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不停教、不停學、不停種
老師們錦城農場收割油菜忙 學子們線上學習觀看不停歇
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4月27日一大早,錦城學院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學生農場裡洋溢著熱火朝天的收穫景象,100多名教師志願者正在搶收近10畝油菜籽,鄒校長也揮著鐮刀,賣力地和老師們一起收割油菜。
今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子們還未返回校園,無法親身參與。而之前學子們播種的油菜籽已經長勢喜人,老師們不願讓同學們之前的勞動成果「打水漂」,在勞動學院組織下,校領導、各學院領導、教職員工等自發報名,建築學院輔導員呂一概提到:「收油菜的消息在教師群裡一發出,老師們報名非常踴躍。」老中青三代齊上陣,從「辦公室」走向「錦城田間」,戴上口罩,拿起鐮刀,穿梭於一壟壟油菜之中,將油菜杆砍放在田間,整齊地擺放。在老師們的努力下,一大片油菜很快就收割完成。收割完成只是第一步,後期,老師們還要參加油菜籽晾曬、脫粒、榨油等後續勞動任務。
外國語學院院長李光榮早上第一個來到農場收割油菜,工作了接近兩個小時,汗水也溼透了他的衣裳,他笑著說:「今天來參加收菜籽,讓我回憶起了多年前自己當知青的那段歲月。勞動激發智慧,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帶來快樂,我們學校的勞動教育堅持得很好,師生們熱愛勞動、關心和支持勞動的氛圍很好!」錦城電視臺臺長張敏在農場邊勞作邊說道:「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中央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學校開展了15年的勞動教育,我們還要堅定不移地走好具有錦城特色的勞動教育之路!」
而老師們在收割油菜同時,上千名學子正在在線收看。學子們在勞動學院牛志勇老師的直播間當起了「雲監工」,為老師們加油鼓勁,也欣喜地看著他們在校期間辛苦播種的油菜籽豐收了。他們紛紛在直播間留言:「這片地當時是我挖的!」「想念學校!想回來收菜籽啦!」 ……勞動帶來的幸福、滿足與收穫,這一次通過網際網路傳遞到了學子的心中。
2006年初,學校在全國率先設立勞動的必修學分。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必修學分,規定所有在校生都必須完成勞動必修課程的學習,並取得勞動必修學分。勞動教育必修課為2個學分,共64個學時。學生接受學校統一安排的勞動課程教育,並撰寫課程實踐報告,成績合格者,獲得2個學分。
錦城學生農場見證了7萬餘名錦城學子的勞動身影,學子們在這裡學會翻地、鋤草、耕種等農業知識,參與從播種到收穫,從生產管理到銷售的全過程,創造了許多精彩與難忘的瞬間。而今年,農場的油菜籽依然如期收穫,大家更加清楚這「如常」來之不易。老師們齊刷刷「上陣」,同學們相聚「雲端」,錦城師生上下一心,不畏困難,只為守候這一方熱土的安寧與平安,錦城農場更是將師生們的心聯繫得更加緊密了,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沒有什麼困難是戰勝不了的。
據勞動學院副院長鄧忠君介紹,雖然農場勞動實踐課因疫情原因受到了影響,但我校的勞動教育「不停教、不停學、不停種」,勞動學院利用在線平臺,將勞動教育的相關素材錄製成視頻進行發布,學習觀看量突破了10萬人次。
勞動光榮、創造偉大,錦城人將勤勞、拼搏、奮鬥、堅持融入血液中,錦城人也誓將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勞動基因代代相傳,不懼挑戰,迎接未來!
文/甘雨絲
圖/周奕含
編輯/李凌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