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流逝,磁鐵會失去磁性嗎?背後的科學原理

2021-01-20 句理pro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溫度變化、機械損傷、腐蝕和不適當的儲存,永磁體確實會失去可忽略不計的磁性。

眾所周知,附著在冰箱上磁鐵會在幾年後脫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具上的磁鐵也會失去其強度。實際上,所謂的「永磁鐵」並不是真正的永久。

退磁——降低或消除磁體磁性的過程,通常是人為完成的,但也可以自然發生。

極端的溫度波動、由於機械損壞造成的體積損失、不適當的儲存、磁滯損耗和腐蝕都會導致磁鐵失去磁性。

時光會打磨掉磁鐵的磁性

原子磁矩與物體磁性

在我們進一步了解磁鐵如何失去磁性之前,讓我們先試著了解磁鐵如何產生磁性。

電磁力是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之一,是帶電亞原子粒子運動的結果,尤其是電子。這些帶負電的粒子不斷地圍繞原子核旋轉,同時也在自轉。這兩種運動中的後一種,被稱為電子自旋,是一種內在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吸引力或排斥力的產生,我們稱之為磁力。

簡單地說,電子的公轉和自轉被認為產生了電流(電子流),這使得單個電子像微小的磁鐵一樣工作(電磁)。每一個電子都產生它們自己的磁偶極矩,分別是軌道磁偶極矩和自旋磁偶極矩,並結合起來產生一個淨原子磁偶極矩。

儘管質子和中子也繞著它們的軸旋轉,增加了原子的淨磁矩,但是它們產生的磁矩比電子小1000倍,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電子的運動是磁性產生的主要原因

每一個電子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微小的磁鐵,而物體中都包含數萬億個電子,理應每一個物體都有磁性才對,為什麼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磁性的呢?

答案是:微觀電子產生的磁矩相互抵消,宏觀物體不顯磁性。

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個軌道殼層中的電子具有相反的自旋方向,因此會抵消彼此的磁矩。在某些元素中,如鐵和鈷(鐵磁性材料),最終的價態電子層只有一半被填滿,含有未成對電子。

由於沒有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來中和它們,這些未成對電子共同賦予原子以磁力。

當形成晶體時,金屬原子可以把它們的磁矩排列在同一個方向,也可以不排列,這取決於能量大小,會以能量較低的方式排列。單個磁矩相互平行的區域稱為,磁疇和單個原子對外加磁場的響應構成了各種磁性材料分類的基礎。

鐵磁材料中的磁疇在存在外部磁場的情況下自行排列,從而形成永久磁鐵。

是什麼導致磁力的損失?

磁性材料不是真正的磁性材料,除非它的磁疇精確排列;任何單個磁疇方向的改變都會導致淨磁場強度的損失。各種自然因素可以促使這些磁疇隨機排列,最常見和最具破壞性的是高溫加熱。

宏觀物體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無常,但在微觀層面上,原子卻在不停地振動。振動的程度取決於它們的能量狀態,而能量狀態又取決於溫度。溫度的任何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原子振動的強度,從而影響總的磁場強度。溫度的降低會放大磁鐵的磁力,而溫度的升高會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當磁體暴露在高溫下時,磁體中的原子開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振動,並且更加瘋狂。這導致一些磁疇的排列方式發生變化,導致淨磁性降低。在足夠高的溫度下,所有磁疇的排列變得隨機無序,隨之磁體完全失去磁性。磁體失去永久磁性的轉變溫度稱為居裡溫度。

溫度與磁性

如果磁體被加熱到居裡溫度以下的溫度,然後冷卻,磁體將恢復其磁性。然而,將磁體加熱到居裡溫度以上後再冷卻,磁性恢復無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引入外部磁場來重新排列磁疇再次磁化材料。

不同材料的磁性隨溫度變化

雖然加熱是退磁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鐵氧體磁體~ 460℃,鋁鎳鈷磁體~ 860℃,鈷磁體~ 750℃,磁體~ 310℃)是不常見的。磁性的自然喪失主要是其他因素導致的。

存儲不當

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磁鐵的適當存儲對於確保它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強度至關重要。

大多數磁鐵都含有適量的鐵,鐵在氧氣和水的存在下會發生氧化腐蝕。最常用和最強的永磁體,磁鐵,由於其含鐵量高(超過60%),也最容易受到腐蝕。由於腐蝕改變了使材料具有磁性的潛在化學結構(鐵→氧化鐵),導致磁性的損失。

為了防止氧化腐蝕,增加磁鐵使用時間,製造商已經開始採用防腐塗層,但在儲存磁鐵時仍需小心。

一塊磁鐵不正確地放置在另一個更強的磁體附近也會失去部分或全部磁性。不同磁體的相似磁極不應該互相接觸,因為強磁體將迫使弱磁體的磁疇改變方向;在某些情況下,磁極可能會完全反轉。這種由外部磁場引起的磁損耗稱為磁滯損耗。

除了磁鐵,日常生活中含有磁介質的物品,如信用卡、硬碟、顯示器等,在保存放置時也要避免由外部磁場引起的磁損耗。

結構損壞

最後,任何結構性損壞也會導致磁場強度的降低。顯然,由相同材料製成的磁鐵產生的磁場取決於磁鐵的大小。磁鐵越大,產生的磁場就越大。結構性損傷會使磁體的尺寸減小,從而降低其磁場強度。

此外,尖銳物體的撞擊,如反覆敲打磁鐵或掉落在堅硬的物體表面上,會迫使磁疇排列方式發生改變降低磁性。這僅適用於某些永磁體。、釤鈷和鐵氧體磁體非常脆,如果掉落在堅硬的表面或被反覆錘打,就會發生結構性損傷。另一方面,鋁鎳鈷磁體非常堅固,在機械應力下不會斷裂或破裂。

磁鐵的保存與「傳承」

為了延長磁鐵的壽命並防止磁力的損失,請將磁鐵存放在乾燥的地方。如果要把多個條形磁鐵放在一起,把一個磁鐵的N端貼在另一個磁鐵的S端,依此類推;馬蹄形磁鐵也可以像這樣儲存。

當多種力量合力奪走你的磁鐵的能量時,長期磁力的淨減少是非常微小的。例如,鈷磁體需要大約700年才能自然失去一半的強度,而釹磁體每100年才會失去大約5%的磁性。

所以,你可以放心,目前放在你抽屜裡的磁鐵將會伴隨你一生,甚至可以作為傳家寶傳給你的孫子孫女們!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讓磁鐵快速失去磁性?
    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電子在繞原子核旋轉的同時在自轉,電子的這兩種運動都會讓物體本身產生磁性但是,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性質。鐵、鎳、鈷等鐵磁材料的組成原子,具有特別的性質。在外界的磁場作用下,它們一個個好像訓練有素的戰士一樣,聽到口令,就唰地一下排得整整齊齊。
  • 磁鐵加熱會失去磁性,為什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還有磁場?
    簡單來說,磁鐵產生磁場和地球產生磁場的原理是不一樣的。下面,就來分別介紹一下兩種磁場是如何產生的。在原子中,無論是電子、質子的自旋,還是電子在原子核外的軌道上運動都會產生相應的磁矩。如果原子中的磁矩完全抵消掉,那麼,該物質不會產生磁場,所以就不會表現出磁性,也就不是磁鐵。而如果原子中的磁矩疊加在一起,就會有一個淨磁矩,則該物質就會產生磁場,從而表現出磁性,這就是磁鐵。在磁鐵產生的磁場中,諸如鐵這樣的鐵磁性物質會被磁化,使得磁鐵和鐵磁性物質產生很強的電磁力作用,從而表現出磁鐵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的現象。
  • 高溫噴火槍加熱釹磁鐵,釹磁鐵還有磁性嗎?沒想到結果尷尬了
    釹磁鐵一種具有超強吸力的磁鐵 因此被稱之為「磁王」,那麼如果將釹磁鐵進行高溫加熱 , 釹磁鐵會失去磁性嗎?外國一小哥將三個小塊的釹磁鐵上下吸到一起,接著小哥使用高溫噴火槍對著三塊釹磁鐵一陣烘烤,短暫的高溫烘烤 磁鐵慢慢變得通紅 ,甚至越發明亮,忍受不了的釹磁鐵隨後便開始熔化,三塊釹磁鐵都粘在了一起,看著已經熔化的磁鐵 ,小哥關閉噴火槍等待釹磁鐵慢慢的冷卻,隨著融化的磁鐵慢慢變暗 ,能夠看出此時的磁鐵就像是一個沒有淬鍊的金屬,小哥用小刀觸碰釹磁鐵時 明顯看出釹磁鐵已經失去了超強的磁力
  • 磁鐵磨成粉還具有磁性嗎?|No.172
    只要功夫深,磁鐵磨成粉!本期問題是,磁鐵磨成粉以後還具有磁性嗎?搭配BGM食用更佳 ╭(●`●)╯(點擊音頻圖標即可感受磁相互作用)1Q磁鐵磨成粉還具有磁性嗎?by non-trivialA換種說法,鐵磁性物質(這裡指常說的磁鐵,永磁體)顆粒大小和磁性的關係。
  • 磁鐵會影響光的路徑嗎?
    在這種情況下,磁鐵不能吸引或排斥它嗎?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事實上,沒有。依據物理定律,這不符合磁鐵的工作原理。圖註:光的路徑不受磁鐵的影響磁鐵是如何工作的?磁鐵能夠吸引或排斥任何帶電物體。磁力是物體原子構成的直接結果。已知宇宙中的所有物體都由原子組成,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電子和質子分別具有負電荷和正電荷,而中子則保持電中性。
  •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   指導思想:   「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
  • 磁鐵之間為什麼會相互吸引和排斥,其中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磁力的本質是電磁力,在磁性物質內部存在微小的磁疇,磁疇在外界磁場的作用下會把磁極統一朝著一個方向,當撤去外部磁場時部分磁性物質的磁疇無法恢復原樣,於是就對外顯現磁性,成為一塊永久磁鐵,滿足同性相斥和異性相吸的原則。
  • 磁鐵在月球上還有磁性嗎?聽內行人說完,瞬間明白了
    據我對磁鐵磁性性質的淺顯了解所知,磁鐵具的磁性是由磁鐵內部分子結構,分子運動等產生的,是磁鐵自身的性質。磁性有無和磁性大小受溫度的影響,研究報導稱磁鐵磁性有無存在一個溫度臨界點,即居裡點。當低於該溫度時,磁鐵是有磁性的,高於該溫度時磁鐵失去磁性。居裡點是磁鐵自身性質,跟磁鐵內部分子有關,不同磁鐵居裡點不同。 鐵磁性材料按剩磁的強弱分為軟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
  • 磁性開關工作原理詳解
    磁性開關與平時我們常見的開關裝置不同,它又叫磁控開關,是一種利用磁場信號來控制的線路開關器件。可能不少人會對這種新型的開關感興趣,那麼接下來作一個磁性開關工作原理詳解。磁性開關是什麼磁性開關是通過磁鐵來感應的開關裝置,常用的磁鐵有燒結釹鐵硼、橡膠磁和永磁鐵氧體。其開關是乾式舌簧管,簡稱幹簧管,是一種有觸點的無源電子開關元件,外殼通常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中灌有惰性氣體,還裝有兩個鐵質的彈性簧片電板。
  • 磁鐵是如何製造的,為什麼會帶有磁性呢?多年的疑惑被解開
    磁鐵是如何製造的,為什麼會帶有磁性呢?多年的疑惑被解開相信很多朋友對於磁鐵都是非常了解的,磁鐵就是一個具有相互排斥與相互吸引的物體。磁鐵是由鐵,鎳nie,鈷gu組成,其本身就有磁距,內部結構按照相同方向排列,一端北極,一端南極。
  • 陳根:磁鐵並非固態,科學開發永久磁性液態磁鐵
    文/陳根用磁性材料製作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過去的發明家和如今的的科學家們都在巧妙地利用磁體的特質來改善生活,從羅盤磁針到磁性數據存儲設備,再到核磁共振成像(MRI)人體掃描儀。然而,自然界的磁性材料,例如磁鐵礦等,都是固體材料,軟磁性物質科學卻未派上大用場,近日,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研團隊展示了磁流體液滴的可逆順磁-鐵磁轉變,這是通過在水-油界面上組裝的一層磁性納米粒子的幹擾而實現的。而這些鐵磁性液滴表現出有限的矯頑力和剩磁。
  • 磁鐵也能製冷?未來會出現磁冰箱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如今,各種新奇的製冷方法走入到人們的生活中,風冷冰箱、半導體冰箱已不是新鮮事物。不過,如果我告訴你磁鐵也能用來製冷,你會相信嗎?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走進神奇的微觀世界,來看看磁鐵製冷的奧秘吧~磁熱效應與順磁物質磁製冷是利用磁性物質的磁熱效應來完成的。
  • 有磁鐵,為什麼沒有磁金、磁銀、磁銅?你真的了解磁鐵嗎?
    」磁石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磁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磁懸浮、磁共振、甚至曾被提出的「電磁炮」,並且有些司機也會拿一塊磁鐵放到排氣管道外防止回流。但是你知道磁鐵為什麼具有磁性嗎?你真的了解磁鐵嗎?曾經我就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說:有磁鐵,為什麼沒有磁金、磁銀,磁銅?什麼是磁鐵?
  • 磁性接近開關工作原理
    4.1 工作原理  磁性接近開關能以細小的開關體積達到最大的檢測距離。它能檢測磁性物體(一般為永久磁鐵),然後產生觸發開關信號輸出。由於磁場能通過很多非磁性物,所以此觸發過程並不一定需要把目標物體直接靠近磁性接近開關的感應面,而是通過磁性導體(如鐵)把磁場傳送至遠距離,例如,信號能夠通過高溫的地方傳送到磁性接近開關而產生觸發動作信號。
  • 強力磁鐵公司衡量磁性標準是什麼
    一個磁鐵成品它是否符合生產規定,一般來講在青井澤磁鐵廠家那都有自己嚴格的標準,每個磁鐵公司的核定標準會有所區別,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判斷磁鐵磁性性能好壞在磁鐵生產行業有三個硬性的標準,即剩磁Br、矯頑力Hc和磁能積Bhmax,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這三個方法的標準代表了什麼。
  • 用磁鐵在家上學
    關於如何領導科學課的想法用光了嗎?我們為您提供了這些具有磁性的DIY,並為您提供了充滿磁性信息的博客,使您的「教師」工作更加輕鬆! 磁性拼圖通過這個簡單的磁鐵工藝技巧,讓孩子們忙起來,告別迷失的拼圖!您所需要的只是您選擇的兒童拼圖玩具,'x'陶瓷圓盤磁鐵,熱膠槍和膠棒。只需將一塊磁鐵粘在每個拼圖上,然後乾燥!我們的有趣提示-讓您的孩子在Cookie紙上建立拼圖。這樣,如果它被淘汰了,您將不會失去進度。
  • 探索磁鐵的小世界——新華僑幼兒園大一班科學小實驗
    《指南》中科學領域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感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 物理學家:利用光,就能將非磁性金屬變成磁鐵!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物理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雷射將非磁性金屬變成磁鐵的方法。磁鐵和磁鐵的磁場通常是由循環電流產生,就像在日常電磁線圈中發現的那樣。這些線圈的「旋向」(無論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決定了產生磁場的方向。
  • 氣缸磁性開關有什麼用_氣缸磁性開關工作原理介紹
    二、什麼是磁性開關   磁性開關意思就是通過磁鐵來感應的,這個「磁」就是磁鐵,磁鐵也有好幾種,市場上面常用的磁鐵有橡膠磁、永磁鐵氧體、燒結釹鐵硼等。   四、氣缸磁性開關工作原理   氣缸磁性開關是將磁性開關裝在氣缸的缸筒外側。氣缸可以使各種型號的氣缸,但缸筒必須是導磁性弱、隔磁性強的材料,如硬鋁、不鏽鋼、黃銅等。在非磁性體的活塞上安裝一個永久磁鐵(橡膠磁鐵)的磁環,隨活塞移動的磁環靠近開關時,舌簧開關的兩根簧片被磁化而相互吸引,觸點閉合;當磁環移開開關後,簧片失磁,觸點斷開。
  • 萬物皆有磁性,物質的磁性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檢測木片的磁性?
    當一個原子有未配對的電子時,例如鐵有4個未成對電子,這些電子會產生相互排列的磁場,這樣整個原子就變成了一個小磁鐵。那為什麼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具有磁性?事實上,一切物質都是有磁性的。因為移動的電子會產生磁場,而一切都是由電子構成的,所以一切都必須具有磁性。不過,有些材料表現出更強的磁性,有些則表現出十分微弱的磁性。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