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 成都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楊金祝

  5年,可以發生什麼?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

  在成都,5年可以見證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總地鐵裡程即將突破500公裡、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初見雛形、成都五環路全面開建……

  即將收官的「十三五」,也是成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質增效,在經濟轉型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城市品質提升等方面成效顯著的五年。

  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一起去看看。

  成都高新區

  產業集聚集群突出

  綜合競爭力躍上新臺階

  12月1日,出光電子材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出光電材」)開業儀式在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B區舉行,這也意味著出光電材實現量產,預計將於2021年初實現首批產品交付。

  出光電材是世界500強企業日本出光興產在國內設立的首家OLED發光材料製造基地,也是出光興產全球第三個OLED發光材料製造基地,於2018年12月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55億元,預計年產OLED發光材料12噸。

  出光電材所在的成都高新西區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核心聚集區,正加快建設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聚焦「芯屏端網」四個細分領域,構建較完善的現代化電子信息產業體系。今年1-10月,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產值2993.86億元,同比增長13.67%。

  「十三五」以來,成都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以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變革經濟組織方式,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供應鏈有機融合,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升級。

  其中,生物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獲批全國首個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連續兩年位居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位;新經濟企業數量、獲得風險投資等新經濟活力各項指標均居全市首位。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瞄準「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總體目標,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凝聚社會共識、引領城市方向、塑造時代價值、培育戰略優勢,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開創了增長與效益並行的良好局面,順利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成都高新區經濟持續保持高位增長,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285.6億元,較「十二五」期末增長41.8%,年均增長9.1%(前四年),成為了全省第一個經濟規模邁上兩千億元臺階的高科技園區。

  青白江區

  優化產業結構

  實現城市空間新布局

  12月1日下午,玉湖環球食品供應鏈中國西部基地-青白江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這是今年成都市青白江區繼友發金屬雲商總部及區域中心、遠洋青白江智慧產業城中央商務區後第7個百億項目籤約落地。

  「我們看好成都青白江區的交通優勢。」玉湖集團(香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蔣文勝表示,落戶青白江區,既能藉助鐵路港強化西部與沿海傳統口岸的供應鏈,更能藉助蓉歐鐵路樞紐,把全球食材更有序地運至中國,更好地滿足中國民眾對食品供給安全及衛生安全越來越高的要求。

  不僅在項目招引,近年來,成都青白江的「朋友圈」遍布全球。持續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與德陽共建共享物流園,與12個市州共建「亞蓉歐國際班列」基地,年均帶動全省進出口貿易100億美元以;聯合中馬產業園、中白產業園等成立「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

  與此同時,優化產業結構。青白江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青白江區工業發展主要依託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隨著城市有機更新的加快推進,該功能區土地資源難以滿足重點工業項目的需求。

  為此,2017年10月,青白江區主動跳出老城區空間束縛,以「調整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經濟地理」為導向,科學確立了「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的全域發展布局,選擇在毗河以南新建歐洲產業城,成功實現「騰籠換鳥」和空間的重新布局。

  成都青白江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青白江區堅持調整落後產能與先進企業培育相結合,先後調整轉型攀成鋼、川化等傳統老工業企業,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主業突出、效益較好、核心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集團。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能力逐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營業收入超過5億元企業達到13戶。期間,青白江區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獲批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老工業基地轉型成果作為全國城市轉型唯一案例成功入選聯合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龍泉驛區

  搶抓多重機遇

  實現區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入冬以後,天氣愈發寒冷。在東安新城片區,依舊是那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東安新城建設過程中,龍泉驛區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公園城市理念,秉持「人城產」邏輯,堅持先公園後城市,努力走在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前列。

  城市功能也在不斷完善。近年來,吾悅廣場、萬達廣場、驛都城等多個商業綜合體進一步方便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幸福感;包括青臺山龍泉人家等在內的首批7個龍泉人家運營投用,公共服務配套三年攻堅行動取得明顯進展。

  數據顯示,據統計,「十三五」時期,龍泉驛區累計實施品質提升項目400餘個,城市功能設施,正日臻完善。

  在生態方面,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花海林麓段加快建設,古驛十二景、青龍湖溼地公園等生態景觀項目建成投用,加快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

  在教育方面,「十三五」期間,龍泉驛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0所,新增學位2.8萬個。目前,龍泉驛區已基本形成涵蓋公益為主的、較為完備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成功創建「全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全國學校體育綜合改革試驗區」。

  在文化惠民方面,近年來,龍泉驛區堅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開展「『月享藝術』精品演出到身邊」、走基層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推行「蒲公英」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培育扶持計劃。目前,龍泉驛區擁有各類體育場地2324個,已承辦世警賽、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開幕式等國際、全國性賽事活動,全國足球乙級聯賽主場落戶龍泉驛。

  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龍泉驛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城市「東進」、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多重機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樹牢產業生態圈理念,將產業功能區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和重要抓手,全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以汽車產業為主導的多元共興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實現區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綜合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躍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十三五答卷】十三五」這五年,成都高新區改變了什麼?
    2021年的腳步近了,「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新徵程即將開啟。即將過去的這5年,成都高新區瞄準「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總體目標,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凝聚社會共識、引領城市方向、塑造時代價值、培育發展優勢,開創了增長與效益並行的良好局面。
  • 「十三五」期間四川將加快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7日訊(記者李春雨)2月1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獲悉,《四川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下發。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四川將以數位技術推動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等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數字創意向相關產業融合滲透,加快構建較為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鏈,推進形成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產業集群。
  • 「十三五」的安居答卷 |城市功能逐漸完善 城鄉發展日新月異
    城市建設取得較大突破   安居以建設全省公園城市示範區為抓手,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等5張國家級名片、全國重點小城鎮1個、全省新型城鎮化「百鎮試點行動」鄉鎮3個,「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 回看「十三五」 科技創新助力成都高質量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5年為軸,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成都創新之路堅定前行。近日,成都市科技局公布了一組數據,展示「十三五」期間成都科技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果。成渝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其中,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成都市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突破947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205%。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已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投入增強。
  • 濰坊:「十三五」期間住建事業發展成就顯著
    「十三五」期間,濰坊市印發了《濰坊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5—2020年)》,確立了「一群引領、兩河貫通、三帶隆起、統籌城鄉」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布局,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5.8%增長到64%左右,年均增長約1.64個百分點、增加城鎮人口約15萬人,是濰坊市城鎮化率增長最快的歷史時期。
  • 文旅融合大手筆構建轉型發展詩與遠方——「十三五」期間忻州文化...
    從文旅業尋找突圍,忻州真正走上了轉型發展的快車道。一眾所周知,忻州是文化旅遊資源大市,但一直以來卻不是文化旅遊產業強市。回顧忻州文旅業曾經走過的艱難探索發展期,特別是回望「十三五」這五年的奮進歷程,會給我們有益的經驗、反思和啟示,也會使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和勇氣。
  • 中國十三五續建新建機場74個 未來去這些城市可坐飛機
    中國民航局近日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簡稱「《規劃》」),描繪了到2020年民航產業發展藍圖,並提出系列目標。「十三五」期間全國續建、新建機場項目74個,梳理發現,除北京、成都、阿拉善左旗等地已有機場投入使用外,其他多數城市都還沒有民用機場。
  • 回眸「十三五」成都稅務勁吹便民春風
    「十三五」期間,成都市稅務局切實增強深化「放管服」改革自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連續開展「便民春風行動」,助力企業發展,努力打造負擔更輕、辦稅更快、服務更好的稅收營商環境。
  • 回眸「十三五」丨高鐵+航空 聯通發展文山交通「大動脈」
    「十三五」期間,文山州交通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不僅邁入了高鐵時代,而且日趨完善的「空中走廊」與高鐵互相補充,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既方便了全州各族人民出行,又打通了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動脈」。
  • 北京市舉行「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新聞發布會
    為了向社會各界做好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政策解讀,展望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新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從即日起將召開「展望十三五,發展譜新篇」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市經濟建設、城鄉發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有關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一把手)或新聞發言人,向大家系統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有關工作規劃與建設圖景,屆時歡迎記者朋友們熱情參與,積極報導。
  • 衛計委十三五期間我國超大和特大城市人口將增長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 今日下午,國家衛計委就《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舉行發布會。衛計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人口繼續向沿江、沿海、鐵路沿線地區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還會由於人口的遷入繼續增長。
  • 十三五期間 煙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 煙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2020-12-10 10:44:31
  • 砥礪奮進又一程——仁和區「十三五」發展回眸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仁和區更是全力打好工業強區、城市南擴、脫貧攻堅和交通建設「四大會戰」,以衝刺之姿交出了高分答卷,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和任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這五年,仁和區經濟實力顯著提升。
  • 「十三五」期間陝西城市供水普及率將達到99.99%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我省城市供水普及率將達到99.99%   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城市供水普及率將達到99.99%,縣城供水普及率達到92%。
  • 文山州「十三五」時期交通建設發展成就顯著
    原標題:文山州「十三五」時期交通建設發展成就顯著 看公路——高速公路建設529.715公裡,全州105個鄉鎮965個行政村100%通硬化公路; 說鐵路——文山至「北上廣」已實現高鐵或動車直達; 望蒼穹——從最初的單一航線增加到9條航線,文山可直飛上海、杭州、廣州、成都等地。
  • 溧水率先舉辦「十三五」建設成果展 600多幅新舊照片見證發展奇蹟
    來自全區各界黨員幹部市民群眾對溧水「十三五」發展心潮澎湃,發出由衷感嘆。他說,從自己1966年來溧水參加工作,每一天都見證著溧水的發展和變化,尤其十三五期間取得的輝煌成就,一系列的國際級、國家級的大會在溧水召開,一時間溧水聲名鵲起,「溧水,來了才知好」已經變成「溧水,來了都說好」!  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教育發展成果喜人  溧水區在「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 第三場: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十三五」期間,在「職教20條」等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推動下,在「雙高計劃」等重大項目的導引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揚特區精神,堅持「四個堅定」,做好「四個示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一是對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更加堅定,爭做立德樹人的先行示範。
  • 狠抓項目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平涼市重點項目...
    狠抓項目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平涼市重點項目建設掃描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燕春麗「十三五」期間,平涼市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新一重」建設等重大機遇,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環境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推動實施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共爭取國省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86億元,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047項,其中實施省市列重大項目507項,夯實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
  • 「十三五」期間 山東沿「一帶一路」共新建友好城市11對 向116位...
    山東省對外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榮在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是山東對外交往模式和渠道布局提升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山東的國際關注度不斷提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投資水平大幅提升,自主搭建多個高水平開放平臺,創新民間對外交往模式。接下來,山東將持續發力,為「後疫情時代」對外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 回首「十三五」:「十三五」期間 我市就業工作圓滿完成規劃確立的發展目標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十三五」期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全力推動促就業穩就業政策落實,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確立的發展目標。眼前這位忙著工作的姑娘叫楊瑩,是綏中縣小莊子鎮的建檔立卡戶。她自幼失去雙親,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2017年大專畢業後,一直在大連打工填補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