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趕考去也

2021-02-10 流浪文手計劃

—1—

王白走在彎彎繞繞的山道上,擦了一把額間的汗,他心想汴京怎麼這麼遠啊?他當年來的時候怎麼不覺得這一路山環水繞,實在難行。

成都府路的陳兄前些日子給他寄來書信,說是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同他一起進京去參加省試,信裡雜七雜八說了很多理由,言辭懇切、詞藻優美,但通篇讀起來一歸納也不過是窮、慫二字。

王白收到信,雖然早知成都府學子棄考比例極高,畢竟山遙路遠,寒門學子全靠雙腳走,草鞋都得備上好幾雙,心裡還是挺不是滋味。他暗暗憋了口氣,心說你不去就不去,我一個人也能行。

就這樣在自我激勵下披星戴月走了兩個月,腳底的繭越磨越厚,他苦中作樂,心想這感情好,還不用挑水泡了。天將降大任於我,還賜我老繭免我受皮肉之苦,妙哉!

話雖如此,他現下還是打算歇一歇,書筐還沒放下來,一個大漢就攔在了他身前,擺出一副此山我栽、此路我開的架勢。不等他喊出一句留下買路錢之類的口號,王白把書筐直接扔到了他腳邊。

「就這幾本書,自管拿去。」他施施然準備坐下。

大漢怒目圓睜,露出一副被羞辱的表情,「呔!你個小白臉!你爺爺我不識字,要你這破書作甚。」

「爺爺?」王白挑了挑眉,心想撞上我也算這山賊倒黴,罷了罷了,算是為後來人除一害。他直身而立,擼了擼袖子,這年頭敢孤身進京趕考的書生,能走到這裡的哪裡會有什麼善茬。

大漢看了稀奇,繼而笑得前仰後合,「哎呦你個小白臉還想打你爺爺,啊!」王白突然一拳揍在了他鼻子上,大漢一愣,迎面就是密密麻麻襲來的拳頭。他避無可避結結實實挨了一頓打,幾次反抗未果,扁著嘴跪在地上。

當時大哥教他什麼來著?好像是「好漢饒命啊,我上、上有小,不是、上有老……」話音未落,就看到一把柴刀橫在了自己脖子上,草,這個小白臉怎麼還隨身帶刀呢?

「你別太過分啊!你再這樣我報官了!」漢子嚇得哆哆嗦嗦。

「你一個劫匪也想報官?」

「劫匪怎麼了?劫匪就不是人?老子要是有塊地種至於這樣嗎?他娘的狗屁王八、搶老子的地。」漢子悲從中來,衝著他嚎,「老子第一次打劫,就碰到你這麼個東西,娘的,嗚嗚嗚!」

王白一路打的劫匪不算少,甚至殺過一兩個,這種風格的還是第一次見,一時間竟有些手足無措,「你走吧,我不殺你,想些辦法做別的營生,攔路打劫算什麼漢子?」

漢子坐在那裡不走,罵罵咧咧地給自己擦眼淚,控訴那個搶他地的王八蛋。富者田連阡陌,窮者亡立錐之地,王白自己知道什麼滋味,看他哭得心煩,說你哭什麼哭,我家也沒地。

漢子說,我當然知道你家也沒地是個窮鬼,不然你讀書幹嘛?

王白被梗的沒話說,暗自後悔剛下手輕了,怎麼讓這鱉孫還有力氣在這裡念叨。

—2—

「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本朝讀書風氣興盛,據可靠數據顯示,讀書人買的燈燭佔據市場燈燭總銷量一半以上。王白是大宋眾多讀書人中的一員,不過屬於窮的不太買得起燈燭那一批。

治平三年,官家傳來詔令說是「三年一開科場」,此令一出,天下學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彼時遠在夔州路的王白看到告示,開心的衝到老頭子那裡表示自己又可以了。

老頭子坐在廟那裡擦著破碗,聽見他咋咋呼呼地跑過來慷慨陳詞,仿佛下一刻就能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眼皮都沒抬一下「崽子,你有這個時間不如跟你家隔壁劉伯學習一下叫賣,他家酥油餅生意好著哩。」

「哎!」王白氣得一屁股坐在老頭子對面,「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萬一這次我就成了呢?」

老頭子呵呵呵地笑,「小子,你買燭火都花了多少錢了?按我老頭子看,你兜裡比我一個老叫花還乾淨。」這話說的一點沒錯,就是再省,燭火錢也省不了。上次進京趕考王白還腆著臉向老叫花借了十文錢,也多虧那十文錢,讓他在第二雙草鞋穿破的時候還能買第三雙,撐到了汴京。

「老頭子,這次不一樣,你瞧瞧三年後才考試,我有的是時間慢慢攢錢去趕考也有時間去看看書。」

王白想到去年就一把心酸淚,大宋此前間歲貢舉,考試都在一年內解決。他春季落榜了,靠雙腳走回本路參加秋天的解試,又走回汴京去參加冬天的省試,害得他走破了三雙草鞋,整整一年除了考試就是走路。走到半路他把書扔了,反正沒時間看,還減輕一點負擔。

老頭子聽不懂什麼政令三年一年趕不趕考的,他純粹覺得人就應該認命,山雞拼了命也成不了鳳凰,何苦去折騰自己。他問王白:「那汴京人也喜歡吃酥油餅嗎?」他沒出過夔州路,一切都靠道聽途說,王白上次就是用一年的見聞分享跟他借的十文錢。

「人家那哪裡吃酥油餅啊?你不曉得那些權貴人吃的多精細哦。人家一天到晚燒香點茶、掛畫插花,也不用幹活……」這就純屬瞎扯了,王白去年到汴京都是又窮又累的死狗狀態,郊外找個破廟就湊合幾夜,什麼夜遊汴京猶如置身華胥之國,萬國鹹通、花光滿路、簫鼓喧空,他通通沒見識過。

反正他去汴京的目的本也就只有一個。

他飽讀詩書這麼多年,糊弄一個老頭子還是綽綽有餘的。他半真半假地講,老頭子聽得如痴如醉,最後下了評語:「這麼看,讀書要是能過上這種神仙日子也還有點用。」

王白自然稱是,但到最後也沒好意思講,老頭子要不然你再借我十文錢,我中舉了一定加倍還你。

但這次要三年才有結果,料想老頭子也不會同意,他也就不自討沒趣,看今天的陪聊時間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辭。

—3—

天色漸暝,王白歸家時撞上了推著小車歸來的劉福,隔壁劉伯的兒子,如今子承父業,在外叫賣酥油餅。

小巷很窄,王白盡力往牆上靠打算讓一下劉福,不料對方先停了下來還朝他打招呼。兩人當過幾年同窗,多少有些面子情,王白也露出和善的微笑,兩人停下來寒暄。

劉福像以前還在書院一樣喊他子明,給他塞了個酥油餅,兩人臨分別的時候他突然猶猶豫豫地問「子明,科場是什麼樣子的?」

王白想起來他當年退學好像是在書院被劉伯拽走的,劉福當時是什麼反應來著?他不太記得了,只覺那天屋外的蟬鳴鼓譟得令人心煩。

他還沒講,劉福就打斷了他,憨憨一笑「算了算了,我提這個幹什麼,我一個小販又不能再參加科考了,王白,過段時間我媳婦兒就要生了,記得去我家吃酒哈。」

王白看得出他的笑是真心實意的,把那句「工商不得入仕的規矩早就取消了」吞回了肚子裡,他看著劉福推著車走進家,一個大肚便便的婦人帶著笑迎他進門,問了幾句生意,不一會兒家裡就傳出笑語。

王白也轉身進了自家,他娘坐在窗邊眯著眼睛做繡活,「回來啦?」娘起身擦了擦手,走到灶邊準備做飯,王白看了一眼,缸裡沒多少米了。

他掏出酥油餅遞給母親。

「你吃過了沒?」娘沒接。

「我吃過了。」他說,「娘,我明天去賣幾張字帖,還有上旬東頭李家訂的書,我抄完了,你明日記得幫我送去。」

王白也坐到了窗口,借著最後一點天光看書,實在看不見了才點起燭火,又細細把燈芯分成了兩股,將另一股先放起來,娘搬了個凳子借著他的光繼續繡。

「劉福家媳婦要生了吧?」娘一邊繡一邊問他。

王白翻書的手停了一下,低聲應了。

「哦,那挺好的。」娘點點頭沒再說什麼,王白懂她的意思,笑著說,「娘,我上次進京碰到個女郎,是個好人家的姑娘,人也生的秀氣可愛。」

「那有婚配了沒有?」

「沒呢,等我榜上有名了我就去娶她,她說等我。」王白掏出來一方繡帕,手帕一角繡了個蘭字,他說起這位閨名裡含了個蘭字的姑娘,說她喜歡著淺青色的衣裳,說她知書達理是他紅顏知己,說他走的時候蘭舟催發、兩人執手淚眼……娘聽著聽著綻出一個笑,「那你別辜負人家。」

王白:「就是宰相榜下捉婿我也不依。」

夜深了,娘繡著繡著在桌旁打起了瞌睡,王白起身挑了挑燈芯,繼續看書。他望著窗外潑墨般的夜色,想起來他也不是沒見過汴京夜景,去歲最後一個晚上他在汴京街頭坐了一會兒,不過彼時是人間失意客,哪裡看的下去燈火銀樹,魚龍飛舞。

現在想起來倒是覺得那夜那景實在迷人,到現在也仿佛在眼前似的。還有他春試的時候的好光景,御街旁的桃李開得如火如荼,煙柳輕染花桀桀。

他想,不過又是一個三年,上次我在科場還看見一個五荀老伯哩。若說我是寒門悽苦,也不看那張雍,當年不過沿街一乞兒,還不是高中進士官至知府。

給自己腦內灌了一波雞湯,王白又精神抖索看了半個時辰的書才起身上榻。

—4—

第二天雞剛打鳴,王白就爬了起來繼續念書,這本書是他向以前書院先生借的,今日就要拿去還,他得抓緊把它抄完。

先生住在清溪旁,看他打了幾個補丁的衣服勸他,「子明啊,你也算是我得意門生,去歲州試也過了,這樣,我給你寫一封引薦信,你來書院當個教書先生,也算有個生計。」

王白俯身謝過,「先生,學生還是想再試試。」

先生嘆了口氣,擺擺手放他走了。

王白一路碰到不少街坊。

劉伯說,王白啊,你不如和我一樣做個營生,我還有些老顧客可以介紹給你。

李嫂說,王白啊,你不如和我一樣養幾隻雞,我可以教你怎麼養。

張婆說,王白啊,你不如和我一樣給人編編草鞋,容易得很。

老頭子說,王白啊,你再這樣還不如我一個老乞丐。

……

他們說,王白啊別讀書了,再讀下去也沒什麼名堂。

王白笑著回復他們說,不行啊,有一位一身青衣的蘭姑娘還在汴京等我去娶她呢,我怎麼好辜負人家,就是為了她我也要往汴京去走一遭。

春花後迎來秋月,蟬鳴後又是初雪,如是又過了兩年,王白日日夜夜坐在那裡讀書,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去賣字帖,幫人家抄書。他娘有時候也會望著他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會咬著牙勸他,你好好讀書,別讓人家蘭姑娘白白等你這些光陰。

第三年初秋,王白去參加了州試。放榜的時候,不出意料正在榜上。他在家向母親辭行,準備進京應考。母親滿臉的皺紋裡盈滿了喜悅,難得燒了兩個菜,母子二人正準備吃飯便見一行人走了進來,還連聲道恭喜。

先生拿著一條臘肉和幾本書,說王白啊這是我去年收的束脩,還有這書,你在路上記得看。

劉伯和劉福拿著一大袋烤餅,說這餅可以放很久,你拿去路上吃。他們身後跟著一個小孩子,也歪著頭衝著他笑,奶裡奶氣的說恭喜。

李嫂拎著一隻雞,王婆遞過來三雙鞋,老頭子掏出了十文錢。

他們說王白啊,你前一次進京走得那麼急,大傢伙兒沒來送送你都挺過意不去,這次大家一起給你送行。

王白擦了擦眼角,說各位心意我收到了,東西就拿回去吧。

先生把東西往桌上一放,「王白你這說的什麼話,你之前給我抄的書可一次都沒收過錢。」

劉伯把烤餅放在他行李邊,「王白,老伯上次摔斷腿還是你把我背去的醫館。」

李嫂走到灶前起了火,「這雞殺都殺了,我拿去自己吃哪裡捨得,就當是你之前教我家娃子讀書的謝禮。」

王婆把草鞋放在地上,「老婆子只會編草鞋,王白你別嫌棄。」

老頭子將十文錢塞進他手心,「王白你再回來跟我說說汴京的茶館,你沒說到過它哩。」

他們說,你別擔心你娘,我們照看著她出不了什麼事,你安心考試去。還有那位蘭姑娘,你可記得要帶回來給大伙兒瞧瞧。

王白含著淚吃完了這場送別宴,朝眾人長長一拜,頭也不回的進京去了。

此後便是風餐露宿、天地為眠,一路再辛苦也從沒想過放棄。

我不去試一下,怎麼對得起這一番盛情?怎麼對得起我十年寒窗?

—5—

現下王白面無表情地靠在樹邊,那大漢賴在地上不起來,又哭又嚎。

王白道:「我也不過一個窮書生,這就要去皇城應考,你要是不嫌棄一路辛苦,不妨就跟我走。」

大漢當場不哭也不叫了,站起來就喊了一句官人。

王白道:「你喊我王白就可以了,你名喚什麼?」

「草。」

「你不要說髒話。」王白皺了皺眉,大漢撓著頭道,「不是,我是我大哥撿來的,大哥說我就叫草吧,命賤就起個賤名,好養活。我不知道自己姓啥,要不然我跟你姓?」

「隨你。」於是王白在山路撿了個隨從王草,一書生一山匪就這麼晃晃悠悠進京去。

王草覺得這個書生奇奇怪怪的,長得白白淨淨力氣卻大得很還有著一股子莽勁,有時候遇見別的山匪攔截路人,明明可以避開偏要上去拔刀相助,對方人多的時候也不怵;有時候碰到地方官府陽奉陰違不善待進京考生也不在意,擺個地攤幫別人寫字帖維持生計;有時候路過村莊時間來得及還幫老婆婆修修茅屋頂。

他說王白你這哪裡是進京趕考啊,你這就是在遊歷。

王白道:「讀書人不能總是死讀書,當官的也不能只會看公文。我讀書不是全因為窮,我應考也不是全為了功名。」王草有點聽不懂他的意思,但想到行囊裡的草鞋還有上月剛吃完的烤餅,突然有些明悟。

待藤蘿悄悄綻出點紫氣,老鴉抖落完舊羽時,他們到了汴京。街道上隨處可見一臉朝氣的學子點茶作對,詠春懷古,其中不乏身戴朱纓寶飾者,神採奕奕,容光懾人。王草瞅了瞅他倆,管住了自己別左顧右盼,像一個特大號鵪鶉。

王白笑他:「你攔路都敢,怎麼這時候膽子這麼小?」

王草氣得想錘他,又怕惹人笑話,嘟嘟囔囔:「我這不是怕給你丟人?」

王白道,「不,這才是唯一一個不怕身份惹笑的地方。王草,有點志氣,我朝丞相寒士出身的至少有一半以上。」他沒說上次省試只取一半人,他將將落了榜。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我今日之王白怎麼是之前能比的呢?

王草這才喜笑顏開,「嘿嘿,我就知道你小子可以。衝!考他個狀元,娘的。」後半句聲音過大,引來側目無數。王白悄悄挪步,離這憨批遠了一點。

即將進貢院了,王草看起來比王白還緊張,轉的像個陀螺,一會兒問他身體有沒有不舒服,一會兒勸他不要緊張,放鬆心態,王白無語,按住他的手:「草啊,你冷靜一點,是我上考場,不是你。」

王草站在科場外眼巴巴望著他進去,一臉欲言又止。王白回頭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先走。現在離開考還有幾日、真的考起來也還需要三日,在這兒乾等著做什麼。

王草跟其他人打聽了什麼時候考完,那天一早就站在那裡等,貢院外面都是熙熙攘攘和他一樣的人,站在那裡望眼欲穿。王白走出科場的時候只覺得雖然眼前全是人,但院外春光實在是可愛。

王草一邊喊他一邊撥開人群朝他招手,「王白,這邊!」

兩人剛碰上 ,王草就搭上了他的肩「走走走,吃酒去,我這幾天抓了幾隻雞換了幾個銀錢。」他沒問他考得怎麼樣,也沒問他之前有人來信來問但王白從未同他說過的那位蘭姑娘。

王白進去之後,他看見了一位急急趕來的考生,聽其書童說,此人姓陳單字一個蘭,成都府人,曾與他家王白手帕相約一起再趕考。雖然不曉得王白看見他沒有,但到底是未曾失約。

兩人找了一個小酒坊,叫了一壇酒,有杏花吹進碗裡、吹到頭上。王白聽見汴京城盈滿各種各樣的叫賣聲,看見滿樓相招紅袖,路旁少年風流。

他狠狠飲完了碗裡的酒。

相關焦點

  • 安寧市出好趕考「試卷」,「六項法則」 開啟螳川幹部「大趕考」模式
    一、強化制度建設,定製「試卷」樹規則為強化全市大趕考工作的過程管理,在《安寧市開展大趕考提振精氣神推動大跨越實施方案》《安寧市大趕考領導小組議事規則》《安寧市2020年「大趕考」績效考核目標任務申報辦法》等制度的基礎上,市趕考辦相繼制定了《「大趕考」工作目標績效考核實施辦法》《考核目標任務過程化管理暫行辦法》《績效考核目標任務動態修訂辦法
  • 「趕考時代」的心靈透視
    《趕考時代》,逄鴻星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8.00元  對各類趕考的代表性人物,都做了心靈的透視,這是《趕考時代》的最大亮點。  的確,這還真就是一個「趕考時代」。你看,大大小小,有多少關涉人生前途命運的考試纏繞著我們的生活啊!
  • 【輝煌七十年 燕趙展新顏】西柏坡:走好「新趕考路」
    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藝萌 攝  初心照亮趕考路  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是人們心中的革命聖地,也是回溯初心,汲取信念和力量的紅色熱土。  70年前,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 微小說:「我要上京趕考!」
    沈故一拍腦門兒,驚覺道:「姑娘,我這有點乾糧,來一點?」說著,便從懷裡掏出一塊餅子,分了一半給阿螢。阿螢大方地接過,蔥白的玉手輕划過沈故溫暖的指~腹。細細的電流刺入沈故的心房。沈故心中一慌,差點拿不住手裡的餅了。
  • 玖月有曰 | 聽「青春趕考人」的時代告白
    此次「青春趕考人」活動是「融黨建」工作的積極探索,旨在激勵青年幹警以「趕考」精神投身強國偉業,用青春之我建功新時代。徐長明主任就網際網路法院黨建隊建創新成果和「融黨建」工作模式進行了介紹。隨後,「玖月有曰」黨建公眾號啟動儀式開始。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以「玖月有曰」黨建公眾號為載體,結合「習語關情」、北互雲課堂、春藤文化等特色品牌,搭建了線上「融黨建」工作方法。
  • 趕考日,胡衡華在橘子洲頭領誓
    長沙連續11年舉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警示教育活動胡衡華帶領黨員領導幹部在橘子洲頭重溫入黨誓詞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凌晴 陳登輝)3月23日是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進京「趕考日」,也是長沙市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警示日。
  • 長沙小升初趕考——南雅,確實是「難呀」
    對此,我也算有點體會了。   家孩子是從六年級的那個暑假進入新時代陽光培訓,當時聽說新時代陽光上課內容簡單,結業考試內容難,如果只在班上上課的話,結業考不一定考得好,還給孩子在其他地方報了班。到現在也快一年了,孩子和我說:媽媽,為了小升初,我都覺得自己老了。怎麼能不老呢,每個周末都要參加補習班,時間比上班族還緊張,而且全部都是用腦的活動,真的辛苦了。
  • 兩萬公裡漫漫趕考路——他們的特殊高考季
    考生呂誠手繪的高考線路圖 記者 翟小雪 攝考生最多要去7所學校「趕考」和普通高考不同,聾啞學生的高考實行的是單考單招。這類單招單考不論分數線,只要學生報考,分數從高至低錄取,招滿即止。資料收集完,王建軍拿到教育局去蓋章,再幫學生寄往報考學校,等待高考「檢閱」的開始。3月10日,結束了西安美術學院的考試後,15名考生踏上了全國「趕考」的行程。3月16日重慶師範大學,3月23日鄭州師範學院,3月29日北京聯合大學……一直到4月14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最後一站。一路「趕考」花費了近兩個月時間,考生們只為上一所心儀的大學。
  • 酸甜苦辣高考趕考路 這屆考生太難了
    在這次高考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考生們的趕考路也變得不一般起來,同樣發生了很多充滿喜感與感動的事我暈車但我有敞篷車,拉轟~ 別看我只是皮划艇,但我有阿sir保駕護航 城管管到考生頭上來了——背你趕考啊
  • 【趕考行•保供先鋒】省公司要聞:保定公司開展「旗幟領航•趕考行」主題實踐活動側記
    」主題實踐活動側記  趕考,是印刻在保定這片紅色革命沃土的深深記憶。69年來,黨中央領導進京趕考的足跡激勵著一代代保定供電人奮勇向前。2018年,踏上「旗幟領航•趕考行」主題實踐新徵程,保定公司黨委牢記使命初心,保持趕考狀態,努力在為民服務、企業發展、黨的建設三個方面走在最前列,不斷用實踐答案擦亮「保供先鋒」品牌。
  • 「趕考」路上要始終繃緊「規矩弦」
    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先學一步、高出一籌,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向我學」的轉變;要堅持原原本本地學,讀原著、學原文,細細品讀、如琢如磨,做到學深悟透、把握真諦、觸及靈魂,讓規矩和制度入腦入心,做到頭腦明白、心中有數,實現「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要把講好道德規矩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不以他人不知放縱自己,不以小節無礙放鬆自己,始終堅持良好的品行操守,始終站在人生的道德高地上
  • 趕考路上的時代強音 叩問靈魂的黃鐘大呂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由《熱土》《決勝》《清風》《趕考》4個樂章19首歌曲組成,以合唱、重唱、領唱、對唱和戲劇講述等藝術形式,營造出跨越時空、情景交融、絢麗多彩的舞臺空間,道出了在西柏坡尋找到了中國夢的根和魂。
  • 紀檢監察報: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定
    原標題: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定   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同志答道:「我們都應當考及格,不要退回來。」
  • 南寧駕考科目二9項考試智能化 趕考考生感覺疲憊
    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斯   從今年10月開始,南寧市駕考科目二9項考試全部實行智能化考試,因為市區內沒有考點,考生必須「移步」武鳴、賓陽縣考試,這樣去「趕考」,讓不少考生直喊「吃不消」。  「我等了一個多月,才等到這次考試機會,還算好,考過了。有些學員即使前一天在考點練習過,測試成績也合格,可因為緊張,考試沒過關。你想想,補考除了要等待安排,還要再這樣折騰一次,簡直讓人崩潰!」劉女士感慨說。  在南寧市一知名網站上,眾多考生對南寧駕考科目二9項考試必須到武鳴、賓陽「趕考」,也是議論紛紛。
  • 趕考路上怎麼辦?——蘭州新區國稅局的思考
    原標題:趕考路上怎麼辦?——蘭州新區國稅局的思考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趕考」命題,新區國稅局能不能考及格?近日,蘭州新區國稅局「一把手上黨課」活動對這些考題進行了思考。  考題一 「總開關」擰得緊不緊?
  • 久違的札幌市中心~陪小兒「進城趕考」
    比喻如果有想做的事就馬上去實施,不要因為顧忌太多而錯失良機。擇日不如撞日,一鼓作氣,是同樣的道理吧。不做說得多做得少的人,不嘗試一下怎麼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呢?—竹子特選日文金句,願與諸君共勉疫情開始以後就不太到市中心去了,平時也就是在家周圍買買菜,出行基本是開車。前幾天為了陪五歲的老大去參加英語課外班的期末口語考試,久違地「進城」去了。
  • 民國校園指南︱民國青年的擇校、趕考與金榜題名
    當年的茅盾實歲是17歲,他母親考慮家裡表叔在北京財政部工作,兒子去北京讀書也好有個照應,便讓兒子茅盾去北京大學求學。 ▲震旦大學招生廣告由於各校招考時間不同,為了增加考上大學的機率,許多考生選擇多多投考。
  • 「趕考」精神與黨的「適應性」能力芻議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柏坡視察時強調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 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深刻把握趕考精神,加強黨的適應性能力建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唐小山趕考記》今日開機 鬼馬少女開啟甜爽逆襲之旅
    《唐小山趕考記》正式開機 12月16日上午,由優酷、絲芭影視、芸開影業聯合出品的古裝甜寵劇《唐小山趕考記 青春題材蘊含甜爽橋段,加上反套路的高能劇情,以及頗有實力的製作團隊,結合絲芭影視獨有的「青春+」、「IP+」渠道,《唐小山趕考記》剛剛開機就已成為新劇中的「大熱股」。
  • 古代書生趕考盤纏豐厚,為何山賊從不劫?山賊:你看他腰間綁的啥
    我國科舉制度自唐朝完善之後,就成為了之後歷朝歷代選拔人才主要制度。科舉制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貴族對人才的壟斷,為許多的貧寒學子也提供了一個上升的通道,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平等。但事實上,古時候能夠讀得起書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積蓄和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