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與速率的區別簡單介紹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帶寬與速率的區別簡單介紹

發表於 2019-06-08 14:45:00

很多剛剛進入通信行業的讀者一定會對帶寬與速率這兩個參數產生混淆,本文對帶寬與速率的區別做簡單介紹;

帶寬

一般用來描述兩種對象,一個是信道(Channel),另一個是信號(signal)。對於信道來說,又可分為兩種,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對信號來說,也可分為兩種,數位訊號和模擬信號。

信道的帶寬:對信道來說,帶寬是衡量其通信能力的大小的指標。對模擬信道,使用信道的頻帶寬度來衡量。如果一個信道,其最低可傳輸頻率為f1的信號,最高可傳輸頻率為f2的信號,則該模擬信道的帶寬是:模擬信道的帶寬 = f2 - f1 (f2 > f1)描述模擬信道帶寬時,帶寬的單位是Hz。對於數字信道的通信能力,使用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來衡量。如果一個數字信道,其最大傳輸速率是100Mbps,我們稱其帶寬為100Mbps。

描述數字信道帶寬時,帶寬的單位是bps( bit per second)信號的帶寬:模擬信號的帶寬是指信號的波長或頻率的範圍,用于衡量一個信號的頻率範圍,單位是Hz(每秒種電波的重複震動次數)。一般的電信號(模擬信號),都是由各種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所組成,對於這個電信號來說,其包含的電磁波的頻率範圍,稱為這個電信號的帶寬。比如人的聲波信號,其絕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300Hz ~ 3400Hz這個範圍,因此我們稱語音信號的帶寬是3.1Khz(3400-300)。

模擬信號的帶寬單位與模擬信道帶寬相同。數位訊號的帶寬使用數位訊號的傳輸速度來表示。數位訊號一般傳輸速率是可變的。在傳輸數位訊號時,可以用最大信號速率(峰值速率)、平均信號速率或最小信號速率來描述數位訊號。

數位訊號的帶寬單位是bps(bit per second)。其各種單位與數字信道帶寬單位相同。

模擬信號經過數字編碼後,可以變為數位訊號。那麼模擬信號的帶寬與數位化以後的帶寬是什麼關係呢?

模擬信號的編碼方式決定了其數位化後的帶寬。比如一個帶寬3.1Khz的語音信號,採用標準PCM編碼(不進行壓縮),其數位訊號的帶寬是64Kbps。如果使用壓縮編碼技術,一路語音信號其數位化以後的帶寬可以是16Kbps或者8Kbps。

速率

衡量信息傳輸速度的指標,以每秒傳輸的bit數為單位,即bps ―― bit per second。1Kbps代表每秒中傳輸1千個比特;1Mbps代表每秒中傳輸100萬個比特;1Gbps代表每秒中傳輸10億個比特;1Tbps代表每秒中傳輸1萬億個比特。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影響網絡速度的兩個重要因素:帶寬和延遲!
    簡單來說,就是要提高速度!影響網站速度的因素有很多,這裡主要針對網絡通信方面來介紹,即「帶寬」與「延遲」。「網絡帶寬」和「網絡延遲」有時可互換使用,但它們實際上描述了兩個獨立的概念。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是理解前端Web性能的關鍵。什麼是帶寬?
  • 一種基於FPGA實現SRRC濾波及多速率變換模塊的方法介紹
    一種基於FPGA實現SRRC濾波及多速率變換模塊的方法介紹 楊陽 閆崢 劉民偉 發表於 2020-01-22 16:22:00 0 引言 衛星通信系統中,在信號發射前需要對頻譜較寬的基帶信號進行成形濾波處理
  • 企業帶寬高級應用,彈性流量控制
    廣大的大中型公司企業,他們所應用的網絡帶寬是有限的,如何在僅有的資源中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並且使用中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的速率,這個成為了當代企業家們首要解決的疑難。  為了解決帶寬的有效分配,飛魚星推出了最新的網絡帶寬管理功能,彈性流量控制。在原來的IP/IP段的流量限制的基礎上,在帶寬還充裕的情況下,可實現突破流量限制的範圍,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剩餘的資源。
  • 中國聯通:貴州首個5G基站開通 100MHz帶寬下平均速率1.7Gbps
    測試數據顯示,在100MHz帶寬下單臺終端測試的5G網絡峰值下行速率達到1.8Gbps,平均速率穩定在1.7Gbps以上。在200MHz帶寬條件下,理論上單小區極限吞吐率可以達到20Gbps。▲圖片來自中國聯通官方微博,下同聯通方面還表示,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5G規模組網試點建設,在貴陽市建設連續覆蓋的5G試驗網絡,並開展超大帶寬、超低時延相關技術驗證和業務應用驗證。
  • 500M寬帶上網還是慢 都是上行速率太小惹的禍
    然而,很多用戶都有這樣的感慨:500M的寬帶,用著與10M寬帶沒什麼區別。當然了,使用500M寬帶下載文件,速率能夠穩定在60MB/s左右。然而,用500M寬帶瀏覽網頁,聊微信,玩遊戲,體驗與10M或100M寬帶的區別並不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白了,用著500M寬帶上網感覺還是慢,這是因為寬帶的上行速率太小。
  • 帶寬升級到300M,WAN口速率10m/100m支持嗎?對速度有什麼影響?
    帶寬升級到300M,WAN口速率10m/100m支持嗎?對速度有什麼影響?光纖入戶的帶寬升級到了300M,但是你的路由器的WAN口是10M/100M自適應的,這裡一定會影響你的寬帶的速度的,你的寬帶最大下載速度將是90Mbps左右,你等於只能體驗到1/3不到的網絡速度,大部分錢都白花了。
  • EOS創始人BM:帶寬速率限制和存儲使用限制(第一篇)
    released, hard consensus)4IPFS (locks tokens until released, hard consensus)5Print Log (per-contact stdout)6Event Log (per-contact structured output)資源類型1,帶寬
  • 802.11n最大傳輸速率_802.11n支持5g頻段嗎
    802.11n最大傳輸速率   802.11b的最大速率為11Mbit/s,換成大B的話只有1.3M,這還是理想的,有幾百K也正常。解決辦法也很簡單:首先在安裝之前就要計劃好,無線路由器與計算機之間最好不要有隔離物,同時無線路由器要遠離微波爐、冰箱等家電。無線路由器的的天線也很重要,一些無線路由器會使用雙天線,一般來說多天線的產品比單天線的產品在傳輸性能上更有保障。
  • 載波聚合,5G速率飆升的利器!
    有一種技術,可以讓5G的下載速率達到倍增,甚至數倍增的效果。那就是「載波聚合」。載波聚合到底是怎樣實現速率飆升的呢?雙連接技術又是怎樣在載波聚合的基礎上錦上添花的?高通驍龍888晶片又到底怎樣達到下行7.5Gbps的速率呢?
  • 我國寬帶用戶網絡下載速率性能評測報告
    接入網:主要影響因素為光貓性能和籤約帶寬,具體表現在光貓設備型號、ROM內存和最大支持速率,購買的籤約帶寬大小等方面,如果出現光貓為非智能光貓或網線未插光貓千兆網口、購買的籤約帶寬較低等情況,會影響上網感知。
  • 2017年各省寬帶平均可用下載速率報告
    每個家庭無線設備接入量大多在5-20臺左右,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中,而對於WiFi的要求已不再是連上即可,是需要穩定、信號好、傳輸速率高的WiFi。同時無線設備的增多也對網絡安全性的要求大大提升,當家裡的智能門鎖、掃地機、空調等設備被入侵,可不是電腦中病毒那麼簡單了。  如何解決百兆光寬帶網速跑不滿,WiFi網絡差的問題?
  • 【乾貨】關於帶寬與網速,你真的了解嗎?
    這裡就有一個連接數和帶寬的問題。一般Intel 82546的千M網卡連接數容量十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官方也有數據公布,500人在線時,連接數大概也就是4萬樣子,所以是沒有問題的。再就是帶寬了,300人在線,限速2M情況下,總帶寬至少要:上行30M,下行120M,單線上行下行帶寬比,最好1比4以上。
  • 網絡監控的視頻碼流、幀率、全雙工、網口速率基礎概念
    有朋友在後臺留言,網絡監控系統的圖像會卡頓,但是自己算了帶寬,一臺網絡攝像機佔8M帶寬,交換機百兆,接入11臺,理論上100÷8=12.5臺,一共接11臺那麼網絡帶寬是不是夠了,但還會網絡卡頓,問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通信信道綜合布線中頻率和帶寬的性能定級問題分析
    而速率C是一個計算結果,它由B和SNR共同決定,其單位為bps,在概念上表徵為每秒傳輸的二進位位數。 可見,給定信道,則帶寬B也隨之給定,改變信噪比SNR可得到不同的傳輸速率C 。MHz與Mbps有著一對多的關係,即同樣帶寬可以傳輸不同的位流速率。同時,Mbps是依賴於應用的;而MHz則與應用無關。 如果要給它打一個形象的比喻,那麼汽車時速與引擎轉速恰到好處。
  • 網線的粗細和傳輸速率有關係嗎?6類線為什麼比超5類線速率快
    為什麼6類線比5類線的傳輸速率快?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平時使用的最多的就是網線,關於網線的各種屬於卻很少了解,做很多項目時,我們都有個錯覺,覺得超5類線與6類線區別不大,今天我們來看下,6類線與5類線的區別在哪裡。
  •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對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這兩個概念產生困惑,這個兩個相似的概念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本文對這兩個學習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分析。
  • 5g帶寬只有100Mhz,為啥下載速度能達到1Gbps?
    5G的帶寬只有100Mhz,但是下載速度常見的2T4R終端可以在100M帶寬下達到1Gbps以上的速度。無線通信裡的"帶寬"和下載速度的"帶寬"其實不是一個東西。無線通信裡的帶寬,是指頻帶寬度,也就是某個技術可以使用的無線頻率最低的頻率和最高頻率之間的差值,單位是赫茲(Hz)。
  • 採用複數光調製技術提高光纖數據傳輸速率
    不久的將來,光纖基礎設施必須能支持100Gbit/s或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而傳統數據編碼機制將無法因應這個變化。和電子信號傳輸一樣,光數據傳輸技術剛開始也是採用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數字編碼機制,即回返歸零(RZ)或是非回返歸零(NRZ)開關鍵控(On-Off-Keying, OOK)。
  • 突破帶寬極限 邁向全光網2.0時代
    以帶寬驅動的商業模式已無法支撐運營商收入的有效增長,而帶寬提升所帶來的光纖資源緊缺、機房資源不足等問題卻異常突出。與此同時,業務的多樣性使得網絡的複雜度進一步提升,網絡的運維成本大幅提升,大量運營商的OPEX在TCO的佔比已經超過70%,且仍在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從承載網的發展演進來看,整個產業發展模式也已經走入瓶頸。
  • 寬帶上傳速率嚴重不對等,聯通、電信、移動的吃相還不算很難看
    誠然有這部分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上傳帶寬不夠用,導致了網絡卡頓。上傳速率與下載速率嚴重不對等,大多數停留在2-4兆這樣的超低水平,甚至從未有過詳細的官方統計數據,在如今社交分享的大趨勢下嚴重滯後於時代。現在工信部終於著手解決這個痛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