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國家公祭日
12.13
國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緬懷逝者,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存在的目的和價值,體會到國家統一強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
殘酷的戰爭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那時候的南京,炸彈從頭頂而過,四處炮火紛飛,長達六周的大屠殺,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煉獄。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妻離子散。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每年的12月13日被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014年國家公祭網上線,列出了七類遇難對象供海內外網民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這些分類的背後是無數條逝去的生命和親人永遠的傷痛。
在這種沉重的日子裡,平時脫口而出的那一句「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似乎不再是一句普通的口號,而是世界人民最真誠的心願。因為現在的我們不是生在了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了和平的國家。
至今仍有很多國家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數不清的難民無家可歸。有的人倒在炮火裡,有的人倒在了逃難的路上。據外媒報導,敘利亞西北部至少有150萬難民是兒童。戰爭的殘酷遠超我們普通人的想像。
公祭日意義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同時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於人權和文明的態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
將歷史的磨難與屈辱銘記於心!增強愛國主義信仰於靈魂深處!樹立強烈的民族意識!團結意識!愛國主義意識!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國家強大,人民才有幸福的生活。
反對戰爭,珍愛和平!所有的生命都該得到尊重和珍惜。
END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十四年抗日戰爭,中華大地湧現出無數優秀的英雄兒女,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抵抗侵略者,留下數不勝數的英雄故事,抗戰勝利後,很多英雄事跡被搬上螢屏。
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讓我們陪著父母,帶著孩子,伴隨著熟悉的旋律,一起重溫那些難以忘懷的黑白經典,重溫那些感動過我們的英雄人物,追憶那段血雨腥風的艱苦歲月,悼念我們的死難同胞,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託我們的哀思。
懷著對抗日先烈的敬意、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緬懷,小編混剪了一段視頻,只想藉此對戰爭年代的先輩們說:
「若我們能相遇,我一定會告訴您: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建議戴上耳機觀看)
12月13日
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請告訴孩子,歷史的真相
請讓孩子記住,這些陌生人
請告訴孩子們,這些陌生的老人,他們帶著痛失至親的悲傷與絕望,帶著被欺凌、被強暴的屈辱和傷痛,勇敢而堅強地活下來了。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活證人,是歷史真相的捍衛者,更是和平與正義的守護者。
請告訴孩子,歷史的記錄人
當你向孩子講述這段沉痛歷史時,請不要忘記告訴他在腥風血雨的日子裡,人性的光輝從未遠離。
「南京好人」拉貝,南京大屠殺期間約翰拉貝和國際友人奮不顧身阻止暴行,保護25萬中國平民免遭屠戮。回國後,他因揭露日軍罪惡而受納粹迫害。
1996年10月28日《拉貝日記》發表,1997年,拉貝墓碑運抵南京,碑上僅書:「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
1937年丹麥青年貝恩哈爾·辛德貝格等人設立難民營,庇護成千上萬難民和中國傷兵。記錄許多日軍罪行的案例,向國際社會揭露日軍暴行。
美國牧師約翰馬吉冒著生命危險,拍攝真實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鏡頭中日軍的坦克正瘋狂地炮擊南京城,機關槍對著成群市民掃射,慘不忍睹……
美國傳教士明妮·魏特琳在南京淪陷期間任金陵女子學院代理院長,收容了逾萬名婦女兒童和難民。她曾多次在危急關頭勇敢地挺身而出與日寇交涉,四處籌糧籌錢,保證難民溫飽。
張純如。華裔美國人。撰寫《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這本書出版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並不了解日軍在南京犯下了的暴行。
請告訴孩子,為什麼有立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
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不是宣揚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紀念,從不為宣揚復仇的怨念,只為許下復興的心願:吾輩當自強,哀傷藏於心,實幹強我邦!
內容整理自:貴州iTV、廣西廣電網絡、人民日報
每天分享詩詞美文,一起遨遊詩意天地