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魚的時候,大家是不是總看到魚兒們吃了飼料到嘴巴裡,然後又吐出來,如此反覆,後面又不吃這個飼料了,等它自動沉底。於是就開始疑惑了,這是怎麼回事?
沒錯,正如你想的那樣,或許是飼料不合口味,吃了感覺不香。其實觀賞魚也是有味覺的,跟我們人一樣,東西吃得不好吃,就不怎麼想吃。確實是有的魚本身也比較挑剔,所以飼料就有了一個詞,叫誘食性。它的意思就是,魚吃這個飼料,喜不喜歡。
飼料太硬,吃不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這個飼料太硬了,魚兒吞不下去。我們都知道,飼料要泡一下水才會變軟的,可是有的飼料一丟下去,還沒泡軟,魚兒就過來吃了。吃到嘴裡後發現太硬了,嚼不動,然後就吐出來,可又捨不得放棄,於是又吃回去,然後太硬又吐出來,如此循環反覆,直到最後沉底泡軟了,再慢慢吃下去。
在飼料的選擇方面,其實儘可能地多搭配幾種不同的飼料會好一些。因為魚和人一樣,也可能都某一種飼料吃膩的,當吃膩了,味道厭倦了,它們就不怎麼喜歡吃了,也就出現和我們人類一樣的情況:挑食。
魚食多樣化的好處
魚食的多種多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觀賞魚可以攝取多點不同的營養成分。這樣也更利於它們的健康成長。畢竟不同的飼料,裡面的營養搭配也是不同的,有的含素類多,有的喊葷類多。而且大部分的觀賞魚還是偏肉食性的,所以時不時能搭配一些消毒乾淨的活食,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幾乎沒有魚兒會拒絕美味的活食。
之前一直不推薦大家餵活食的原因是,有的魚友把活食當主食餵魚了,殊不知這樣營養成分單一,長此以往,不單魚兒吃膩了,同時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啊等營養成分也吸收不到位,就可能出現各種類似人類亞健康的症狀,後面也可能無緣無故暴斃。
吞吐屬正常,菜譜多樣化
最後我們總結下,魚兒吃東西吐出來又吞進去,是因為食物太硬了,或者太大了嘴巴一口吞不下,需要泡軟了或者嚼碎了再慢慢吃進去。這是屬於正常的情況,不是魚兒生病了。另外一方面在魚食的選擇上,儘可能地多樣化一些,把觀賞魚當成人來看,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東西也會有吃膩的時候,讓菜譜豐富一些,會讓魚兒更有活力的同時吸收的營養成分也更加全面,身體更加健康。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