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視覺中國巨量換手終結三跌停 網絡版權行業或迎變革】陷入「黑洞」風波的視覺中國,在連吃三個一字板跌停後強勢上攻,尾盤以漲停板收盤。當天的成交量堪稱天量,高達17億,換手高達26%。視覺中國目前的流通股市值不到70億,按此計算,近30%的流通股一天之內易主。(大眾證券報)
陷入「黑洞」風波的視覺中國,在連吃三個一字板跌停後強勢上攻,尾盤以漲停板收盤。當天的成交量堪稱天量,高達17億,換手高達26%。視覺中國目前的流通股市值不到70億,按此計算,近30%的流通股一天之內易主。
在全網討伐的事件發生後,多家機構陸續對視覺中國進行了估值下調。部分基金等將視覺中國估值在4月12日收盤價的基礎下按照兩到三個跌停板進行估值。從視覺中國的股價表現來看,機構的預測較為精確。
據交易所龍虎榜顯示,在買入規模最大的五個席位中,外資通過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金額2075.81萬元,排在第一。而在賣出金額榜單顯示,深股通淨賣出視覺中國3245萬元。同時,機構仍在大手拋售,四家機構合計賣出4.01億元。
一度不被看好的視覺中國,是如何做到漲停的?
律師:不能因為一件事否定了商業模式
4月15日下午舉行的「視覺中國事件法律問題研討會」,其間多位專業人士從法律角度發表了對此次事件的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表示:「不能因為這樣一件事情就從根本上否定它的商業模式。」
他認為,其實在中國乃至在全球,現在網際網路作品保護的主要問題不是保護過頭或者說濫用權利的問題,而是保護不足的問題,恰恰是這種商業模式提供了一種版權保護途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盧海君反駁了網上所說的「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視覺中國為非法集體管理組織」的觀點。
「什麼叫集體管理?什麼叫非法集體管理?這本身就是非常有爭議的問題。」盧海君表示,如果一個組織購買版權,運營版權,分配相應費用的行為都屬於非法集體管理的話,那麼現在包括一些規模很大的平臺都在運營版權,就都可能成為非法集體管理組織。
關於國旗國徽的版權問題,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朱曉宇律師表示,必須明確圖片版權保護的客體是國徽本身還是那個照片。事實上,要拍一個正面的、清晰的、不反光的國旗國徽,其實很不容易,可能還需要動用特殊設備才能完成。這樣的照片是有著作權的。此外,圖片的使用還涉及多維度授權的問題。
權威媒體:避免版權保護陷入「黑洞」
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權威媒體頻頻發聲。
新華社評論稱,保護版權是社會共識,但不能為了利益濫用版權,以版權之名,圖利益之實。
人民網倡議,淨化版權市場,主流媒體要有擔當。另外,央視評論認為,嚴懲視覺中國,切掉智慧財產權市場的毒瘤。
《人民日報》發文指出,對視覺中國的種種指責、猜測、詬病,完全來源於它從一個維權者蛻變成了侵權者,從一個對機制積極的實踐者墮落成了一個對規則的破壞者。
同時,《人民日報》也重點指出,整個問題的核心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這是不容置疑的堅強內核。決不能以為「打倒」視覺中國,網上的圖片就能隨便拿來用了,就以為可以無視版權而沒有人「找麻煩」、發律師函了。作為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著作權受到我國法律的嚴格保護,體現的是中國維護智力成果、創新成果最堅決的態度,不管有沒有視覺中國這檔子事,都不會改變。
版權行業迎重大變革
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更好整合媒體圖片資源,保護創作者合法權益,人民網近日倡議主流媒體在淨化版權市場一事上主動擔當,並在倡議中提到,以「圖片庫集群」方式完成圖片大數據採集和共享,搭建一個優質新聞圖片版權交易平臺。
業內人士分析,不管是視覺中國「黑洞」事件門,還是人民網進軍圖片版權,從當前的種種相關消息來看,無疑是健康良性的版權市場的一個開端。在全民對視覺中國進行口誅筆伐的同時,群眾版權意識進一步得到加強。上周五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概念股已經有突出表現。
國信證券近日發布網絡版權保護專題報告,認為大概率將帶來網絡版權行業的系列變革,該機構認為,近年來數字作品爆發式增長,海量內容版權記錄、確權、維權舉證問題日益突出。視覺中國「版權門」事件催化下,行業有望迎來系列變革。強烈推薦網絡版權保護板塊。
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或將迎來版權經濟最好的時代。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責任編輯:DF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