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教育的雜談君又來與大家分享世界各地的教育新鮮事了,今天要說的是美國的愛荷華大學。
愛荷華大學,又名艾奧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在2018年U.S. News大學排名中位列美國第82位、世界第130位,2017年在美國公立大學中位列第31位。
愛荷華大學
話說在疫情仍在肆虐的時期,愛荷華大學的秋季學期正式開學了,來自美國各州和世界各地的30000多名學生重返校園,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就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中,大四學生伊娃·西利奧發現了一個問題,愛荷華大學並沒有要求返校學生們接受新冠檢測。她說:
我感到非常震驚,這種做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30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回到校園,他們完全不知道這會將我們的社區置於何等危險的境地。
伊娃·西利奧的擔心並非多餘,截至目前,該校已有1395名學生和19名教職工新冠檢測陽性。
僅9月2日一天,該校就有253名學生感染新冠,而這些數據還只是自行報告的數據。
新冠病毒檢測
那沒有報告的呢?未知的情況顯示更可怕。
愛荷華大學的副教授內奧米·格雷瑟表示,陽性人數顯然令人感到恐懼,她的學生也很害怕。
愛荷華大學的這種做法與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8月23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明確表示,京外大學生返校需做核酸檢測。
考慮到不同學校返校節奏和生源情況不同,所以核酸檢測如何進行由各校自行安排,靈活處理,但重點是必須做檢測。
北京大學
愛荷華大學為何不對返校學生進行檢測?
8月3日,該校發言人表示,一次性檢測只能提供特定時段的數據,還可能錯過處於感染初期的病例,從而給學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此外,一次性檢測需要大量資源,包括需要訓練有素的檢測人員、個人防護設備以及用於安全檢測並確保個人隱私的物理空間。
分析下大學給出的不檢測的理由,前半段說的是檢測時效性短,沒啥意義,後半段說的是資源不足,直白點說是浪費錢。
美元
大學發言人珍妮娜·貝克表示:「愛荷華市和詹森縣與全美其他大學社區一樣,由於學生人數的增加,出現了新冠病例的增長。雖然我們對此感到失望,但校園領導層已在為這種可能性做準備,並正在研判是否需要調整相關做法。」
眼瞅著這感染人數都破千了,不知道大學調整做法的底線是啥。
愛荷華大學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遵循的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於6月30日面向高等教育機構發布的疫情防控指南。
在指南中,CDC表示尚未對大學的返校學生檢測進行系統的研究,也不確定檢測能否進一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病毒傳播,因此,不建議對所有返校學生、教職工進行檢測。
這種說法還是很牽強的,美國在抗疫方面本來就已落在了其他許多國家的後面,因為沒有研究就不建議檢測,這個邏輯說不通啊。
美國傳染病領域的領先專家福奇博士對此也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大學應該對返校學生進行檢測。
福奇博士
雖說堅持不對返校學生進行檢測,但愛荷華大學還是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防護裝備包,包括兩個可重複使用的布面罩,兩個一次性口罩,一個面罩和一小瓶洗手液。
洗手液
該校僅建議已表現出症狀或已知曾經接觸過感染者的學生進行檢測,但要想檢測,還得先在大學的醫療學院進行檢測預約。
檢測陽性的學生需要登錄大學的在線報告工具並自我隔離10天,詹森縣公共衛生部門負責聯繫追蹤。
此外,該校還規定,如果學生在過去三個月內曾經檢測為陽性,則不能再次進行檢測。
愛荷華大學的這種做法引發了學生和教職工的抗議。
本周三,超過900名學生和教職工舉行活動,抗議大學仍在開設少於50人的面授課程。
一名抗議者表示:
我們整個夏天都在關注愛荷華州的情況,並且花了很多時間來督促學校不要重新開放面授課程。每個人都覺得不安全,我們受夠了。
在抗疫方面,我們國家毫無疑問走在了世界前列,從我們的成功做法來看,大規模檢測是非常必要的,發現陽性患者及時隔離治療,可以有效保護其他人群,尤其對於人群聚集程度高的大學校園來講,更需要對返校學生進行檢測。
不過,由於美國聯邦和州層面不斷削減大學經費,許多大學都面臨經費短缺的問題,全員檢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