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能、電子親合能和電負性,三個概念間有什麼關係?

2021-03-01 高中化學新天地

      

       

        孩子、家長都需要的心理測試:情商測試、專業心理健康測評、專注力評估、學生考試心理健康測試、家長勝任能力測試等12項。

       點擊下圖即可進入測試,測試結果可以發到您的微信,為您的決策提供幫助!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化學教師,東北育才學校學科特長發展中心化學競賽教練員,遼寧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命題專家庫成員,2019年、2020年瀋陽市高三模擬考試命題人,鄭長龍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BHA170131)《「素養為本」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主要參加人,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遼寧招生考試》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蘆峰老師擅長本科與高中化學知識的連接,以本科知識視野解析高中內容,以大觀念視角設計模塊教學,從「化學認識」,到「科學認識」,再到「哲學認識」,三個維度設計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喜愛。

 我們先來看電離能與電子親合能的概念,然後再分析,化學家為什麼要提出電負性的概念。

電離能

使原子失去電子變成正離子,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以克服核對電子的吸引。使某元素1 mol 基態氣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正一價的氣態離子時所需要的能量,叫做這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常用符號I1表示。

I1越小的元素的原子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因此,I1是衡量元素金屬性的一種尺度。下表列出了周期表中元素的I1數據:

請與下面的原子半徑對比:

可見,整體上說,原子半徑越小,I1越大,這是由於原子半徑越小,原子核對外層的引力就越大。同周期過渡元素的原子半徑相差不大,所以I1也很接近。個別元素如N、P,其半徑分別大於O、S,I1卻更大,,是因為N和P最外層滿足半滿結構,難失去電子;0族元素的原子由於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I1也很大。

電子親合能

使某元素1 mol 基態氣態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負一價的氣態離子時所釋放的能量,叫做這種元素的第一電子親合能,常用符號E1表示。個別元素的基態氣態原子在結合電子時會吸收能量,這時E1取負值(這一點是歷史原因,與我們一般表示能量的正負號相反)。

E1越大的元素越容易得到電子,非金屬性越強。因此,E1是衡量元素非金屬性的一種尺度。下表列出了周期表中元素的E1數據:

再與原子半徑對比:

可見,整體上說,原子半徑越小,E1越大,這是由於原子半徑越小,原子核對外層的引力就越大。個別元素如O、F,由於其半徑過小,電子云密度過高,以致當原子結合一個電子形成負離子時,電子間的排斥力過大,放出的能量反而分別比S、Cl略小。N元素的E1目前沒有被實驗測得,但經理論計算,N原子在結合一個電子時會吸收能量,所以其E1為負值。通過對元素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概念的梳理,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2.     電子親合能是衡量元素非金屬性的一種尺度3.     整體上來說,半徑影響著元素的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科學家測量出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的數據就滿足了嗎?不,科學家還要用一個概念把元素的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統合起來,這個概念就是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分別從失電子能力和得電子能力兩個側面反映了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但在形成化合物時,元素的原子經常既不失去也不得到電子,如CH4,電子只是在兩種元素間發生偏移,這就不能用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的數據進行解釋了。所以,只從電離能或電子親合能的大小來判斷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是有局限性的。為了較好地說明在化合物中原子「拉」電子的能力(不一定完全得到,也許只是偏移過來),歷史上有三位科學家,試圖將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統合為一個概念。這三個人分別是密立根、鮑林和阿萊—羅周。密立根非常簡單粗暴,直接把I1和E1加到一起,再取個平均值,就算是把兩個概念統合為一個概念了,他把這個新的概念叫做元素的電負性,可見,密立根電負性的單位是kJ/mol。

鮑林的方法更簡單,直接把F元素的得電子能力規定為4.0(另有資料說鮑林把H元素的得電子能力規定為2.1),連個單位都沒有,其他元素的得電子能力與F對比,就可以求出各自的得電子能力。鮑林也把這個概念稱為元素的電負性。可見,電負性越大,元素的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強,反之,失電子能力越強。

阿萊—羅州在鮑林和密立根各自提出電負性的20多年後,也提出了電負性的概念。他把核對外層電子的靜電引力規定為元素的電負性。核對外層電子的靜電引力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Z為核電荷數(實際是有效電荷,高中生自行忽略),r為原子半徑。阿萊—羅州本想用這個引力來表示元素的電負性,但是經過與鮑林的電負性數據對比,他發現自己計算出的這個引力數據與鮑林的電負性數據有線性關係!這讓他更加確認了自己統合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的方法是符合科學界主流認知的。為了讓自己的電負性數據與鮑林的吻合,阿萊—羅州在引力公式裡加入了兩個參數,進行了修正:

鮑林和阿萊—羅州的電負性數據一併列入下表:

由於電子親合能的實驗數據很不好測得,所以密立根的電負性概念很少被用到,高中教材採用的是鮑林的電負性概念。經過對元素的電離能、電子親合能和電負性概念的學習,我們發現:電負性的提出是為了統合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的,以更全面地度量一種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所以能夠用I1和E1解釋的化學現象,一般都能用電負性來解釋。講到這裡,蘆老師不禁要對2017年的新課標II卷的一道題目產生質疑。題目節選如下:

       

蘆老師的質疑是:N元素的E1雖然目前實驗室無法測得,但經計算,其理論值為 -58 kJ/mol,而此題目的數據為 0。這雖然不影響對題目的解釋,不過也難免過於草率。

 更多精品資源,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電負性和電離能
    關注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高考化學選修三的內容以選做題的形式出現,分值15,而電負性、電離能是必考的知識點
  • 選修3電負性和電離能!
    高考化學選修三的內容以選做題的形式出現,分值15,而電負性、電離能是必考的知識點,怎麼快速理解記憶這個知識點呢?電負性,顧名思義,就是電子來了帶上負電,所以是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電離能,就是電子離開,即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是不是記住它們的含義了呢?具體看看本文,理解知識點,並能夠熟練應用吧!
  • 高頻考點89 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電負性(選修3)
    B.第一電離能越小,表示氣態時該原子越易失去電子C.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D.化合物中電負性大的元素易呈現正價,電負性小的元素易呈現負價7.下列各組中的X和Y兩種原子,在周期表中一定位於同一族的是(  )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B.X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Y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高考化學選3簡答題總結(電負性和電離能)!
    C>B,穩定性B>C,所以失去一個電子能量:B>C;A為Mg+、B為Mg原子,A再失去電子所需能量就是Mg原子失去2個電子的能量,為Mg原子的第二電離能,B失去一個電子的能量是Mg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其第二電離能大於第一電離能,所以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A>B,通過以上分析知,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故答案為:A;
  • 高考複習備考 化學選3簡答題總結(電負性和電離能)
    C>B,穩定性B>C,所以失去一個電子能量:B>C;A為Mg+、B為Mg原子,A再失去電子所需能量就是Mg原子失去2個電子的能量,為Mg原子的第二電離能,B失去一個電子的能量是Mg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其第二電離能大於第一電離能,所以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A>B,通過以上分析知,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故答案為:A;
  • 1-2《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教學視頻及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修三
    ②無確定的軌道;不能描畫其運動軌跡;不能同時準確地測定電子在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和運動的速度(海森堡-Heisenberg測不準原理);僅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會的多少(用電子云表示)。③電子云能表示什麼?
  • 原子結構參數及其規律性 ——原子半徑與電離能
    原子結構參數及其規律性——原子半徑與電離能
  • 盤點近幾年自主招生聯盟易出現的50個化學考點
    通過研究近幾年三大聯盟的試題,名師總結了如下50個高頻考點,學生可以參考一些資料,學會部分知識點。   1.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部分(5個):能級交錯現象、電負性、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鑭系收縮;   2.化學鍵和晶體結構部分(7個):路易斯電子式、共價鍵及鍵參數、氫鍵、等電子體、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互斥理論、晶胞;   3.化學平衡部分(7個):質量作用定律、有效碰撞理論、活化能和阿倫尼烏斯公式、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等效平衡、沉澱溶解平衡、
  •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歸納總結,期末複習必備!
    根據構造原理,可以將各能級按能量的差異分成能級組如圖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個能級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級組內,從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排布。7、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電離能。
  • 化合價、電負性、氧化數
    化學式表示的含義:(一般包括宏觀和微觀)   以H2O為例,宏觀表示一種物質,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該物質有哪些元素組成的,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微觀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或者一個原子,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還可以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情況表示一個水分子中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 1-1《原子結構》教學視頻及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修三
    (2)能量最低原理現代物質結構理論證實,原子的電子排布遵循構造原理能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於最低狀態,簡稱能量最低原理。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從整體角度考慮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於某個能級。三.元素周期律1.電離能、電負性(1)電離能是指氣態原子或離子失去1個電子時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電離能是指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電離能數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個電子。
  • 化學選修三簡答題匯總
    三、鍵角問題:1、CH4的鍵角大於 NH3的原因為:【答】CH4中都是 C-H 單鍵,鍵與鍵之間的排斥力一樣,所以是正四面體 109.5 度,而 NH3有未成鍵的孤對電子,孤對電子間的排斥力>孤對電子對化學鍵的排斥力>化學鍵間的排斥力,所以由於孤對電子的排斥,鍵角要小於沒有孤對電子排斥的 CH4的鍵角.而孤對電子越多,排斥力越大。
  • 概念間關係
    二、概念間關係總體來說,概念間的關係主要有全同,全異,包含,包含於和交叉五種關係,而這五種關係通常情況下會給出一組詞讓同學們來判斷彼此屬於什麼關係,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對這個五個關係熟練的理解掌握。5.交叉關係交叉關係,指的是兩個概念的外延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重合的部分。如「黨員」和「教師」,「博士」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