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伊頓公學,為何如此優秀,絕不是因為舒服的素質教育

2020-12-11 歷史有風

這段時間,隨著各地高考分數的逐漸公布,高考填志願逐漸成為人們口中的熱門話題,而關於各地的高考狀元、高考名校也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這種情況無可厚非,有高考生的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分數進入一個理想的大學;沒有高考生的家庭希望藉此看看那個中學升學率最高,以便提早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這些中學。

無論哪種情況,這都體現了當下以家長為代表的社會整體對於教育的重視,而每年的此時也會出現另一種聲音,那就是覺得高考太殘酷,應該減輕學生負擔,降低學生壓力。

這種聲音主要來自知名媒體人、公知大V、企業富豪等社會精英。

他們列出的理由一般有以下兩點,一是當下的高考制度給學生太多壓力,讓學生起早貪黑,忙於各種補習班,比上班的家長還累,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二是以西方發達國家倡導的素質教育為例,覺得學生應該像他們一樣快樂學習,輕鬆成長。

他們把這些稱之為素質教育,並在傳播的潛意識裡將素質教育與減負、減壓劃等號,然而輕鬆、舒服、無壓力真的就是素質教育嗎?西方發達國家的素質教育真的就很輕鬆嗎?

我們以英國最牛的伊頓公學為例,這所創建於15世紀的私立中學,距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算得上是世界最古老的中學之一,那麼這所中學到底有多厲害呢?

從這所學校的官網和相關館藏資料中可以查閱到,這所中學自建立以來,在英國開啟憲政時代後,已經為英國培養了20多位首相。

從1721年的英國首任首相算起,每屆首相任期大致保持在五年,除開連任因素,在這近300年的時間裡,英國一共誕生了近60位首相,而這意味著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由伊頓公學培養出來的,如果加入連任因素,這一比例會更高。這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所中學來看,其培養國家領導人的比例都應該算是最高的。

除了政治領域,在社會科學領域,這所學校一樣出眾。如今你能叫得出名的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打敗拿破崙的韋爾斯利、《美麗新世界》作者赫胥黎、《動物莊園》作者奧威爾等一大批近現代傑出人物均出自這所學校。

按照伊頓公學官網的介紹,這所學校每年有7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哈佛、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

那麼如此優秀的畢業成績,是有大家所認為的輕鬆的、毫無壓力的所謂素質教育所帶來的嗎?

當然不是,查看伊頓公學的教學安排和計劃,學校實行寄宿制,學生每天的日常作息為早上七點至晚上九點,這和今天我們許多高中類似,其課程安排上的緊湊型一點不亞於國內的高中教學。

除去日常的基礎課程教學,這所學校確實講究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但說出來你會發現這和國內所倡導的大相逕庭,和日常媒體所宣傳的西方的無壓力、無負擔的學習更是南轅北轍。

這所學校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課程的基礎上,必須熟練掌握至少兩門外語,此外,體育、音樂、舞蹈等國內的選修課程,也是他們的專業必修課程。

課堂之外,還有學校每周舉辦的各類學術講座,對於講座的參與度與課堂成績同等考核。

在這種基礎課程加外語選修加專業必修加學術講座的高密度教學安排的情況下,學生幾乎沒有其他時間思考學習以外的事情。

與緊張的學習相比,這所學校的評比更為殘酷,且無所不在,似乎就是故意在給學生壓力。

按照伊頓公學的獎懲辦法,學生的宿舍、就餐、校服直接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穿不同的校服、在不同的餐區就餐、住不同的宿舍。這完全就是將標籤隨時隨地貼在了學生身上。

這要放在國內,估計好多家長和媒體早已玻璃心碎,開始痛斥學校的不公平與非人的待遇了。

但這就是伊頓公學,那個傳說中英國最好的中學,從那裡走出來的精英絕不是舒適的所謂「素質教育」環境下造就出來的,他們的學習壓力要比國內的中學大得多。

最近電視比較熱播的有兩部電視劇,一部是由孫紅雷主演的,講陪孩子留學的,一部是由張嘉譯主演的,講陪孩子高考的,到底哪種孩子更受觀眾歡迎,或者說更能表達你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期許,相信大家的心都是明亮的,雖然那只是虛構的電視劇,但至少也能反映冰山一角。

在這個信息互通、萬物互聯的新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和觀察社會的精英人士,但也有了更多的機會被他們熬了一遍又一遍的毒雞湯所灌暈。

廣播裡、電視上、網絡上,他們一遍一遍的告訴我們,孩子太辛苦,應該給孩子減負,背後他們卻不知已經給孩子請了多少私教;他們在公開場合說他們從不在乎學歷,背後卻將他們的孩子送到一所所名校錘鍊;他們鼓吹無壓、無負的素質教育,但他們的孩子走上臺卻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這些毒雞湯的熬製可能是為了迎合社會大眾的口味,或者是剛好高高在上的一種習慣,但無論哪種,他們的孩子本就贏在了起跑線,更何況熬湯的人還從不喝湯呢。

生而為人,就一定知道生活從不容易,如何在這不易之中獲得一點優勢,毒雞湯從來都是「毀人不倦」,在拒絕毒雞湯以外,我們必須明白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一個精英,或者一個富裕的社會是從舒服中而來的。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的伊頓公學為何如此重視體育?
    他們認為,運動的本質其實是人格教育,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伊頓公學裡面的體育教育以及背後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伊頓公學的賽艇比賽)不僅是賽艇,11人制的足球比賽也是1841年在伊頓形成的;1860年的時候,伊頓公學制定了最早的現代曲棍球規則;另外,伊頓還獨創了許多只有的體育項目,例如伊頓牆球、伊頓五人、伊頓野地足球等
  • 英國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王室培訓基地
    其實所謂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很容易在字面上讓人迷惑,以為這是專門由政府出資開辦,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一般市民子弟受教育的機會,如同國立大學一樣。實際上公學和政府無關,只是表示學校可以公開招生,而不只限於特定宗教、種族或地區的學生。當然,如同哈羅公學的歷史一樣,早期的公學也是開放給窮人的孩子就讀,因為富家子弟多有私人教師專門輔導。
  • 伊頓公學關閉學校轉為線上授課?線上教育可靠嗎
    伊頓公學宿舍環境伊頓公學宿舍的樓梯拐角處有一個立櫃,學生們的手機等電子設備晚上上交給舍管老師後就是存放在這個柜子裡的。英國公學學費高昂,入學門檻很高,因此學生的起點非常高,無論是學習氛圍還是學生本身的素質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培養精英的「沃土」。
  • 伊頓公學竟不是第一?解惑英國最頂尖寄宿中學排名
    最近,外灘教育記者特別邀請滬上知名留學機構的英國留學專家,為大家解讀英國中學榜單,以及申請英國頂尖寄宿中學的「黃金時間點」。英國中學裡的「Original 9」排名提到英國中學,中國家長腦海裡跳出來的,應該不是「哈羅公學」,就是「伊頓公學」。
  • 伊頓公學新校長弱化精英主義
    [摘要]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伊頓公學新任校長西蒙·亨德森(Simon Henderson)將一改伊頓公學一貫的態度,採取綜合措施著眼於學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而不是過分強調精英主義。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伊頓公學新任校長西蒙·亨德森(Simon Henderson)將一改伊頓公學一貫的態度,採取綜合措施著眼於學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而不是過分強調精英主義。亨德森表示,「學校的重中之重是要使得學生在未來的人生和工作中能夠收穫幸福和成功。」作為伊頓公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校長,西蒙·亨德森想要培養學生們的情商,為他們提供一種「全面素質教育」。
  • Eden Grove伊頓水郡-英國伊頓公學申請規則
    伊頓公學在過去是貴族學校,世家子弟出生後即要註冊。現在,伊頓公學則要求所有想來伊頓的男孩在10歲半之前必須提交申請,經過筆試、面試層層篩選後,最優秀的260名男生將在13歲時入學接受全寄宿制教育。在中國大陸,每年只有極其優秀的學生才能入讀伊頓公學。  事實上伊頓公學所屬的英國私立教育體系招生情況大都如此。
  • 尋訪伊頓公學 感悟變與不變
    新華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 王琦)伊頓公學作為英國知名的精英中學,曾經培養出多位英國首相,被譽為「首相搖籃」。優秀的教育需要長期積澱過程,絕非簡單「嫁接」。時至今日,伊頓公學始終通過匠心打造獨具特色的教育方式。
  • Eden Grove伊頓水郡-英國伊頓公學申請潛規則揭秘
    現在,伊頓公學則要求所有想來伊頓的男孩在10歲半之前必須提交申請,經過筆試、面試層層篩選後,最優秀的260名男生將在13歲時入學接受全寄宿制教育。在中國大陸,每年只有極其優秀的學生才能入讀伊頓公學。 事實上伊頓公學所屬的英國私立教育體系招生情況大都如此。
  • 伊頓公學面試官:我們最喜歡這樣的boy
    真正向世界敞開大門學生的構成決定了學校的特徵,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伊頓更加突出這一點的學校了。幾百年來接收英國統治階級的後代,將其打造成政治領袖和領導人物。這一傳統如今已經改變,新的入學制度已經使窮人家的聰明孩子,以及來自海外的優秀學生進入伊頓。伊頓學生帶著用花朵裝飾帽子,將進行歷史悠久的划船遊行。
  • 中國學生上不了伊頓公學?身邊的伊頓男神這樣說
    伊頓學生參加GCSE和A-level考試,成績幾乎都為優秀,因為通過伊頓的教育,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早已超過普通學校的考綱要求。在伊頓,從來沒有一刀切的「快慢班」伊頓有分班,卻並不是按照成績籠統地分班,而是把每個學科分成不同的班級,且每個班都不會超過20個學生。
  • 國際教育與財富傳承論壇暨伊頓公學暑期研修項目推廣
    伊頓公學坐落在距倫敦20英裡的溫莎小鎮,擁有近600年歷史,排名全英前十,在全球也廣受讚譽。該校的創始者亨利六世是個特別傳奇的人,他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同時擔任英國和法國國王的人。在創立伊頓之後,他把更多的精力從國家大事,轉到對這所學校的管理,最後還把法國國王的位置讓了出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伊頓感興趣呢?因為它不僅是一所傳統男校,更是一所面向當前教育環境下的精英學校。
  • 伊頓公學為何不裝空調
    作為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伊頓公學至今仍設在一座古堡裡,學生宿舍裡既無空調也無電話,甚至沒有自來水,學生用水需自己到井裡去打水,諸如洗衣服、打掃衛生、收拾桌椅等,必須由學生自己完成。一所 「培養了20位首相,培養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的名校,為何推行如此不近人情的教育模式呢?
  • 伊頓公學憑什麼那麼牛
    世界中學,我獨尊英國伊頓公學,特立獨行,如一堅守。伊頓有很多石破天驚的做法,能夠給我們的教育開眼,開光,開智,很多時候,我讀伊頓,醍醐灌頂,如沐春風,如飲醇酒。 一、報名很早伊頓每年在全世界招收不過區區200人。但伊頓公學規定,孩子一出生,家長立馬就要到伊頓公學預報名,否則不予受理。
  • 伊頓公學助力群星 頂尖教育即登義城——伊頓專家為您深度解讀英國伊頓公學的教育密碼
    但光有錢也是不行的,伊頓要招收的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Bright」。他們希望學生陽光、聰明、充滿活力。據了解,在英國本土,每1500名男孩中只有1人獲得該校入學資格;在2014年,我國有兩萬五千名學生申請該校的面試,最終卻無一人被錄取。
  • 伊頓公學 Eton College
    伊頓格外重視學生的體育,幾乎每天下午都有體育運動。伊頓校園內設有大片運動場地可供學 生使用,足球、網球、英式橄欖、板球,賽艇等一應俱全。學校地址:Windsor Berkshire SL4 6DW。距希斯羅機場 15 分鐘、距蓋特威克機場 50 分鐘車程作為英國貴族男校之翹楚,伊頓公學奉行的是最為傳統的英式紳士教育。
  • 英國伊頓公學是貴族子弟必然選擇 革新後又崛起
    擁有556年歷史的伊頓公學一直以來都是王公貴族子弟們的指定學校,英王儲查爾斯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都畢業於這所學校。伊頓公學這個名字數百年來一直是特權的同義詞,是一個盛產英國精英的地方。但如今這裡可不再是沒精打採的貴族子弟的溫室,新一代的伊頓男生們不是優雅地念頌拉丁文,他們每天要盯著電腦屏幕,設法熟悉微軟資料庫軟體的程序。
  • 作為精英教育標杆的伊頓公學,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它就是英國聲譽最高的私立中學,全世界知名的貴族學府——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伊頓公學坐落在倫敦20英裡的溫莎小鎮,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地處白金漢郡的泰晤士河河畔,與女王鍾愛的溫莎宮隔岸相望,它是一座古老的學府,由亨利六世於1440年創辦,至今已有將近600年的歷史了。
  • 英國伊頓公學校長:新冠肺炎是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矯正器」,深層...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享譽世界的英國頂級私立學校伊頓公學校長亨德森近日表示,由於對教育不平等現象的不滿,新冠肺炎正在引發類似於兩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大社會變革。在這個時候,我們更加需要有同理心、團結和公平"亨德森校長說,"每個機構在病毒大流行期間的所作所為,都會被歷史來裁判。毫無疑問,不平等現象正在擴大,在教育領域尤其如此"。亨德森稱,新冠疫情就像兩次世界大戰一樣,是深層改革的誘因。
  • 英國公學:以嚴格著稱的中學教育
    英國公學在英國中等教育體系中最具特色,注重社會精英的培養和學生性格的訓練,採取嚴格的紀律教育,擁有極高的教育質量,它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優秀品格的培養,對我國教育有重要啟示。其學校名義為公學,實際是私立學校,並且是獨立學校,英國政府無權幹預學校管理。這種學校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公學。  英國公學的歷史由來  即使是不知道英國公學的人,也恐怕不會不知道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溫切斯特公學,這是英國聲名最為顯赫的三所公學。英國公學是英國國民文化與性格的集中體現,也是英國中學教育的典範。
  • 教育大臣支持伊頓招收女生,「男女混校」會是未來的大趨勢嗎?
    伊頓公學作為英國知名四大男生獨立寄宿公學之一,一直以來英王室成員都會把男孩送到伊頓公學讀書,還培養了20位英國首相,現任英國首相詹森也出身自伊頓公學。伊頓公學也是中國家長們耳熟能詳的「牛劍offer收割機」,A-level/GCSE成績優異,牛劍錄取比例很高,而且至今與牛津和劍橋有許多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