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的吐根鹼可以作為抗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2021-01-12 施普林格自然OA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世界公共衛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也有大量的研究者投身有效新藥的開發。然而,相對於研發周期長、耗資大的新藥,經過長期臨床使用的傳統中藥的有效成分由於其快速、安全、經濟等優勢,可能是更加高效的途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的劉青松課題組與安徽醫科大學及其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疾控中心合作,在Molecular Biomedicine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Low dose of emetine as potential anti-SARS-CoV-2 virus therapy: preclinical in vitro inhibition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evidences」,團隊利用老藥新用的理念,成功的篩選出有效抑制2019新冠病毒(SARS-CoV-2)的潛在藥物吐根鹼(依米丁,Emetine)[1]。

本文共同通訊作者為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青松教授、安徽醫科大學魏偉教授、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蘇斌主任以及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良丹教授。共同第一作者為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王傲莉副研究員、劉青旺助理研究員、吳宏副研究員、劉娟博士及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孫永主任。

吐根鹼是從植物根莖中提取的一種異喹啉型生物鹼,臨床上被用於治療阿米巴病以及作為催吐劑使用。在本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吐根鹼在細胞水平對新冠病毒具有較好的抑制活性。具體而言,實驗結果證明,低劑量下的吐根鹼以及吐根鹼的預防給藥均可有效抑制SARS-CoV-2在腎源細胞系Vero中的複製(圖1)。並且,體外炎症模型實驗顯示吐根鹼具有一定的抑炎作用,可以減少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釋放。IL-6和TNF-α是機體內兩種重要的促炎細胞因子,在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可能會因先天免疫系統的刺激,導致機體大量釋放細胞因子,造成細胞因子風暴和急性炎症反應[2]。阻斷其信號傳導,將大大降低炎症反應對病人組織和多器官的損傷。

圖1 Antiviral effect of Emetine in Vero cells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可以通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進入細胞,因此高表達ACE2的肺組織成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入侵對象[3]。因此,研究者還對吐根鹼在肺部的富集能力進行了藥代動力學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吐根鹼可以大量富集在新冠病毒的靶向器官肺部組織:小鼠和大鼠單次以1mg/kg的口服劑量給藥,在給藥後12小時,肺部的藥物濃度可以達到病毒有效抑制濃度的200倍左右。並且長期連續給藥具有藥物的累積效應,這說明吐根鹼可以在肺部組織維持較高的藥物濃度(圖2)。

圖2 Mean lun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of Emetine in rats and mic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綜上所述,該研究證實了吐根鹼具有高效的抗病毒活性並在病毒靶向器官中富集。作者認為吐根鹼將會在較低且安全有效的劑量下對人體發揮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可作為應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的潛在藥物。

參考文獻:

[1] Wang A, Sun Y, Liu Q et al. Low dose of emetine as potential anti-SARS-CoV-2 virus therapy: preclinical in vitro inhibition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evidences. Mol Biomed.2020;1(1):14. https://doi.org/10.1186/s43556-020-00018-9

[2] Huang C, Wang Y, Li X.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vol 395, pg 497, 2020). Lancet2020; 395: 496.

[3] Xu H, Zhong L, Deng JX et al. High expression of ACE2 receptor of 2019-nCoV o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oral mucosa. Int J Oral Sci2020; 12.

Molecular Biomedicine

doi:10.1186/s43556-020-00018-9

相關焦點

  • 《細胞》: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0萬,整個科學界都在急切地尋找有效的抗病毒療法。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一些針對激酶活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確認了數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激酶藥物,希望有關人員能儘快對其進行臨床測試。
  • 上科大攜手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夥伴 率先破解新冠病毒關鍵藥物靶點
    圖說:Nature截圖  北京時間4月9日下午5時,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文,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三種不同的藥物發現策略,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 如何批量快速篩選抗新冠病毒藥物?
    自2019年12月武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關於抗新冠病毒COVID-19高效藥物研發的新聞就一直沒有間斷。中藥和西藥,老藥和新藥,調節機體免疫的和抑制病毒複製的……各種報導不斷進入人們視野。新冠病毒Mpro/N3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圖源:bioRxiv)研究人員進一步用計算機模型篩選發現,血清素拮抗劑肉桂硫胺(Cinanserin)可以和新冠病毒Mpro的「裂溝」部位緊密結合,表明可以抑制新冠病毒Mpro蛋白活性,而有研究證明肉桂硫胺可以通過抑制Mpro降低SARS-CoV的體外複製水平[4]。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10-13 18:48 來源
  • 抗新冠病毒藥物何時出現?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等待時間需要以年計
    抗新冠病毒藥物何時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什麼時候相應的藥物能夠研發成功、疫苗能夠出爐成為了許多人關心的問題。4月3日,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專訪,他表示,目前譚旭課題組所進行的廣譜性藥物的研究還處於臨床前的階段,未進入到人體試驗,等待的時間需要以年來判斷。「突發傳染性疾病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從藥物研發的角度看,如果後期沒有病人,就沒辦法做有效性實驗,這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丁勝說。
  • 翟所迪教授:新冠肺炎抗病毒試用藥物治療的十問十答
    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療到底有沒有特效藥?這是大家如今極為迫切尋找的答案。   我們會發現,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至第五版一直在重申「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
  • 利用肺和結腸類器官篩選抗新冠病毒的藥物|《自然》論文
    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生成的肺和結腸類器官系統,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藥物進行篩選,鑑定出了三種顯示對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藥物。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薑黃等中藥或可幫助消滅新冠病毒
    在世界範圍內,新冠疫情形勢不斷升級,長期性暴漲的疫情數據甚至使我們麻木無感,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1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60萬人。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鬥爭已然演變為持久戰。實際上,早在3、4月份,許多國內外學者就推測新冠病毒或將類似於流感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多次爆發的風險極大。
  • 抗新冠病毒的熱穩定mRNA疫苗 | CellPress論文速遞
    另外,ARCoV以液體製劑生產,可以在室溫下保存至少一周。這種新型抗新冠病毒mRNA疫苗ARCoV目前正在I期臨床試驗中進行評估。簡介近期研究發現,基於信使RNA(mRNA)的療法是治療傳染性疾病和癌症的有效平臺(Jackson et al., 2020; Mascola and Fauci, 2020)。
  • 與「新冠」病毒賽跑:多種抗病毒藥物用於臨床治療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與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即便如此,目前仍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上述任一藥物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性。  抗病毒藥物齊上陣  2月4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批准瑞德西韋的申請方中日友好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 新冠疫情期間,藥師提醒您合理應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
    要不要提前吃點藥對抗一下病毒?下面讓北京醫院的臨床藥師為您解答一下您心中的疑惑。 1.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是一回事嗎? 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概念問題。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是完全不同的兩類藥物。
  • 中醫藥科技抗「疫」新發現:甘草酸可抑制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活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院長林國強及交叉科學研究院陳紅專教授團隊合作的研究揭示了從中藥甘草中分離得到的活性成分甘草酸的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機制,論文《甘草酸可抑制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活性》(Glycyrrhizic Acid Exerts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Spike Protein of SARS-CoV-2)被植物醫藥界的一區(2020
  • 港大發現一抗胃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效果能與瑞德西韋媲美
    港大發現一抗胃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效果能與瑞德西韋媲美  olivia chan • 2020-10-13 15: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科普:「兵分多路」搜尋抗擊新冠病毒的藥物
    「老藥新用」可救急  作為一種新型病毒,科學界對新冠病毒了解仍十分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針對性特效藥的研發。篩選廣譜抗病毒藥、「老藥新用」更有希望解燃眉之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認為,當下必須竭盡全力使用現有「武器」來對抗這一病毒,同時做長期準備。
  •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免疫耐受狀態下,B肝病毒依然持續大量複製,B肝病毒複製水平高,也可能產生病毒變異
  • 廣東印發新冠肺炎臨床合理用藥專家共識(第三版)
    具體而言,就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獨特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病理生理,做好抗新冠病毒、抗繼發感染、抗低氧血症、抗膿毒休克等方面的對症用藥;同時,也要處理好新冠肺炎患者的不同分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系統處理好重症、危重症的基礎性治療和關鍵性支持,維持營養平衡、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微生態平衡和組織器官功能平衡,儘快達到病毒轉陰、阻止重症轉化、儘快康復的目的。
  • 談談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妊娠安全性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鍾小桃 2019年12 月以來,我國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單位緊急制定了相關診療方案(指南),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方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治療方案提到可試用
  • 新冠滅活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在河南進行:18-59歲年齡段低劑量注射...
    大河網訊(記者 堯青)新型冠狀病毒並無特效治療藥物,相關疫苗的研發備受關注。日前,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消息顯示,該公司旗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在河南啟動。據了解,本次臨床研究研究方為河南省疾控中心,研究在武陟縣疾控中心疫苗臨床研究現場進行,32名志願者進入臨床試驗。
  • Sorrento有望推出首批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抗體藥物
    據外媒BGR報導,本周世衛組織警告稱,目前沒有任何病毒治療方法可以殺死或預防新冠病毒。幾位專家警告說,新冠病毒或永遠不會消失。但越來越多的報告詳述了各種可以用來提高康復機率的治療方法。其中一些療法依靠的是為治療其他疾病而開發的藥物。另一些則是利用幹細胞。再有就是恢復期血漿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