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類遊戲,看似無害實則暗藏「致命」危險!孩子再喜歡也別玩

2020-10-03 崔玉濤育學園

眼瞅著馬上就要放假了,大家的外出行程都規劃好了嗎?

真的很羨慕那些沒有娃的家庭,自由自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可對於我們這些有娃的家庭來說,好像除了遊樂場就沒有其他更合適的地兒了。

不過,有時候遊樂場並不安全,甚至暗藏了很多「致命」危險,尤其是下面這5類遊戲項目。

我們在帶孩子外出遊玩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大意。

01充氣類遊樂設施

充氣城堡、充氣滑梯等充氣類設施是遊樂場的必備,外形大、充氣足,看起來安全、不易磕碰,很多家長就忽視了它們的安全性,也成了很多孩子的必玩項目。

殊不知,這類設施質量參差不齊,固定措施簡單,容易發生踩踏,遇到大風天氣易被掀翻、吹飛,導致兒童摔傷和壓傷;當遇到炎熱天氣,經過暴曬還會膨脹存在爆炸破裂的風險。

此外,孩子在充氣城堡內很難保持平衡,孩子比較多的情況下,彼此容易碰撞、踩傷。

據統計,近5年至少發生了23起充氣城堡事故,甚至一度處於監管盲區。

充氣類遊樂設施,是看起來好玩但也是有安全隱患的「龐然大物」,小寶寶們還是儘可能選擇室內、安全性較高的項目玩。

02高空類遊樂設施

兩、三歲的孩子活潑好動,精力旺盛,不少膽大的孩子喜歡玩一些兒童過山車、高空拓展類訓練項目。

但孩子往往不會很恰當地保護自己,因此相較成人來說容易發生意外,如高空墜落、撞傷或者軋傷等。

巴西一個主題公園內的兒童過山車曾在運行時突然脫軌,10餘名乘客被甩出,導致3名兒童受傷。

因為過山車屬於離心力很強的項目,一旦出現事故,也很容易發生危險。

高空項目,確實很刺激,玩的時候也很爽,不光小孩喜歡也是很多大人的摯愛。

但是要提醒小朋友要系好安全帶,抓好把手,保護好自己。

當然,要是能少玩就最好了!

03滑梯

很多商家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會特別建設很多又長又陡的滑梯(老阿姨看著都怕),年齡小的孩子安全意識差,很容易發生踩踏、擁擠和受傷事故。

3歲以下的孩子,在玩滑梯時應該選擇合適的高度,咱就別跟小哥哥小姐姐們去擠了。

此外,家長也應該陪伴在旁保護,一步也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因為除了滑梯,其他的安全防護措施有時候對太小的寶寶而言,也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04遊泳館、景觀噴泉

遊泳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體力、提高感覺細胞的敏感性和身體的協調性,是很多孩子的「必修課」。

現在不少地區的遊泳館已經陸續開放,但帶孩子遊泳,家長也要保證孩子在視線範圍內。

之前就有過家長帶孩子遊泳,只顧玩手機導致一歲寶寶90秒溺亡的悲劇。

遊樂園和景區經常會配有景觀噴泉,當噴泉與音樂一起起舞的時候也是孩子最興奮的時候。但看似安全的噴泉也有安全隱患。

一個直徑5釐米的噴泉在開啟不到3秒鐘的時間裡,噴出的水柱可將體重50公斤的人輕鬆抬起,威力類似水炮,孩子易觸電、受傷。

公安部消防局宣教中心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將10斤左右的西瓜放在噴泉泉眼上,噴泉噴出水的瞬間,西瓜直接被衝到了3米的高空。

所以說我們可以帶孩子看噴泉,但千萬不要讓孩子在噴泉內嬉鬧玩耍。

05蹦床

蹦床是遊樂場的標配,甚至還有專門的蹦床主題樂園。

蹦床彈性大,小朋友站在上面穩定性小,特別是許多人一起玩,或者體重差異大的孩子在一起玩時,最容易發生危險。

蹦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在短時間內一上一下,身體經常性處於「失重」狀態,如同高處墜落,孩子容易造成脊柱損傷,骨折等。

小朋友暫時先不要接觸蹦床項目,等年齡大一點再玩也不遲。

06安全事故頻發,該如何保護孩子

小編說了這麼多,舉了這麼多安全事故的例子,很多家長會覺得很可怕,難道只能把孩子們「圈養」在家裡哪裡也不去才最安全嗎?

當然不是!注意以下幾點安全防範,也可以適當的帶孩子去玩,畢竟孩子玩的安全又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 選擇正規的遊樂場所

帶孩子去遊樂場,選擇正規場所是第一位的。絕不帶孩子玩設備陳舊、無防護措施的遊樂項目。

  • 仔細閱讀安全須知,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玩之前要仔細閱讀安全須知,查看可以玩的年齡、身高、注意事項,不讓孩子乘坐未檢、檢驗不合格或超期未檢的遊樂設施,並聽從工作人員安排和指揮。

  • 提前做好安全防範很有必要

去遊樂場前,家長要做好足夠的防範措施,給孩子穿寬鬆,沒有系帶、亮顏色的衣服;不佩戴尖銳物品,不穿不方便的裙子;孩子玩樂時務必保持在家長的視線範圍之內。

  • 如果發生意外怎麼辦?

意外發生,人們總會驚慌失措,尤其是孩子,會大聲喊叫加重了不安全因素。家長平時在家可以多跟孩子做情景演示,當意外發生,要保持鎮定不慌張,用手勢向身邊的人或工作人員示意緊急停止。聽工作人員的安排和指揮,等待救援。如果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時發生意外狀況,要注意保留現場的音頻、視頻、監控資料,方便日後維權使用。

其次,如果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遇到關節扭傷、韌帶損傷、骨折或者其它意外狀況時,家長一定冷靜處理,避免二次傷害。

(1)發生意外時,立即停止運動,不能四處挪動。

(2)撥開孩子身邊的危險因素,疏散人群,保證周邊環境安全。

  • 希望儘快出臺行業標準,讓從業者有規可依,讓消費者有法可依。

2019年7月,《充氣式遊樂設施安全規範》國家標準正式開始實施,對設施的錨固和壓載系統提出了明確要求。除大型遊樂設施受《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約束之外,還有很多小型兒童遊樂設施並沒有行業標準,生產者無需具備特定資質,經營者只需要辦理工商執照等普通證照就可以開店經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有關部門應儘快出臺行業標準,一定要把兒童遊樂設施囊括進來。讓從業者有規可依,讓監管不再缺位。這也是家長們最安心的問題,也是真正防止兒童遊樂設施安全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

只要家長們做好防範措施和準備,選擇正規的遊樂場所,教會孩子危機處理方法,選擇適齡項目,儘量減少玩高危項目的頻次就可以啦!當然,如果等孩子年齡大一點再玩,安全性會更高哦~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保護孩子安全,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這5類遊戲寶寶都愛玩,看似無害實則暗藏「致命」危險
    有了孩子之後,爸爸媽媽總是忍不住想要和寶寶親近,尤其是孩子懂事以後,親子之間少不了一些有趣的互動。所以這個十一小長假,很多寶爸寶媽放假在家陪伴孩子,帶孩子去一些遊樂場所玩耍。但是因為寶寶過於弱小,在帶寶寶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大意。遊樂場裡這五類遊戲寶寶都愛玩,但卻暗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寶爸寶媽們溜娃要注意,別讓遊樂場變成「驚魂場」!
  • 這七類玩具看起來無害,卻對孩子有「致命」危險
    各種各樣的玩具湧入市場,成為每個孩子的家中必備。但是有些玩具對於孩子來說卻有「致命」的危險!軟泥玩具深圳消費者委員會曾發布了一份關於市面上所售17款軟泥玩具的檢測報告,檢測結果顯示這17款玩具中有13款所含硼元素超標。而硼元素含有劇毒,嬰兒只要攝入2-3克即可致命!
  • 這5種遊戲暗藏危險,別再當拿手好戲逗孩子開心啦!
    有些親子互動的遊戲是暗藏危險的,比如「飛高高」、「騎脖馬」、「拔蘿蔔」.......今天為大家盤點:5種最常見的危險親子遊戲,看完就別再對寶寶做啦!這5種危險的親子遊戲,別再跟寶寶玩了!危險遊戲2:轉圈圈很多寶寶喜歡被家長拎著手飛快轉圈,不瞞你說,袋鼠麻麻小時候也挺喜歡,可能是因為周圍事物快速旋轉而頭暈眼花的感覺比較新鮮刺激,但學醫後才知道,這種方式其實很容易讓寶寶關節脫臼。
  • 一塊錢一次的「搖搖車」,看似有趣實則暗藏安全隱患,家長要上心
    但是如果家長知道這種搖搖車看似有趣實則危機重重,還會讓孩子去玩嗎?看似有趣的「搖搖車」實則暗藏著安全隱患1. 搖搖車老化問題搖搖車因為一直放在超市外面經歷風吹雨淋,時間長了它們一定會變得更加脆弱,老化很嚴重,而後就容易破裂。
  • 2020寶寶玩具「黑名單」出爐,五類玩具暗藏危險,別再給娃玩
    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手心裡的寶,爸媽們總是變換著花樣地給孩子買各種玩具,希望寶寶們童年過得有聲有色不孤單。但是玩具也有好壞之分,有五類玩具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在實際的使用當中卻隱藏著很多的危險因素。2020兒童玩具的黑名單,爸媽們要了解,儘量別再給娃玩了。
  • 有一種女人,看似單純無害,實則心機很重
    如果可以,我們多想一路遇到的都是善良好心的人,可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有的人就是善於帶著面具,表面上看似單純無害,可是往往是偽裝的假象,一旦有了利益衝突,就是撕破臉皮的時刻了。
  • 這7種親子遊戲看似普通,實則容易傷到孩子,家長別跟寶寶玩了
    這7種親子遊戲雖然看似普通,實則容易不小心傷到孩子1)拋高高危險指數:★★★★★原因:對於拋高高這個互動遊戲,很多長輩都願意做,而且寶寶由於被拋到空中的那種失重感,會讓孩子覺得這種體驗感很開心但看似很好玩的遊戲,但是也極易造成胳膊的脫臼,或者孩子轉的過於暈,會把握不好磕到身體等等。4)翻跟頭危險指數:★★★★☆原因: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很多爸爸們也許會在睡前,或者是帶娃的時候,讓孩子開始翻跟頭,而小朋友也會願意做這個事情,覺得很有意思。
  • 這樣的女人,看似柔弱,實則很有心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非常簡單的生存之道,不過很多人並不擅長。有的女人看起來無害,事實上卻有滿腹心機,隨時都在盤算著,如何才能損人利己。而她們最有利的武器,就是自己柔柔弱弱的外表。男人對柔弱的女人都有憐憫之心,壓根就不會去懷疑這樣的女人會有什麼陰謀。但恰好就是這種女人,每每都能傷男人於無形。
  • 第五人格:精神病人病歷之監草傑克,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第五人格:精神病人病歷之監草傑克,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弘揚社會正能量,共建良好遊戲環境!大家好,我是你們親愛的相逢君。傑克的第二人格反噬了主人格,影射偵探自己的分裂人格,然而傑克在殺死5個獵物後就銷聲匿跡,可以看出兩個人格屬於互相依存關係,傑克的壞人格(影射監管者人格)在消滅了五個其他人格後自己迷失,成為霧都的遠望者,化身為無形。
  • 下列親子遊戲最好遠離,別等傷到孩子才後悔,玩遊戲選益智更有利
    親子互動遊戲固然好,但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切不可因一時興起,釀成大禍。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和孩子玩一些舉高高、騎大馬之類的親子遊戲,殊不知,這些看似好玩、有樂趣的親子遊戲實則暗藏不少危險,由於家長的「不知分寸」,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下列親子遊戲最好遠離,別等傷到孩子才後悔,玩遊戲選益智更有利
    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和孩子玩一些舉高高、騎大馬之類的親子遊戲,殊不知,這些看似好玩、有樂趣的親子遊戲實則暗藏不少危險,由於家長的「不知分寸」,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這些戲水玩具進了黑名單 孩子再喜歡也別玩了
    實際上,&34;這份童真的快樂裡,也暗藏著危險……玩具水槍看似安全卻暗藏危險這類水槍看起來威力不大,卻可能會成為傷害孩子的隱形&34;。上網一搜,每年被水槍射傷眼睛的案例,比比皆是:山東泰安,一小男孩被加壓玩具水槍擊中眼睛,造成眼結膜充血。
  • 遊樂場裡這幾種遊樂設施,不僅危險還易染病,最好別玩
    很多孩子都喜歡去兒童樂園玩耍,裡面有各種五顏六色的海洋球、各種小城堡、還有多種多樣的蹦床,又好玩又漂亮。可是這些讓寶寶們欲罷不能的玩具卻暗藏危險。 暗藏危險的兒童遊樂設施 說起來,現在孩子的遊樂設施越來越多,非常好玩刺激,甚至吸引了不少成年人,可是危險也潛伏其中。
  • 有一種「糊塗帶娃」叫溼巾擦屁股,看似方便實用,實則暗藏危險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許多家長都喜歡拿溼巾擦拭寶寶的屁股,一方面溼巾柔軟,不像手紙那樣乾燥、僵硬。另一方面,溼巾水分含量大,可以及時清理掉屁股上的髒東西,省去了洗屁股的麻煩。不過,這裡面也有學問,家長拿溼巾擦屁股,看似方便實用,實則暗藏危險!你還在拿溼巾擦拭寶寶屁股嗎?
  • 危險!這些傷人的危險玩具,千萬不要讓孩子買
    生活中很多玩具,看似「好玩有趣」,實則「暗藏殺機」。,寶寶再喜歡、再哭鬧著要,都不能給買!色彩鮮豔,可以隨意組成各種形狀,打著「益智」的口號,是寶寶喜歡,媽媽愛買的玩具。可是這種磁鐵巴克球又圓又小,一旦被孩子誤食,極容易引起鉛和重金屬中毒,後果十分可怕。
  • 這樣的女人,看似無害,實則「道行很深」,一般男人,降不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所以在社會上,某些女人看似無害,實則「道行很深」,一般的男人,千萬不要想不開去「招惹」她們。否則,哼哼!一個女人想做到這一點真的太難了,因為女人是善妒的。如果一個女人只是長得漂亮,學識也高,情商也高,還有錢,是不可能成為這種「完美」女人的。因為你的這些種種,都可以成為嫉妒你的女人攻擊你的點。但如果一個女人,真的能夠讓別人提起來就稱讚的話,那就說明這個女人真的有很強的能力。所以哪怕她看著很無害,平易近人,甚至還很好說話。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了
    近些年,情商這個詞越來越被人重視,家長們更加在乎孩子情商的培養,和一個情商高的人相處,會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相反,和一個情商低的人相處則會讓人心情糟糕。情商這種東西並非與生俱來的,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可別沾沾自喜了。
  • 這些遊樂設施隱藏致命危險,還易導致染病,就在身邊家長要注意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每次在假期的時候,都會比較頭疼,要知道孩子的精力一般都很足,特別是玩遊戲的時候,一個沒注意,可能把整個家都拆了。於是就有家長會在周末,或者是假期的時候帶著孩子到外面的遊樂設施玩耍。一來寶媽可以省了收拾房間的煩惱,二來父母可以跟孩子一同進行親子遊戲。
  • 兒童玩具暗藏健康隱患——水晶泥的致命誘惑
    這類產品尤其深受家長和低齡孩子的歡迎,成為不少家庭親子手工互動的輔助道具。然而,專家卻提醒,Q彈剔透的水晶泥可能隱藏著極大的健康安全風險,誤服硼砂(水)可致毒。 水晶泥這麼「火」 史萊姆水晶泥是什麼? 史萊姆是一種在電子遊戲和奇幻小說中經常出現的虛構生物。
  • 這3類嬰兒用品看似乾淨衛生,實則容易繁衍細菌,小心孩子遭罪
    當代年輕父母養育小孩都比較精細,但凡衣食住行中給孩子所用的貼身物件,基本上都是孕嬰店的高級貨。可有時候東西使用時間長,也會導致細菌殘留難清洗,從而危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主要是因為其他孩子發燒都是先流鼻涕或者咳嗽,而自己女兒則是嗓子發炎從而引起低燒。用醫生的話說:「估計孩子入嘴的東西不太乾淨,多是細菌感染,這點應該和水杯碗筷等脫不了干係。」可李芳向來都是愛乾淨的人,不僅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就連孩子的衣物都一天天更換一遍,怎麼會有入嘴的東西不乾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