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校車》的作者喬安娜·科爾和布魯斯·迪根的籤名本。
山西新絳縣的老秀才焦卓然編著,用毛筆寫的《中華國難教育讀本》的影印本。
深圳商報記者 楊 青
李巖,連鎖社區圖書館「第二書房」的創始人,全國首屆書香家庭獲得者。
自從去年5月李巖在北京橡樹灣社區圖書館開闢260平方米的「第二書房」以來,舉辦了多場專業高端的家庭教育讀書會和講座沙龍,很快成為附近社區家長和孩子喜愛的讀書之地。去年橡樹灣社區榮獲「北京市十大閱讀示範區」第一名,榮獲北京十大社區組織。而李巖和他的「第二書房」也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新京報》、《中國文化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導。目前定位「父母學堂、兒童書館」,以「閱讀構築夢想」為理想的北京橡樹灣「第二書房」 會員眾多,分店在全國遍地開花,已經成了不少出版社和名人推廣新書的首選地。
第二書房的藏書以高大上為標榜,選書嚴苛,不少人好奇李巖家裡的「第一書房」又是什麼樣的?有哪些藏品和獨特之處?記者在近日採訪了身在北京的李巖,他在書房裡邊搜尋邊講述一些藏書的來歷和故事。
獨特的書:送到抗戰紀念館的老秀才手寫本
李巖從老家辭職到北京後,做過IT、媒體,投資過現代農業,他的從業經歷幾乎都在他的藏書中可以找到痕跡:建築歷史、管理、教育、投資理財,包羅萬象。李巖說,每個人的書房都是私人的,獨特的。
李巖說,「我喜歡的書估計全世界沒幾個人知道。」在他的藏書中有一本小冊子是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新絳縣的老秀才焦卓然編著,用毛筆寫的《中華國難教育讀本》的影印本,這本書是當時提供給部隊和小學用的。可以說是中國較早的關於家鄉教育的書。編者提到編輯大意,一為喚醒一般國民了解我國曆年所受列強之恥辱以及如何雪恥;二是為了易於普及,以三字成句易於上口;三是國難期間易於教學,以此提振精神,喚回國人與列強周旋,挽回已失之權利,光復破碎山河的志向。其志頗誠,其情可憫!
李巖說當初縣裡的領導來北京送給他,周圍的朋友見了都喜歡,紛紛索要,書不夠分,他打電話找到在當地工作的同學,同學把能找到的書都給他寄到北京。他還明珠明投送了一本到抗日戰爭紀念館。紀念館的人一看,很驚喜,覺得這本書太好了,他們想把書的原件也收藏在一起,李巖多方奔走,到處問訊,可惜到現在還音訊全無。他覺得這麼好的書一定要設法找到原件,應該給國家收藏方得其所。
最寶貝的書:為女兒成人禮秘制的《綴葉集》
問李巖書房裡最寶貝的一本書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回答:《綴葉集》。
當年女兒就讀於北京101中學,學校就在圓明園內,每年高三學生都在圓明園大水法前舉行隆重的成人禮。學校要求家長為孩子們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他和太太思前想後,最後決定秘制一本書,把女兒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的作文和圖畫都收集起來,裝訂成冊。沒想到一整理才發現資料太多了,最後乾脆找了家專業公司錄入排版製作,按一本書的架構,寫了序言,畫了插圖,也有了版權頁,全書分塗鴉篇、小學篇、初中篇、高中篇;附錄包括手稿影印、各個階段老師在綜合手冊上的評語、發表的文章影印件。女兒各個階段有代表性的照片總命名為「歲月如歌」。全書23萬多字,圖片50餘幅,320頁,正規專業排版,進口銅版紙印刷。因為他和太太一直喜歡女兒小學三年級寫的一篇作文《假如我是一片葉》,這本紀念書乾脆就起名為《綴葉集》。封面用了很多樹和葉作裝飾,甚至包裝也是李巖找了很多地方,用了好多葉子做了非常好的包裝。女兒在成人儀式上看到爸爸捧出的精美的《綴葉集》,感動得快哭了!那個驚喜對女兒來說太大了!對他而言,這本書是他們為女兒獨家秘制的成長見證,自家出品,當然是自家書房裡最寶貝的一本。
現在在北大念大三的女兒李若辰去年出版了《一認真你就贏了—北大師姐給中學生的青春私房話》,以過來人的身份跟同齡人講自己的求學經歷,很受歡迎,這本書當然也是李巖書房裡的珍品。
而太太劉稱蓮目前已經出版了三本書,去年出版的暢銷書《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愛在自由裡》在當當網的銷售排行中連續數周位列前幾名,併入圍了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評選書目,廣受好評。而太太還被評為「中國榜樣家長」,同時也是「第二書房」最受歡迎的講座嘉賓之一。書房裡除了她的三本書以外,她的藏書勢力範圍也不小,她與先生分庭抗禮,兩面牆,通到天花板的書架,一面是李巖的,一面是她的,全家加起來有五六千冊,比起先生藏書的龐雜來,她的藏書主題相對集中,主要收集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教育圖書。女兒的書在她的房間,也有上千本,以前他們是女兒圖書的主要提供方,現在女兒反過來給他們推薦書,錢穆的系列是女兒最新放到他們書架上的讀物。
每本籤名本背後
都有溫暖的記憶
「第二書房」裡有不少書是從李巖的私家書房第一書房流去的,有的好書買不到了,還有一些他從舊書攤上淘來的舊書,都是獨一無二的珍本,他都拿出來貢獻給「第二書房」,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
好在這種流動並不是單向的,「第二書房」「擺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也讓李巖的第一書房「受益匪淺」,多了不少珍貴的籤名本。現在好多出版社都把剛剛出版的還未上市發行的新書第一時間送到「第二書房」,「第二書房」也成了越來越多的作者推廣新書的首發地。而一些著名的閱讀推廣人和教育專家也都願意借「第二書房」的平臺發聲。這種支持讓李巖倍感溫馨。像臺灣著名的閱讀推廣人方素珍的籤名本,還有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夫婦留下的筆墨。讓他深受感動的是來自美國的《神奇校車》的作者喬安娜·科爾和布魯斯·迪根,他們對第二書房評價非常高,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好的圖書館。布魯斯·迪根鼓勵李巖:一定要堅持做下去,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他在現場畫了一幅畫,作者兩人都籤了名。李巖說,每次在書房看到這個籤名,心裡就特別溫暖。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