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名家 青春對答|關於戲曲,我想知道的是……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黃路瑩 張明瑋 攝像/張晉寧 視頻/宋夢真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組織開展,江蘇文藝廣播承辦的2020 年度「江蘇戲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動仍在進行中。今晚,錫劇《董存瑞》走進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伴隨著精彩劇目走進校園的,還有文藝名家與青春學子的深度交流,那些有關戲曲的問答對話,正在校園裡發生——

 

 「如何get戲曲之美?」

  大學生 林濤:我以前也看過一些戲曲感覺領會不到其中的內涵想問一下從什麼角度可以深入地去欣賞戲曲呢?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 周東亮:如果你是蘇南人、江蘇人,那我首先建議你去看看江蘇的地方戲江蘇地方戲很多,但你可以有選擇地看錫劇、評彈、淮劇等等,這就夠了,你就能很快入門。因為沒有語言障礙,本身就是一種鄉音,更容易接受。

  「現在學戲還『有戲』嗎?」

  大學生 李詩璇:據我所知戲曲應該是從童子功開始練起的那麼像我這樣的大一學生從現在開始學習戲曲還來得及嗎?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 周東亮:我覺得不要把戲曲看得多麼的神秘,其實戲曲也容易讓人朗朗上口,就像流行樂一樣。你覺得哪一段好聽,你就去多聽幾遍,自然就會唱了。

  「有沒有適合年輕人的戲曲style?」

  大學生 丁奎藺:印象裡看戲曲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居多那麼有沒有比較適合我們年輕人看的戲曲呢?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 周東亮:戲曲不僅僅是演給老年人看的戲曲受眾並不等同於老年受眾,其實戲曲也是與時俱進的優秀傳統文化

  「24k純票友從我做起 求安利!」

  大學生 彭萬鵬: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特別希望跟戲曲來一次「親密的接觸」如果想要走進劇院您有什麼特別好的推薦嗎?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 周東亮:《董存瑞》你來看吧!你來看《董存瑞》你就一秒鐘愛上我們的錫劇了!《董存瑞》為什麼好看第一,《董存瑞》它接地氣第二,《董存瑞》講的是英雄。我們從小都有個英雄夢,我雖然沒有當兵、參軍,但心裏面一直有一個參軍的夢參軍不成,我也一定要演個英雄,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還有一個,就是我覺得我們要崇敬英雄。

  「關於未來 關於跨界」

  大學生 夏小禾:這幾年有一個很流行的概念叫做「國潮」認為這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和跨界挑戰那麼您認為未來戲曲將會有哪些跨界嘗試呢?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 周東亮:其實現在戲曲舞臺上的呈現——「服、化、音、美、表」等等都是現在很前衛的。加入了很多現代人的審美,做些改良,讓人家覺得,咦,好看!既有我們傳統的韻味,又有時代的特徵,已經大大地跨出了一步。這是一個,第二個,我們做了好多的文創,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戲,做一些人偶,或者說一系列有關的東西戲曲作為一個文化產業來發展的話,我們就應該「一魚多吃」。一個戲,就可以發展出很多文創來,這樣也是盤活我們這個市場,適應更多觀眾的不同需求。

相關焦點

  • 京劇名家齊聚國家大劇院 「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首推戲曲演出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記者 方永磊 實習記者 李聰)闊別半年之久,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舞臺重啟,再次奏響檀板絲弦,首次在「華彩秋韻」線上系列演出中亮相,並推出首場戲曲類演出——「粉墨人生」國家大劇院京劇名家名段薈萃(第一期)。
  • 名家助力百姓舞臺 第十八屆宜川戲曲節開幕
    京、昆、越、滬、淮唱腔集體亮相,一陣又一陣的喝彩聲連綿不絕……今天下午,「頌祖國壯美 展宜川戲韻」——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迎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公眾旅遊宣傳活動暨第十八屆宜川戲曲節在宜川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拉開帷幕,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和張靜嫻、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梁偉平、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軍、上海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錢思劍和宜川社區各所中小學戲曲藝術教育中心學生粉墨登場
  • 2018年「戲曲演出季」啟幕 名家名劇亮相唐山大劇院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白碩)1月20日,記者從第一屆「戲曲演出季」系列演出開幕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唐山大劇院將於2018年上半年舉辦「戲曲演出季」,評劇名家賞析、唐劇名家名段、兒童皮影戲、兒童木偶皮影戲、小山相聲等將輪番上演,為市民奉上藝術盛宴。
  • 「名人堂」80、90戲曲追夢人|青年演員怎樣的「標配青春」?
    戲緣直播名人堂·戲曲青春季第一期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用戲曲填充自己的青春,用青春繼承發展著戲曲。雲手間,滑出精彩花季,圓場裡,走出芳華明天。被豫劇名家虎美玲老師收為親傳弟子。2006年隨團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曾多次參加由全國、省、市舉辦的各種戲曲大賽。
  • 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粉墨中國」戲曲演出
    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粉墨中國」戲曲演出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日前,由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和大阪產業大學學會共同主辦的「粉墨中國」——上海戲劇學院大阪產業大學公演在大阪產業大學多功能會場舉行。
  • 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上演
    本報北京2月11日電  (記者王珏)近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中國評劇院承制的「梅花傲雪總傳香——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演出分為「記憶傳神·回望過去不改初心」「技藝傳戲·立足當下精益求精」「寄意傳德·展望未來傳承經典」3個版塊。
  • 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
    如何避免實驗戲曲的話劇化?演員如何跨行當完成對複雜人物的表現?這麼「素」的演出,為什麼感覺戲曲的程式和韻味一點也沒少?……冬日的小劇場,沉浸在古老戲曲和青春探索帶來的純粹感動中。  《319·回首紫禁城》是由江蘇省崑劇院年輕的第四代演員創排的小劇場實驗崑劇。據該劇主演楊陽介紹,這齣戲從2011年首演至今已走過近十個年頭,不斷演出,也在不斷修改打磨。
  • 戲曲名家演大戲戲迷觀眾看好戲
    9月11日晚7點40分,河南省曲劇團將在河南省人民會堂演出由曲劇名家劉青領銜主演的古典名劇《荊釵記》,曲劇名家方素珍、劉豔麗、張曉英和曲劇新秀晉紅娟將加唱精彩的曲劇選段。    《荊釵記》是元明時期的戲劇作品,在舞臺上流傳至今,崑曲、越劇、曲劇等多個劇種都有此劇。該劇講述的是錢玉蓮和王十朋夫妻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 《喝彩中華》揭秘戲曲背後...
    這期節目中,奧運冠軍張景輝回憶拜師豫劇名家的經歷,引發網友對感嘆戲曲魅力之大;漫畫師林政德講述創作《粉墨寶貝》的初衷,苦心鑽研為孩子創造戲曲遊樂園;戲曲「裁縫」張斌講述戲曲服裝製作工藝與審美,特殊戲服保存技巧驚呆網友;著名歌唱家朱明瑛訴說戲曲啟蒙故事,網友感嘆「戲曲成就人生」。
  • 文化部實施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帶出人才 傳承好戲
    歷史上,科班和師徒相傳、口傳心授的師徒制培養了眾多名家。隨著戲曲院校的相繼成立,大班制、集體制培養了一大批後備人才。發展到現在,為更好地促進拔尖人才的湧現,文化部實施了「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希望推動以口傳心授重點培養好苗子,也讓名家好戲得以薪火相傳。
  • 「網絡述年」梨園頌盛世 戲曲賀新年
    春節來臨之際,由城西區文體旅遊科技局主辦的城西區2020年「春風和暢·幸福西區」文化旅遊節暨「三節」群眾文化活動之「粉墨春秋頌盛世·華彩樂章賀新春」戲曲晚會,近日,在城西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上演,為全區人民獻上了一道「年味足、戲味濃」的文化視聽盛宴。
  • 山東新年晚會戲曲專場:名家薈萃,新人吐芳,流派紛呈,百花齊放
    一場名家薈萃新人吐芳的梨園盛會當晚7:30,晚會在熱情歡快的《鼓舞》中拉開序幕。無角不戲曲,戲曲是崇尚角兒的藝術。縱觀節目單可以看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于魁智、李勝素,黃梅戲名家、國家一級演員孫娟、餘順,省內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呂劇泰鬥李岱江,京劇名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建傑、翟萍、張國輝等的加盟,無疑是本臺晚會最大的看點。
  • 馬金鳳谷文月等名家亮相戲曲教學成果展演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白瀛)中國戲曲學院多劇種辦學1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4日開幕,22個地方劇種的38個劇目將在4天內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登臺者中不乏75歲高齡的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80歲的晉劇表演藝術家王愛愛、98歲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等名家。
  • 雷通霞「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錄製近日完成
    「言傳身教」是戲曲藝術傳承發展最重要的四個字。作為甘肅特有劇種的隴劇也同樣如此,正是一代代隴劇藝術家的辛勤努力和無私付出,隴劇的傳統與精髓才能得以薪火相傳。雷通霞就是這些藝術家中的一員,作為甘肅隴劇的領軍人物,她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著隴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 戲曲名家為保定藝術學校 講授「開學第一課」
    6月13日,保定藝術學校邀請多位國內頂尖戲曲名家為藝校學子現場講授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在活動現場,保定藝術學校為河北梆子名家王英會、京劇名家張浩洋、評劇名家孫路陽頒發了藝術顧問聘書。三位戲曲名家結合自己的從藝之路,為同學們提出了要求與希冀,並進行了精彩的現場示範演唱。該校曲藝藝術顧問、著名相聲演員、央視主持人周煒,通過視頻送上了祝福。該校常務副校長、國家級非遺保定老調代表性傳承人杜振忠,黨委書記、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李玉梅分別表演了保定老調《忠烈千秋》和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
  • 劉奇葆:展現當代名家風採 傳承中華戲曲精華
    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劉奇葆在北京調研京劇像音像工程時強調展現當代名家風採 傳承中華戲曲精華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北京調研京劇像音像工程情況,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有關政策,以北京、天津、上海基地為依託,本著節約的精神
  • 白燕升:戲曲是中國的國貨藝術
    其實京劇或者說戲曲發展到今天,仍然保留一席之地,就能說明它的魅力。傳統和經典的東西,無論大家喜歡與否,它永遠都在那兒,永遠不會塵封。戲曲在新的歷史時期,能否煥發青春,成為「新榜樣」,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是《走進大戲臺》欄目的定位。  2015年我們做了這樣幾件事,首先開啟了全國青年戲曲演員擂臺賽,目前進行了三季,比賽40場,參賽50人。我在央視20年時間,一直做戲曲。
  • 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上演 評劇河北梆子曲劇同臺
    農曆新年來臨之際,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中國評劇院承制的「梅花傲雪總傳香——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於昨天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北京演藝集團邀請旗下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三大戲曲院團的名家大師和親傳弟子,對經典戲曲唱段進行跨界重構,同臺演出。
  • 名家薈萃雛鶯初啼 疆內外院團亮相新年戲曲晚會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王暢彤 蔣曉攝影報導)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22日晚在烏魯木齊劇院舉行。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烏魯木齊市京劇團(新疆京劇團)、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的名角、新秀獻上了壓軸曲目。  檀板弦歌賀新歲,古韻時調頌昇平。喜慶祥和的京劇曲牌《梅花》拉開晚會的序幕,正所謂「梅花報春」,演員們用熱情的表演為整場晚會點題。
  • 「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滬舉辦
    2020年12月15日,「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展覽作品除丁立人、謝春彥、陳九、季平、朱剛、顧村言、徐旭峰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戲曲人物畫作品外,還特別邀請藝術顧問、國家一級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與崑曲名家計鎮華同時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