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一刀手工雕刻 告慰逝者寄哀思

2020-12-25 海報新聞

用機器雕刻墓碑,來錢快又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近年來從事手工雕刻墓碑的人越來越少。然而,在坊子區黃旗堡街道顏家汶畔村,61歲的顏景秋一直堅守著自己手工雕刻墓碑的行當。他從事刻碑行業有些年頭了,一直兢兢業業,將每一塊墓碑都刻得工工整整。「機器刻的字可能比手工刻的好看些,但給人的感覺是冷冰冰,手工雕刻更能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感情。」3月30日,顏景秋對記者說。

老兩口一起上陣

3月3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顏景秋工作的場所位於坊子區黃旗堡街道顏家汶畔村東北方向,緊挨一條大路,每年清明節前這段時間,他格外忙碌,實在忙不過來,就讓老伴幫忙描圖。「我只是給他打打下手,幫忙描圖、描字,雕刻的活我幹不了。」顏景秋的老伴對記者說。

在這裡,顏景秋和老伴、孫子置身一片石材中,他的老伴細心地描畫龍鳳圖案、刻碑頭,而他則耐心細緻地用刻刀雕刻,在石材上展示自己的「藝術」。顏景秋刻起碑來神情專注,刻刀在他的手裡時而像畫筆,時而像毛筆,將石碑上的「龍鳳朝日」圖案刻畫得栩栩如生,他刻的每一個字筆劃都非常精確,字體蒼勁有力,可以看出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

老人身邊放著一把把老式刻刀。顏景秋告訴記者,這些老式刻刀已陪伴他30多年了,雖然他有電動刻刀,但還是老式刻刀用著順手,雕刻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從事這一行30多載,已經雕刻2000多通

顏景秋告訴記者,他今年61歲了,從事手工雕刻墓碑這一行當已經30多年,截至目前已經雕刻2000多通,他所雕刻的墓碑遍布坊子區黃旗堡街道、坊安街道及峽山區等地。老人告訴記者,雕刻墓碑是門精細的手藝,還要有美術和書法功底,不是什麼人都能幹得了的。

談及自己與這一行當結緣的經歷,顏景秋老人打開了話匣子。原來,老人自幼喜歡畫畫,也喜愛書法,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讀高中時,他從同學那裡借來了一本畫冊,愛不釋手,學習之餘經常參照著畫冊練習繪畫,畫得有模有樣。高中畢業後,他回家務農,閒暇之餘就練習繪畫、書法,書法技藝也有了長足進步。每年春節前,他都會買來紅紙寫春聯,拿到集市上銷售。「我賣春聯賣了有20多年。」顏景秋對記者說,他的一位親戚曾在甘肅做手工雕刻墓碑的活,回到黃旗堡街道老家後,見他喜歡書法、繪畫,便建議他學習手工雕刻墓碑技術。就這樣,顏景秋跟隨親戚學習了五六年,之後開始獨立從事手工刻墓碑這一行當,一幹就是30多年。

如今顏景秋不僅在美術繪畫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詣,而且也有很深的書法功底,練就了魏碑、唐楷、行書等多種字體。「刻字的時候,手一定要穩,要有力度,精力要集中,如果出錯整塊花崗巖石料就毀了。」顏景秋雕刻時,花崗巖的粉末隨風散落在碑面上,整個碑面像蒙上了一層面紗。待雕刻完成,老人用手輕輕一擦,帶有「龍鳳朝日」刻畫、字跡蒼勁有力的碑面整個呈現在眼前。經過他的細細雕琢,一塊塊石材變身為生者追憶逝者的載體,給生冷的石板注入了生命力。

雕刻技藝精湛,贏得鄉鄰認同

老人說,刻碑的程序有很多,如找點、畫格、刻碑頭、起邊等,非常費時費力。「手工雕刻速度慢,且文字不夠標準,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現在手工雕刻墓碑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多都用機器雕刻取代。」顏景秋說,曾經有人也勸他採用機器雕刻,不僅省力而且來錢快,但老人並沒有這樣做。他始終認為墓碑是後人對先輩感情的寄託,機器刻的字可能更漂亮一些,但是沒有靈性,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所以他堅持手工刻碑。

傳統的手工雕刻要先用筆將要雕刻的紋飾圖案及文字寫出來、畫出來,然後一錘錘一刀刀,叮叮噹噹,讓碑面上的圖畫、文字完美地展現出來,雖然耗時較長,但是工藝更加流暢自然,沒有那種呆板單調的感覺。

顏景秋算了算,這些年來經他手刻的墓碑已有2000多通。每製作一塊墓碑,就意味著有人離開了這個世界。老人說,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懷著複雜的心情來幹這一行,雖然幹這一行和其他行業一樣,都是為了生計,但他還是覺得有所不同,因為別的生意多是喜事、好事,而來找他的顧客,卻是因為家裡失去了親人。每當一個人孤身在一塊塊墓碑中間雕刻時,他總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

現在,周圍的很多鄉親都非常認同顏景秋老人的手工雕刻技術,除了找他雕刻墓碑外,還有不少人找他雕刻村志、功德碑等。對於老人的堅守,他的老伴及孩子們都非常支持。

顏景秋老人表示,他會一直堅守自己的傳統手工雕刻石碑技藝,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藝術」。

相關焦點

  • 生者奮發,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原標題:生者奮發,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清明追思,家國永念。 昨天,全國舉行哀悼活動,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今晨,全市下半旗誌哀。上午10時,防空警報鳴響,市領導李強、龔正、蔣卓慶、董雲虎、廖國勳等肅立默哀3分鐘,與各界群眾一起緬懷犧牲烈士、悼念逝世同胞。
  • 雲端寄哀思,今年清明移動「5G+雲祭掃」即可預約
    為配合疫情防控下的清明安全祭掃工作,浙江移動近期結合5G、雲計算等通信科技推出多項遠程網絡祭掃應用,包括5G「雲上燭光會」網絡祭奠系統、「5G+雲祭掃」平臺、遠程視頻委託祭掃等多種形式,既有助於避免聚集祭掃風險,又能幫助人們寄託哀思,營造安全、環保的祭掃環境。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戶撒刀是手工的嗎?揭秘戶撒刀製作過程
    雲南戶撒阿昌刀是不是手工製作的,它的製作過程又是怎麼樣的,今天和大家一起看一下雲南戶撒刀的製作流程。一把好的戶撒刀是要經過一系列繁瑣的製作過程才能完成的。戶撒刀的鍛打一般由兩個師傅一起合作,有經驗的老師傅用小錘,控制刀的整體形狀,把握鍛打的位置,徒弟負責拿大錘,根據師傅的位置,加大力度捶打,排乾淨鋼材中的雜質。充分加熱,大小錘反覆交錯鍛打後,由老師傅淬火,戶撒工匠的淬火有其獨特的方式,這也是為何戶撒刀剛柔並濟的主要原因。淬火後刀條還要經過修胚,拋光,粗磨等工序,然後是刀身拉槽和雕刻,這樣一把刀條就算完成了。
  • 緬懷逝者,致敬英雄-人大江南學子共寄哀思
    人大江南通訊社出品|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近日,市民王先生全家動員,給逝去的親人寫祭語,雲端寄思念成為一家人的願望,通過用電子郵箱方式發給陵園。記者了解到,往年也有不少市民通過「留言」的方式追思逝者。「清明節快到了,我跟往年一樣,繼續通過網上祭掃的方式緬懷父母。」剛退休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她從2016年清明節開始,就通過足不出戶的方式緬懷父母。
  • 南京舉行「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各界人士手捧燭臺,告慰逝者、祈願和平。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各界人士手捧燭臺,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 江蘇高校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 「雲」寄哀思
    原標題:「雲」寄哀思,省內高校線上祭英烈 又到清明祭奠時。4月4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江蘇高校紛紛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通過網絡平臺「雲」寄哀思。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近日,市民王先生全家動員,給逝去的親人寫祭語,雲端寄思念成為一家人的願望,通過用電子郵箱方式發給陵園。  記者了解到,往年也有不少市民通過「留言」的方式追思逝者。「清明節快到了,我跟往年一樣,繼續通過網上祭掃的方式緬懷父母。」剛退休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她從2016年清明節開始,就通過足不出戶的方式緬懷父母。
  • 網上雲端寄哀思
    「清明時節寄相思」「爸爸媽媽,給我壓歲錢!」等多篇悼文,記錄無盡的思念,日後讀來,也是一種慰藉。除了清明節,這些年,每年大年初三、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她都會通過網絡祭掃的方式緬懷逝去的親人,方便又環保,也能充分表達心意,她覺得「挺好」。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緬懷方式,她曾把自己清明節網上祭奠父母的截圖發到微博上,兩小時點擊量超過6000次,很多網友點讚。
  • 深切悼念逝者,凝聚前行力量
    南國早報記者 蘇華攝在南寧民族廣場,一男士在哀悼時忍不住流下淚水。 南國早報記者 蘇華攝廣西各地海事部門組織海巡船艇統一鳴笛,舉行默哀儀式。清明寄哀思。4月4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緬懷在抗疫鬥爭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廣西各界民眾也自發開展哀悼活動,祈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出發。哀思,將凝聚為鬥志與力量。春暖花開,陰霾終會散去,抗疫必定勝利。
  • 木雕純手工雕刻與機器電腦雕刻的實際區別
    雕刻在我的文章中己經寫了非常多,但還是總有很多朋友會問什麼樣的雕刻才能真正算得上藝術雕刻。藝術雕刻一定是雕刻匠者構思打坯,再經過修光雕刻後或打磨或清刀雕刻後完成才能真正算得上藝術雕刻這是標準硬性條件。小葉黃楊木清刀雕刻達摩那麼如何去看一件雕刻作品是不是純手工雕刻的?
  • 斯洛伐克雕刻家制刀大師斯特凡·艾伯特手工作品聖劍
    斯洛伐克雕刻家,制刀大師斯特凡·艾伯特手工作品,孤品唯一,國際手工制刀屆殿堂級人物,一刀難求,其金屬雕刻和點刻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作品獲獎無數,多以歐洲神話故事為題材。斯特凡,斯洛伐克雕刻家,制刀師,此款採用大馬士革鋼製作,刀鞘雕刻,帶有精美雕刻木盒,收藏佳品全長:1039mm ,刃長:860mm 刃寬:42mm 刃厚:5.5mm 刃材:大馬士革 硬度:60-62HRC, 龍骨:全龍骨 柄材;木鞘雕刻+大馬士革刀枕 刀鞘材質:木質雕刻 產地:斯洛伐克
  • 遼寧:代祭託哀思
    光明日報記者 劉 勇  「陳祭、參祖、降祖、三獻、慰祖、辭祖、撤祭……」4月1日上午9時,15分鐘的遼寧省大連市殯儀館第一場免費直播代祭服務在網際網路上開始,家屬可以在直播間表達思念、匯報近況、分享幸福、告慰先人。「整個儀式很隆重,能夠表達我們的哀思。」此次代祭家庭的鄒女士表示,「以後我們也計劃在家祭奠老人。」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幾十年來,祭掃的方式不斷更替,香蠟紙錢逐漸被鮮花所取代,但親人間的羈絆、對逝者的緬懷卻從未改變。 日頭漸高,在離磨盤山公墓正門尚有一公裡的路口,已有小販在路口支攤售賣祭掃用的鮮花。越靠近磨盤山公墓,鮮花攤便越密集。 「往年清明節前的周末,這條路堵得車都開不動,更別說停車了。」
  • 關於雕刻木偶的工具知識---手工工具
    刻刀 木雕刻刀一般分為打胚刀、修光刀。具體如下:上圖左側4把為打胚刀,右側6把為修光刀。打胚刀刀頭尾部為套筒狀,套裝在木柄上,修光刀刀頭尾部是嵌入木柄內。打胚刀需要藉助打把敲擊木柄尾部,進行削切木料,修光刀不可以背部打擊,只能用手和身體的力量去修整木料。
  • 清明時節寄哀思,謹以此文悼念逝者。珍惜時光,不負光陰
    清明時節寄哀思。 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但是,是每個人都無法避開的話題。看淡人生,卻不輕言生死。我想,如果一個人能夠活到一定的年齡,沒有疾病安靜的離開這個世界,那應該是最完美的了。所謂的壽終正寢。
  • 潮州一小學開展網絡祭掃,線上獻花和作文寄哀思
    昌黎路小學的學生在家寫作文寄哀思。往年清明前夕,該校都會組織少先隊員代表到潮州西湖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祭掃活動。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該校則通過網絡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絡祭掃活動。
  • 過去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思,人們會在清明節時 螞蟻莊園4月4日...
    過去,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思,人們會在清明節時?以上是2020年4月4日螞蟻莊園的題目,答對即可領取180g小雞飼料作為獎勵。那麼答案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當前位置:全部攻略 > 視頻攻略 > 支付寶 > 正文 過去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