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
朋友圈裡充滿了離別的惆悵
而在沒有智慧型手機、微信的年代
一本同學錄、一張泛黃的老照片
承載了校園的青春記憶
……
「沒想到,一轉眼已經畢業30多年了。」家住厚街社區的王志芳最近在家中整理照片時,無意中翻出自己學生時代的照片和一些昔日學習筆記及泛黃的剪報,讓她感慨萬千……
王志芳翻出了自己1987年的準考證
時隔多年
這些「青春記憶」顯得彌足珍貴
記錄了當時那個年代的印記
以及同學們成長的足跡
70後
互贈黑白寸照和留家庭住址
今年50歲的王志芳出生於1970年,是湧口人。1983年湧口小學畢業後,王志芳在莞城二中讀初中。「你看,這是我們初中畢業時互贈的個人照片。」王志芳翻著一疊略微泛黃的個人黑白寸照,照片背面還有用原子筆寫著:「贈王志芳 畢業留念 」和籤名。
初中畢業同學互贈黑白照片
看著昔日同學那一張張青澀稚嫩的面孔和自己當年抄寫的筆記,王志芳思緒萬千。那一幕幕美好的學生時代記憶湧上心頭,同學間嬉笑打鬧猶如昨天……
厚街公社湧口小學83屆畢業留念
泛黃的剪報與學習筆記
畢業通訊錄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畢業,除了集體拍一張畢業照之外,學校沒其他儀式,只有同學們私底下互贈照片和留下對方姓名和家庭地址。」王志芳說,畢業的同學們會衝洗很多張單人黑白寸照相互贈送同學留念。
時隔多年通訊錄依然保存完好
「我特地買了一本紅色的小通訊本,將同學們互贈的黑白寸照貼在本子上,再在本子上寫下姓名和家庭住址。」王志芳回憶,當時同學家都還沒有安裝電話,「整個大隊也就安裝了一臺座機電話。」
莞城二中87屆畢業留念
畢業後,剛開始一些關係好的同學還會偶爾通過同學錄上的地址,給對方寫信互訴近況,或者寄上一張明信片寫上幾句祝福語以表同學之情。
「我初中的同學都是來自全市各鎮,那個年代想聯繫對方,只能通過家庭住址給她寄信,所以時間一長就疏遠了。」王志芳感慨道,漸漸地由於各自忙碌,有些同學因為搬家換地址或者因為外地求學等其他原因,時間一長慢慢失去了聯繫,至今聯繫不上。
1988年同學郵寄的明信片
這麼多年,這些同學照片和點點滴滴當年學習有關的物品,王志芳都視若珍寶,一直小心珍藏。「學生時代是最美好的記憶,你看一晃都30多年了,許多同學都做爺爺奶奶了!」王志芳笑著說,她希望初中的同學也能組織一個聚會。「我想讓他們來認領一下自己的照片,你看,我幫你們保存的好好的。」
「我上次已經參加了一次小學同學聚會,因為當年小學同學幾乎都是本村人,聯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沒有互贈照片或者是互留通訊錄。」王志芳說。
小學同學聚會合影
80後
同學錄流行「CP組合」字體
河田社區的方女士至今還保留著1999年中學畢業時的同學錄和同學送給她的彩色照片,還有一張2000年的「廣東省普通高中畢業會考證」。方女士說,「這都是青春的回憶,雖然搬了幾次家,但是每次我都會把它們保存下來。」
2000年廣東省普通高中畢業會考證
方女士保留的同學錄有著淡藍色封面,上面有「迎接新航線知心錄」的字眼。這本已有22年歷史的「同學錄」記載了老師的寄言和同學的資料、籤名、心聲等。「在初三畢業前的一個月,儘管同學都已經進入了複習狀態,但大家都抽空相互填寫了同學錄。」方女士說,畢業後,同學們都在校園裡拍照留念,並把自己的彩色單人照互贈給同學。那時同學們還流行在學校的植物園裡採摘一些植物的標本放進同學錄,寓意著「永遠懷念母校」。至今,方女士仍在同學錄裡保存著這些「植物標本」。
夾在同學錄裡的歲月
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
方女士說同學錄裡流行著一種字體
不要假裝看不懂哦
一帆風順、百事可樂流行的「CP組合」寫法
河田小學96屆六(1)班畢業留念
方肇彝中學1998年留念
方肇彝中學99屆初三(1)班畢業留念
90後
畢業流行約拍「大頭貼」
1993年出生的阿強是厚街社區人,現在在長安工作。2006年畢業於厚街中心小學。他回憶當時小學即將畢業時,班上就開始流行相互寫畢業紀念冊了。
厚街中心小學畢業同學錄
同學的搞怪留言
當年大家都熱衷於購買流行動漫、偶像做封面的同學錄,其中,星座、血型、喜歡的明星、喜歡的電影、QQ號等,都成為同學錄裡必留的信息。「我記得同學們都竭盡所能發揮『搞怪』才能,如果很真摯地填寫各類信息,反倒會被人說『沒意思』。」阿強回憶,當時他記得在畢業前夕,每個同學將紀念冊中間的活頁拆開,一頁一頁分發給大家填寫,一下課就開始催著同學寫,還不忘來一句,記得幫我寫好一點啊。那時女同學會相約一起去拍大頭貼,我們男生就只寫同學錄。一些「土豪」同學還會帶「拍立得」到學校現場合影。
拍大頭貼前
大家拿著紙和筆對著厚厚的幾本相冊
選擇自己喜歡的特效模式
大頭貼
00後
熱衷網絡語言表達離別情
「想不到的是,我00後女兒也是這樣通過『同學錄』來傳遞感情的。」方女士的女兒快小學畢業了,最近女兒告訴她,班上的同學們都買了同學錄,她也想買一本來給同學們籤名留念。方女士說,這個她當然很支持,立刻給孩子網購了一本,女兒告訴她,同學錄放課桌上,同學們都很積極去留言,寫完後又很自覺地放回原位。
00後的同學錄
「00後的孩子受網絡影響,更多地接觸到了『網絡語言』,在寫同學錄時語言也更活潑。」方女士笑著說,比如有些祝福語「奧力給」、「賽高」等網絡語在理解上還真是有些「代溝」。
厚街中心小學六年級(四)班畢業留念
厚街中學2020年畢業紀念冊
各式各樣的畢業告別
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不同的年代
必定造就不一樣的青少年群體
今天我們所說的「代溝」
卻真實記錄下了已經逝去的青春
……
厚中首屆高中畢業生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
1974年,厚街圩小學三年級(1)班留念
1974屆厚街中學高二(2)班合影
厚街中學87屆學生風採
厚街中學87屆文科畢業班師生合影
青春被定格在一張小小的照片上
多年以後,再次翻看
腦海中浮現的還是
同學們最青春、最可愛的模樣
文稿:塗丫 紫凝
圖片:紫凝 塗丫 受訪者提供
視頻:田沐
編輯:董慶茹
版式:王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