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雖然調皮,也不能對他約束太嚴

2020-12-18 寶寶知道

或許男孩的天性就是調皮好動,隨著兒子漸漸的長大,他也變得越來越調皮了。有時候他的「調皮」竟讓我意想不到。只要兒子不上學在家裡的時候,我們家就變成了一個兒童「遊樂場」,兒子會把他所有的玩具「一股腦」的全都拿出來,撒落一地。

剛開始對於兒子的這種做法我也是不認可的,但當我看到兒子興趣高漲的樣子,我也就不再約束他了,他喜歡玩,就由著他了。說也奇怪,兒子的玩具竟然沒有一個是「完好」的,每個玩具都有或多或少的「傷痕」。每次給他買了新的玩具,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兒子總能把它不同程度的弄壞。不得不說兒子是個「破壞大王」。

前幾天,老公剛給兒子買了一把手槍,兒子拿在手裡,非常高興。可是,過了一會兒,兒子就拿了一塊石頭,使勁的去砸他的新手槍,被我看到後,兒子連忙對我解釋道:「我要把手槍砸破它,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怎麼樣?這麼調皮的孩子也真的沒誰了吧!諸如此類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會在兒子身上「上演」。久而久之,我們也都已經習慣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調皮,正是他們喜歡探索發現的一種表現方式。就像兒子「砸槍」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孩子還小,縱然他們的方式不正確,我們也不要對他強行制止。順應孩子的發展,讓他在頑皮中得到快樂。

圖文原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冬日的午後)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太調皮?腦子有問題?
    而小明也不閒著,他每天喜歡在小區裡來回奔跑,小區的每一顆樹他都爬過,每一個垃圾桶他都踢翻過,甚至因為在小區裡踢球而損壞了很多路燈及踢碎了鄰居的玻璃。很多鄰居都和小明父母說小明太鬧騰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小明父母總說,小孩子就是調皮,沒關係。
  • 家長怎麼才能「管」住調皮的熊孩子?為什麼孩子調皮?
    但是,在學校尤其是低年級中確實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讓老師頭疼不已,不能體罰也不能過多批評,老師如何接招真的是智慧大考驗。­  前幾天,網上曝光了一條幼兒園老師體罰孩子的視頻,涉事的老師以及幼兒園相關負責人也分別受到了嚴厲的處罰。­  小編必須要說,對於採取嚴格體罰、暴力的手段去對待兒童的老師,一定要零容忍。只是因為孩子調皮犯錯誤竟如此懲罰孩子,實在讓人憤怒。
  • 孩子調皮搗蛋該不該吼?聰明的媽媽不糾結,三招讓孩子更懂事
    雖然歡歡被媽媽嚇哭了,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繼續搗蛋的行為發生。因為在不久之後,歡歡又把媽媽的口紅拿來當畫筆了。對此歡歡媽媽很是頭疼,不明白自己家的孩子為什麼就是一個天生的調皮搗蛋鬼。儘管歡歡媽媽已經把自己的化妝品藏得很好了,但是仍然不能夠制止孩子想要搞破壞的行為。歡歡家裡時不時地就會傳來媽媽的吼叫聲,可是歡歡卻並沒有在這樣的吼叫聲中變乖起來。
  • 調皮多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
    才開學一周,孩子就不願意去學校,早上賴在床上大哭把床上搗得亂七八糟。媽媽覺得用盡了所有辦法,「這孩子就是個多動症!」兒子卻很委屈:「我不是不聽話……」「多動症是一種兒童注意力缺陷障礙,並不是調皮多動的孩子就是得了多動症。」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門診陳婷婷主任說,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甚至和孩子賭氣,這不僅幫不了孩子,還有礙孩子正常的心智發育。
  • 調皮的孩子不一定就笨,而好學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聰明
    前言: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調皮了,更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更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學習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並不適合學習,往往有些家長會早早的放棄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太調皮根本不適合學習,可是這樣想家長就錯了,因為並不代表調皮的孩子就不愛學習就不聰明,而恰恰那些調皮的孩子反而是因為太聰明了,我們會發現有大部分的孩子
  • 凱特王妃堪稱嚴母,喬治、夏洛特和路易王子如果調皮就會挨批評!
    凱特王妃堪稱嚴母,喬治、夏洛特和路易王子如果調皮搗蛋就會挨罵! 據弗蘭德透露,凱特王妃對她的三個孩子來說是一位非常自信的母親。這位密友透露,38歲的凱特王妃在管教7歲的喬治王子、5歲的夏洛特公主和2歲的路易王子時非常強硬,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嚴母。
  • 2019年度熊孩子盤點: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管教是家長的天職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過於寵溺,導致對孩子任何的行為都不管不顧,尤其是錯誤的行為,既不教孩子們相應的"社會規則"也不和孩子講道理,就任由孩子胡來。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對孩子的負責和管教是天職,縱然孩子的天性是調皮搗蛋,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們一心向上,對人真誠善良,告訴孩子"調皮"可以但是不能傷害到別人!
  • 孩子越調皮,他就越聰明?專家說,這些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的天哪,你看看家裡都成啥樣了」小柯對老公說,「咱家孩子也太調皮了吧,我就買個菜的功夫,家裡就像是遭了賊一樣,你在家也不知道管管」,小柯老公說:「咱家孩子你還不知道啥毛病,調皮的很,我就管不住他」。小柯的孩子非常調皮,常常讓自己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 孩子的自控力是天生的麼?如何培養?
    雖然不同孩子之間的自控力差異很大,但是家長都要知道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呢?積極有效的行為約束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行為約束能夠使孩子養成克制自己的習慣,明白很多事情都不能只以自己的意願為中心,很多時候需要克制自己。
  • 孩子調皮好動試試讓他學英語馬上靜下來
    雖然說活潑天真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過度就是調皮搗蛋了。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沒少被自家的調皮大王而弄得焦頭爛額、不知所措。我們不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但孩子又太活潑怎麼辦呢?讓我們的英語學習來幫您。
  • 寶寶在牆上亂塗亂畫,是有想像力還是太調皮,看看鄧超咋說的
    父母們希望孩子可以更乖,於是無形中為孩子的生活設置了或多或少的條條框框,尤其是在權威家庭中,父母們給孩子的約束更多。當然,這樣的家庭教育模式自然有助於孩子身上規矩意識的養成,不過過多的約束是否又會妨礙到孩子的天性釋放以及想像力發展呢?對於父母而言,家庭教育顯然不能只有約束,還更應該給予孩子適當自由成長的空間。
  • 孩子太好動?培養自控力是關鍵,但這些調皮信號家長要警惕
    今天和朋友聊天,朋友對班裡的一個孩子感到很無奈,因為這個孩子精力特旺盛,上課的時候跑來跑去,一刻都不能消停。有時候,在上課過程中就突然跑開了,老師就不得不停止授課,追著他跑,影響了其他孩子的學習。但有時候,孩子多動或者看起來不專心,卻未必是多動症。單純的調皮搗蛋也會存在上課分心、小動作多的情況。孩子雖然好動,但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可以不受幹擾,集中精力去做。比方說他可以坐下來看完一整集動畫片,那就不能給孩子貼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多動」的標籤。
  • 這些孩子有些調皮,但不能全怪孩子,家長應該反思
    ,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比較調皮,對於這些孩子,有些是真的不懂事,從小家長就沒有教育好,但也有一些孩子,剛開始很懂事,後來突然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喜歡乖乖聽話了,或者總是做一些家長很不理解的事情。就拿小編的一位大學同學來說,高中的時候他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是又不是那種調皮搗亂的學生,所以老師既不是很重視他,也沒有經常批評他。但是這個同學並沒有因此感覺到自由,反倒很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
  • 孩子被打罵後,這兩種表現是「求救信號」,家長不能忽視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會採用比較極端的方式,比如說打罵孩子。雖然有時候就能夠讓孩子稍微消停一會兒,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
  • 好動不等於多動症,可能是孩子太調皮!
    當孩子貪玩好動,或者性格很外向,表現得有些調皮,就很容易被貼上「多動症」這樣的標籤。但也有很多佛系媽媽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會覺得好動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何必擔心那麼多呢? 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有著本質的區別。多動症,在醫學上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
  • 調皮孩子不打不罵也能乖乖聽話?新時代教育觀:先分析後管教
    調皮搗蛋的小漢,父母跟老師都拿他沒辦法,多次批評教育後小漢不但沒改正而且還變本加厲了。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有的父母不是打就是罵,但這種教育方法不但沒效果,而且似乎更加調皮了。其實,調皮的孩子也是有原因的,我們先想一下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太嚴厲或者過於溺愛,分析出孩子調皮原因以及特點,我們就能管教好孩子。
  • 頂級養育: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孩子多表揚,膽小內向的多...
    每個孩子,都可能是一位隱藏的天才。只不過他們就像一塊璞玉,需要教育者、養育者用心的雕琢,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而不管任何「打磨、雕琢」的方式,都不能不結合孩子本身的性質特點來進行。正如那句,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的孩子多表揚,膽小靦腆的孩子多給他製造安全感......
  • 頂級養育: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孩子多表揚,膽小內向的多……
    每個孩子,都可能是一位隱藏的天才。 只不過他們就像一塊璞玉,需要教育者、養育者用心的雕琢,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 而不管任何「打磨、雕琢」的方式,都不能不結合孩子本身的性質特點來進行。
  • 將來有出息的男孩,小時候會有這2個「缺點」,家長別管太嚴
    的確,大多數的男孩都要比女孩調皮,如果家長管不好,孩子就會出現很多缺點,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但男孩身上的某些缺點,反而是他的優點,意味著孩子正在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對孩子的未來有著重要的意義。婆婆總是不讓孩子做很多東西,孩子犯錯之後,婆婆又打又罵,孩子在幼兒園和別人發生矛盾,婆婆不問原因就把孩子數落一頓,讓孩子先認錯。半年過去了,孩子在奶奶的「嚴加管教」之下,雖然不再像之前那樣淘氣,但是變得特別膽小,也不愛說話,很內向。
  • 怎樣糾正和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
    孩子卻沒有停手的意思,在媽媽忙著收拾殘局的的功夫,跑到另一個貨架去繼續「作案」,媽媽的小宇宙終於爆發,拉著孩子就是一頓揍,孩子哭鬧不止,媽媽又生氣又尷尬,同時也很無奈。我們都知道棍棒教育不可取,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傷害,可孩子太過調皮搗蛋,屢教不改!我們要怎麼糾正和約束他們的錯誤行為呢,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運用紀律思維可以給孩子樹立行為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