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夜現場》 |
(文/爪賽賽、glorita、gegemoon)就算你之前從沒聽說過《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這個節目,你也一定在微博上見過那麼一兩個出自於這個美國第一綜藝的段子:賈斯汀·汀布萊克伴舞的Single Lady, 詹姆斯·弗蘭科的無下限男男舌吻,或是一個一臉壞笑的吐槽新聞主播…可是這個節目到底是怎樣的呢?別急,看完了這篇,包您成為《周六夜現場》的「準專家」:
Part 1 《周六夜現場》Q&A 這個節目有多牛?
Q: 如何用一句話向從沒聽說過《周六夜現場》的人解釋這個節目?
A: 已經走過近40年的美國版《曲苑雜壇》。另加一個名為《每周播報》(Weekend Update)的新聞吐槽環節。不同的是,它的「曲藝」演員是一群固定的卡司班底和每周不同的嘉賓主持和音樂嘉賓,並且它不是提前錄製的,你看到的都是現場演出來的。
Q:《周六夜現場》是「美國第一綜藝節目」?
A: 無論是奧斯卡公關,還是總統競選,《周六夜現場》都是你的不二之選;它是Youtube的推廣大功臣;它培養出了太多一線喜劇明星,迄今為止美國喜劇屆最高獎項馬克吐溫獎的16位獲獎人中,有4位是《周六夜現場》的人;
但是較真的話,《周六夜現場》應該是一檔「紐約」綜藝節目,而非「美國」綜藝節目;
Q:為什麼要強調是「紐約」的節目?
A:簡單來講,節目裡的很多包袱只有從紐約客嘴裡說出來才能說得通,比如各種地域歧視梗;或者說,《周六夜現場》的內在氣質絕對是紐約客的:文化多元、解構主義、略帶一點精英主義。它和伍迪•艾倫一樣,是真正的紐約地標。
Q: 聽說《周六夜現場》都是一周內製作完成的,真的有這麼牛掰?節目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A: 是的,都是一周之內完成的,就是這麼牛掰;
簡單流程:周一 創意會議(pitch meeting):嘉賓主持和所有的卡司和編劇擠在老大「龍哥」洛恩•麥可斯(Lorne Michaels)並沒有很大的辦公室,開始頭腦風暴,主要提節目的大體創意;
周一晚至周三:開始把小品(sketch)寫下來,熬夜是鐵板釘釘的;
周三 table read 就和一般的美劇開拍前一樣,大家坐在一起念劇本,首席編劇有一定的權力,當然最重要的是龍哥要滿意,所有人都在努力讓龍哥笑出來,這當然不是什麼容易事兒;之後就要進入緊張的排練;
正常情況下(指沒有撞上橄欖球賽延時),《周六夜現場》是美國東部時間周六晚11點30準時現場直播,但在晚上8點會有一次「帶妝彩排」(dress rehearsal),臺下會坐著一批和現場直播時不同的觀眾,因為有些節目組覺得好笑的東西,並不一定能在觀眾那裡得到同樣的反饋;通常帶妝彩排的小品數目會比正式直播時多(總時長大概多出半小時),而在帶妝彩排結束和正式直播開始前之間的一小時,那些效果不夠理想的小品就會被砍掉,決定權一般在洛恩和當期主持的手裡,其他人則會擠在門外看自己的段子有沒有被拿掉;
接下來就是現場直播啦,用《周六夜現場》卡司的話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周六11點30前的倒數更讓人緊張興奮的事了。」
Q: 《每周播報》是什麼?
A: 《每周播報》是《周六夜現場》從開播時就有的一個單元,一部分就是各深夜脫口秀開場monologue部分的加長版,也就是新聞吐槽;另一部分就是嘉賓採訪,一部分是卡司扮演的名人,一部分是原創角色。當紅的《囧司徒每日秀》和《扣扣熊報告》都受到了《每周播報》的影響。
Q: 聽說需要非常了解美國文化才能看懂《周六夜現場》?
A: 如果你想踩到全場的每一個笑點,特別是cold open(開場第一個小品,政治向居多,就算不是政治向也是針對本周熱點事件)和《每周播報》的話,的確需要對美國流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實際上《周六夜現場》也有很多笑點很"普世"的段子,SNL比如有很多"身體喜劇"的小品和全人類都明白的三俗段子,踩到它們的笑點對"了解美國文化"沒有那麼高要求;而且,多看幾集其實就能慢慢摸清美國人的那些槽點了。總之,只要沒有強迫症,《周六夜現場》並沒有那麼高的觀劇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