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雙胞胎「千裡探母」:只要有孝心,親情就不會疏遠

2020-12-20 育兒房間

母愛是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的奉獻是不求回報的,從十月懷胎開始,母親就期待孩子快快降臨,等孩子出生後,更是細心呵護孩子,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只是孩子長大了母親卻變老了。

遼寧撫順,有一對102歲的雙胞胎兄弟,儘管兩人年齡已經非常大了,可他們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精氣神也非常足。不過他們兄弟二人並不是太開心,原因就是母親生病了。

可能很多人驚訝,這兩人都這麼大了,他們的母親得多大年齡?其實兩兄弟的母親今年118歲,十六歲時生了他們,不過因特殊原因,母子之間相隔千裡之遠。

母親遠在昆明,兩個兄弟商量去昆明看望,誰知剛提出這個想法,兒女們紛紛反對,認為兩兄弟之間的年齡大了,經不起長時間的舟車勞頓。但哥倆比較孝順,不管孩子怎麼說,還是堅持過去看望。

在一番波折後,母子終於相聚在一起,看到孩子在自己身邊,老母親很是激動。網友們見到這暖心的一幕,紛紛感嘆有媽就是好,即便千裡之遠,只要有孝心,那親情就不會疏遠。

很多寶媽看了後感慨,自家的孩子不懂事,明明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孩子一直不感恩,寶媽該如何教育,才能讓娃更有孝心呢?

1、尊重孩子

同齡人之間總有說不完的話,也會在一起討論有意思的事情,很多父母卻不讓孩子和小夥伴走太近,一方面怕耽誤學習,一方面怕孩子被教壞。其實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應該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這樣他們才會尊重父母。

2、別包辦孩子大事

寶媽對孩子的愛不需要質疑,只是有一些寶媽就不同了,她們太溺愛孩子,孩子的大小事情都要包辦,讓孩子感覺到人生沒有自由感,這顯然是不對的,孩子也有獨立人格,寶媽應該學會放鬆,讓孩子自己去闖蕩。

3、平等溝通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應該重視並加以引導,但不能刻意在孩子面前立威,企圖樹立威嚴形象。卻不知,和孩子溝通就要以平等的身份,這樣孩子才會聽得進去,才能和家長傾訴心裡話,人生才能有更多作為。

想要讓孩子更孝順,說到底還在於寶媽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時刻本著感恩之心,這樣他們長大後才會孝敬自己!

相關焦點

  • 92歲媽媽給72歲女兒包餃子,102歲兄弟探望118歲母親,這就是親情
    聽說母親感冒了,百歲兄弟決定「隻身南下」在遼寧撫順,有一對102歲高齡的雙胞胎兄弟。兄弟倆雖然年過百歲,鬚髮皆白,但是依然精神矍鑠,神採奕奕。早已兒孫滿堂的兄弟倆這個年紀本該好好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們心中還有一個根本放不下的人在遙遠西南方。
  • 女兒15歲了,還經常和爸爸洗澡?不懂避嫌的親情,只能變得疏遠
    女兒15歲了,還經常和爸爸洗澡?不懂避嫌的親情,只能變得疏遠 無論中外,在古代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這是男性生產力、戰鬥力等方面的優勢決定的。 但在步入現代社會後,情況發生了改變,人們支持男女平等,甚至不少人更喜歡女兒。
  • 怎麼在淘寶領取親情帳號的孝心大禮包 禮包裡面有什麼
    怎麼在淘寶領取親情帳號的孝心大禮包 禮包裡面有什麼時間:2018-02-11 11: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麼在淘寶領取親情帳號的孝心大禮包 禮包裡面有什麼 近期,淘寶推出了親情帳號正式上線。廣告隨時都能看到,可見馬雲爸爸是多有錢。
  • 《天倫之旅》有感:被排擠的親密關係,道盡了親情的疏遠與反思
    3、 影片中親情關係遭遇的疏遠困境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點,就在於弗蘭克對孩子的親情關愛只是遭到了孩子們的刻意保持距離以及隱瞞。二、 解析親情的疏遠原因1、 時間是最大的殺手有一句詩這樣寫:時間會蒼白。是的,時間不僅自己會蒼白,還會讓親情關係蒼白無力。
  • 老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下句更經典,說透了兒女親情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子女對父母盡孝心,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要,甚至成為一個人立足的根本,被視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子女要如何敬仰自己的父母?有句老話給出了標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說為人父母者就沒有不對的。
  • 晨讀|染髮探母
    回鄉探母之前,老何總會先染一頭黑髮,這是一個普通人樸素簡單的愛。老何,60後,早生華髮。可能是遺傳因素,父母雙親五十歲時,都已經滿頭白髮了。老何平時都儘量保持頭髮本色,不焗不染。不過,每年總有許多次,譬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老何都要認認真真將自己染成一頭黑髮。機關裡的同事們見到他,一撥兒會問:老何,你這次又要回老家了?節假日後,另一撥兒則問:老何,你剛剛從鄉下回來?老何嘿嘿一笑,連連點頭。染髮,成了老何一張公開可見的「休假條」。回家和染髮有什麼關聯呢?那天有新同事求教,老何如實作答:兄弟姐妹七個,我排行最小。
  • 為什麼現在的親情關係越來越疏遠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務行業的發展,誰家要是搬個家結個婚的,只要找個專門的服務公司便解決,不用再麻煩親戚。自然導致家族思想越來越淡,人們多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從而導致關係疏遠。現在的人,生活模式和觀念多元化,不像從前人們忙完工作唯一的休閒就是串門,人與人之間交往密切,走動頻繁。
  • 春節回家,別讓「低頭」拐走親情
    範子軍 不管主觀還是客觀原因,要破解春節這些「甜蜜的煩惱」,說到底還是要父母與子女能夠相向而行,共同找回那些可能被時空疏遠、可能被習慣支離、也可能被簡訊或紅包「拐走」的親情。儘管不難找到「春節症候群」的癥結所在,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給出了諸如多些理解、關愛、孝心之類的建議,「低頭族」也未必沒有意識到不妥,何以難從根本上奏效? 首先是不理解愛,錯把愛護當幹涉、熱心當負擔。工作、收入、戀愛等情況,無論是出於內心關切,還是不經意的詢問,無微不至方顯真情,無關打探隱私,也未必有強求之心,何以偏偏覺得「彆扭」「管得寬」?其次是不善於表達愛,或者說不會愛。
  • 【民間傳奇】「小白龍探母」新說
    泗縣知名作家,宿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員、鄉村教師很久很久以前,在現在的靈璧縣大廟鄉陳家莊有個姓陳的大戶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翠娥。下雨時,天空中正有兩條龍在嬉交,不懂兒女之情的陳翠娥,覺得好玩,看得入迷。突覺口乾,便伸手接捧屋簷下的雨水解渴。她哪裡知道她飲的雨水中含有一顆龍種,隨即便懷上身孕。
  • 母親節催熱鹹寧「孝心經濟」各大商家紛紛打出親情牌
    近兩日,記者走訪我市市場發現,不少子女都給母親準備了禮物,表達孝心,這也帶火了「孝心經濟」。◆鮮花蛋糕成首選5月9日,記者走訪了幾家花店,發現買花、訂花的人已不少,鮮花依然是大多數人送給母親的首選禮物。
  • 3歲時父母離異母親遠嫁他鄉 20年後千裡尋母終團聚
    2月15日下午,26歲的浙江省東陽市小夥郭鶴榮依然沉浸在找到媽媽的幸福中。23 年前,年僅3歲的郭鶴榮遭遇父母離異,之後就跟隨父親一直生活在浙江。積累多年的思母情結,幾天前再次爆發,小夥從江蘇徐州來到安徽寧國千裡尋母,在寧國警方的協助之下,小夥如願找到了離別多年的生母。母子相聚的那一刻,他哭得像個孩子,他說此刻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鳳山有口鴛鴦泉 喝了會生雙胞胎?
    當地不少群眾把生雙胞胎的原因歸結於鴛鴦泉,認為喝了鴛鴦泉的水,生雙胞胎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鴛鴦泉位於鳳山縣城東邊2公裡處的鳳凰山腳下,當地人稱「公母塘」,兩眼泉水雖然相隔僅40米,但顏色卻是一深一淺。當地人將其譽為神泉,但凡有結婚生子計劃的年輕人,都會來這裡打水,而且男人必須喝母塘的水,女人則要喝公塘的水,只有這樣才能生雙胞胎。近日,記者就慕名來到鴛鴦泉一探究竟。
  • 親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別疏遠了,更別丟棄了!
    大千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背負著太多太多的債務,苦苦一輩子,都是在為了錢財而奔波著,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忽略自己身邊最親的親人,甚至因為金錢的原因,和自己的家人翻臉,鬧得不可開交!一個人的眼裡,如果只有錢,那麼他一定不會生活的幸福,雖然說沒有錢我們真的寸步難行,但是錢財畢竟是身外之物,我們可以去賺取,它並不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然而,親情不一樣,血濃於水,是剪不斷,打不散的!
  • 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頒獎典禮 15位孝心人物閃亮齊魯
    15位獲獎者中,有遠離娘家只為照顧癱瘓公公婆婆的好兒媳,背著母親上課的鄉村教師,瞞著八旬母親赴前線、卻救治了更多父母的戰疫英雄,夜市擺地攤賺錢救病重母親的95後女孩,建立愛心團隊為困難老人服務的腦癱青年……每個為愛付出的故事,都值得追尋和紀念。每位孝心人物的經歷,都在講述著齊魯大地的孝行力量。
  • 《老爸102歲》好好度過每一天
    既然活著,那就好好度過每一天達特利是一位102歲的老爺爺,雖已到期頤之年,可內心仍舊充滿童真,滿懷對世界的好奇和對生活的熱忱,他堅決拒絕毫無生氣的養老生活,色彩鮮豔的著裝、精神矍鑠的神態還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無一不在展示著他的與眾不同,他,仍舊還是26歲的青年。
  • 影后陳衝領養的雙胞胎哪去了?網友:這就是抱養和親生的區別
    為了完成自己做母親的願望,她和丈夫商量領養了一對雙胞胎,可就在她領養雙胞胎不久後,陳衝就奇蹟般的懷孕了。這是一條大新聞,當時所有媒體都很關注這件事,一方面對陳衝表達了恭喜,另一方面他們也在觀察,有了親生孩子後的陳衝,會如何對待這對領養的雙胞胎女兒。
  • 婆婆不願跟隨兒媳改嫁被全家人指責:真正的孝順不該親情綁架
    張婆婆的兒子在22年前意外去世,留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兒媳孟美華常常外出打工,張婆婆在家照顧兩個年幼的孫子。三年前,兒媳第二次改嫁。本沒有阻攔過兒媳改嫁的張婆婆,如今卻對兒媳一肚子怨恨。更讓她傷心的是,兩個孫子現如今很少打電話回來關心她,心裡還對她有怨氣,覺得奶奶不願跟著母親改嫁。張婆婆心灰意冷,對兩個孫子無比失望,於是決定要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徵收款,合計20多萬。
  • 孝行齊魯,「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屆齊魯最美孝心人物獎公布
    2020年8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與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共同啟動了「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評選活動。在此次活動歷時4個多月的時間裡,依託於機構、社會、個人推薦以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16市地方站的挖掘,收到了上百位孝心人物的推薦事跡。
  • 為什麼親情,可以因為一個人的去世,而變得這麼疏遠?
    因為父親的去世,思利和大姑二姑一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了。這個故事,先從思利的爺爺講起,思利的爺爺現在已經90多歲了,早些年為社會進步做過貢獻,所以社會地位還不錯,爺爺當年娶了小20歲的婆婆,有三個孩子,也就是思利的大姑,二姑,和思利的爸爸。
  • 沒本事的子女才會對父母說這幾句,疏遠了親情,更傷了自己
    而且,通常沒本事的子女才會對父母說以下這幾句,不僅疏遠了親情,更傷了自己。「別說了,你們那一套早過時了」不管父母年輕時多麼厲害,知識面多麼豐富,隨著一天天老去,他們也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慢慢與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