性線支線是不具有此特性的。

對於中性線支線來說,流過中性線的電流與相線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我們再來看圖1。圖1中的中性線發生了斷裂,於是在斷裂點的前方,中性線的電壓依舊為零,但斷裂點的後方若三相平衡時,它的電壓為零;但若三相不平衡,則斷裂點後方的中性線電壓會上升,最高會升到相電壓。

事實上,我們發現,只要三相不平衡,儘管中性線並未斷裂,但中性線的電壓也會上升。

我們看圖2和圖3:

圖2中,在變壓器的中性點做了接地,此接地在國家標準和規範中,被稱為系統接地。注意,這裡的接地符號是接大地的意思。

系統接地的意義有兩個:

第一個意義:系統接地使得變壓器的中性線的電位被強制性地鉗制在大地的零點位

第二個意義:給系統的接地電流提供了一條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圖2中的N線因為有了工作接地,所以它的符號也變了,變成PEN,也就是題主主題中的保護中性線。

保護中性線在這裡,保護優先於中性線功能。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若保護中性線斷裂,由於保護性中性線具有中性線功能,所以斷裂點後部的保護性中性線電壓可能會上升。

事實上,保護性中性線斷裂點後部的由電壓完全由下式決定:

可以看出,如果和 各不相同,則三相電壓就不平衡,保護性中性線電壓當然也不等於零。

同理,我們可以看到保護性中性線斷裂點後部的電流也與三相不平衡有關。

再看圖3,我們發現保護性中性線PEN中採取多點接地的方法,以避免出現保護性中性線斷裂點後部電壓上升的情況。

注意哦,圖2對應的接地系統叫做TN-C,而圖3對應的接地系統叫做TN-C-S。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我們來看圖4:

零線的準確名稱是保護中性線

圖4中,變壓器中性點接地,而用電設備的外殼直接接地。

正常運行時,我們看到,用電設備的外殼根本就不會有任何電流流過。

現在,我們來分析L3相對用電設備的外殼發生碰殼事故的情況。

我們首先遇見的是外殼接地電阻有多大這個基礎參數。在國家標準GB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範》中,把外殼接地後的電阻以及地網電阻合併叫做接地極電阻,並規定它的值不得大於4歐。但在工程上,一般認為接地極電阻為0.8歐。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保護性中性線電纜的電阻是多少。這個值可以根據具體線路參數來考慮。方便起見,不妨先規定這條保護性中性線電纜的長度是100米,電纜芯線截面是16平方毫米,它的工作溫度是30攝氏度,則它的電阻為:

有了這兩個數據,我們就可以來進行實際計算了。

我們看圖4的下圖,我們發現當L3相對用電設備的外殼短路時,保護性中性線中有電流流過,地網中也有電流流過。

注意到保護性中性線電阻和地網電阻其實是並聯的,按照中學的電學物理知識,我們知道並聯電路的電流與電阻的阻值成反比,也即:

 。由此推得:

-式1

由式1我們看到,地網電流與保護性中性線電阻和地網電阻的比值有關。我們把接地極電阻按4歐取值,把具體參數代入,得到地網電流為:

 。

即便我們按工程慣例接地極電阻取為0.8歐,得到地網電流為: 

 。

也就是說,地網電流只相當於保護性中性線電流的3%~15%而已!我們取為中間值,則地網電流只有保護性中性線電流的6%。

零線的準確名稱是保護中性線

至此,我們已經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現在,我來提個問題:

用電設備的外殼發生碰殼故障後,地網電流如此之小,與保護性中性線電流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用電設備的外殼帶電將長期存在。如此一來,必然會出現人身傷害事故。

那麼,在實際接線中,我們是如何來保護人身安全的?

提示:這個問題的涉及面有點廣,與低壓配電網的接地形式有關,與用電設備的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有關,與TN-C系統下到底採用斷路器保護還是採用漏電開關保護也有關。

解答:從以上描述中我們看到,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地網電流很小,根本不足以推動斷路器或者熔斷器執行保護。怎麼辦呢?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出了解決方案,這就是接地系統

在具體描述之前,我們先明確幾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什麼叫做系統接地或者工作接地?

系統接地(工作接地))指的是電力變壓器中性點接地,用T來表示,沒有就用I來表示。

第二個概念,什麼叫做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指的是用電設備的外殼直接接地,用T表示。若外殼接到來自電源的保護性中性線或者地線,則用N表示。

第三個概念,什麼叫做接地形式?

接地形式有三種,分別是TN、TT和IT。TN下又分為TN-C、TN-S和TN-C-S。

知曉這幾個概念後,我們來看看IEC給出的有關TN-C和TT系統的原圖。注意,這兩幅圖是不容置疑的,是有關接地系統的權威解釋。

第一幅圖:TN-C接地系統和TN-S系統

零線的準確名稱是保護中性線

此圖在知乎出現了多次。

由於電路中有系統接地,但負載外殼沒有直接接地,而是通過保護性中性線PEN間接接地,所以該接地系統叫做TN-C。

圖中左上角就是變壓器低壓側繞組,我們看到它引出了三條相線L1/L2/L3和一條PEN保護性中性線。注意到保護性中性線的左側有兩次接地,第一次在變壓器的中性點,這叫做系統接地,第二次在中間某處,叫做重複接地。重複接地的意義就是防止保護性中性線斷裂後其後部保護性中性線的電壓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負載。我們看到中間的負載PEN首先引到外殼,然後再引到保護性中性線接線端子。這說明,保護性中性線PEN是保護優先的。也因此,

下圖是TN-S系統,我就不解釋了:

第二幅圖:TN-C-S接地系統

TN-C-S區別於TN-C,就在於PEN在重複接地後分開為N中性線和PE保護線。

注意到TN-C-S的-S側負載的外殼是接在PE線上的,而TN-C-S的-C側則是接在PEN線上,因此前者是保護接地,後者是保護接零。兩者相比,保護性中性線不能中斷,而PE線同樣也不能中斷。

在居家配電系統和學校、企事業單位配電系統中,TN-C-S非常普遍。

第三幅圖:TT接地系統

從符號代碼看,TT接地系統有系統接地,但它的保護接地採取直接接地的方式實現的。

TT接地系統變壓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而用電負載的外殼也獨立直接接地。構成保護接地。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前面已經描述過了,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流經地網的電流實際上只有N線電流的6%左右。因此,TT系統下發生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相對TN要小得多。

現在我們來對比TN系統和TT系統的異同點

1.對於TN系統和TT系統來說,由於首字母都是T,說明這兩個系統都有系統接地;

2.由於TN系統的N線與PE線在系統接地處或者重複接地處是連在一起的,PEN則完全合併在一起,而用電設備的外殼直接與PE或者PEN連在一起,因此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電流會比較大,近似於相線對N線的短路。所以,TN系統又叫做大電流接地系統;

TT的系統接地與保護接地完全獨立,單相接地故障電流要返回電源,必須通過地網,並且電流較小。所以,TT系統又叫做小電流接地系統。

有了接地系統的解釋,我們就可以回答問題了。

1.需要適當地放大接地電流

適當地放大接地電流,使得用電設備的前接斷路器可以執行過電流保護操作,這就是具有大接地電流的TN系統。

2.加裝漏電保護裝置RCD。

我們來看圖5:

圖5中,我們看到變壓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然後分開為N和PE,並且PE一直延伸到負載側並接到用電設備的外殼上。所以,此接地方式屬於TN-S接地系統。

當用電設備發生碰殼事故後,PE線的電阻當然小於地網電阻,並且PE的最前端還與N線相連,接地電流被放大到接近相對N的短路電流,則距離用電設備最近的上遊斷路器會執行過電流跳閘保護。

圖5中,我們還看到從二級配電用四芯電纜引了三條相線和N線到負載側,PE線被切斷了,而用電設備的外殼直接接地。於是當用電設備發生碰殼事故後,接地電流只能通過地網返回電源。此接地方式屬於TN-S下的TT接地系統。

由於TT下通過地網的接地電流很小,所以IEC和國家標準都規定了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RCD。

RCD的原理如下:

未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三相電流合併N線電流後的相量和為零。當發生漏電後,某相電流會增加,並且漏電流經過地網返回電源,則N線電流依然與先前一致。於是,零序電流互感器的磁路中會出現磁通,其測量繞組中當然會出現電流,並驅動檢測和控制部件使得前接斷路器執行漏電保護動作。

RCD的動作電流可以在30毫安以下,有效地保護了人身安全。

來源:知乎

(建築電氣設計實用技術專題23講已上架可通過微信購買)

《建築電氣》

◤ 創刊於1981年,由住建部主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學會建築電氣分會、全國建築電氣設計技術協作及情報交流網主辦。

◤ 堅持新思想的交流,新技術的推廣,新品牌的拓展。

◤ 合作聯繫:

TEL:028-61808677

QQ:3171618308


長按→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非常全面的接地系統詳解,值得收藏
    ,此接地在國家標準和規範中,被稱為系統接地。再看圖3,我們發現保護性中性線PEN中採取多點接地的方法,以避免出現保護性中性線斷裂點後部電壓上升的情況。注意哦,圖2對應的接地系統叫做TN-C,而圖3對應的接地系統叫做TN-C-S。
  • 史上最全的接地系統詳解,值得收藏!
    接地形式有三種,分別是TN、TT和IT。TN下又分為TN-C、TN-S和TN-C-S。知曉這幾個概念後,我們來看看IEC給出的有關TN-C和TT系統的原圖。注意,這兩幅圖是不容置疑的,是有關接地系統的權威解釋。第一幅圖:TN-C接地系統和TN-S系統
  • 變壓器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採取的保護接地系統簡稱IT系統,適用
    變壓器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採取的保護接地系統簡稱IT系統,適用
  • 系統接地和保護接地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之前對低壓配電的電氣接地系統做了個簡單介紹,本篇文章便分別講一下系統接地和保護接地,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系統接地的作用是什麼?系統接地是給配電系統提供一個參考電位並使配電系統正常和安全的運行。一220/380伏的配電系統的星形結點接地後,相線對地電位就大體「鉗住」在220伏這一電壓上,從而降低系統對地絕緣的要求。當發生雷擊時配電線路感應產生大量電荷,系統接地可將雷電荷洩放入地,降低線路對地的雷電瞬態衝擊過電壓,避免線路和設備的絕緣被擊穿損壞,又如高低壓共杆的架空線路,如果高壓線路墜落在低壓線路上,將對低壓線路和設備引起危險。
  • DCS系統接地知識 ,通俗易懂!
    DCS系統接地是為了保證當進入DCS系統的信號、供電電源或DCS系統設備本身出現問題時,有效的接地系統能承受過載電流並可以迅速將過載電流導入大地。接地系統能夠為DCS提供屏蔽層,消除電子噪聲幹擾,並為整個控制系統提供公共信號參考點(即參考零電位)。
  • 應用剩餘電流監控的接地系統詳解
    剩餘電流監視儀被用於監視接地系統(TN和TT系統)的故障電流或剩餘電流。除了接地線外,所有導體的總和都是通過測量電流互感器來測量的。在-般情況下,剩餘電流監視儀(簡稱RCM)被用於發送信號給用戶的,甚至是早於RCD的關閉閥值。剩餘電流監視儀可以在早期可靠地檢測絕緣水平惡化。
  • 地鐵屏蔽門系統的接地與絕緣
    作者從跨步電壓說起,分析了地鐵站臺屏蔽門系統接地和絕緣的原因,給出了接地和絕緣方案,同時提供了施工檢測標準。所謂接地,簡單地說就是各種設備與大地的電氣連接,其目的是保證設備正常和安全運行,為建築物或人身的安全準備條件。
  • 知道什麼是系統接地、保護接地嗎?很重要的知識電工都要了解
    在低壓供電系統中,整個系統建設安裝時都要解決好兩個接地問題:一是工作接地,另一個就是保護接地。所謂工作接地就是發電機、變壓器的中性點經接地裝置與大地進行良好的電氣連接,也稱系統接地;保護接地是指低壓電氣裝置電氣設備外殼的接地。1、系統(工作)接地的作用 系統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 施工現場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配圖)
    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施工現場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配電系統應採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電氣設備應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總配電箱電源側零線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零線處引出,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
  • 家用漏電保護器安裝方法詳解 漏電保護器的注意詳解
    家用漏電保護器安裝方法詳解 家用漏電保護器安裝方法(1)漏電保護器安裝方法時必須嚴格區分中性線和保護線(設備外殼接地線)。漏電保護器的中性線應接入漏電保護迴路,接零保護線應接入漏電保護器的中性線電源側,不得接至負荷側,經過漏電保護器後的中性線不得接設備外露部分,保護線(設備外殼接地線)應單獨接地。家用漏電保護器安裝方法(2)漏電保護器負載側的中性線不得與其它迴路共用。
  • 你懂防雷接地系統嗎?來看看機房防雷接地施工工藝流程
    機房防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機房防雷接地施工工藝到底怎麼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於機房防雷接地系統的知識。一、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接地系統接地是避雷技術最重要的環節,不管是直擊雷、感應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終都是把雷電流送入大地。因此,沒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裝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
  • 【IBE】技術分享 TN接地系統雜散電流的分析
    1 單電源TN系統接地的做法及雜散電流分析《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範》(GB/T50065-2011)4.3.7條「直接接地的變壓器中性點應採用專門敷設的接地導體接地」;7.1.2條「對於單電源系統,TN電源系統在電源處應有一點直接接地,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應經PE接到接地點」。
  • 基於PSCAD/EMTDC的電力系統中性點接地方式研究
    我國電力系統的中性點運行方式主要有三種:中性點不接地、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和中性點直接接地。電力系統中性點的運行方式涉及系統的電壓等級、電力網絡結構、絕緣水平、通信幹擾、接地保護方式和保護整定等許多方面,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問題[1-2]。
  • 屏蔽布線系統安裝與接地技巧,你懂多少?
    2.屏蔽布線系統安裝必須正確和良好接地,如果傳輸信道各連接元件的屏蔽層不連續或者接地不良,可能會比非屏蔽系統提供的傳輸性能更差。 第一部分 屏蔽布線系統安裝 屏蔽布線系統的安裝主要涉及兩個方面:樓層配線間和工作區的屏蔽電纜端接和系統接地。
  • 保護接地重複接地工作接地保護接零
    工作接地:由於電氣系統的需要,在電源中性點與接地裝置作金屬連接稱為工作接地 。保護接地:將用電設備與帶電體相絕緣的金屬外殼和接地裝置作金屬連接稱為保護接地。多相制交流電力系統中,把星形連接的繞組的中性點直接接地,使其與大地等電位,即為零電位。由接地的中性點引出的導線稱為零線。在同一電源供電的電工設備上,不容許一部分設備採用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採用保護接地。
  • 6kV廠用電系統接地的故障分析及整定計算
    通過一次6kV高壓廠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啟備變和高廠變分支零序過流保護均拒動的實際案例,提出啟備變高廠變分支零序過流保護在整定計算時,不僅需要按照相關規程和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整定計算,而且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和一次接線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 N線接地與PE線接地的區別
    現實中部分電氣施工人員對TN—S系統中重複接地的有關問題及要求不甚了解,在實際施工中出現一些問題。集中表現為:就TN—S系統的重複接地問題中是對N線重複接地,還是對PE重複接地莫衷一是,提法不明確。  對於TN—S系統,重複接地就是對PE線的重複接地,其作用如下:  (1)如不進行重複接地,當PE斷線時,系統處於既不接零也不接地的無保護狀態。而對其進 行復重接地以後,當PE正常時,系統處於接零保護狀態;當PE斷線時,如果斷線處在重複接地前側,系統則處在接地保護狀態。
  • 【光伏小知識】分布式光伏系統之防雷接地設計
    尤其是對低壓電氣系統和電子信息系統危害更大。分布式光伏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方陣、併網逆變器、交流配電箱等部分組成。常用晶矽電池板的邊框是鋁合金的,鋁合金框架與金屬支架連接,電池板易遭受直擊雷侵襲,也易遭受感應雷侵襲。
  • 什麼是重複接地?重複接地有什麼作用?重複接地應該如何設置呢?
    作為電氣人員,我們對「接地」這個詞兒很熟悉,但還有一個「重複接地」,那麼什麼是重複接地呢?重複接地又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如下圖A:(1)定義: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除了工作接地以外,其他點的再次接地。圖A中RN為工作接地,RS為重複接地。(2)主要作用:避免零線斷開或接觸不良時電擊的危害性。
  • N線接地和PE線接地的區別
    現實中部分電氣施工人員對TN—S系統中重複接地的有關問題及要求不甚了解,在實際施工中出現一些問題。集中表現為:就TN—S系統的重複接地問題中是對N線重複接地,還是對PE重複接地莫衷一是,提法不明確。本文就這一問題作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