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得法」收穫天才少年

2020-10-10 賽偶時代

法國著名的教育家愛爾維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神童即便有先天的因素在,不經過後天的教育他也會被埋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教育得法」才是關鍵所在。

(圖:高芬豔)

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才能稱之為」教育得法「呢?首先,」教育得法「是要建立在遵循幼兒生理特點的基礎之上的,在被大家熟知的關於幼兒早期教育的話題中,要先從對幼兒大腦發育最有益處的識字開始說起了。文字作為語言的代碼,是一種符號的體系,它紛繁複雜、容量碩大、含義豐富,儘管幼兒在早期尚未正式進入學習掌握文字的時期,但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培養他們對文字的興趣,為今後閱讀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早期幼兒識字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在早期識字已成為眾多家長共識的今天,識字時機的選擇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家長。實踐證明,幼兒開始識字並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抓住識字的最佳時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高芬豔)

據一項研究表明,幼兒在3-6歲這個大腦發育階段,是早期幼兒識字的「關鍵期」,如果可以抓住這個」關鍵期「,充分調動幼兒形象識記的內在潛能,通過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使幼兒在短期內認識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可以有效促進大腦的發育和智力潛能的發展。作為天津本土品牌的真棒教育集團,在幼兒早期識字領域已經深耕近二十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並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其專家團隊研發的專利教材根據漢字的使用頻率,從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取使用頻率最高的1500個常用漢字作為基礎,循序漸進,次第展開。教材採用歌謠韻文的體裁,內容生動有趣,語言簡明流暢,形式活潑多樣,教法靈活新穎。採用兒歌體裁課文,分為綜合歌謠、動物歌謠、生活歌謠、安全歌謠、知識歌謠、品德歌謠、趣味歌謠等8個單元,7個門類,使幼兒在誦讀遊戲中識漢字,在寓教於樂中獲教益,在歌謠學習中受薰陶。這種潛移默化的德育與美育的融合,如水中著鹽,有味無痕。真棒幼兒識字這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幼兒主動識字,儘早閱讀,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作者:蘆森森)

相關焦點

  • 少年天才,小時候的夢
    反思了好幾天,今天有點空閒時間,想想真希望自己是個少年天才,過目不忘,處事機靈,推薦這部《少年班》給大家,願大家在開心之餘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工作裡的每一個困難、挑戰和挫折吧。招收的全是十來歲就自學完成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智商超高的天才少年,直接就可以進大學深造。那時候真的是特別羨慕他們,天賦異斌,不用這麼苦地每天都去學習按部就班地學習,想記什麼一眼就記住了,學什麼也是快,不會被各種數學題難住。
  • 中科大少年班40年:不再只招天才,從超常教育轉向精英教育
    「我見過太多天才,他不算是。」到溫州育英任教前,黃強是河北衡水中學教師,全國知名中學,長期包攬河北省文理科高考前十的學校,他有底氣說「見過太多天才」。在他看來,天才往往無師自通、舉一反三,大多數學生都不是「天才」,但這並不重要,「少年班是條『蹊徑』,並非是『天才之路』,至少我是這麼看的。」
  • 中科大的少年天才有多厲害?
    1978年3月,在李政道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大創建少年班。目的:為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推動中國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
  • 201萬,華科學子百萬年薪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校園時代,最有名的一句格言就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它旨在向學生傳達努力才能收穫的人生價值觀,認為大多數人的天才光環都是通過汗水獲得。近日,有媒體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此事在網絡引起大量媒體爭相報導。
  • 泉州小夥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閩南網12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曾小琴)說起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大家折服的不僅僅是其動輒百萬高薪,更折服於它的榮耀。這不,泉州有位小夥子,今年就很幸運剛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入職「華為雲」算法架構師,在北京開啟他全新的人生旅程。他就是來自泉州七中2015屆畢業生鄭浩暉。鄭浩暉如何結緣華為,憑什麼能過五關斬六將?
  • 納什的少年天才成長之路,值得很多家庭學習
    數學家納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納什均衡」、博弈理論外,還有他的精神疾病,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實際上約翰·納什很符合人們認知中的「固定天才」,因為從小他就開始表現的異於常人,投身不同於同齡人的學術世界。
  • <天才少年>雜誌中文版
    嘉賓現場捐贈雜誌、漂流活動啟動2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剛剛訪美,進一步鞏固加強了中美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Highlights雜誌中文版《天才少年》在國內面市美國Highlights童光萃集公司總裁Kent Johnson介紹Highlights《天才少年》雜誌Highlights公司CEO Kent Johnson
  • 經過多年跟蹤調查,美國發現了「天才教育」背後的實質
    一、美國「天才少年」研究早在1918年,美國就出現了教學體制完善、正規的「天才教育」,幾乎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有「天才與資優教育計劃」,在學校之外也湧現出許多天才培訓機構,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才少年中心(Center of Talented Youth,簡稱CTY),杜克大學的英才發掘項目
  • 「天才少年or獨立普通人」,聽聽他們的
    /說到這幾個少年,也許你在這個夏天聽過他們的歌,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一支新銳樂隊的出現,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Mandarin樂隊△Mandarin樂隊這支樂隊由三個靚眼的男生組成。早在15歲就獲得了新加坡華人打擊樂藝術節的金獎,1998年出生的他可算是一位天才少年了。△張亞東評價主唱朱一涵Chace吉他手肖駿曾在紐約獲得極好的履歷,也與世界一線的大神合作過。從6、7歲就情迷搖滾樂的他學習了十年的爵士樂,他的聽覺也慢慢隨之改變。
  • 問題少年和天才的距離有多遠?《心靈捕手》的教育啟示
    威爾是一位問題少年,但他天賦異稟,「天才」是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威爾在數學方面有過人的天賦,但他卻因為童年時期的心理陰影改變了自己。這就是教師在教育情境中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回答的重要問題。「我們的小缺點讓我們找到對的人。」
  • 西南首個200萬年薪「天才少年」:我既非天才,也非少年
    他,26歲川大博士,在國際頂級會議期刊發表了數篇論文 他,跳過前三輪面試,成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他,200萬年薪,手戴婚戒,將研究「讓計算機像人一樣理解人類語言」 近日,一批高校博士畢業生因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項目,獲年薪百萬的高薪待遇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本科只是三本:天才都是努力的結果
    文章作者:琢磨君01前些時,「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的新聞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因為年薪百萬是人們所夢寐以求的。而且,這件事發生在高考結束之後,當人們看到「天才少年」張霽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生時候,心中更加堅定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信念。
  • 天才少年!13歲參加高考,考了610分,被東南大學少年班錄取
    這位少年,有著怎樣的經歷呢?天才少年趙晨焱,3歲半就上了小學二年級與很多人7歲才上小學不同,趙晨焱3歲半就上了小學二年級。原來,在小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她。,沒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在這7位天才少年中,還有一位少年也引人關注,他叫牛永恩,來自河南省,今年才14歲,被東南大學的網絡空間學院錄取。
  • 天才少年成長的酸甜苦辣
    、過家家的時候,這些天才孩子們已經開始在學第二門外語、討論宇宙的起源,譜寫交響樂樂譜,參與高中組的體育競賽,甚至早早地進入了大學修讀高深的課程。2015年,有一部不太引人注目的電影 --- 《少年班》,它主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的故事。去年,來自臺灣的江璟亮,這位曾經獲得英國Mensa天才協會頒發的天才兒童證書,智商超過160的13歲天才少年,申請美國紐約大學(NYU)獲得錄取,成為紐約大學第一位以13歲低齡錄取的學生。
  • 華為201萬聘請的「天才少年」,其實曾是三本復讀生
    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前段時間被媒體翻來覆去的報導。他們的優秀無需過多贅述,有些人會好奇,我中華之泱泱大國,為什麼入選"天才少年"計劃的是這些人。這些天才少年身上,是否有何共同之處?首先,他們的學歷非常亮眼,都是博士畢業。
  • 天才密碼《最強大腦·高效學習》天才少年王牌夏令營完美收官
    7月25日,由廣州天才密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意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天才密碼2020年《最強大腦·高效學習》天才少年王牌夏令營,在學生和家長的期待中,在佛山三水實驗學校成功開營,通過8天7夜的學習體驗,本期夏令營於8月1日完美收官。
  • 2020年華為「天才少年」張霽的成長史
    (2020年華為「天才項目」最高檔入選者張霽)在這個艱難的2020年,在874萬高校畢業生處在找工作的風口浪尖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少年,以最高檔年薪201萬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成功沒有捷徑,一步一個腳印才能一路一段收穫。
  • 史學天才林嘉文隕落 是誰殺死了少年
    為何「不識少年愁滋味」的小小年紀患上抑鬱症?作為高智商的史學天才,情商真的很低嗎?作者:Kathy)陝西西安一高三學生深夜在家中墜亡,不是意外而是自殺,這名學生不是普通的高三學生,媒體沒有給他披上高考壓力的外衣,而是聚焦於他的史學天才。17歲即出版兩本專著,翻譯艱深晦澀的西夏文,他的恩師評價,這麼高的學術成就博士生都很難做到。剛站到了成年的門檻,還未前行就匆匆隕落。然而,對天才少年的隕落僅僅抱以惋惜就是對他最好的悼念了嗎?
  • 限制高考復讀會扼殺天才,華為百萬年薪的天才少年高考復讀上三本
    高校擴招,名校依舊是稀缺資源雖然在網絡中很多人都會吐槽高校的排名和實力如何如何,似乎大部分人都人均985高校畢業,但是從數據顯示,即便是中國高校不斷擴招,但是每年能考入985名校的考生比例也僅僅在1.66%左右,由於中國高校間的實力差距非常大,因此能考入985名校的考生都算優質生源,尤其是一些中學教育發達但是本科達線率低的省份考生
  • 普通二本學生逆襲成年薪百萬的華為天才少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有的人,才剛剛踏出校園,就收穫了一份百萬年薪的工作。這個人,不是明星,也不是網紅,而是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生張霽。張霽說起華為「天才少年」,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由任正非發起,旨在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來吸引頂尖人才。可以說,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人,足以擔得起「天才」二字。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分為三檔,最高一檔年薪達201萬人民幣。目前,全球僅有四人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年薪,其中就包括張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