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這屆娃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娃玩手機,你還可以這樣做

2020-10-07 等風來育兒聯盟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聯盟」。

如果問什麼事能讓老母親一個老母親激動、開心甚至熱淚盈眶?

答案絕對不是孩子考了好成績,也不是孩子的某項特長拿了獎。而是經過漫長的假期後,「神獸歸籠」了,有的家長甚至還因為這一天的到來而興奮地燃起了鞭炮。

想起我們小時候,推開門,一會鄰裡的小夥伴就湊到一起,男孩子在一起彈珠子,打彈弓;女孩子在一起跳皮筋,丟沙包,孩子們你追我趕,玩的不亦樂乎。也沒給父母添過亂。

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卻張口閉口的說「無聊」,特別是節假日,更讓老母親傷透了腦筋。

養娃到底做什麼不清楚,可是ta卻真能讓你什麼都做不了,當家長頂著各種工作壓力、各種生活壓力,還要忍受帶娃的煩躁時,一部手機過去,頓時會覺得世界都安靜了。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很少,鄰裡之間也缺少交流,孩子們沒有玩伴,就會覺得很無聊。

201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網民已達2.56億,在整體網民中佔41.5%,佔青少年總體的71.5%。電子產品似乎成了孩子不可缺少的「玩伴」。然而這個「玩伴」的副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家長在孩子覺得無聊時直接給手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一、電子產品影響孩子的視力。

在一調查中顯示,0到6歲的孩子,有66.6%從4歲開始就接觸電子產品,甚至有的孩子從2歲左右就開始手機平板等,而且每天時間都要在1.5到2小時。

在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布了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報告。報告建議: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應接觸任何電子屏幕,而2-5歲兒童每天接觸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

現在很多小學生,甚至學齡前的孩子都戴上小眼鏡,都和電子產品的不當使用有關係。有醫生表示,如果孩子長時間看電子產品,會直接影響孩子視力發育。

二、孩子的身體缺少鍛鍊,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以前提到頸椎病,很多人會想到中老年人的疾病。而現在時常發生在孩子身上。

曾經有一位家長向醫生反映自己9歲的兒子,近一個月來,經常感覺到脖子不舒服,偶爾手指還會有發麻的症狀。CT檢查後醫生發現,男童的頸椎出現了問題。

而經過詢問,原來一年多來,孩子經常低頭長時間玩手機。

現在孩子本身學習壓力就很大,出去活動的時間少,再把業餘時間,用在玩電子產品上,長久不當的姿勢,會導致運動功能低下、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嚴重的還會引起各種身體疾病。

三、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以前聽到一個老人吐槽說兒子女兒每次回到家,都是捧著手機,想聊聊天,都會不耐煩,而且不只大人,連幾歲的孩子都沉迷其中。不知道回家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本來朋友們或者家人們想要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感情,可是真坐到一起時,都各顧各的玩著手機。

而孩子看到這種情況,更是覺得無話可說,乾脆用手機來消磨時間。孩子經常沉迷在電子產品中,就會減少與人溝通的時間,直接影響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所以,長久地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有著不良的影響。

然而,一些家庭是獨生子女。或者生了二胎,因為年齡差距大,兩個孩子可能也無法長時間在一起玩耍。孩子沒有讓自己娛樂的能力,時常就會覺得假期無聊,沒意思。

因此,家長更應該為孩子增加一些其他方面的樂趣,讓孩子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面對無聊?

家長多陪伴、多引導,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找樂趣。

(1)帶孩子參與遊戲當中。

在居家隔離那段時間,很多家長都朋友圈中大顯身手。手工製作,廚藝展示,各種各樣的奇葩玩法。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有才的爸爸,用紙箱為孩子坐一個長長的火車,孩子在其中鑽來鑽去,感到快樂無比。而且孩子參與製作的過程中,還會感到成就感。

所以,家長可以大開腦洞,多帶孩子參與到遊戲當中。

(2)與孩子做一些趣味運動。

一名體適能協會訓練師,曾經分享了和女兒在家的一些趣味活動的視頻。

其中就有一個「猩猩決鬥」的有趣遊戲,父女兩個人模仿著猩猩,做著可愛的動作。這名訓練師表示,這些有趣運動,調動了孩子參與的興趣,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核心力量。

另外,還有一些類似舞蹈的運動,律動性強,表情酷,孩子樂在其中。

所以,家人可以學習一些有趣味的運動,和孩子體驗運動的樂趣。

(3)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一些家長也會吐槽自家孩子,不喜歡看書,閱讀。

其實原因之一,就是孩子覺得書中的內容沒有意思。

因此,家長最該陪孩子一起閱讀。一方面,孩子喜歡和家長一起完成某件事,另一方面,家長可以為閱讀一些趣味性。

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分自然段朗讀或者兩個人為對方找出讀錯的字詞。父母還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孩子從書中找到答案,甚至讓孩子學著提出問題,自己來回答。

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覺得有趣,也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

(4)家長與孩子一起講親子故事。

對於孩子來說,故事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很多孩子都會有睡前聽故事的習慣。

所以,當孩子覺得無聊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讀讀故事。

倘若在自己繁忙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為自己講講故事。甚至讓孩子自己學著編一編故事,既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也緩解了孩子無聊的情況。

其實,讓孩子不那麼無聊,只需要孩子多用一些心,幫孩子挖掘一些有趣的東西,或者引導孩子自己創造一些有趣的活動。

孩子從平時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就會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玩手機還有哪些影響?家長還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無聊?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屆孩子越來越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娃手機,還能做點啥?
    掐指一算,不少娃宅家已經小半年了,不知道諸位老母親血壓可還好啊?還記得剛剛宅家運動的時候,全網挑戰做涼皮、做蛋糕,人們以此來排解無聊的情緒。可是娃不行啊,有事沒事嘴裡的口頭禪就變成了:「媽媽,我好無聊啊,你陪我玩會兒吧!」前段在家工作最忙的時候,娃總會「媽媽媽媽媽媽~」連環轟炸,讓你啥啥都幹不了。
  • 為何孩子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孩子玩手機,你還可以這樣做
    今年的這個小長假可是苦了不少家長,孩子在家中"嫌無聊",這不禁令家長感到困惑,正是愛玩鬧的好年紀,怎會覺得無聊呢?在家長小的時候,推開門就能呼朋喚友玩到一處,跳皮筋、丟沙包是孩子最大的樂趣。
  • 給娃餵奶也離不開玩手機,你是不是也這樣,但危害你知道嗎?
    產後24小時的隨時待命,不是在哄娃就是在哄娃的路上。覺睡不安穩,飯也吃不香,沒在吃飯中間讓你換個紙尿褲已經是娃給足了面子。整個人都蹦得緊緊的,每天累到懷疑人生,上個廁所都有可能睡著。所以,餵奶的時候找手機,似乎已經成了大多數媽媽的標配。不過,有時候除了遭到親媽和婆婆的嫌棄以外,還有一些餵奶時玩手機的危害是需要寶媽們多注意的。
  • 全職寶媽除了帶娃還可以做什麼?
    目前我就是一位全職媽媽,天天在家帶娃,生活過得非常的充實[捂臉]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今年41歲,二寶15個月。平時我的愛好也比較廣泛,所以,喜歡做的事情也非常多!1.我的學歷只有中專,當時從崗位上下來,知道自己這個歲數以後再就業也比較困難,所以打算利用帶娃的機會,給自己充充電,所以我參加了自學考試和健康管理師的學習。
  • 家長帶娃時能玩手機嗎?當然可以,前提是遵守3個原則找好時間點
    家長帶娃時可以玩手機,但有些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 娃們為啥對手機這麼瘋狂? 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搶手機第一反應都是拿走手機,可多數父母並未就此打住,還是會在娃夠不到的地方或者換個角度繼續玩。 這對娃來說其實是一種打擊,他們只把「搶手機」當成是一種遊戲,如果你搶到了,然後繼續在孩子面前玩而不理孩子,孩子會覺得這遊戲還在進行,於是還會搶。
  • 手機偷走孩子的大學夢?全民手機時代,如何培養一個不沉迷的娃?
    這娃學習的心,如覆水難收。而手機,簡直比親娘還親。一回家就要手機,趴著看、躺著玩、睡覺也要和手機同床共枕……作業不想做,書也不想翻,想想娃那令人堪憂的成績,老母親真是百爪撓心。如果你家也有一位沉迷手機無法自拔、不願學習的娃,作為家長,請一定要重視起來!
  • 四川資陽,單親爸爸送娃上學,娃扔掉早餐,「這娃不簡單」
    在路上,她女兒把自己做的早餐丟掉,之後父女的對話讓人淚目。很多網友看過視頻之後,都發出感慨,「這娃娃長大了不簡單」。單親家庭養娃不容易,不僅在生活方面上有很多問題要顧及,更重要一點的就是小孩在單親家庭環境之下成長,心理影響才是最大的傷害。
  • 娃老是尋求幫助?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
    導讀:娃老是尋求幫助?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老是尋求幫助?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娃滿嘴「黑話」,跟姥姥刷手機,隔輩育兒警惕「短視頻帶娃」
    但是這樣一來,就沒有時間陪孩子,平日裡照顧5歲小侄子的工作,都落在了姥姥頭上。姥姥沒啥愛好,最近迷上了手機刷視頻,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刷視頻,連孩子也跟著學起來了。認為他們大多不擅長使用手機,自然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會很少。但短視頻的崛起,改變了這一現狀,因此操作簡單、定向推流,孩子和老人都能輕鬆地掌握。用手機哄娃,反而成了大問題。
  • 除了教娃數數,數學啟蒙還可以這樣做~
    那麼,除了教娃數數之外,爸媽還可以做什麼來給娃做數學啟蒙呢?數字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是很抽象的,爸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幫助孩子把數字和具體的東西聯繫起來。比如讓孩子數一數家裡的水果,有多少個蘋果、多少根香蕉、多少個橘子。
  • 寶寶沉迷吃腳丫無法自拔,為啥如此愛吃?其實這是娃變聰明的信號
    幾乎每個小寶寶都會開啟吃腳丫的新奇技能,然後沉迷吃腳丫無法自拔,不管寶媽怎麼攔都攔不住,反而還會吃的更香!為此家長們都很好奇,為啥寶寶如此愛吃自己的小腳丫呢?
  • 寶寶沉迷吃腳丫無法自拔,為啥如此愛吃?其實這是娃變聰明的信號
    幾乎每個小寶寶都會開啟吃腳丫的新奇技能,然後沉迷吃腳丫無法自拔,不管寶媽怎麼攔都攔不住,反而還會吃的更香!為此家長們都很好奇,為啥寶寶如此愛吃自己的小腳丫呢?寶寶沉迷吃腳丫無法自拔,為啥如此愛吃?但這就會導致寶寶出現逆反心理,越是不讓娃吃,娃就會越想吃,甚至吃的更頻繁。
  • 為啥有的媽媽可以一個人帶娃?而你需要全家人幫忙,看後恍然大悟
    如今家裡面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然而卻是全家人一起出動,除了媽媽之外還有婆婆,然而這麼兩個成人卻也照顧不好孩子,有時候還經常在家裡面吵架,然而大家會發現國外的家長,一個媽媽能照顧很多孩子。一般家裡的老人都特別寵著孩子,不想讓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傷害,當孩子出一點問題的時候都會大驚小怪,然而如果將孩子保護的太好,孩子容易變得越來越嬌貴,其實以前養孩子也並不是這樣。
  • 4歲娃被割斷兩根手指,帶娃玩海洋球,這一潛在危險你要知道
    導讀:4歲娃被割斷兩根手指,帶娃玩海洋球,這一潛在危險你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歲娃被割斷兩根手指,帶娃玩海洋球,這一潛在危險你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人眼裡的「哄娃神器」,卻存在四個危害,看完你還這樣做嗎
    導語:大人眼裡的「哄娃神器」,卻存在四個危害,看完你還這樣做嗎晚上帶娃在院子裡玩,遇到小雨的爸爸,順便聊了會兒,他說假期裡,小雨在家裡可能看平板啊手機等電子產品有點多,前段時間發現孩子老是說眼睛疼,風一吹就不停地眨眼睛,於是帶孩子去醫院做了個檢查
  • 生完娃後,為啥很多女性對「夫妻生活」不滿?這3點老公要加油了
    ,認為這都是女人該幹的活,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邊賺錢,你在家帶個孩子都帶不好。剛開始朋友還和老公吵過,後來被傷透了心,也不再鬧了,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忍不住了就偷偷在被窩裡哭。有時候就感覺這個家是自己一個人撐起來的,老公就是個「隱形人」,真的不願意搭理了。
  • 比爸爸帶娃更「優秀」,且看舅舅是如何帶娃的!看完你會笑
    「弟啊,我有事要出去一趟,你把我看著點寶寶行不?」「好的姐姐,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嗎?你就放心的出門吧!」在舅舅和媽媽打了保證孩子後,媽媽出門了。過了還不到一個小時,舅舅就開始手痒痒想要打手機遊戲。說到帶娃不靠譜的排行榜,舅舅帶娃必定要上榜。因為疫情原因一家人放假在家沒有事情做,姐姐又需要招呼客人做飯,看孩子的工作只能落到弟弟身上。朋友們正在招呼舅舅打麻將,那孩子誰看呢?不如裝在簍簍裡!
  • 這樣逗娃害娃不淺,家長該出手制止了
    這樣逗娃,害娃不淺,父母要及時阻止!一位寶媽拍視頻吐槽「中國式逗娃」,從孩子一歲起,她就天天對孩子說「我愛你」,想盡辦法給孩子安全感,可還是有人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你是你媽媽撿來的」;有人直接嘴對嘴親孩子,令她無法忍受,於是從孩子2歲起,她就告訴孩子,除了家人,誰都不可以摸她親她,爸爸也只能親臉。
  • 奶爸帶娃有多粗心,看了這幾位佛系奶爸,你還敢讓爸爸來帶娃嗎?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帶娃這件事是女人的專利,男人只要賺錢養家就夠了,甚至就連很多女人自己都是這樣認為的。然而正因為存在這樣的觀念,讓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喪偶式育兒的深淵中無法自拔。那麼如果讓女人休息一天,讓男人來當一天奶爸,這事兒真的靠譜嗎?
  • 娃與手機,孰輕孰重?
    下班路上,我偶爾看到一幕又可愛又無奈的場景:路邊樹蔭下,一位爸爸抱著不滿周歲的寶寶坐在長椅上,爸爸一手高擎著手機,一手摟著寶寶的小肚肚,歪著頭正盯著手機看得認真。寶寶好萌,兩隻手一起掰著自己的左腳丫,高高的翹著,上半身慣性的後仰,舒舒服服地窩在他爸爸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