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來臨,流感進入爆發期,防流感,增強免疫力又成了一年一度大家關注的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未來會面臨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H1H3甲流和新冠的病例。
在病毒活躍的季節裡,新冠病毒加上流感,身邊的朋友們都提高警惕紛紛戴上了口罩,比平時更加注重洗手消毒。
那麼如何有效的預防流感不「中招」呢?
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很難分清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尤其遇到流感高發季,有些人流感當普通感冒治,導致發燒、頭暈、肌肉酸痛遲遲不好……
為了防止中招,給大夥備好了防治流感的小知識,趕緊get吧~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雖然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感染上流感病毒,但冬季往往是高峰期。據統計,每年5%~10%的成年人、20%~30%的兒童會罹患流感。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早期症狀很相似,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流感可能會導致的併發症或者基礎疾病加重,從而發展成重症病例。肺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伴隨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
少數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其中急性壞死性腦病又多見於兒童。
大部分流感患者是可以自愈的。重症者應儘早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
流感對人群普遍易感。醫生專家們也反覆強調,在流感高發季,下面這 5 類「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小於 5 歲的孩子;
大於 65 歲的老人;
有基礎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等;
肥胖者,體重指數 BMI 大於 30;
懷孕中的女性。
在發達國家,大多數與流感相關的死亡發生在 65 歲及以上人群中。
統計數據也顯示,因流感導致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 5 歲以下兒童,99% 是發展中國家的。
對我們來說,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裡的老人孩子,是當務之急。
要在流感季節保護自己,減少危害,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接觸感染者,去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並且要勤洗手,多開窗通風。
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預防小貼士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狀,最好儘快就醫。醫生一般會根據你當前的症狀以及近期是否接觸過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人做出臨床診斷。有條件的醫院還會做快速抗原檢測,看體內是否有流感病毒。
如果診斷為感冒,通常只需要簡單的對症治療。如果懷疑是流感,對於高危人群,醫生會儘快給予抗病毒治療而不必等待檢驗結果。因為在症狀出現 48 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重症流感的發病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