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加裡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它位於加拿大阿伯塔省(AB省)南部的落基山脈。因為AB省的能源優勢,使卡爾加裡成為世界上最富裕、安全、幸福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城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前五。
大家常常很迷惑,為什麼這個在中國家長腦海裡不是很熟悉的城市,卻在加拿大的中小學教育排名中遙遙領先。
加拿大整體教育處世界前列
加拿大每年投入的教育經費,遠高於其他國家。全國推行十二年免費義務教育,公民或永久居民及其子女從小學到中學全部免費教育。
多年來,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中也始終名列前茅。
根據2019年U.S.News的「全球教育質量國家排名」,加拿大又拿了個世界第一。
完善的教育體系
1、加拿大各省擁有獨自的教育體系
加拿大沒有聯邦層面的教育管理中央機構;每個省或自治區就有一個自己的教育部。教育事務在加拿大的憲法規定和行政管理體系中,屬於省級政府管轄範圍。
教育事務由聯邦、省和學區三級政府共同管理,共同提供撥款和監管,各學區教育局有數字編號代碼。教育局管理本學區的從K(學前班)到12年級的基礎教育,包括資金發放、老師調配、資源協調、學校建設、冬天鏟雪夏天割草等等所有和學校、學生、教學有關的事務。
雖然加拿大沒有全國統一的教育系統,10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教育體系,但從整體上來看,「大同小異」。
2、全國推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
公立教育是加拿大各省政府提供給所有當地居民孩子的12年,從k-12年級的免費義務教育體制。法律規定每一個6-18歲的孩子都必須要上學。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考勤情況,起訴不送孩子上學,不負責任的家長。
3、統一分配實現教育均等
從經費教育來說,每一個教育局,每一個學校都根據不同的學生人數,得到政府的不同撥款。每個學生的教育經費是均等的。教育局經費除了政府教育廳的發放,還可以開源,比如通過社會募捐、留學、夏令營等收費項目來獲得。
從師資教育來說,老師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與自己住處的距離來決定申請,經校方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長活動的需要,面試同意的。教育局也會更具學生規模等對師資配比進行一定調配,因此各校一般普通課程的教學質量沒有大區別。
4、多元化課程體系
阿爾伯塔省課程體系非常豐富,適合不同需求和不同背景的學生。
其中包括適合移民子女和國際留學生的國際文憑IB課程、以及美國教學大綱+AP課程。同時,還配有免費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育ESL課程。
對於曾經在中國國內有過一定時間國際學校學習經歷的學生、或者說對於未來升學方向是美國藤校的學生而言,選擇這兩種課程,無論從課程熟悉度、以及未來的大學申請方面都有易處。即使沒有明確的升學目標,IB課程對那些精於學術、興趣廣泛的學生而言,也是很好的挑戰。
另外,每個教育局都有好幾所雙語學校,提供很多語言選擇,例如法語,中文,西班牙語,德語。卡爾加裡就有5所中文雙語學校,從學前班到9年級,使用普通話和英語雙語作為教學語言。在小學階段,會有中文和數學的科目用普通話授課,初中階段會減少些,其餘的科目均用英文授課。此外,漢語拼音和簡體中文的聽說讀寫被列為課程大綱。
除此之外,還有針對高智商(Gifted program)、輕度認知功能損害(Mild cognitive Delay)、偏科 (Learning Disability)、行為問題、多動症、自閉症等完善人性的特殊教育。
有的學校以突出的體育項目和樂隊等與眾不同。
所有這些課程,在卡爾加裡公立教育局CBE下屬的學校就都能提供。
5、多種不同學校類型
以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為例,學校類型就非常豐富,除了龐大的公立學校之外、還有私立學校、教會學校、特許學校。另外,政府也允許有條件的家長自己在家裡為孩子提供學科教育,即HOME SCHOOL。
公立學校
卡爾加裡教育局(CBE)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公立教育局,現有 235 所學校,在校生超過 12 萬。CBE與全省其他所有學校一樣,遵循省教育廳制訂的教學大綱及課程體系。學生成功完成高中課程可以獲得學分,修滿高中畢業規定的學分,將取得高中畢業文憑。
除了之前列出的各種多元課程優勢之外,在卡爾加裡公立教育局中的國際留學生的比例不足1%,有利於國際學生快速掌握英語,儘快融入加拿大人淳樸的學習生活環境。
教會學校
雖然現在公立學校體系龐大,但事實上,阿爾伯塔省的第一個學校也是創辦於1842年的天主教學校 Lac Ste.-Anne。卡爾加裡天主教教育局(CCSD)是阿爾伯塔省最大的天主教教育機構,共有超過115所天主教學校,服務於57000多學生。天主教學校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若學校有空位,只要尊重天主教信仰,非天主教的家庭也可以報名。
與公立學校一樣,天主教教育局由省政府統一撥款,資金雄厚。學校也有特殊的program,比如AP, IB, 法語,義大利, 菲律賓語,西班牙語等。可以理解為,天主教學校在公立學校的基礎上開設信仰課程,供有信仰的家庭選擇。
特許公立學校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是唯一擁有特許公立學校的省份。與公立學校相同的受到政府經費支持,不收取學生學費,但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特許公立學校課程大綱也需要嚴格遵循經批准的省級規範,但可以提供有自己特色的強化和創新的教育環境,班額也相對小些。卡爾加裡有6所特許公立學校,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標準,有的學校用智商測驗考核決定錄取名單,有的改變策略每年用抽籤的錄取方式,一些學校有很長的等待名單。
比如以高智商為招生標準的Westmount特許學校,以及以科技為教學核心的Connect特許學校,以藝術為核心的Calgary Arts Academy等。
6、學分制實現過程性評價核心要義
在阿省,另一個保障教育均衡性的原因就是:無論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或小升高(很多學區是K-7是小學,8-12是高中),基本都沒有專門的升學考試,而採取就近申請分配入學。
即使是高中升大學,加拿大也沒有統一的高考。
那麼,如何來考核學生呢?就通過省統考和學分制兩部分組成。
阿爾伯塔省標準化考試系統
阿省每年就核心科目對所有學生進行考試。參加省統考的年級有3年級、6年級和9年級分別進行省級統考,12年級進行省級畢業會考。
即使是IB課程等特殊課程的學生,也需要參加省標準化考試。
比省統考更重要的過程性學分制
加拿大高中就開始全面的學分制,學分進入省教育廳網絡系統。學生除了英語、社會學、數學、科學(物理、化學與生物)、體育、職業指導課為必修課程外,有幾十門的各類課程供選修,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與發展需要而選定選修課。如:建築,汽車修理,烹調,時裝設計,美容美髮,心理學,美術設計,計算機科學等。讓高中生嘗試和探索自己的特長和興趣, 為今後的職業設想做一個基礎的鋪墊。
這些課程的每一份作業, 每一個測試,每一份高中生的作業,都具有相應的法律性證據,關係到最後的學分和老師的評估。
在升學評估中,省統考只佔30%,老師的評估檢測佔升學總成績的70%。
也正因為學分制的存在,有些學生高中畢業後,會選擇1-2年的GAP year,再回來申請大學,因為成績已經在系統裡保存了。
嚴格的申請制度打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在加拿大,教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他們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完善的醫療保險和養老金計劃,但成為教師並不容易。
阿爾伯塔省的從業教師多數都擁有兩張證書。一張是四年制大學學位,即專業證書;另一張是本科畢業後,再讀兩年的教育專業,即教育學院的證書。只有獲取專業學位證書後,方能申請就讀教育學院。
專業裡又有具體專攻,小學全全科老師,高中數學專業,科學專業,人文專業等。畢業後向阿爾伯塔教師協會申請教師資格證。
這樣至少需要6年的時間學習,才能找到一份工作。
找到工作之後,還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年叫試用期,評估通過後;第二年叫繼續試用期,再次經過校領導反覆評估合格後;第三年才能拿到永久教師崗位。
因此,在加拿大做老師的絕大多數都是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對教育充滿了激情和興趣,才能堅持那麼至少8年去獲取一個真正的教師職位。這裡還不包括那些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以及在特殊學科領域接受過教育的老師們,他麼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
成為教師之後,每月仍然需要持續進行培訓和研討,以夯實自己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