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膠州市各小學開展暑期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膠州市北京路小學結合學校自身情況開展了「經緯縱橫」式的矩陣化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亮點紛呈,成效顯著。學校以六個年級為緯度,以每年級的12個班級和教師志願小組為經度,由各級部老師帶隊,成立矩陣宣傳小隊,進而形成經緯縱橫式的矩陣化垃圾分類宣傳矩陣體系。橫向上各級部開展不同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縱向上宣傳小隊分別對應學生居住的小區和駐桶指導點以及志願服務點等形成點對點宣傳模式。
學校通過「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開啟「垃圾分類」教育的長期模式。通過開展主題隊會、啟動智慧課堂等形式,確保使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覆蓋率、知曉率、參與率達到100%。
主題活動橫向鋪開
膠州市北京路小學一二年級積極開展「好習慣養成三周計劃」打卡活動。以班級為實施主體,在實現垃圾分類常識普遍知曉的基礎上,通過輔導員老師指導和家長的幫助,在釘釘群進行「垃圾分類好習慣三周打卡計劃」,以實際行動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三四年級積極開展「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實踐教育活動。學校創新開展了「垃圾分類箱」製作大賽,並進行了作品展示。同學們通過廢紙摺疊並塗上相應的垃圾桶顏色、用廢舊物品搭配出創意垃圾桶等形式,在實踐中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此外還組織同學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提出「垃圾分類金點子」並予以採用,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五六年級積極開展「紅領巾小調查」社會實踐活動。以「身邊的分類垃圾桶小調查」為主題,調查小區內分類垃圾桶的使用情況。並通過入戶調查、隨機採訪等形式,總結出垃圾分類的目的和意義。同時還組織同學們通過手抄報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垃圾分類的感悟和看法。一筆一畫,一字一句,表達出同學們對垃圾分類的深刻認識。
家校合作縱向展開
15支宣傳小分隊開展居家垃圾分類活動,同學們每天負責家庭垃圾的處理,先將垃圾分類存儲,再進行分類投。如果遇到不知道怎麼分類時,就在班級群中討論,每個班級每周都會進行討論、自查,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同學都有收穫,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10支宣傳小隊開展各種垃圾分類廣場宣講活動,輔導員帶領同學們為市民對垃圾分類進行宣傳,通過輔導員老師和同學們的宣傳使得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32支宣傳小隊深入社區,入戶宣傳進行包區宣傳活動,在所對應的小區內進行駐桶指導,做到宣傳、示範,在桶邊引導居民自主準確投放垃圾,督導小區物業、居民分類投放,全面帶動居民群眾學習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15支宣傳小分隊組織開展了暑假實踐活動。通過撿拾道路兩側垃圾、進行垃圾分類教學、參觀垃圾中轉站管理等形式,讓同學們了解了垃圾產生、分類、處理的全部過程,進而對垃圾分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下一步,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以北京路小學的垃圾分類矩陣化宣傳體系為典範,在膠州市各小學範圍內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活動,真正實現小手拉大手、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進而輻射全社會的效果,形式上持之以恆,讓垃圾分類新時尚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