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以自然之名

2021-02-17 自然資源文化

草長鶯飛,萬物蓬勃,正是讀書好時節。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書香自然·智慧人生」天府地質杯全國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圓滿落下帷幕。

此次讀書大賽由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黨委、中國自然資源報社聯合四川省地礦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舉辦,自2019年7月啟動徵稿以來,共收到系統內外參賽稿件近1300篇,掀起了又一個讀書熱潮。

始於2012年的「書香國土·智慧人生」全國國土資源系統讀書大賽連續舉辦六屆後,隨著行業職責和參賽者閱讀視野的進一步拓寬,於2018年更名為「書香自然·智慧人生」全國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讀書大賽不僅在系統內引起強烈反響,「書香國土」2016年還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十大學習品牌」。如今,「書香自然」已經形成業內很有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咱們系統的讀書大賽已經舉辦數年,漸成氣候。類似的讀書大賽不在少數,但是能堅持下來,絕非易事。我每次都積極參與,不為別的,就為一種堅持而堅持。」作為系統內外有影響的書評人,也是本次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華文感慨萬分。

讀書大賽的老朋友張立新,從首屆「書香國土·智慧人生」讀書大賽啟動至今,每年都積極參與並屢獲獎項。「通過這項讀書活動,我的收穫是管窺系統內外各位老師的書單,為自己的閱讀提供了參考,也明晰和擴展了閱讀思路。」他表示,每年的讀書大賽,提升了自然資源系統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獲獎作者中不乏知名作家,讀獲獎作品,既是學習,也是享受。

作為資深「粉絲」,劉蔚也已經參加了七屆讀書大賽。「七年裡,我見證了這項活動從稚嫩到成熟,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一個口碑活動。」在她看來,讀書大賽提供給系統內外眾多愛書人一個表達傾訴的平臺。因此,每年的徵文比賽,她不僅自己帶頭參加,還會在市局的讀書小組群、工作群以及自己的朋友圈發布通知,將活動推薦給愛看書的同事和朋友們,提醒大家交稿參賽。

8年來,書香馥鬱,碩果纍纍。目前,讀書大賽活動收到參賽作品萬餘篇,參賽者來自全國各地,既有耄耋老者,也有稚嫩學子,既有系統內的普通職工,也有社會上已得到廣泛認可的知名作家,實現了「書香自然·智慧人生」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創辦的初衷,即以書香點亮智慧人生,引領自然資源人成長。此外,讀書大賽也推動系統內各單位開展讀書會、讀書小組、職工流動書屋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如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多年來開展了「讀書  評書  薦書」書香分享沙龍主題黨日活動,建立閱讀角,在全院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

守初心,亦要有創新。「書香自然·智慧人生」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以來,《中國自然資源報》讀書版每月推出薦讀書單,圍繞自然資源系統的主責主業,重點推介自然資源領域的新書好書,並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紙媒和「自然資源文化」公眾號同步發布書單,引導系統內幹部職工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促進社會廣大讀者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更好地與自然和諧共處。

如今,書香滋潤著每一個自然資源人的心田,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

愛讀書,愛自然。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為人生帶來什麼?首次參加大賽的魏人彪感慨:「讀書是一件最不虧的事。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時刻給你回報。」在張立新看來,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其實一脈相通,如同人和影子,不管拉長或貼近,都不離不棄,如影隨形,「我渴望著生命的厚度和意義,而閱讀的過程,就是行走遠方、探訪未知,是生命厚度的一個砝碼。」 而劉蔚則早已將讀書看作和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讀書是我和著者的交涉,讀自然書是我和物的直接交涉。所以讀書是間接的求學,讀自然書乃是直接的求學。」 李四光先生在《讀書與讀自然書》中如此說道。對此,陳華文深以為然:「一個人的氣質裡,藏在他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和讀過的書中。由此可見,自然和讀書對人何其重要,兩者缺一,都不是完整的人。自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書,也是最有魅力的書,人類所有的知識,歸根結底都是從自然中獲取的。」

陳華文今年的參賽作品《人類影響氣候  氣候改變歷史》,就是一篇聚焦自然資源領域的書評。他表示,自己作為自然資源系統的一員,近十年來關注自然文學與文化,這個領域的新書好書,時常會買來一讀,並從理性分析的視角撰寫並發表了書評,去年還出版評論集《山河氣韻》。「書寫與自然有關的評論,我經常跟隨書本,在廣闊的自然中『神遊』,找到無與倫比的樂趣。一邊在閱讀中汲取智慧,一邊在自然中尋找思想,這應該是福氣吧。」

談及此次參賽的感受,魏人彪表示,自己除了喜歡文學作品,也閱讀了不少自然資源領域的書籍,頗有收穫。一是正因為跳出業務看業務,有利於作多維度、多層次、多視角的思考。二是拓寬了創作面。近年來,工作之餘,他創作發表了許多散文作品,運用熟悉的專業知識為「老題材」另闢蹊徑,賦予新的、更深的含義。三是文學作品更容易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客觀上更加有效地宣傳了自然資源的相關知識,增加了社會認同感。

中國自然資源報副社長趙凡表示,在獲獎作品中看到了行業領域的重大成果和為之奮鬥的行業人的真善美,看到了從地球歷史角度對人類、動植物發展及氣候環境的追溯,看到了對大地、山川、河流、森林、海洋自然美的謳歌,也看到了對城鎮化進程中人的情感歸宿的思考。讀書大賽豐富了自然資源系統職工的精神生活,打通了行業與社會大眾共情的橋梁,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資源文化傳統,對自然資源事業健康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在部直屬機關黨委的指導下,在四川省地礦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以及系統各兄弟單位、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天府地質杯」全國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活動順利完成。2019年7月啟動以來,本屆大賽共收到系統內外參賽稿件近1300篇,既有深度、又有特色,為自然資源系統的全民閱讀活動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年前,我曾代表承辦單位之一的四川省地礦局,向全國文友發出『齊聚天府,共享書香』的邀請。一年來,同廣大讀書愛好者一樣,殷切期盼在『花重錦官城』相聚的這一天,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打溼而延遲。在這種情況下,大賽主辦方克服重重困難,保證了本次大賽按照程序和規則有序推進,特邀著名作家和專家學者,如期評選出了獲獎作品和優秀組織單位及個人。」 回想起本屆讀書大賽的歷程,四川省地礦局黨委常委、機關黨委書記孫莉既感動又欣慰:「在46名獲獎者中,我局上榜6名。我局投稿50餘篇,不僅表現出長期以來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同時,職工的閱讀興趣和審美品格,也詮釋了主辦方和系統內各文化組織長期的培育和關懷。」

談及本屆讀書大賽徵文的整體水平,評委們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次徵文活動是一次對群體性文化生活的高水平檢驗,其成果是對當下社會精神領域的豐厚饋贈。」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指出,徵文作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角度多樣。

趙凡副社長認為,本次讀書大賽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行業題材特色鮮明,參賽作品在多角度解讀行業好書的同時,傳遞出閱讀者對自然資源的理解和人生追求。第二,與地方行業單位聯繫緊密,以大賽的星星之火,點燃了全系統職工的讀書熱情,成為影響青年職工成長的重要力量。第三,圍繞讀書大賽展開的線上線下活動形式多樣。

濃濃書香,溫暖一方天地。如今,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已在自然資源系統落地生根,行業內讀書學習之風日趨濃厚,「書香自然·智慧人生」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不僅成為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一個好抓手、好形式,還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滋養。

自然資源人的文字與他們的行業特質高度地契合。作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角度多樣。既有對中外名著的深刻領悟與闡析,又有對行業典籍的專業化解讀,更多的是他們在平凡工作與生活中人生經驗的點滴呈現。

丈量大地,推敲山河,知行並重的自然資源人與大地的情感熾烈而深沉,他們能夠發現被時間掩埋的生態奧秘,亦能抵達人類精神生活的縱深。特別是面臨生存與精神多重困境的當下,他們的灼見與遠識既有哲學上的啟發性,又有實踐上的可行性。

這次徵文活動是一次對群體性文化生活的高水平檢驗,其成果是對當下社會精神領域的豐厚饋贈。

全國自然資源系統的專業精神、文化意識和樸質作風,從這次「天府地質杯」讀書大賽中再次彰顯出來,鼓勵系統人員讀書、且是深度閱讀,由點至面,於每一個從業者本身豐富的自然資源專業方向,形成其相對應的人文科學系統的建設,以「一」振動整個「面」,正如每一個自然資源領域的建設者,同時也在完成自我建設,兩廂合力,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的發現、傳承與創造,將爆發未可估量之力。

欣喜關於讀書的優秀作品,還突破和影響了人的觀念,他們站在高處,心中有一個大的世界,而能著眼基本的地方,給出最小的裡面之最大的價值所在。且看務實的人,是怎樣的腳力,他們怎樣讀書。

本次讀書大賽整體水平較高,不少作品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有的作品還融入了作者獨特的思考。這一方面體現出主辦單位持續多年舉辦讀書大賽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愛讀書、會讀書、善讀書的人越來越多。從應徵作者所閱讀的書籍來看,經典作品仍然受到廣大作者喜愛。這是一個喜人的現象。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

「書香自然·智慧人生——天府地質杯全國自然資源系統讀書大賽」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作為評委,我通讀了所有入圍作品,深感意外和驚喜。徵文作品涉及的內容廣泛而豐富,從不同視角,呈現了自然資源系統的行業特點、行業文化和行業精神。就整體來說,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

讀書,雖然是每個人的個體行為,但讀什麼書,進行怎樣的思考,獲得怎樣的感受和啟示,卻能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和要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綠」與「美」是新時代的標誌性特徵。讀書,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能夠幫助我們放棄固有的思維和邏輯,在更深層次和更廣大意義上,來認識和理解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以及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道理。

第六屆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培根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認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法不一,異曲同工,都以為讀書是人生成長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閱讀評審此次讀書大賽徵文,我感到振奮不已。一是作者踴躍,範圍廣泛,這說明在自然資源系統內愛讀書已經蔚然成風。二是內容豐富,興趣廣泛。從來稿中可以看出,大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博覽群書。文學、政治、歷史、經濟、人物傳記、科普等,方方面面都有涉獵且從中受益匪淺。三是陽光向上,積極進取。作者們從不同角度談到了各自的讀書感受,傳達出滿滿的正能量。

簡言之,這次讀書大賽必將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系統的讀書氛圍,使大家從中獲取更加豐富的營養,為祖國的大好河山奉獻美麗青春和全部力量。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閱享讀書之樂
    4月23日,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城關鎮城北學校根據專業人士推薦的書單,裝備了55套圖書。這些書每套50本,供同一班級50名學生共讀。為讓55套圖書充分得到利用,學校還將組織班與班之間開展「漂流閱讀」活動。「漂流式讀書對我們來講很有吸引力,各班同學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外班同學看,也可以收到其它班同學收藏的好書。」學生鄧亦菲興奮地告訴筆者。
  • 「世界讀書日」裡的上海讀書地圖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上海各區級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在「市民閱讀大會」背景下組織的讀書活動,亦紛至沓來,拼貼起一幅書香滿城的上海地圖。
  • 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
    秦皇島北戴河新區「孤獨圖書館」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每天抽一點時間閱讀,每天多一點成長。著名學者、文學家林語堂說:「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關於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 2015考研英語;閱讀熱點之「世界讀書日」
    英國文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曾經在那篇著名的《論學習》(Of Study)中寫道:「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 世界讀書日|讀書無用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讀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詩詞君想問,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在這個網際網路泛濫的時代,閱讀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遠了。因為他所見之處,都是一個環境,所見之人,都是相似之人。可,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因為你知道,這個世界如此遼闊,生活還有很多可能。別嫌讀書苦,那是我們通往世界的路。讀書能整容: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整容來源於從內到外的氣質的塑造。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讀書,是件有趣的事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與君共享,讀書的有趣。全詩表達了一位丈夫和身邊的兒子,思念母親的真摯情感,那種在漫漫長夜的孤燈下的思念,痴痴遙望著遠方,提壺酌酒,卻不解思念之情…倒過來讀試試,讀來竟變成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詩來。
  • 世界讀書日,談談讀書對人生的意義
    方所重慶店所在地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作為喜愛讀書的我,最近的時間也相對自由,買了不少往日沒有時間細讀的書,更是在讀書日優惠購得《莎士比亞全集一套》。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第一:書的海洋裡充滿樂趣,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充滿期盼,後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對讀書的喜愛應該在讀書前就已經形成,這得益於一個常在我家裡來玩的親戚,我的二外公的影響。
  • 世界讀書日的活動標語宣傳語大全 世界讀書日橫幅一句話
    書籍使我們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很多人在閒暇時候都會看看書充實自己,2019年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來看看2019關於世界讀書日的活動標語。  很多人都有看書的習慣,為了倡導大家讀書,每年還有一個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關於世界讀書日的活動標語。
  •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 世界讀書日背景知識普及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聖喬治節」。另據圖書館雜誌,世界讀書日來源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4月23日成為「聖喬治節」。節日期間,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有贈送玫瑰和圖書給親友的習俗。
  • 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 關於讀書的格言名言
    讀書歷來是人們仰慕的事情,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又將臨近世界讀書日了;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嗎?且隨世界節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讀書日是第幾個:24個; 2019年讀書日日期:04月23日 星期二  活動衍生  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
  •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你準備讀書了嗎?
    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現在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很多人閒下來就捧著個手機。雖然手機也可以讀書,但還是缺少那種讀書的韻味,讀書的感覺。在讀書日,我們應該好好的看看書,重拾讀書的感覺。在安靜的閒暇時間裡,一杯清茶,一本書,細細地品讀,靜靜地回味,在閱讀中洗滌內心的浮躁,收穫一份寧靜。
  • 世界讀書日 | 也說讀書
    我們讀書,因為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我們尊敬知識,但不迷信前人的成說與定論。知識是人類的建構,是我們理解世界、表現生活的概念體系,是一種工具。知識是思考的成果,亦是思考的過程與方法,知識是流變的、生長的、更新的。知識可能有出錯,需要矯正和再造。人是知識的創造者,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是如此,都有參與知識的創造、傳播與應用的使命與責任。
  • 【世界讀書日】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2020年世界讀書日寄語
    【世界讀書日】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2020年世界讀書日寄語 2020-04-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2018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及意義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讀書才有出息,很多人都自動理解為,要去學校讀書才有出息。不可否認這樣的理解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其實也沒錯,但是卻曲解了讀書意思。讀書不是或者不僅是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自身的修養與提升。而現在真正讀書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了。你還記得世界讀書日是什麼時候嗎?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今年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號?
  • 世界讀書日|讓孩子在快樂中讀書
    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世界閱讀日活動方案模板範例 小學大學世界讀書日活動推薦
    2019年世界讀書日活動方案精選範文3篇小學第24個「世界讀書日」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為慶祝第24個「世界讀書日」活動,進一步推動書香校園建設,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發展學生個性,增長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修養和欣賞水平,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xx小學多途徑開展開展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活動?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意義?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那麼你知道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活動?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意義?       一、世界讀書日的節日活動
  • 「世界讀書日」24歲啦!今天,我們怎樣讀書?
    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設立「世界讀書日」,是倡導全民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使書籍成為生活的必需品。習主席指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對於廣大青年官兵尤其重要。「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 臺江舉辦「世界讀書日」活動
    福州新聞網4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林言枝)昨日,臺江區「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在寧化小學舉辦。本次活動以「悅讀悅想,為閱讀插上翅膀」為主題,由臺江區委宣傳部、臺江區委文明辦、臺江區教育局、臺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主辦,臺江區圖書館和寧化小學承辦。
  • 世界讀書日 | 今天,圖書館館長邀你讀書一小時
    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明燈常作伴;益書常為朋。窗明几淨,心情明朗,此時不讀書,問君更待何時?而這個時空中的我們,也將在讀書中相遇,一起,陶醉於閱讀世界……今日讀書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