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全面評測 聊聊降噪和音質

2021-01-16 3H數碼

前言

說實話,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花粉」,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手機資訊,看看有沒有華為的最新動態。我是為何對華為產品產生極大興趣的呢?這還得從買過的華為HUAWEI P20 Pro講起,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獨樹一幟的極光色、優秀的徠卡三攝鏡頭配置以及流暢體驗讓我對這款手機,讚不絕口。不同於其他產品的體驗,是我選擇華為產品的一大原因。

而作為一名HiFi音頻愛好者,其實一直在關注華為在音頻方面的動作,華為在2019年發布「1+8+N」全場景戰略時,就發現,連續出現了智能音箱和耳機兩個音頻類別,足足佔據了整個品類的1/4,這舉足輕重的位置,看來音頻對華為來講,非常重要。

無線智能音箱,有了;真無線降噪耳機,也有了,唯獨缺少大耳類產品。當有消息稱,華為將要發布一款無線降噪耳機時,我腦袋裡冒出了一連串問題:降噪能行嗎?音質到底屬於什麼檔位?外觀又會有怎樣突破呢?

先說結論,華為發布的這款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應該是我用過的無線降噪大耳中,不管是降噪效果還是音質,以及外觀設計,都做到「極致」的HiFi類產品。

咱們開門見山,先來講降噪體驗。

降噪:不再是刻板的「一刀切」

我們平時佩戴耳機的場景,可能有地鐵、機場等重噪環境,也有咖啡廳、圖書館等相對噪音幹擾較少甚至安靜的環境。此時,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能夠根據使用場景的具體噪音情況,對降噪效果智能調配。讓整體聽感體驗更為豐富,是這款耳機的核心亮點。

好的降噪效果,離不開強大的硬體配置,這款耳機在單邊腔體中,集成了4個麥克風,兩邊共計8麥克風組成拾音系統,其中用於降噪的分別是外向麥克風和內向麥克風,前者負責拾取外界噪音;後者負責拾取耳機內部噪音,而IMU環境傳感器則對這款降噪耳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與麥克風,並配合降噪控制系統,讓降噪變得更加智能!

圖註:智慧生活APP 耳機設置截圖

先精準的識別出所處外界噪聲環境,之後根據環境自動調節三種降噪模式,看到這裡估計小夥伴會問了,別家都是在降噪耳機中,提供了「無級」降噪調節,為什麼華為只有三種降噪模式呢?

簡單來講,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降噪模式,已經含蓋了機、地鐵、高鐵、計程車、公交車、鬧市、街頭、咖啡館和餐廳等多個主動降噪高頻使用場景,對大眾消費者而言,不用再進行繁冗複雜的降噪模式調節,化繁為簡,才是提升體驗的關鍵。

圖註:快捷操作簡單易用

接下來講講實際體驗。

拿到這款耳機在連接手機,並把降噪方式放在「智慧動態」模式後,我就開啟了全天佩戴耳機測試環節。走在路面上,能夠感覺到耳機對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聲、車流聲都能有很好的消噪處理,幾乎聽不見外界噪聲。當然汽車鳴笛聲音,還是可以聽見的,這裡我要講下,聽清鳴笛是為避免出現安全問題,是正常聲音表現,並不代表降噪效果不好。

圖註:即使戴眼鏡佩戴 也非常舒服 毫無

當我在早/晚高峰搭乘地鐵時,隨著噪聲的增加,能夠明顯感受到耳機的降噪效果也加深了,不過絲毫沒有影響到音質,也沒有眩暈感。此外,即便是在相對嘈雜的環境下聽輕柔風格的音樂,耳機也能很好地進行消噪處理。相對於其它在降噪上「一刀切」的耳機來說,通常耳機未必會把降噪效果調整至這麼深,還要考慮到其它場景,而這裡經過動態調整後的降噪效果就格外明顯。

進入到辦公室後,能感覺降噪效果因周圍較為安靜的環境,減輕了。

這一段通勤過程,我全程都沒有再在手機上再進行降噪調整,一切都是自適應的。不管身處何種嘈雜環境,都有很好的降噪效果,這讓我想到之前一位媒體朋友說的一句話:科技,就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這句話用在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智慧動態降噪功能上,再合適不過。

在上邊提到了不管是開啟降噪處在單一環境中,還是處在多變的複雜環境裡,都沒有感到眩暈,其實這和耳機結構有關係:通過三通音管讓耳內空間與後部雙層音腔進行有效連通,除了進行物理濾波噪聲外,更能平衡耳壓,避免眩暈感。

佩戴耳機時,有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希望與外界聲音完全阻隔,比如一邊使用耳機一邊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或者在等飛機、地鐵時需要關注播報信息等。HUAWEI FreeBuds Studio支持環境音/人聲兩種透傳模式,前者主要可以用於在外部環境慢跑、走路時,觀測周圍是否存在危險和需要避讓的行人;後者則可以用於兼顧聽音樂的同時,與周圍朋友進行簡單的交流。作為一個重度耳機黨,說實話這種場景平時遇到的還蠻多,比較實用。

音質:耳目一新 豁然開朗

之前我一直是對無線降噪耳機的音質不感興趣的,因為聽到過的無線降噪大耳,音質都非常一般。很多廠商都把降噪放在第一位,這固然重要,但對於音頻類產品來講,還是堅持我的「信條」:拋開音質不談,就是耍流氓。

咱們先講講硬體配置,華為HUAWEI FreeBuds Studio採用了4層高分子40mm複合振膜,並內置了AKM4377解碼晶片,前者不用多提,大振膜可以帶來更好的動/瞬態表現,後者則隸屬於AKM家中高端解碼晶片,這一系列晶片被AKM稱為Velvet Sound——天鵝絨般的聲音,作為獨立解碼晶片並內置在HUAWEI FreeBuds Studio中,聲音表現又如何?

圖註:體積小巧 便於攜帶

「耳目一新 豁然開朗」,這是我個人對這款耳機音質的評價。

咱們先來講講關閉降噪的聽感。在三頻分布上,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均衡的,不管是流行還是古典,例如弦樂這種非常考驗器材回放的樂器,音質都很健康,我其實很少在無線耳機類產品的音質評測中,使用「健康」這個詞,因為受限於耳機腔體和連接方式,如果傳輸速率不夠,就容易出現丟包,進而影響到音質。

先打個預防針,大家一定要開啟高碼率傳輸模式,如果你使用的是華為P40系或者Mate 40系,直接就能以L2HC連接(傳輸速率高達960kbps)。我用的是其他品牌手機,放在LHDC傳輸協議上,也沒問題。

我大概煲機50小時以上,耳機逐步進入L 狀態。印象最深的就是聲場,整個音場要比我聽過的主流降噪耳機,在橫向和縱向表現上,更有「層次感」,橫向聲場並不算大,但也呈現出扇形,因此在聽小型室內弦樂,如三重奏、四重奏時,並不會覺得擁擠,而良好的縱深感,也讓聲音更加立體。此外,器樂結像是稍微靠後一些的,不算突出,加之混響適中且自然,能表現出一種「廳堂感」,這也是我在無線降噪耳機中,第一次感受到如有線旗艦耳機相似的音場表現。

另外,因整體聲音非常健康,所以人聲中頻並沒有出現「偏科」情況,適合主流的人聲流行曲目。在素質方面,關閉降噪後的聲音密度較高,人聲飽滿,線條感也比較硬朗,加上結像較為突出,所以在人聲表現上,是比較靠前的,此外,中頻很順滑,在聽一些低沉沙啞人聲演唱時,可能會覺得稍微年輕了一些。

在低頻和高頻方面,我個人感覺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尤其是低頻動/瞬態表現,值得多說兩句。我在聽「鼓詩」時,鼓聲變化非常明顯,且容易分辨出來,聲小如落玉盤,聲大如開天地,動態變化強烈;此外,整個鼓聲回彈迅速,有一定下潛,加之不錯的量感和凝聚力,瞬態同樣出色。

高頻是大眾消費者喜歡的類型,不會覺得刺激。但如果按照我自己聽音觀來評判華為HUAWEI FreeBuds Studio,唯一稍顯欠缺的就是高頻「華麗感」,當然,這款耳機在高頻密度和延伸上,都不錯,泛音稍微少一些,就讓高頻偏於保守,缺少一些靈動華麗感。

開啟智慧動態降噪模式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頻密度略有減少,聽感上稍顯活潑一些,除此之外,和關閉降噪的聲音,區別並不大,因此不再做撰述。

最後總結下音質表現吧:聲場縱深感出色,中頻溫潤耐聽,低頻瞬態好,高頻稍顯保守。適合聽流行曲目,以及小型室內樂。

我最喜歡的功能 全場景設備無縫連接

作為一款智能耳機,功能性的體驗則同樣重要,雖然在發布會上官方已經介紹了不少,但此前一直用獨立降噪耳機的我,實際用起來還是會有眼前一亮的驚喜。

全場景設備無縫連接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此前在朋友的蘋果設備上曾體驗過,但當自己用起來後還是感覺到了這個細節功能會讓人產生依賴。不同的是,FreeBuds Studio不受系統束縛,手機、PC、平板之間可以無縫連接,如果不是因為頭戴式耳機的體積和重量,幾乎會忘記自己戴了多久耳機。個人感覺最驚喜的部分在於,當佩戴耳機使用PC聽音樂時,手機來電後耳機也會有呼入提醒,可以說細節相當到位了。

續航和充電:充滿耳機實測為58分鐘,以我為例通常是利用洗澡的間隙進行充電。官方數據是開啟降噪音樂播放20小時,關閉降噪則為24小時音樂播放。不過我並沒有完全使用一種模式到沒電過,降噪開+關的綜合使用來看,我是通勤時都在佩戴,到目前為止,還沒充過電。

此外,在耳機沒電又著急用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快充,充電10分鐘可以聽歌約5小時,足夠應付突如其來的「需求」了。

外觀典雅 佩戴輕盈

從十幾年前,國外一幫街拍達人開始,頭戴式耳機就多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屬性:時尚,並且這種風氣目前已經席捲全球,如果外形不好看,你會認為自己戴了個假耳機。我個人認為FreeBuds Studio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平衡,整體設計既不屬於那種特別張揚的個性群體,也不顯老氣。

尤其是我拿到的晨曦金,並不像目前流行的「土豪金」那種極為耀眼的顏色,而是如同清晨日出時,灑在大地上的那種充滿活力的金色,低調而不失典雅。此外,耳機由圓和線簡單的構成,有一種特別的美感,相對於那些結構複雜的產品,我認為它凸顯出一種「純粹感」。

從側面仔細觀察,耳罩部分從腰線開始到尾部是以一定的角度前傾而非自然下垂的,細節好評。另外一個美點則是耳機支臂,是直徑僅7毫米的圓柱形,小巧而精緻。

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耳墊外層採用蛋白皮革,內層為尼龍布,長時間佩戴頭部沒有產生明顯壓力,耳部也沒有異物感。

支臂的伸縮長度約40mm,最大可彎折150°,能適應從兒童到成人不同大小的頭型,另外伸縮性也適中,不會過緊造成頭部不適,也不會太松胯而佩戴不牢固,個人使用情況是,在勻速跑步過程中,只要不太劇烈晃動,都可以hold住。

總結&購買建議:

華為HUAWEI FreeBuds Studio是國產品牌中,無線降噪耳機的「標杆」嗎?從我體驗至今,可以負責任的回答:

這就是標杆產品。

智能自適應降噪、優秀的音質表現以及「無感」佩戴,完全可以讓我沉浸在音樂中。我想起了耳機貼吧中有位吧友總結的一句話:耳機只是聆聽音樂的橋梁,真正感動我們的,還是音樂本身,華為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就是這樣一座美觀、穩定、高效的橋梁。

圖註:直接別在書包上 也很潮

說了那麼多,那這款無線降噪耳機,到底定位哪些人群呢?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是經常出差,需要高集中度作業,那麼這款耳機推薦給你;如果追求簡潔的體驗並對音質也有較高需求,我也首推;再有,如果你已經購買了華為其他產品,比如平板電腦,想做聲音聯動,那麼自家的華為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就是首選啦。

相關焦點

  • 華為首款頭戴耳機 FreeBuds Studio 體驗:降噪和音質水準,能進入第...
    華為需要一款能代表音頻實力和未來潛力的頭戴耳機。選在華為最重要的 Mate 系列發布會發布它,意味深長——Mate 系列代表了華為在手機產品研發技術上的頂尖實力,因為美國對華為的限令,Mate 40 系列有可能成為「絕唱」,而頭戴耳機則是華為在新領域探索的開始。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評測:極致體驗
    今天,筆者就以一名音樂發燒友的身份,為大家帶來這款耳機的評測,來看看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的具體表現如何。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在音質方面的表現,讓我相當滿意,至少在當前的無線頭戴式耳機產品中,這一款產品是我最喜歡的。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評測分享
    好在,十月中旬我已拿到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也一直在用它辦公。對於「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相信我們更有發言權。 以上產品形態各異、使用場景也不盡相同,但大部分都加入了「降噪」這一核心功能點。
  • 圖說頭戴式動態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
    那麼這一次華為到底能否給我們帶來驚喜?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表現究竟如何?下面燕山派就結合自己的體驗感受和大家詳細聊聊。尤其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不僅有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降噪模式可選,還集結多項華為音頻創新技術,構建了領先的智慧動態降噪系統,這也讓其成為全球首款頭戴式智慧動態降噪耳機。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體驗:後來居上的降噪旗艦
    在華為推出了幾款可攜式降噪耳機之後,更專業的產品終於來了,它就是華為FreeBuds Studio藍牙降噪頭戴耳機。雖然現在市場各種無線降噪耳機越來越多,但不得不說能推出這樣產品的寥寥無幾,推出頭戴式耳機,證明華為已經在產品的研發能力上有了新的飛躍,已經邁向更專業的領域。
  • 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開箱:卓越的音質,智慧的降噪
    實現卓越的主動降噪,只是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降噪目標的第一步,而這款耳機的更強大的降噪性能其實是智慧動態降噪。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擁有一套領先的智慧動態降噪系統,由動態感知系統和自適應降噪控制系統構成,能夠精準識別和判斷外界聲場環境變化,並自動在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高自適應性降噪模式間切換。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藍牙耳機簡單評測
    #玩懂手機10月23日資訊,華為昨天正式發布了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隨著這款設備的發布,華為擴大了在聲音領域的產品組合,通過Freebuds Pro華為已經在今天為用戶帶來了入耳式耳機領域的真正體驗,除此之外,華為還發布了HUAWEI Sound,對於愛好聲音的用戶來說,相信是一個更好的消息。
  • 華為FreeBuds Studio評測:音質佳、降噪強,還有全場景智慧交互能力!
    華為FreeBuds Studio評測:音質佳、降噪強,還有全場景智慧交互能力!10月30日,在2020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盛典上,華為又推出了旗下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同時也是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的熱議。  我們在第一時間拿到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真機。它的體驗究竟如何呢?下面是我們的評測感受。
  • 華為FreeBuds Studio評測:頭戴耳機也有HiFi級聆聽表現
    體積大、音質沒有實質升級,往往成為了令人詬病的槽點。而華為FreeBuds Studio也抓住了這兩點,主要在音質和降噪這兩點下功夫,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跟大家聊聊這款耳機的音質和降噪表現。
  • 高解析音質與動態降噪,華為FreeBuds Studio降噪耳機,真香
    「當我坐在開放的路邊陽臺,戴上耳機,周圍頓時安靜了下來。播放音樂,路上的車水馬龍便與我無關,盡情享受著屬於我的音樂時刻」。這就是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降噪耳機帶給我的直觀感受。 作為華為首款頭戴式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使用起來,還有哪些感受?
  • 1999元,華為頭戴式降噪耳機FreeBuds Studio值得購買嗎?
    在備受矚目的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上,華為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正式亮相。作為華為進入頭戴耳機領域的開山之作,FreeBuds Studio不僅在頭戴耳機產品中首次實現了智慧動態降噪功能,更採用了自研編解碼技術化解了音頻信號在無線傳輸中的易損痛點。
  • 出眾音質+智慧降噪!我心中的年度必入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
    特別的是,2020年華為還重磅推出了其首款頭戴式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以高解析音質、智慧動態降噪等功能,展現出華為的創新技術實力。  耳機領域音質為王,超高解析還原音樂現場  就個人而言,耳機的其他功能始終屬於附加能力,音質效果才是它能否取勝的根本。
  • 華為freebuds 3蘋果AirPods pro對決,真無線降噪耳機該怎麼選
    但今天探討的並不是手機,而是兩家發布的真無線降噪耳機,本篇文章將從產品評測、市場表現、產品意義等多角度、多維度深入探討華為的freebuds 3和蘋果的AirPods pro孰強孰弱,一些開箱就掠過了,直接說乾貨。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發布,改寫降噪耳機歷史
    耳機的發明,能夠讓我們將音樂帶在身邊,不論走到哪兒,都能感受音樂的魅力。為了營造更好聽音樂的環境,降噪耳機應運而生,並且不斷發展壯大。最近,華為首款頭戴耳機FreeBuds Studio發布,作為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以隨境而靜的降噪體驗、超寬頻響高解析音質帶來了HiFi級的聆聽體驗,對於喜歡聽音樂的上班族、學生黨,甚至是音樂發燒友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雙十二大促,優惠100元
    ,華為 FreeBuds Studio 頭戴式耳機正式迎來開售,作為華為旗下首款頭戴式耳機以及華為音頻家族的重量級選手,華為 FreeBuds Studio 頭戴耳機搭載了智慧動態降噪技術和寬頻高解析音質,讓用戶在無線耳機上也可以享受到 HiFi 級別的聆聽體驗。
  • 華為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的體驗如何?
    作為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搭載了智慧動態降噪技術和超寬頻響高解析音質,讓用戶在無線耳機上也可以享受到HiFi級別的聆聽體驗。 那麼,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各方面表現到底如何呢?我們上手體驗了一下。
  • 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測評:無損音質搶先體驗
    華為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正式與國內用戶見面 那麼,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在降噪/音質/雙設備連接
  • 華為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發布,24小時續航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發布,24小時續航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給你全場景影音體驗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擁有超高顏值提及體驗二字,音質效果是重要影響因素。在音質方面,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給力,專業級的聲學器件加持,帶來了高達4Hz-48kHz的超頻寬聲音範圍,能夠精準展現高解析音樂的豐富細節,再加上華為自研的L2HC高清音頻編解碼技術,配合EMUI 11以及以上版本華為Mate40系列或華為P40系列使用時,能夠實現最高960kbps音頻傳輸速率,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造就了出色的音質表現。
  • 聖誕節音樂好禮佳選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考慮一下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外包裝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不僅擁有創新性的設計,帶來更加時尚的外觀顏值,更是很好地表達了華為對聲學產品的理解,為用戶們帶來了更加卓越的音質體驗,同時還有智慧動態降噪、全場景設備雙連接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用戶們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