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騰訊百度紛紛入局 AI作曲「錢」景何在?

2020-12-24 雲掌財經

文/黃康瑄

來源/智能相對論

「醒來燦爛星光透過了窗臺,海岸線連接了那片山川大海。湧動夢境邊緣像是空曠舞臺,在眼前忽然展開。」看到這段文字,你的腦海中是否浮現出靛藍星空風雲變幻、透出曙光豁然開朗的景象呢?

網易「醒來」

這段文從字順且頗具畫面感的歌詞並非出自人類之手,而是由網易新開發的人工智慧所創作。日前,由網易伏羲、網易雷火音頻部提供作詞、作曲、編曲、演唱等全鏈路AI技術支持的歌曲《醒來》,在「2020網易未來大會」上正式發布。這是網易首次完成由AI完全生成的歌曲,從創作到演唱,整首歌曲從無到有僅需一小時。

其實在此之前,網易一直都在默默進行大數據平臺、強化學習、圖像動作、自然語言處理等圍繞遊戲領域的人工智慧研究,畢竟遊戲才是人家最賺錢的業務。《醒來》的歌詞創作就是依託於網易遊戲伏羲人工智慧實驗室較為成熟的語言處理技術。

網易伏羲利用其自主研發的「有靈智能創作平臺」,讓AI學會人類語言組織的基本邏輯。再藉助大規模語料訓練實現端到端的歌詞生成,並通過自研的方法控制不同參數下的歌詞創作。

有靈平臺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可提高歌詞質量,確保生成內容的流暢性和上下文相關性。如《醒來》的歌詞內容便是為了契合大會主題「洞覺·未見」而編寫的一個關於AI虛擬人類在深夜甦醒的故事。

「智能相對論」了解到, 作曲方面,網易伏羲根據樂理的數據分析,形成一套用於生成旋律的算法,可以在短時間內排列組合出多個實用性生成結果。

編曲則採用雷火音頻部自研的智能編曲引擎,從華語樂壇大量主流歌曲中識別大眾審美偏好,在15-30秒內生成一首出版級編曲。而相同質量的人工編曲,市場價格在1-1.5萬元左右。網易的此項技術已具備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能力。真沒想到,一個做遊戲起家的公司竟能研發出如此成熟的AI音樂技術,AIVA和微軟小冰或許將迎來新對手。

除了作詞與編曲,以雷火音頻部提供的大量遊戲配音應用案例及龐大的歌聲資源為基礎,網易伏羲藉助神經網絡聲學模型和聲碼器自動根據曲譜,實時生成契合歌曲主題且「幾可亂真」的歌聲,並確保「主唱」在不同BPM、風格歌譜上音高、節奏的穩定性。

「還可以嘛,不說還聽不出是AI唱的。」「挺像真人的啊!」甚至還有網友從中聽出了張韶涵、鄧紫棋等歌星的「味道」,可見網易AI的歌聲幾乎能以假亂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網易雲音樂用戶對《醒來》的評價

百度「睜眼」

雖然中國的AI作曲發展速度不如國外,但近年也算是「多點開花」,逐步落地。在網易之前,騰訊、百度、蝦米等網際網路公司及音樂平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對人工智慧作曲進行探索。

2016年,百度曾通過人工智慧識圖作曲技術,將勞森伯格「四分之一英裡」畫作中的兩個部分分別譜成鋼琴曲。還讓AI根據梵谷的《星空》、徐悲鴻的《八駿圖》創作樂曲,前者音韻柔和耐人尋味,後者節奏明快緊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與畫作意境相符合。但作為第一個成功研發此項技術的中國科技公司,百度似乎「志不在此」,並未繼續探索相關技術。

為了趕上百度,騰訊AI Lab也憑藉自主研發的強化學習算法,開發了AI識圖作曲技術,並製作出「把照片唱給你聽」的體驗Demo。用戶上傳1到4張圖片後,AI會生成相關的文字描述並匹配韻腳歌詞,再通過合成語音配合旋律RAP出來。此外,蝦米音樂也在其APP推出了簡易的人工智慧作曲功能「探樂行動」,通過讓用戶自行設定曲風、心情、節拍等參數,自動生成樂曲旋律。

騰訊「開口」

不同於百度和蝦米的淺嘗輒止,騰訊選擇在人工智慧作曲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今年六月,騰訊AI Lab推出AI數字人(Digital Human)「艾靈」,可通過用戶提供的關鍵詞自動生成歌詞並演唱。

AI艾靈的歌聲是通過分析曲譜與人類說話語音,使用真人聲音訓練得到的深度神經網絡聲學模型和聲碼器模型,可模仿真人聲線合成音頻。

與「初音未來」等虛擬歌姬的「機器合成,人工調教」模式不同,AI艾靈使用的DurIAN聲學模型具有自動調試的優點,讓它不需經過人工就能生成較「自然」的聲音,還能合成跨語種歌聲。但從聽感上來說,AI艾靈目前的歌聲和真實人聲還是有點差別。

AI艾靈的歌詞生成則是基於騰訊AI Lab最新研發的歌詞創作深度學習型SongNet。該模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可給定任意格式和模板來生成相契合的文本。能對上下文語義和格式同時建模,兼有全局生成和局部精修兩種功能。依靠關鍵詞創作歌詞的技能就是來源於此。

雖然如此,SongNet模型仍存在局限。約束上下文和蘊含特定關鍵詞的限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型生成歌詞的邏輯性和連貫性。目前AI艾靈只能生成基礎歌詞和合成歌曲,尚未無法實現完全自由的創作。

嘗試變現

除了網易與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自主研發,字節跳動則直接「撿現成」,通過收購Jukedeck的方式入局AI作曲。近年,國內一些音樂公司也在此領域孵化出成果,並進行了商業化的嘗試。

如上海若鳶智能科技公司開設Deepmusic人工智慧音樂—全球免版稅音樂生成平臺,為視頻、遊戲、音樂等內容創作者提供快速製作背景音樂的服務。北京靈動音科技有限公司(DeepMusic)推出AI作詞和作曲服務,幫助沒有任何音樂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也可以輕鬆地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音樂。

版權內容機構HIFIVE(成都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運用AI、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為音樂內容生產者及使用者提供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其智能音樂助手小嗨具有聽歌識曲、作曲、作詞三項功能,其網頁版可免費使用。

去年上線的「哼趣」APP則利用AI語音識別技術,根據使用者哼唱的內容、音調、旋律自動生成一段完整的、可編輯的曲子。現可免費下載使用。

國內的AI作曲技術落地已有一段時間,但市場滲透率似乎不高。或許是由於上市時間還不夠長,尚未獲得市場關注;也可能是因為C端市場並沒有想像中廣闊。

對於本身就具備專業創作能力的音樂人而言,詞曲創作是個人情感表達與交流的一種方式,將其過程完全假手AI便失去了意義。能自動生成詞曲的AI技術僅能用來啟發靈感,並非絕對必要;他們更需要的應是現有編曲、錄音軟體和設備在使用上的智能化,幫助他們提高音樂製作效率。

對創作欲望強烈的音樂小白來說,AI作曲技術的確能幫忙實現創作目的,也可作為不錯的娛樂。但若作為收費服務,或許會勸退一大批用戶。畢竟業餘愛好者的需求有限,而具有為此消費的強烈興趣之人,大多對音樂審美與創作有一定要求,且多半早已付錢學習專業的音樂創作技巧。因此,AI作曲技術的主要市場,應是對音樂生產有大量需求,又沒有太高審美要求的B端。

「智能相對論」了解到,在上述音樂公司中,HIFIVE的商業化較為成功。To C方面,小嗨可自動生成音樂模板,輔助音樂人以此為基礎進行再加工,縮短作品的創作周期。作為一家商用音樂授權機構,HIFIVE的核心業務在於對音樂內容進行確權、授權,並為品牌、活動、遊戲、影視等提供定製音樂服務,並販售版權。服務對象仍以B端為主。目前,HIFIVE平臺上已有超過1000首小嗨創作的成品音樂可以用於授權,在廣告配樂或大型活動等特定場合,使用小嗨創作的背景音樂或許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更多可能

不同於音樂公司專注於「老本行」的商業應用,網易與騰訊瞄準B端市場,嘗試擴大AI作曲技術的應用範圍。國內能自動生成音樂詞曲內容的應用雖然不少,但自動合成仿真人聲的技術屈指可數。在這方面,網易AI與騰訊AI艾靈的「出道」標誌著國內人工智慧作曲技術的重大進步,也比其它國內企業更具優勢。

作為數字虛擬人的AI艾靈除了用於降低歌曲製作錄音環節的成本,還能在其聲音合成技術更加優化、更加「逼真」之後,循著小冰框架的路線,用於打造虛擬偶像。目前,AI艾靈在這方面還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出現突破性進展。但目前國人對虛擬偶像的喜愛及接受程度遠不如深受二次元文化影響的日本,虛擬偶像是否能讓AI艾靈成功「破圈」,似乎還需要通過時間和市場來驗證。

此外,AI艾靈「規則明確」的語音合成技術很適合用於生成遊戲解說詞等具有固定內容的加工創作。現在,除了Bilibili主播,艾靈還多了「王者榮耀遊戲解說」的工作。基於智能數字人的交互技術,音樂教育方面的應用也是AI艾靈未來的探索方向之一。但目前AI教育產業也仍處於探索階段,AI艾靈在這方面的嘗試可說是摸著石頭過河。

而「唱作俱佳」的網易AI技術應用範圍更加廣泛。除了用於遊戲,減少背景音樂、相關歌曲的開發時間與成本之外,其達到工業化大量生產水平的AI詞曲創作及歌聲合成技術也可作為一個單獨的產品。作為網易最新的技術落地成果,網易目前尚未明確其AI歌曲創作及演唱技術的商業化路徑,目前僅將其中的文本生成技術進行商業化探索。

如作為「AI作詞」技術支持的「有靈智能創作平臺」開始以「人機協同」的創作輔助模式幫助用戶創作詩詞、歌詞與劇本。通過用戶輸入的關鍵字詞甚至是心情、故事,AI算法就會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推薦相關的場景、意象、畫面,提高文本生成的質量;也可直接生成詩詞、歌詞等作品。用戶也可以在創作過程中隨時開啟AI續寫,還可以提供多種候選段落支持用戶選擇和修改。

AI作詞技術若面向C端,仍會出現和作曲一樣的「藝術追求」問題,或許較不利於變現。將這樣的AI文本創作技術用來為B端批量生產廣告劇本、宣傳歌曲或模式化的品宣文本等似乎更具商業價值。

目前看來,AI作曲產業還是一片藍海,商業競爭仍以B端市場為主。誰家的AI能以更低的價格,創作出更契合大眾審美的音樂、發出更符合用戶喜好的歌聲,誰就能取得領先。這種建築在對人類審美深入理解上的AI技術優化,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似乎也讓人有些不寒而慄。

隨著人工智慧一步步「入侵」藝術創作領域,網易AI的醒來讓本就渾濁的世界更加難辨真假。在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皆「期待卻不知未來如何安排」的當下,希望未來真的能像網易AI所唱的那樣,終將為我們彼此而喝彩。

參考資料:

1. 網易伏羲實驗室《網易未來大會首發AI原創單曲 唱功媲美專業歌手》

2. 中國電子報《騰訊緊隨百度完成「AI識圖作曲」 中國人工智慧全面崛起》

3. 騰訊AI Lab《唱作俱佳 騰訊AI艾靈領唱中國新兒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網易騰訊百度紛紛入局 ,AI作曲「錢」景何在?
    甚至還有網友從中聽出了張韶涵、鄧紫棋等歌星的「味道」,可見網易AI的歌聲幾乎能以假亂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百度「睜眼」雖然中國的AI作曲發展速度不如國外,但近年也算是「多點開花」,逐步落地。在網易之前,騰訊、百度、蝦米等網際網路公司及音樂平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對人工智慧作曲進行探索。
  • 網易騰訊百度紛紛入局,AI作曲「錢」景何在?
    甚至還有網友從中聽出了張韶涵、鄧紫棋等歌星的「味道」,可見網易AI的歌聲幾乎能以假亂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百度「睜眼」雖然中國的AI作曲發展速度不如國外,但近年也算是「多點開花」,逐步落地。在網易之前,騰訊、百度、蝦米等網際網路公司及音樂平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對人工智慧作曲進行探索。
  • 逐鹿教育,百度、阿里、騰訊、網易的混戰
    百度裁撤教育事業部;騰訊成立騰訊教育;阿里發力釘釘未來校園;網易獨立品牌網易有道準備赴美IPO……與此同時,BAT都將目光轉向智慧校園......聚首後再揮手告別,沒有結束,沒有勝負,只是新一輪的開始,可是再次開始,過往與現在都留下蛛絲馬跡。
  • 騰訊、網易紛紛入局後,2020年女性化手遊會迎來大爆發嗎?
    2020年初,就已經有四款女性向遊戲陸續開測:包括米哈遊的 《未定事件簿》、網易的《時空中的繪旅人》、完美世界的《夢間集天鵝座》以及騰訊的《光與夜之戀》。 為什麼騰訊、網易相繼入局女性化手遊?騰訊,網易入局女性化手遊之後,會給女性化手遊市場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對於看好女性化手遊這一片藍海的創業者來說,又該如何自處呢?
  • 騰訊大王卡新對手,百度聖卡結盟網易
    而且騰訊還與QQ、QQ瀏覽器、QQ音樂、騰訊視頻等數億級APP的產品,而且這些產品對用戶們有極大的粘性;可以說是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服務是離不開騰訊的。即使離開了騰訊,也離不開騰訊的合作夥伴以及投資的企業。在3Q大戰之後,騰訊開啟了開放的戰略,不斷的進行投資於併購。
  • 百度攜手網易雲音樂 雙劍合璧攪動在線音樂市場?
    而在線音樂領域騰訊經過一番版權血戰,分拆出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以300億美元估值赴美上市,並交出了淨利潤超20億人民幣的半年報。在騰訊音樂幾乎壟斷在線音樂行業的當下,百度戰略投資在線音樂月活老二的網易雲音樂,似乎有意捲土重來。我們不禁要問——百度攜手網易雲音樂,雙劍合璧能否風雲再起?
  • 騰訊、網易等大廠蜂擁入局,疊紙如何守擂乙遊?
    2020年被稱為乙女遊戲元年,在這一年裡各大遊戲廠商紛紛下場廝殺。前有網易、騰訊、字節跳動等大廠下場,後有米哈遊、完美世界等知名遊戲公司緊隨其後,都想在乙女遊戲裡奪得一席之地。乙女遊戲的火爆,深受2017年疊紙公司推出的《戀與製作人》的影響。正是因為《戀與製作人》的成功,打開了國內女性向遊戲市場的「大門」,也讓眾多遊戲廠商看到了國內女性市場的巨大商機。
  • 昔日十大團購網站今何在
    燒錢兇猛的團購網站今何在?誰"剩者為王",在上市的康莊大道上狂奔;誰"燒錢如水",活得卻依然不快活;誰"血本無歸",讓投資人的錢都打了水漂?2014開年伊始,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團購,終於再次迎來了資本市場的關注,一下幾件大事兒從中可窺一斑:百度全資收購糯米網,改名百度糯米,估值2.7億美元;滿座網作價1000萬美元賤賣給了蘇寧,照之前6000萬美元的融資看,這估值大縮水讓風投五臟六腑都能鈍痛半年
  • 在線音樂起波瀾:騰訊音樂推遲IPO網易雲音樂獲百度戰投
    一邊是計劃赴美IPO的騰訊音樂上市時間被迫推遲,另一邊網易雲音樂宣布了2017年以來的第二輪融資。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本輪是百度戰略領投網易雲音樂。這個節點生此變數,背後不僅僅是經濟形勢使然,更多是產業升級變革大背景下的又一次行業結構性優化。格局不可動搖了嗎?
  • 百度騰訊入局搶3000億翻譯市場,AI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巨頭雲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自己的AI翻譯領域。據中國翻譯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產值約為3485億元,自2011-2016,年均增長率接近19.7%。需求規模龐大無疑給翻譯市場帶來了巨大紅利。
  • 百度和網易雲音樂就這樣突然在一起了
    在錢上沒有必要去抱大腿,同樣在市場份額上,網易雲音樂月活用戶數為11864萬人,排名第三,但是網易雲音樂在戶均月流量在音樂類APP中冠絕市場,達到166.88M。同期,QQ音樂的這一數據僅為93.11M。        對於百度來講,當前全面轉向AI,其他業務都是浮雲。甚至百度為了「甩包袱」,還積極推動愛奇藝上市。
  • 豬廠網易,鵝廠騰訊,狼廠百度
    而一些公司也因為獨特的品牌文化,贏得了一些搞笑詼諧的江湖別稱,而在這些外號當中,豬廠網易、鵝廠騰訊、狼廠百度無疑其中傳播最廣的網際網路「大廠」了。豬廠網易:這一切還得從那隻黑毛豬說起2015年,在舉世矚目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網易創始人丁磊在與多位網際網路大佬小聚,席間觥籌交錯,卻唯有一道美食贏得了眾位大佬的芳心,這就是丁磊養了多年的網易黑毛豬。
  • 阿里、騰訊、百度新基建版圖來了!
    2、騰訊:5年5000億,聚焦雲計算、人工智慧 5月26日,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透露,騰訊未來 3、其他巨頭:動作頻頻,紛紛搶灘「新基建」風口 除阿里、騰訊外,包括百度、華為、京東、美團、滴滴等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新基建」。其中,華為的戰略重心在於雲計算、信創,百度、滴滴則主打智能汽車產業,京東布局企業數位化轉型,美團聚焦生活服務業。
  • 騰訊悄然入局,古劍路向何方?
    玩家們並沒有等來《古劍4》立項的消息,取而代之的是騰訊對上海燭龍母公司網元聖唐的注資。近日,啟信寶數據顯示,北京網元聖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已於11月26日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國金天使三期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重慶雲迴轉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出資金額為288.3萬元,持股比例20%。
  • 多款教育類出海App霸榜海外,騰訊、網易、字節等大廠皆已入局
    U-Dictionary 印度教育應用APP排行首位U-Dictionary,網易有道旗下產品,於2016年正式推出進軍印度市場。這也是網易有道將國內獲得用戶認可的網際網路經驗複製到海外市場的一次嘗試。猿輔導本次選擇以投資中國企業的在線輔導平臺入局,並選擇印度這一新興市場,也無疑為出海企業提供了新思路。
  • 巨頭紛紛折戟在線教育,騰訊繞開2C,決定講個To B的故事
    「騰訊的這一舉動其實是把所有教育業務做了整合,將重心轉向to B,類似於網易把所有跟教育有關的業務全部放到網易有道。」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姜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騰訊在教育平臺,也就是原來的騰訊課堂這塊一直沒有新的突破。」他補充道。
  • 聯通混改JBAT悉數入局,拿出數百億的百度們有什麼陽謀?
    在4月停牌之後,聯通混改方案終於塵埃落定,BAT和京東,中國最大的四家網際網路公司悉數入局。中國聯通稱戰略投資者將認購90億股中國聯通A股股份,百度、阿里、騰訊和京東將投資,除以上企業外,蘇寧、滴滴、中國中車、網宿科技、用友、宜通世紀等也參與投資。投資者認購A股價格為每股6.83元人民幣,計劃發行股份募集資金780億元人民幣。
  •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1995年,阿爾佩(Alpern)研發的EMI作曲系統也是較早的一個成熟的古典音樂作曲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拼接的方式來創作再現已故作曲家音樂風格的作品,其中有類巴赫的創意曲、器樂協奏曲和組曲,還有類莫扎特的奏鳴曲以及類蕭邦的夜曲。隨著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開始研究這個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奇妙領域,各式各樣的作曲算法不斷湧現,不少虛擬音樂人展露頭角。
  • 吳恩達和網易合作免費開放deeplearning.ai課程!
    8月29日,國內最大的在線知識與實用技能學習平臺網易雲課堂對外宣布,平臺聯合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權威學者、Google Brain項目發起人、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
  • 2018網際網路月餅大盤點騰訊、阿里、百度、網易等46家中秋月餅盤點
    2018網際網路月餅最全大盤點:騰訊、阿里、百度、網易等46家中秋月餅盤點:0程序猿團隊:咪咕小黃人最萌網紅月餅首先當然先看看我們程序猿團隊發放的月餅:最好吃實用騰訊的月餅禮盒向來以別出心裁著稱。騰訊月餅的包裝採用黃藍兩種顏色,分別印著敦煌、故宮、長城等中華文化瑰寶的圖案,隨盒還贈送古典白瓷果盤,實用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