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500入圍數量第二 中國企業是大還是強?

2020-12-17 第一財經

儘管世界經濟復甦仍危機重重,但新近出爐的2012 Fortune 500排行榜顯示,Fortune 500表現依然出色,總收入達29.5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總利潤達1.6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7%。

不過這張榜單上更亮眼的是79家中國公司入圍,首次超過日本,成為除美國以外上榜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企業入圍數量和排位大幅上升,是否意味著中國企業正在邁向世界一流的道路,抑或與世界一流企業還存在什麼差距?

排位提升的背後

「以前是美日歐三分天下。現在從國家經濟總量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企業成長的環境已經具備。」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丁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實際上在經濟更加全球化的今天,也正是因為新興國家經濟體的成長,使得來自這些經濟體的企業,擠佔了榜單中原先屬於美日歐企業的份額。

倘若從12年前看到現在,上榜企業正真實反映其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綜合經濟力量情況變化的狀況。以美國為例,2002年後,入圍Fortune 500企業數量由升轉跌,2002年197家,此後一直下跌至2012年132家,日本也由2000年的107家跌至2012年的68家,而來自中國的企業數量則漸增,從2000年11家(包括港、臺各一家)增長至2012年79家(包括港4家、臺6家)。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的差距在縮小,但經濟學人中國首席代表兼經濟學人信息部中國諮詢總監許思濤認為,中國經濟要在15年之後才可能超越美國經濟,「中國上榜企業大都是國企,政府扶持的力度比較大,所以榜單的可比性不夠強。」

不過「雖然有些上榜國企是在壟斷型行業,但是還有一些國企是在競爭性行業,比如上汽集團,與國際企業合作競爭,無論從規模還是利潤都還是有競爭力」,博斯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謝祖墀認為。

他也注意到,儘管中國的上榜公司數量達到79家,超過日本,但美國企業依然以132家保持第一,歐洲企業從2000年到2011年的上榜企業數量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歐美企業發展比較成功還是因為資本市場本身比較發達,而且這些企業與中國民營企業比,調動資源更為容易,」許思濤認為,「但與中國國企則沒有可比性了。」

若從榜單上企業行業結構來看,丁傑發現,美歐等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分布在Fortune 500榜單中的企業,既有能源金融類公司,也有傳統的消費品類公司如寶潔、可口可樂等,還有老牌科技類公司IBM、惠普、英特爾等,還有新型科技類公司如蘋果等,說明其企業經濟活力比較大,整體的科技水平比較高,原創性強。

雖然近年來歐美日企業在Fortune 500榜單上數量有所下降,但是這些企業大都是跨國經營,甚至很多企業的增長相當部分來自中國等其他新興國家,謝祖墀認為,相比而言中國的上榜企業大部分主要在本土市場經營,國際市場收入所佔比重較小,在全球化、市場化運作能力上,相對美國、歐洲企業則差距較大。「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不少,但要麼是以獲取某些資源為主,要麼是通過獨立併購獲取對方某些科技能力,真正像華為那樣是以跨國經營為目的的不多,因此是處於走出去的初級階段。」

產業和榜單結構待調整

以公司的營業額為依據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排行榜,在丁傑看來,能說明一定的意義,但是不能說明的是企業軟性的經營能力。

如果從利潤指標、盈利能力上看,中國企業可能會相差較遠,丁傑說:「過去若干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以企業搶佔市場空間做大的訴求更加強烈,但是現在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企業不可能再跑馬圈地快速發展,需要向提升質量方面轉型。」

儘管中國內地企業在入圍數量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行業結構上卻很難令人滿意。入圍企業多數是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行業的企業,包括石化、電網、銀行等。但是,在信息技術、現代物流、高端製造等行業的入圍企業明顯少於美、日等發達國家。

這意味著儘管中國進入榜單的企業數量在增加,中國內地企業在成長性、競爭力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應當繼續通過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運行質量和科研水平來縮短與世界頂尖企業的差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執行院長梁樑教授認為,也許在數量上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但在質量上、水平上還不能跟歐美國家相比,只有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入榜數增加的話,才能真正地代表中國的企業競爭力。

今年,中國內地共有5家民營企業上榜,分別是中國平安保險、江蘇沙鋼集團、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今年新入榜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這也說明了,「中國經濟是在改革、進步,國企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在發生變化,未來國企與民企的差距也會不斷縮小。」許思濤認為。

另一方面,有更多的民營企業進入榜單,在丁傑看來,這說明中國市場化、股份制的企業也能做好,政府應該轉變經濟中的角色,少用投資的方式參與經濟,在金融、資源等多方面向民營企業傾斜。「中國經濟資源驅動的力量應該來自於科技、服務型企業。」

「最好的情況是,未來中國的上榜企業裡,國企和民企各佔一半,這樣才能真正反映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梁樑認為,所以央企需要提高效率,民企要更加發展壯大。

不過,不論是國企還是民企,企業發展壯大的唯一途徑是引入更多競爭,謝祖墀認為,政府應該建立更加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讓企業更快地建立起核心競爭力,能真正走出去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

相關焦點

  • 207家中國企業入圍「2020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207家中國企業入圍「2020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1
  • 浙江5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杭州四家,溫州一家,寧波無一入圍!
    近日,美國的《財富》雜誌公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據悉,今年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3萬億美元,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而企業進入排行榜的營收門檻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今年,中國的500強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24家,歷史上首次超越了美國。
  • 蘇州28家民企入圍中國民營製造500強,數量全國第一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由於蘇州外資規模龐大,很多人愛說蘇州只有外資經濟,難道中國第六大經濟中心城市只有外資嗎?11月底蘇州市召開蘇州市500強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表揚蘇州入圍的世界五百強、中國民營製造500強、中國民營500強企業。蘇州市有28家企業入圍「2020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26家企業入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數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二。
  • 美國Fortune雜誌排行榜:500強還是500大
    這些公司之間,誰強誰弱,甚至於誰大誰小,很難通過一紙榜單來評定。中國企業上榜之路1991年,中國銀行率先在Fortune首次推出的「全球服務業500家」上亮相。隨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Fortune榜單,排名亦漸次提升。2010年我國內地入榜企業總數達43家,僅次於美、日,位居第三。中國企業在世界榜單上成群結隊,佔據要津,自然是好事。
  • 中國企業500強數量比拼:上海30家,廣東57家,北京多少家?
    在今年9月末,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中國企業家協會,共同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該榜單上榜門檻為359.61億元,入圍門檻連續18年提升。而榜首的營收為2.81萬億元,被中石化集團摘得。 按各省份入圍榜單的企業數量來看,各省表現又如何呢?
  • 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揭曉,重慶上榜數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企業500強名單揭曉,重慶市共有15家企業上榜,在西部12省市中的入圍數量與四川並列第一名!重慶本次入圍的企業名單分別是:金科集團、龍湖集團、迪馬實業、華宇集團、化醫集團、建工控股、能源集團、隆鑫控股、農村商業銀行、太極集團、機電集團、中昂集團、小康控股、千信集團和輕紡集團等15家企業。
  • 深度解讀2020中國企業500強企榜單
    而這些企業的崛起,也將進一步帶動500強整體規模的壯大。 大而不強的困境正在緩解 我國企業發展長期面臨「大而不強」的困境,這體現在企業盈利能力偏弱、資產利用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也因此,應該是「500大」而非「500強」的討論聲時有出現,提高企業發展質量成為廣泛共識。近年來,中國大而不強的困境正在得到緩解。
  • 最新世界500強地圖:中國133家入圍,全球第一!
    這是《財富》雜誌連續第26年發布這份全球大公司排行榜。在全球收入最高的500家企業中,中國企業133家,位列第一,其次為美國,上榜企業121家。繼去年後,中國第二次在全球大企業比拼中超過美國,拔得頭籌。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8家。
  • 世界各國500強企業數量排名,中國穩居第一
    世界各國500強企業數量排名:第一,中國。世界500強企業133家第二,美國。世界500強企業121家第三,日本。世界500強企業53家第四,法國。世界500強企業31家第五,德國。世界500強企業27家以前如果談論起世界500強企業,許多人腦海中蹦出的應該會是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美國企業的名字。
  • 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揭曉,12家藥企入圍
    【製藥網 行業動態】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揭曉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三大榜單。m.zyzhan.com/news/detail/78716.html榜單分析報告中指出,今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突破200億元;營業收入超三千億元的企業規模繼續增長;民營企業
  • 2017中國民企500強榜單公布 入圍門檻提升到120.52億元
    一家民營企業想要入圍全國500強,年營收需要達到多少億?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最新入圍門檻是120.52億元。2017年8月24日,全國工商聯在山東濟南發布了「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獲得冠軍,這也是其連續兩年在榜單中登頂。蘇寧控股集團排名第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位列第三。
  • 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202億,華為8588億排第1
    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我們來看看今年的500強呈現哪些特點1.入圍門檻提高今年共有5761家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加評選,覆蓋面廣。前3企業分別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8588.33億元)、蘇寧控股集團(6652.59億元)、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6138.99億元),華為蟬聯500強首位。今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202.04億元,比上年增加16.18億元。
  • 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揭曉!全名單→
    9月28日,在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分列前三位。從2020中國企業500強的數據分析來看,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規模和效益增長態勢良好。
  • 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207家中企入圍,3家進前十
    11月2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2020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協鑫(集團)控股、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晶科能源控股、寧德時代、天能控股集團、新疆金風科技、龍源電力集團等207家中國企業進入「500強」榜單,比去年減少2家,中國入圍企業數仍居首位。
  • 《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數量首超美國
    △圖片來源:中國財富網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500強排行榜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國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位,中國石油位列第四,殼牌石油則下降至第五位。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 2019年世界500強中國企業,還是央企國企的「天下」
    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2、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5、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6、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央企7、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央企8、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重磅發布:青島10家企業入圍,全國第五
    會議期間,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秘書長解樹江教授發布了《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及「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該報告是繼2019年之後發布的第二個關於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最新發展,提出了科技創新企業成長模型,分析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並對全球獨角獸企業
  • 2018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排行榜榜單發布
    近日,2018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暨《中國裝備製造業100強》排行榜發布,這是中國製造企業協會對我國製造業企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500強》企業及100家《中國裝備製造業100強》企業。
  • 2020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發布 中國企業數量穩居榜首
    500強峰會」11月2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峰會現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揭曉,從上榜企業數量來看,中國、美國、日本穩居前三,中國上榜企業呈現出量質齊升的局面。根據「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2020年上榜企業分別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比2019年增加1個國家(地區)。
  • 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發布
    1、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有所提高,規模進一步增長  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已經由上年的55.4億元提高到64.0億元,提高了15.48%。  5、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入圍企業數最多的行業,盈利能力幾乎墊底  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入圍企業數最多的行業分別是黑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一般有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電力、電氣、輸變電等機械、設備、器材、元器件和電池、線纜製造業和汽車及零配件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