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華中農業大學優秀學生幹部分享交流會在三教B座203舉行。各學院輔導員,本科生院老師與多位優秀學生幹部一同對學生工作展開討論。青春洋溢的校園,美好校園建設的背後,離不開默默無聞的學生工作者。
分享會開始,主持人王鏡朝分享了自身的學生工作經歷。大一時,王鏡朝在工學院秘書處與部門成員一起核算綜測,1500份綜測,10個人為一組一份一份的核對。「那兩周大家的壓力都很大,只要我打開手機,撲面而來的就是上百條消息,許多人初次經手這份工作,不了解程序和核對方法,也有一些同學對我們的工作懷有誤解,工作的辛苦中摻雜著傷心的情緒。」王鏡朝接著說道,「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辛苦之後是不斷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學生工作辛苦忙碌不斷,溫情與感動更是長存。」
在傾聽了王鏡朝的發言後,來自工學院的李自拓同學深有感觸。擔任工學院團委副書記一職的李自拓得到通知,要組織策劃畢業巡遊活動方案。缺少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讓李自拓有些擔憂。
在畢業巡遊開始前一個小時,李自拓發現原本準備發給同學活躍氣氛的泡泡機缺少電池,幾經周折,終於撥通了一位成員的電話,將電池送到了同學的手中。
而當看到華中農業大學拖拉機校園巡遊送別畢業生的新聞登上熱搜,被央視報導,李自拓記憶之中的煎熬早已被淹沒,取而代之的是九位成員之間同甘共苦,互相鼓勵的深厚情誼。「作為組織者,我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參與到現場活動中,但是當我們看到老師同學如此熱情和快樂地參與其中,我們很滿足。作為華農學子,能夠將華農風採展現給更多人,我們感到驕傲。」
提及如何看待學生工作和參與學生工作的初心,經管學院馮露通提出學生工作者首先要把學習放在首位,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不要沾染「耍官威」的不良風氣,時刻記住學生工作的本質在於服務同學。大一時,作為經管院為數不多的男生,馮露通競選了班長,開始參與到學生工作中,機緣巧合之下,他與班級女生一起登臺表演,造型獨特的他給予了大家快樂,這份快樂也讓他決心參與到學生工作中去。
當問到如何做好學生工作時,來自水產學院1704班的趙登霄就自身的工作經歷給出了回答。作為心理委員,趙登霄創新形式,在線上開通網絡直播與同學交流,播放歌曲疏解同學們的心情。他表示,雖然自己的工作受眾小,但仍具備創新性,學生工作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用心維新。
文法學院陸薪羽講到,學生工作者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如何平衡學習與工作,李自拓提出:「要提高學習效率,集中注意力。45分鐘的課上時間其實是學習的精華,所學知識的重難點,老師會不斷強調和解釋。」參與學生工作讓他意識到時間規劃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課上的學習時間。
分享會最後,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漆勇政總結到,「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人品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而學生工作鍛鍊的恰是一個人的人品素質,學生工作者要懂得服務同學,奉獻自己,在辛苦之中,是快樂與滿足。
知否青年說整合自中青校園、華中農業大學(通訊員:李玉玉 閔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