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人生第一次聽別人提到拆遷時都是會嚇一跳,尤其是那些數額不菲的賠償款更是讓人難以自禁。其實許多人也非常眼紅多年以前的拆遷戶,而拆遷戶這個稱謂也成為了一些人形容突然暴富之人的新詞語,雖然多少有些貶義,但大部分的拆遷戶他們直觀的變化還是讓人相信拆遷能暴富這句話的。
只不過隨著城市化的加快,依靠拆遷暴富也變成了傳說,隨之補償越來越合理化了,之後拆遷的人也能感慨一下時運不濟了,但是有許多人卻是不服輸,一定要撞破頭去「爭取」一下,而「釘子戶」這個現象也由此產生。而「釘子戶」一般都不顧旁人,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很多人也是譴責這種行為。
在湖北省襄陽市某條大道上就有這樣一個「釘子戶」,如今還屹立在這裡,這個「釘子戶」是一個小工廠。民間對於修路這種事往往都是歡欣鼓舞的,畢竟這對於國家還是對於自己都是大善舉,一般也沒人去找麻煩。但是這個工廠老闆卻不這麼想,因為感覺做生意賺錢太慢,他早就尋思能找個機會搞一筆大錢了。
而且對於這個老闆來說,搞一筆大錢到時候還可以繼續把生意做大,不亦樂乎?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做生意的人,當他看到規劃圖上自己的小工廠處於要害位置時更加堅定了索要高價的決心了,於是他的報價是工程隊給出的補償3倍之多,接近千萬了。不過對於工程隊來說,這種人早已見怪不怪,馬上商量出了對策。
即使繞開這個工廠,花費的經歷和金錢也遠遠小於「釘子戶」開的價格,所以最後通牒無效後,工程隊也無奈修改計劃把這條路縮水改成了一條彎彎路,而這個「釘子戶」此時才傻眼,因為他的無賴行為,後來工程隊乾脆就不找他了,直接把他無視。而三年時間這個「釘子戶」可謂是痛不欲生。
不僅原本的賠償拿不到,如今更是一家殘留在這道路中間,由於處於這樣的位置他的生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如今後悔也已經沒用了,當時沒有把握機會,如今兩手空空,這個「釘子戶」也給人們上了一課,這就是最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