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者:社區實務和社區工作基礎知識是社區工作者考試的考試點。而專業知識有限,對於參加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的考生來說是一個致命傷,不利於順利考試,更不利於今後工作的開展,中公教育社區工作者考試網為了彌補廣大考生的這一短板,為大家整理了2014年社區工作者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大綱:社會工作的原則與方法,希望能為參加社區工作者的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社會工作的原則】
1、接納。接納意味著對所有的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都應保持寬容、尊重態度,不因民族、性別、年齡、職業、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以及精神或生理殘疾等因素而對他們有所歧視、排斥,或拒絕提供服務。
2、尊重。尊重不僅指對服務對象保持符合社會文化風俗的禮節和稱謂,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服務對象生命存在的價值、獲得個人發展以及改善生活水平的權利和機會,並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資源和優質的專業服務,滿足其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3、個別化。社會工作者要識別並了解每個服務對象獨特的特性,有差別的使用原則和方法去幫助每個案主;即強調每個生命個體的差異和獨特性,反對用經驗主義的方式千篇一律的看待個體發展。
4、案主自決。承認案主有作出選擇和決定的權利和自由,並尊重這一權利,通過幫助案主發現及使用可以獲得的合適的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激發案主自決的潛力。
5、保密。未經服務對象允許,社會工作者不得向第三者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當特別情況下必須透露有關信息時,須向機構或有關部門報告,並告知服務對象有限度公開隱私信息的必要性及相關保護措施。
6、不批判。社會工作者不將自身價值觀強加於服務對象,不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和價值觀,也不能向服務對象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社會工作者可以和服務對象共同分享與服務內容有關的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以及社會工作專業對有關問題的看法,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但不得直接或間接迫使服務對象接受。
【社會工作的方法】
社會工作的方法包括直接社會工作方法和間接社會工作方法。直接社會工作方法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間接社會工作方法包括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督導與諮詢、社會工作研究。
1、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是指由社會工作者採用面對面的方式,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和技巧,通過專業的工作程序,幫助有困難的個人或家庭發掘和運用自身及其周圍的資源,改善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狀況。
2、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它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助人工作方法。社會工作者採用科學手段有目的的組織小組,通過小組組員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影響,協助組員增進其社會功能,促進個人發生轉變並得到成長。
所謂的小組,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群體,並具備以下基本特徵:成員之間有共同的目標和利益、成員對小組持有認同感、成員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小組中有進行社會控制的方式及形成特定的小組文化和氛圍。
3、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是指運用專業性的理論知識和技術,以社區和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通過組織社區成員參與集體行動以界定社區需要,合理解決社區文體,改善生活環境及生活質量;在參與的過程中,建立社區成員對社區的歸屬感,培養自助、互助和自決的精神,加強他們在社區參與及影響決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識,發揮其潛能,以實現更和諧的社區。
北京人事考試網提醒您關注社區工作者考試閱讀資料:
社區工作者考試招考信息匯總 社區工作者考試報考指導匯總
社區工作者考試閱讀資料匯總 社區工作者考試考試題庫匯總
社區工作者考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