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02 16:39:30 來源:消費日報網
消費日報網訊 (孫明閣 山東報導) 作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心內科黨支部書記,郭俊傑在工作中有著格外的政治擔當,他以德為先,言傳身教,把溫暖給了患者,也給了學醫路上的莘莘學子。
醫者逆行武漢抗擊新冠,戰場就是育人最好的講臺。作為一名醫學教師,郭俊傑在與病毒廝殺的同時,時刻掛念著後方的同學們,特別著急想和他們分享前線的故事。無論身著白衣,還是站在講臺,他一直用行動,踐行著自己對教育的理解。
為了能讓學生們擁有更好的網課學習效果,郭俊傑不惜利用自己緊張的休息時間,一遍遍模擬網絡授課過程,通過雲課堂向學生們傳遞身處武漢抗「疫」期間的所見所思,結合自己寶貴的實戰經驗,與同學們分享《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的思想政治課。抗「疫」前線中,青大附院人一個又一個奮不顧身、感人至深的人物事跡與無畏精神讓他深受鼓舞,他告誡自己的學生,大疫面前有大愛,何為醫者初心?何為責任與擔當?今天的醫學生更需要真正地腳踏實地,掌握本領,未來更好地報效祖國和人民。
杏林春暖,只願橘井生香;勤懇耕耘,不求桃李天下。結束了為期52天的抗「疫」之行,14天的隔離期,郭俊傑顧不上放鬆心情,馬不停蹄對抗「疫」始末進行了總結。他以自己參加抗「疫」救治的親身經歷,通過「最美逆行者」在線「雲」開講,與青島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的莘莘學子分享「把握當下,未來可期」的思想政治課,從「責任與擔當」、「使命與傳承」、「希望與成長」三個角度,深刻詮釋了高尚的職業精神和醫者仁心,彰顯了一名醫學及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激發了同學們拼搏進取的正能量。
醫學,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而每一位醫生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引領。身為臨床教師的郭俊傑堅信,育人先育己。危難關頭,只有自己勇於奉獻、敢於擔當、救死扶傷,學生們才會耳濡目染,才能更真切體會何為醫者仁心,才會更深刻懂得醫學的神聖,去體會承載著生命的厚度的希波拉底克誓言。郭俊傑老師的講述讓醫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名白衣戰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職責所在,以身報國、誓死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的堅強決心。
青島大學外語學院英語02班的王鳳嬌同學看完郭俊傑老師的抗「疫」視頻後,感觸頗多,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抗「疫」體會,寫下了「識時務者,真俊傑」的文稿,並發表在青島大學優秀作品展上,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不斷激勵自己前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郭俊傑既是教學醫院的一名醫生,同時也承擔著青島大學醫學生的教學任務。作為科室分管教學工作的副主任,郭俊傑在負責青島大學醫學本科生的見習及實習帶教任務的同時,還要參與住院規培醫師的帶教指導工作。緊張的手術、門診工作,從未耽誤郭俊傑老師的教學任務。為了能早到一會,為更多學生答疑解惑,在奔往學校的路上,匆匆扒兩口涼掉的飯菜,早已是郭俊傑習以為常的事。
日常診療工作中,郭俊傑承擔著科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介入救治工作,對危重患者的搶救,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臨床規培醫學生的實戰水平。郭俊傑老師珍惜每一次危重患者搶救的實地教學機會,對學生們手把手指導,不放過任何一個讓學生積累經驗的機會。一場場手術下來,身著沉重鉛衣的郭俊傑,背後早已淪為汗水的戰場,匆匆撇去睫毛上的汗珠,郭俊傑馬上就坐在了手術室外,針對剛才術中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術後講解,面對學生常常說的「你先歇一歇吧」,郭俊傑總是大手一揮,「先解決你們的問題再說」。
「動」可前線救人,「靜」能潛心鑽研。郭俊傑師從中國著名心臟病學專家葛均波院士,有著系統的科研體系學習經歷,並傳承了葛院士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育人理念。他說:基礎及臨床科研是推動醫學進步的「翅膀」,作為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甲醫院的醫生,要時刻不忘科學研究。下班後的實驗室,燈光常常記錄著郭俊傑與學生們的身影,郭俊傑相信,課題實驗的研究,始終離不開「手把手」的指導。作為項目負責人,郭俊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近五年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6篇,參與培養碩士研究生五名。
抗「疫」回青的日子裡,郭俊傑將自己原來鑽研的課題繼續做好做細並及時總結,做到「內涵型」復工復產。他共整理投稿SCI論文兩篇(接受一篇),同時,結合自己救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新冠肺炎合併心肌損傷的臨床特徵及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目前已撰寫相關論文並準備發表,為今後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提供可行的借鑑經驗。
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郭俊傑不斷總結經驗,與學生們對教學效果進行交流,並牽頭組織科室熱衷於教學的老師開展各類教學方法的探討。針對醫學實習生踏入臨床實習時,難以短時間內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難題,郭俊傑老師提出了思維導圖輔助下以臨床病例為基礎的學習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帶教心內科實習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武漢疫情的快速蔓延,緊緊牽動著郭俊傑的心,當醫院發出馳援武漢招募令時,郭俊傑第一時間決定放棄期待許久的出國訪學機會,逆行一線。國有難、招必戰、戰必勝。得知郭俊傑奔赴武漢一線時,他的博士生導師葛均波院士在師生微信交流群中說:你們師兄郭俊傑等已經去了武漢,我為你們感到自豪,能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
初到武漢的郭俊傑成為了第一批值夜班的成員,也是第一批進入汙染區的醫生,面對種種困難,他時刻以黨員先鋒的身份要求自己,堅守服務意識、奉獻精神,以大無畏的精神發揮好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必要時刻懂得不計個人得失,犧牲自己。
抗「疫」初步勝利後,郭俊傑積極參加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第二屆微黨課大賽,結合抗「疫」經歷和感受,與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島大學師生分享「用初心之燈點亮青大附院人前進的方向」的微黨課,就堅定信念、勇於奉獻、拼搏進取三個方面講述發生在青大附院人自己身邊英雄的故事,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及全校師生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郭俊傑認為,作為一名醫生,要有仁心,也要有仁術;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也要有堅定的敬業精神。更重要的,醫學不僅是一門冷冰冰的科學,而是一門溫暖的人學,「我們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要時刻注重對病人的心理關懷。」在援鄂的52天裡,郭俊傑共參與救治危重患者97名,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真正詮釋了醫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的無私大愛。
因為在武漢前線抗「疫」的出色表現,回到家鄉青島的郭俊傑被授予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推選為行業代表,通過自己的抗「疫」事跡為家鄉代言,春時有約,青島安好。
在醫學傳承的路上,他甘為紅燭人梯,將所學所思傾囊相授,帶出了一支醫德至上、醫風純正、技術精湛的學子隊伍;在抗擊疫情的路上,他不畏艱難險阻,將愛與希望帶去遠方,見證自己的理想、志向和擔當。參加工作的十多年裡,他以師德、醫風為本,傳道授業,敬畏生命,他帶出的學生,有的已成為醫療戰線上的技術骨幹,有的在醫學領域裡繼續深造,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平凡的崗位,不是平庸的藉口,日復一日的堅守平凡,是為了醫學事業的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