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張帶有財政監製章的中央醫療門診收費電子票據開出,中日友好醫院於日前正式上線啟用了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今後,自費患者在該院門診、急診掛號繳費後,均可開具醫療收費電子票據。至此,該院實現了患者從預約掛號、繳費到電子票據「一站式」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疫情期間,中日友好醫院積極落實與財政部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對接,實現了該票據系統與HIS系統的對接。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上線使用後,系統可自動開具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真正將過去就醫環節中的繳費、開票兩個流程合為一體,「繳費即獲票」不僅縮短了患者就醫環節和排隊等候時間,也減少了人員之間的相互接觸。尤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無接觸」業務辦理方式,大大降低了因窗口排隊聚集導致疫情擴散的可能性。
談及電子票據具的特點,中日友好醫院財務處副處長畢春梅介紹,電子票據由財政部門統一監管,與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作為報銷憑證使用。患者既可以通過醫院的支付寶生活號或微信公眾號在線預約掛號、門診繳費,自助獲取電子票據;也可以在窗口或自助機繳費後,掃描醫院取票專用二維碼獲取電子票據。相比傳統紙質票據,電子票據在攜帶、保存、使用上具有明顯優勢。電子票據保存在手機個人票夾中,可隨時查看、下載或報銷使用,既便於保管又避免票據丟失風險。
對醫院而言,過去的傳統紙質醫療票據不但存在開票數量大、印製成本高,還存在管理效率低、查偽驗真複雜等問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的成功上線後,電子票據可實現直接在線申領、分發、核銷,大大節約管理、運輸成本,節約庫房空間。同時,醫院的每一筆掛號、門急診收費業務都在財政部監管下開具電子票據,所有環節有跡可查,票據數據信息也可全程追溯,實現電子票據的全流程電子化閉環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傳統醫療票據在印製過程中附加了很多防偽標識,但是,由於票據印刷成本較低,仍有不少不法分子採用偽造、變造、克隆等手段,利用假票據進行騙保。而電子票據採用籤名防偽機制,具有唯一性、防篡改、防抵賴等特性,可大大降低假票騙保行為的發生概率。
下一步,中日友好醫院還將進行住院電子票據的推行推廣,並適時推進醫保患者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工作,徹底實現醫療收費電子票據全業務全場景覆蓋。
醫院提醒公眾,可登錄財政部全國財政電子票據查驗平臺,查驗電子票據。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歡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