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現在幾乎是每年一個風向,在經歷了客制化,復古風等等。而在外觀,鍵帽,軸體都玩完之後,而今年三模鍵盤成為一大熱門。最近入手的這款來自TT的G521就是一款三模的機械鍵盤。
G521是TT新的三模機械鍵盤中比較入門的一款產品,但G521除了相比同系列更高級的G821把cherry軸換成了更加親民的TTC軸之外,其他配置都是一致的,而價格方面卻便宜了非常多,所以G521的實際表現還是相當值得期待的:
TT的包裝風格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就是看起來就很霸氣的那種,各種撞色,一看就是個遊戲鍵盤的包裝。
包裝裡面還是很捨得用料的,泡棉+紙板固定,雖然外包裝看起來已經傷痕累累,裡面還是相當穩的。
除了鍵盤本體外,包裝裡還包括2.4G接收器一個,USB to Type-C編制線一根。設計感不錯的拔鍵器一個,甚至還有2個超霸5號電池。以及一本簡單的說明書。
現在窄邊框鍵盤和全面屏手機一樣成為主流審美,不過G521的設計並沒有為了窄邊框而窄邊框,頂部的空間設計的非常充足,這能讓三模切換的按鍵和TT鍵盤的招牌音量控制滾輪的排布更加從容,這種設計我很喜歡。不會為了設計成窄邊框而壓縮這些功能鍵的尺寸,或者因為擺放的太過緊湊而用的不順手。
正面看最顯眼的還是鍵盤下方這個碩大的手託,設計思路和寬額頭一樣,既然設計了手託,就把手託設計的足夠舒服,足夠寬大。所以G521的手託無論弧度還是尺寸都合適,雙手打字時完全承託手腕的同時,還能讓手腕處於一個恰到好處的角度。唯一的問題是這個手託是固定不能拆卸的,雖說手託確實好用,但也應該給桌面空間比較小的朋友一個選擇。
G521的做工和外觀質感我感覺都是超過價位的存在,無論是正面細膩的啞光塑料,還是側面平整度很好的亮面都處理的相當出色。注意亮面和亞光面的過渡部分處理,以及手託和鍵盤的接縫處理,都絕對超越一大票相同價位,甚至更高價位的競品。
G521的這種低調的配色我也很喜歡,深灰和淺灰的低反差也深得我心,甚至連LOGO都是相當低調的風格。
功能區都放在了右上角,4個圓形按鈕依次是 WIFI和2.4G開關,以及遊戲模式(鎖win)的撥動按鍵,並且有明顯的紅綠色區分,這樣可以讓用戶非常明確當前的狀態。一鍵靜音和大大的音量調節滾輪在最右邊,相比那種需要組合鍵一下下調整音量的方式,滾輪確實舒服和方便很多,當然代價是鍵盤需要做得更大,但作為一個桌面上可以多設備切換的鍵盤來說,我認為還是值得的。
G521優秀的外觀設計還延續到鍵盤的背部,這部分大多數量產鍵盤都不會做什麼處理,而TT G521也做了非常有設計感的幾何斜線。實話實說沒啥實際的作用,但讓人對鍵盤的整體觀感提升很多。
背部還有面積很大的防滑橡膠,保證激烈的遊戲中不會因為鍵盤在桌上打滑移動影響操作。
腳撐只有一檔,玩遊戲的時候放下腳撐,打字時支起,角度都很合適,尤其是配合寬大的手託之後,長期使用手腕也不會有明顯的酸痛情況。
TTC紅軸+PBT鍵帽 = 什麼樣的手感?
G521作為入門級的三模產品,並沒有使用成本相對較高的cherry軸,而是選擇非常知名的國產軸體TTC軸。我是堅定的紅軸黨,所以毫無疑問也選擇了TTC紅軸,TTC紅軸實際就是仿cherry紅軸的設計,而TTC作為國內最大的軸體代工廠之一,其加工製造能力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經典的設計+優秀的工藝,軸體手感應該不會差。
TTC紅軸和CHERRY紅都是45g左右的壓力克數,無段落感的設計,而且它的手感,或者準確的說軸心運動的順滑度以及穩定度都與原廠軸無異,對於擁有至少5把原廠紅軸鍵盤的我,僅憑手感我是無法區分這兩種軸體之間的區別。
我甚至覺得TTC紅軸的順滑度還稍微好一點點,因為大家如果用過經過手動上油潤滑過的軸體之後,再使用未經潤滑的cherry軸,就能感到明顯的生澀感。這把G521的這種生澀感相比cherry更輕微一些。當然機械軸的壽命也是很重要的參數,很多軸體永久了手感都會衰退,因為時間關係,這把G521上的TTC紅軸的壽命方面還有待長期測試。
除了軸體本身外對手感影響最大的還有鍵盤的設計和鍵帽
鍵盤設計方面還是使用了傳統的有鋼板定位板的方式,大鍵則喜聞樂見的用了衛星軸.
作為一個自組客制化鍵盤的愛好者,對大鍵的手感和聲音都是非常挑剔的。
即便是用客制化鍵盤的標準來評判,G521的大鍵手感和聲音依然稱得上優秀,衛星軸在出廠時已經經過了充分的潤滑,能從縫隙中看到充足的潤滑油脂。簡單來說就是順滑和厚實,不會給按鍵增加明顯的額外阻力,也不會有松垮的感覺,非常舒服.
鋼板的反彈配合順滑的TTC紅軸,這把G521在快速敲擊時的節奏感和回饋感都是相當好的。無論玩遊戲還是打字都很爽。
G521的鍵帽使用了PBT鍵帽,現在機械鍵盤市場競爭這麼激烈,已經有很多入門級鍵盤也配備了PBT鍵帽,但就算同為 PBT,鍵帽之間的差距還是不小的。
G521的PBT鍵帽刻字用了雷射填料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在黑色的鍵帽上做出清晰的白色刻字,G521的刻字也是厚實飽滿,字體相對比較大,觀感是相當不錯的。不過雷射填料的毛病就是容易變黑,最好時不時的用酒精棉擦擦,既能清潔又能消毒,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這款鍵帽厚度還可以,屬於中等偏厚的PBT,水口做到了底部,細節還是挺到位的。軸體的插座尺寸精準,插拔的力度都剛剛好。表面屬於比較細膩的質感,觸感不錯,這套鍵帽完全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了。
三模功能 = 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這把G521的核心賣點之一就是三模功能,三模是指支持藍牙,2.4G無線(需要接收器)以及有線連接。
G521的無線部分並沒有使用常見的國產低端方案,其中藍牙使用了Nordic的晶片,2.4G則是用了德州儀器(TI)的晶片,這兩家是和大名鼎鼎的博通,CSR啟明的國外頂級無線晶片商。雖然官方並沒有公布具體使用的晶片型號,但大牌無弱旅,這兩家的晶片放在鍵盤上都能算得上豪華配置了。在這樣的硬體基礎上,在G521無線的表現確實相當出色。
先說說藍牙,G521支持保存3組藍牙,並可以通過快捷鍵切換,藍牙無論是配對過程還是連接後的使用體驗都很好,在我2臺藍牙兼容性出了名的差的macbook pro,都是秒搜秒配對,要知道我有好幾把藍牙機械鍵盤和macbook Pro都有兼容性的問題。
之後的連接也相當穩定。輸入延遲在打字的時候完全無感,幾天的使用過程中從未出現粘字連擊的問題。
雖然G521的藍牙延遲已經很低,但還是不能滿足競技類遊戲對延遲的苛刻要求。這時候你可以選擇使用2.4G連接,G521的2.4G無線用了德州儀器的方案,可以做到1000hz的回報率,響應時間達到1ms,這已經和有線鍵盤沒有區別。我使用G521的2.4G模式在CSGO中進行測試,移動中的反向急停點射對鍵盤延遲要求極高,如果有延遲的話沒有立刻停下來點射的彈道就會飛向太空,G521的2.4g模式在csgo中都無法感知到任何延遲的存在和有線鍵盤無異。
當然,無線模式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實現全鍵盤無衝突NKRO,但是G521在無線模式下依然可以做到10鍵無衝,這對於絕大多數用戶都完全夠用了,畢竟你一隻手也就10個指頭,但有些極限情況,比如兩人用同一把鍵盤搓拳皇什麼的,可能10個鍵不夠用了,那就需要用到有線模式,G521在有線模式下可以做到全鍵盤無衝突。
不過在有線模式下,無線模式會自動關閉,也就是說無法在有線和無線間切換,想要繼續使用無線模式,需要把usb線拔掉。
當然,還是那句話,大多數人是基本不會去用G521的有線模式的,因為無線模式已經足夠好用了。
G521的無線體驗讓我挑不出任何毛病,尤其是多設備間的切換飛快,無論是2.4G和藍牙,還是3個藍牙設備之間的切換,都在1s左右,無論怎麼切都沒有出現半天連不上的情況,讓我相當滿意。實話實說,作為用過很多更高級的機械鍵盤的我來說,G521的手感並不能給我多大的驚喜,但這個無線體驗真的相當驚豔。
無線功能有獨立的控制按鍵,可以快速準確的準確的完成切換,並且切換後按鍵會發出背光來提示當前的無線狀態。對於工作時頻繁切換的時候切換的便利度和狀態的確認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發生誤以為切換成功而誤操作的情況。
續航方面,G521並沒有採用充電設計,而是更為傳統的2節5號電池的方案,電池倉蓋有海綿墊避免電池意外脫落,還有收納2.4G接收器的地方,細節很到位。
平時我經常需要臺式機和筆記本一起使用,比如工作時兩臺電腦同時開發,或者偷懶的時候一邊臺式機看電影,魔獸懷舊服划水,一邊用筆記本電腦寫稿或者工作。筆記本電腦通常會放的稍遠,這樣就需要外接一個鍵盤,而臺式機也必然需要一個鍵盤。所以桌面上就會出現2個鍵盤打架的情況。而G521則完美解決了這個需求,2.4G連上臺式機,藍牙連接2臺筆電,G521方便的無線切換,讓我用一個鍵盤流暢的操作多臺設備。沒有絲毫不便,還大大節省了桌面空間。
真心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娛樂體驗。
基於G521的價格,我幾乎無法挑出它的缺點,對於桌面空間比較充裕的用戶,非常推薦購買,而TTC紅軸的表現,也讓我對國產軸體更為放心,不是cherry鐵粉的話選TTC軸的版本完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