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漲漲!
7月6日,A股不負眾望強勢領漲,在藍籌股帶動下,上證指數快速突破了3200點整數關口,市場入市熱情進一步升溫,投資者跑步入場,券商銀行保險股集體上攻,甚至有網友反映基金公司APP頻現卡頓現象。
截至收盤,滬指成功站上3300點,較3月23日收盤反彈超20%,進入技術性牛市。時隔5年,中國股市真的又將迎來一波行情?
牛市真的要來了?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回想6月的時候,市場還在爭先恐後的討論3000點會不會已經成為最高,沒成想七月第一周,上證綜指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了3200,非銀金融和房地產板塊翩翩起舞,券商更是集體上演漲停潮。這似曾相識的行情,讓無數投資者開始躁動起來,很多人問是不是牛市要來了?
在股票市場上流行著兩句話:歷史會重演;現在只是歷史的重複,但不是簡單的重複。要知道牛市是否真的已經開始,還是要根據歷史上的幾次牛市啟動特徵一起來分析。
首先就是大市值公司不斷創新高。牛市的直接動力肯定是足夠的資金,市場情緒也非常高漲,大部分人都積極做多,因此這個時候很多股民就會去選擇那些大市值的公司,大市值公司是牛市初期的中堅力量。
二是牛市的最大特徵就是不虧錢。在牛市的時候買進,怎麼買都是賺錢,就算虧錢也是一時的,很快就可以回本,賺錢效應增加,場外或者外圍資金不斷進場,這時候的股市好比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
三是板塊輪番上漲。因為牛市不缺資金,所以低估值的板塊會被輪番推高,在牛市只要耐心持有,等待泡沫放大鎖定利潤即可。
牛市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每次股市牛市之前,至少在走出大行情之前,券商是最先快速啟動的,並且券商開戶人數大增,交易量迅速放大,但是僅有證券股的推動,牛市也是不一定會來的,還要關注幾個重要指數的突破強度和資金槓桿的重出江湖。雖然上一周A股市場漲勢喜人,情緒高漲,但就此說全面牛市的到來還為時尚早。
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在哪?
回顧上半年,受疫情衝擊的影響,幾乎所有的板塊都遭遇到打擊,而醫藥生物板塊卻是受損相對較小的。在年初疫情最為嚴重,且其他行業一片慘澹下,醫藥生物板塊中一些與疫情相關的如呼吸機、測試機、口罩、手套等細分領域反而因此獲取一定的利潤增長。
而在上半年醫藥行業整體表現「搶眼」的同時,白酒板塊的整體走勢同樣凌厲,累計斬獲23.81%的階段漲幅,上半年的A股市場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喝酒吃藥」。
不過,在上半年結構性行情已被充分挖掘的情況下,選股難度增加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來看下半年呼聲比較高的市場應該要數最近大放異彩的券商市場。從近些年來看,券商股的表現,往往是市場行情的一種預演。2015年的「瘋牛」行情如是, 去年元月份的反彈行情亦如是。此次券商股率先啟動,在推動指數上漲的同時,某種意義上,也可起到穩定市場軍心的作用。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績優股表現出色。7月1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1500元大關,其標誌性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貴州茅臺的強勢上漲,不僅說明大資金大機構看好後市,也為其他個股的上漲提供了想像空間。
下半年,隨著國內經濟緩慢復甦,疊加居民財富再配置的大趨勢下,所以對於下半年的行情,還是機會大於風險。雖然機會大,但是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膽大者可以投機博一把,關鍵還是要鎖定好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