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電力大數據作為發展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可準確體現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在服務政府、社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價值潛力。6月15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重點聚焦數據應用等領域,在數據應用方面,旨在通過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和電力大數據應用,促進數據生產加工和價值作用發揮。近日,國網大數據中心發布最新的數字產品,以電力之眼觀察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電力消費指數多維度分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6月,11大行業用電情況持續好轉,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金融業復甦情況較好……」7月16日,國網大數據中心基於電力消費指數編制的一份報告,分別從用電量、用戶數維度對11大行業、製造業復甦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
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經營區總體電力消費指數來看,1~3月受疫情影響較大,電力消費指數同比連續下跌,跌幅分別為:1.34、6.55、5.55個百分點。4月跌幅收窄,下跌1.18個百分點。5~6月電力消費指數企穩,同比漲幅逐月擴大,分別為:1.95、5.79個百分點,呈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
分行業看,11大行業中,電力消費指數綜合排名前三的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而工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三大產業墊底。
電力消費指數是國網大數據中心打造的「1+N」智慧電眼數字產品體系的主線,是電力大數據應用的核心引擎,它以用電量、用戶數、電價三個核心指標為數據要素,根據人工智慧算法賦權合成,能源直觀、量化地反映電力消費市場的當前狀態和發展趨勢。
自6月11日正式發布起,電力消費指數已經服務於政府、學術團體、媒體行業、各省電力公司,可以在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社會民生等方面提供輔助參考,滿足用戶的多元應用需求。
疫情期間,電力消費指數發布報告顯示:「3月份,我國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電力消費狀況已經有所回升,第三產業還在持續受疫情影響。」就在同期,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季度電力數據顯示,三大產業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產業。
此外,通過電力消費指數看產業發展,可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進行多元化使用,結合外部經濟指標,輔助了解不同行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分析報告稱,疫情給某些特定行業帶來了機遇,如信息傳輸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力消費指數數值較高,與疫情期間居家辦公、遠程會議、在線學習需求暴發成正相關。
目前,自電力消費指數上架到數智國網以來,已經有11家省電力公司下載使用。
數字產業電力消費指數是電力消費指數體系中的一個子類,能反映數字產業總體以及各維度電力消費市場狀況,對於政府部門、企業(特別是金融、投資類公司)、研究機構等,在經濟預測與商業分析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基於電力消費指數,國網大數據中心項目團隊向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提供了《數字產業電力消費指數技術報告》,反映數字產業經濟增長的變化情況,驗證國家數字產業以及能源政策的效果。
項目負責人彭放介紹,國網大數據中心將與北京大學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在推進數字生態發展指數合作,在指數的評價體系、數據來源、計算方法、專家論證、權威發布等方面積極推進指數研發與運營。
打造N款數字產品為經濟決策提供科學抓手
電力大數據的價值還遠不止於此,它還可以和各行各業的數據互聯互通,產生更大的作用。
「《小微企業景氣情況分析報告》充分挖掘了電力大數據的價值,對輔助政府跟蹤掌握小型企業恢復情況,研判政府扶持效果產生了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價值。」7月6日,國網大數據中心收到國家有關部門的一封回信,信中所提到的小微企業景氣情況分析報告,就是基於電力大數據構建的小微企業復產分析數字產品。
國網大數據中心依靠用電量使用情況,從企業復產率、復工率、達產率、超產率、不景氣企業佔比等多個維度分析小型企業生產恢復情況。目前,該產品已形成三大區域小型企業復工復產分析報告、省(市)小型企業復工復產分析報告,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支持。
小微企業復產分析數字產品,是國網電力大數據中心打造的「N」款政務類數字產品之一。
「在電力消費指數這一核心主線基礎上,國網大數據中心開發N條支線產品,應用於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社會民生等方面,為政府提供輔助參考,滿足多元應用需求。」國網大數據中心數據分析中心負責人王宏剛介紹說。
王宏剛所說的一條核心主線加N款產品,就是國網大數據中心近期發布「1+N」智慧電眼產品體系,其中,1是指基於用電消費數據構建的核心產品――電力消費指數,N是指在此基礎上孵化出電力經濟指數等「N」款政務類數字產品,如電力經濟指數、小微企業復產分析、住宅空置率分析、電力旅遊發展指數、精準扶貧成效評估等數字產品。
這些數字產品正在為政府制定經濟發展政策提供依據、為產業結構監測提供輔助工具、為企業商業決策和市場挖掘提供商業洞察方面深入探索,更好地服務政府智慧政務和數字經濟轉型發展。
在重慶,國網大數據中心遞交的電力經濟指數報告,對綦江區最近6年經濟情況進行了分析,對未來經濟趨勢進行了預測,為重慶市綦江區發改委宏觀經濟分析工作提供了參考。
在江西撫州,電力經濟指數報告通過對撫州市各產業用電結構進行分析,提前預測經濟走勢,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在青海,電力經濟指數報告通過對全省電力大數據與經濟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監測青海省各行業發展現狀,為經濟運行態勢提供了數據依據。
2019年5月21日,國網大數據中心掛牌成立之初,便著手開展數字產品研發推廣工作,作為公司數字創新平臺,國網大數據中心規劃了6類產品系列80項數字產品,推進數據服務產品化,通過數據產品孵化新興業務,構建產業生態。
在服務政府科學決策方面,國網大數據中心一直積極探索,通過聚焦政府工作需求,產品研發團隊梳理了面向經濟管理部門、城鄉建設部門、生態民生部門、其他政府部門共4種類型、27個服務政府類的數字產品。
「服務於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方面,我們研發出電力經濟指數等產品,並初步形成了服務政府的電力大數據服務套餐,為政府決策分析,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網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程志華介紹。
把每一個產品做成精品電力大數據支撐是關鍵
電力大數據貫穿電力生產經營管理全環節,且伴隨電力生產和消費實時產生,規模巨大、類型繁多、價值密度高,數據鏈完整、真實且閉環。
每一款產品的背後,是複雜的算法模型以及海量數據數據支撐。電力消費指數所需要的用電量、用戶數、電價等數據來自于堅實的國網公司數據中臺基座,並經過具備經濟學、統計學、機器學習、電力等複合專業背景的研發團隊,結合當前流行的指數編制方法,分析權重、確定模型、設計公式,最終以可視化圖表呈現出來。
如果說複雜的算法和模型保證了指數編制的權威性,那麼,海量的數據接入為指數提供充足的「彈藥」,二者缺一不可。
數據每時每刻都在產生,但如何管理這些數據,如何將源頭不清、重複存儲、沉睡的數據利用起來,是個難題。
為解決上述難題,2019年12月31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初步建成總部數據中臺,圍繞「打通、整合、共享」的原則,將公司系統內海量、多維數據資產盤點、整合、分析,沉澱出共性的服務能力,為前臺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目前數據中臺已經完成總部14套、省公司5套核心業務系統數據接入數據中臺,協同27家網省公司完成了核心數據接入中臺。其中電力消費指數最為依賴的數據源――營銷業務應用、用電信息採集等營銷系統數據,已經全量接入兩級數據中臺,保障了電力消費指數權威性。
目前,國網大數據中心的數據產品建設已初步形成「精品建設」和「深化推廣」並舉的新格局,初步設計構建大數據中心「3維+4層」數據產品體系。以「數字新基建」戰略為指引,按照「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公司智慧運營」3個數據產品價值維度,設計構建「3維+4層」數據產品體系,涵蓋「理念層―品牌層―體系層―產品層」4個構架層級、6個「數e」品牌、以「1+N」智慧電眼體系為代表的3個產品套系、24項數據產品及專業應用場景,形成一套構架清晰、動態發展的數據產品「物種目錄」。
做好電力大數據工作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新基建部署的重要內容,國網大數據中心將充分尊重數據發展規律,按照打通數據壁壘、激活數據價值、發展數字經濟三條主線,以更大力度推進數據共享、數據服務和數字創新,促進數據要素自由流動、釋放公司數據價值,為推動公司戰略落地和數字新基建工作做出新的貢獻。
(文章來源:北極星智能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