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股權投資這個說法,離我們的生活非常遙遠,然而伴隨著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創業潮的來臨,股權投資已經成為了大眾口中的熱門話題,「我看好這個公司,這個公司非常有潛力」「我先投資100萬入股,上市過後將獲得幾倍的回報」一瞬間,股權投資仿佛成了中國未來致富最快的途徑。
然而,隨著股權投資的火熱,也延伸除了另一個產業,旁氏騙局,其實,一個個龐氏騙局的故事大同小異,只是太多的人被利潤蒙住了眼睛,即使將信將疑,在高額的回報誘惑之下,還是心甘情願當了那隻撲火的飛蛾。你看好的是別人的利息,哪知道,別人要的只是你的本金。對於那些打著高回報的投資,不擦亮自己的眼睛,最終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人財兩空。
然而,這個世界還是騙子太多,一個騙子倒下了,另一個又冒出來了,2017年初,張知豪在看到了馬雲旗下的盒馬鮮生異常火爆時,萌生了一個想法,通過效仿盒馬鮮生,創辦了「鮮生友請」,並通過極低的價格吸引大批消費者,並且承諾15%的加盟回報,吸引了大量的老頭老太投資加盟。然而這個曾經開到了150家連鎖店,企業估值超10億的人,在一夜之間卻成為了警方通緝的人。不同於盒馬生鮮的是,張知豪心裡盤算的不是如何把他的生鮮超市做好,而是如何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以最快的形式聚集到龐大的資金供自己使用。
如果你2019年5月份之前去杭州,通常會遇到一群連股票開戶都不懂的老大爺向你侃侃而談「原始股」,並告訴你他的「原始股」收益將超過當初投資阿里巴巴的收益,當時的你一定相信這位大爺被人騙了,然而當大爺帶你繞著市區轉一圈,發現一個連鎖超市品牌店鋪林立,超市裡面人潮洶湧,生意火爆至極並告訴你,他投資的就是這家店的時候,你還會覺得大爺被騙了嗎?或許你也會對這筆投資產生一定的興趣。
很多大嬸大叔大爺大媽們被俘獲了、洗腦了,甚至天天想著靠「鮮生友請」買車買房,甚至一夜暴富。 「鮮生友請」的模式就是借新債還舊債」、擊鼓傳花的形式維持著,利用下一個投資者的錢來補足上一個人的收益,擊鼓傳花,把一波波心懷暴富夢的人們坑進來!然而一旦擊鼓傳花傳不下去了,龐氏騙局的鏈條會忽然斷裂,那麼所有的錢都會打了水漂,崩盤只是早晚的問題。
然後,最終的大結局就降臨了:老闆被捕,投資人被騙,消費者被忽悠,所有人都是輸家。金融不是誰都可以褻玩的遊戲,對金融必須保持敬畏。切莫被別人的高利潤高回報的幌子騙去了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賺到的本金。轟動一時的旁氏騙局,巨大的生鮮超市聯盟到此也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